在愛中行走:9名校長眼中的教育細節之美(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大夏書系‧學校領導力
ISBN13:9787576001990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珺
出版日:2020/08/05
裝訂/頁數:平裝/283頁
規格:24cm*17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邀請了竇桂梅、張麗鈞、程紅兵、華應龍、姜樹華、朱愛朝、房超平、鄭鐵軍、何夏壽等9名中小學校長撰寫他們眼中的學校之美,捕捉學校的細節之美,或課堂之美,或活動之美,或師生之美,每位校長一個專輯,每個專輯配有學校的圖片,以期帶領大家發現學校之美、教育之美。
作者簡介
王珺,供職於中國教育報。主編“現代校長叢書”之《校長敘事》等。出版《相信教育,相信未來――14位中外名家訪談錄》。
名人/編輯推薦
1.名家傾情推薦: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傾情作序推薦。
2.主編創意無限:主編王珺將9位校長的所思所想整合成一幅美麗的教育長卷,讓人在美中徜徉,在愛中行走。
3.透視教育之美:竇桂梅、程紅兵、張麗鈞等9位知名中小學校長以獨特的視角觀察、記錄學校之美、細節之美,於微小處見教育,見教育之美。
4.呈現頗高顏值:極具設計感的封面盡顯細節之美;內文四色印刷,圖文並茂,讀來生動有趣,如沐春風。
2.主編創意無限:主編王珺將9位校長的所思所想整合成一幅美麗的教育長卷,讓人在美中徜徉,在愛中行走。
3.透視教育之美:竇桂梅、程紅兵、張麗鈞等9位知名中小學校長以獨特的視角觀察、記錄學校之美、細節之美,於微小處見教育,見教育之美。
4.呈現頗高顏值:極具設計感的封面盡顯細節之美;內文四色印刷,圖文並茂,讀來生動有趣,如沐春風。
序
序
愛與美的行動
朱永新
前不久,王珺發來了《在愛中行走 ――9名校長眼中的教育細節之美》的書稿,希望我能寫一篇序。
我很愉快地答應了她的要求。因為王珺是新教育的老朋友,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編輯、作者。
王珺主編的《中國教育報》“讀書週刊”和“文化週末”,特別注重以教育視角觀照文化,用文化眼光推介好書,是我最喜歡閱讀的兩個專欄。而且,她的文章我也非常喜歡:她撰寫的人物專訪和文化隨筆,善於捕捉 “大人物”的細節、“小人物”的不凡,深入人物內心,挖掘更真實、更個性的一面;她采寫的教育話題、社會話題和文化話題,也不落俗套,在獨特的站位與思考上發出自己的聲音,她的文字細膩、清新、溫暖、睿智,引人入勝。
我和王珺的第一次接觸,應該是在2003年年初。當時,新教育實驗剛剛起步,我們提出了新教育的五大理念和六大行動,第一個行動就是“營造書香校園”。敏銳的王珺很快找到我採訪,並且在當年的兩會期間推出了專訪《最理想的學校圖書館什麼樣?――全國政協委員朱永新推出“書香校園”概念》。新教育實驗以教師成長為起點,以推動閱讀為抓手,在中國率先提出了“書香校園”的概念。這篇專訪不僅敏銳捕捉到了這個概念,而且一下子抓住了新教育“書香校園”的三個關鍵問題:圖書館應隨時隨地向孩子敞開、讓愛書懂書的人薦書管書、書香校園是學校圖書館發展的終極目標。在專訪中,我們對理想的中小學圖書館進行了描繪和展望。
此後不久,王珺又參與了“校長週刊”的創辦並主持該周刊頭條欄目的策劃和採編工作,在主編深度報道專刊“視點”的過程中創辦了“人物”專刊。多個週刊、專刊的主編經歷,豐富了她的策劃經驗。從她策劃的欄目和選題看,無論是“校長週刊”時期的“面對面”“校長速寫”,還是“視點”時期的“少年與罪”系列報道,或者是“讀書週刊”時期的“教師喜愛的100本書特刊”“世界讀書日特刊”等等,都體現出很強的策劃能力和整體意識。在她主編的各種週刊中,文章之間的邏輯關聯,主題之間的內在聯繫,都在這種整體意識中得以展現。
尤其是她主持以後的中國教育報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評選,通過編輯出版特刊、舉辦揭曉儀式和校長閱讀論壇等方式,將“推動讀書十大人物”評選的影響力、權威性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顯示了她在利用社會資源、打造品牌活動等方面具有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
這本《在愛中行走》雖然只是王珺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卻可管中窺豹,這本書全面地展示了王珺的策劃、組織、協調和寫作能力。雖然是9位校長撰寫的9所學校的故事,是他們眼中的教育細節與學校之美,其中卻透露出王珺作為主編的獨到匠心。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竇桂梅校長如何每天早上在學校門口迎接學生,張麗鈞校長如何邀請教師、學生喝咖啡,程紅兵校長如何開啟學校的繪本花園,華應龍校長如何發現學生與教師飲水機上的不同溫度,姜樹華校長如何用標識系統氤氳學校的文化氣場,朱愛朝校長如何用自然筆記建立學生與世界之間健康的關係,房超平校長如何用書“搭建”學校,鄭鐵軍校長如何讓教室成為學堂,何夏壽校長如何用童話滋養童心。
我與其中的竇桂梅、華應龍等都是很好的朋友,對於程紅兵、朱愛朝等校長也很熟悉,他們的忙碌我是心知肚明的,他們用心地觀察和記錄這些細節,王珺則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和一顆“編織美的心靈”,將他們的這些發現,從不同的側面構建起一個美好學校的“百花園”,這些發現既有美美與共,更有各美其美。王珺說:“他們是校長,是學校這艘大船的掌舵人,也是發展藍圖的繪製者。他們各有角度,各有力道。在這裡,他們為自己的學校畫了一幅工筆劃。”這些各不相同的學校工筆劃,由王珺組成了一幅教育界的“清明上河圖”,這個創意非常美妙。
感謝9位校長,把自己學校的最美風景採擷、描繪出來;感謝王珺,把不同的美好整合為美麗的教育長卷,讓人沉醉,更讓人便於臨摹。我們能夠在愛中行走,更在美中徜徉,相信因此會催生更多愛與美的行動。
2019年11月17日寫于北京滴石齋
(作者系國家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新教育實驗發起人)
愛與美的行動
朱永新
前不久,王珺發來了《在愛中行走 ――9名校長眼中的教育細節之美》的書稿,希望我能寫一篇序。
我很愉快地答應了她的要求。因為王珺是新教育的老朋友,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編輯、作者。
王珺主編的《中國教育報》“讀書週刊”和“文化週末”,特別注重以教育視角觀照文化,用文化眼光推介好書,是我最喜歡閱讀的兩個專欄。而且,她的文章我也非常喜歡:她撰寫的人物專訪和文化隨筆,善於捕捉 “大人物”的細節、“小人物”的不凡,深入人物內心,挖掘更真實、更個性的一面;她采寫的教育話題、社會話題和文化話題,也不落俗套,在獨特的站位與思考上發出自己的聲音,她的文字細膩、清新、溫暖、睿智,引人入勝。
我和王珺的第一次接觸,應該是在2003年年初。當時,新教育實驗剛剛起步,我們提出了新教育的五大理念和六大行動,第一個行動就是“營造書香校園”。敏銳的王珺很快找到我採訪,並且在當年的兩會期間推出了專訪《最理想的學校圖書館什麼樣?――全國政協委員朱永新推出“書香校園”概念》。新教育實驗以教師成長為起點,以推動閱讀為抓手,在中國率先提出了“書香校園”的概念。這篇專訪不僅敏銳捕捉到了這個概念,而且一下子抓住了新教育“書香校園”的三個關鍵問題:圖書館應隨時隨地向孩子敞開、讓愛書懂書的人薦書管書、書香校園是學校圖書館發展的終極目標。在專訪中,我們對理想的中小學圖書館進行了描繪和展望。
此後不久,王珺又參與了“校長週刊”的創辦並主持該周刊頭條欄目的策劃和採編工作,在主編深度報道專刊“視點”的過程中創辦了“人物”專刊。多個週刊、專刊的主編經歷,豐富了她的策劃經驗。從她策劃的欄目和選題看,無論是“校長週刊”時期的“面對面”“校長速寫”,還是“視點”時期的“少年與罪”系列報道,或者是“讀書週刊”時期的“教師喜愛的100本書特刊”“世界讀書日特刊”等等,都體現出很強的策劃能力和整體意識。在她主編的各種週刊中,文章之間的邏輯關聯,主題之間的內在聯繫,都在這種整體意識中得以展現。
尤其是她主持以後的中國教育報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評選,通過編輯出版特刊、舉辦揭曉儀式和校長閱讀論壇等方式,將“推動讀書十大人物”評選的影響力、權威性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顯示了她在利用社會資源、打造品牌活動等方面具有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
這本《在愛中行走》雖然只是王珺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卻可管中窺豹,這本書全面地展示了王珺的策劃、組織、協調和寫作能力。雖然是9位校長撰寫的9所學校的故事,是他們眼中的教育細節與學校之美,其中卻透露出王珺作為主編的獨到匠心。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竇桂梅校長如何每天早上在學校門口迎接學生,張麗鈞校長如何邀請教師、學生喝咖啡,程紅兵校長如何開啟學校的繪本花園,華應龍校長如何發現學生與教師飲水機上的不同溫度,姜樹華校長如何用標識系統氤氳學校的文化氣場,朱愛朝校長如何用自然筆記建立學生與世界之間健康的關係,房超平校長如何用書“搭建”學校,鄭鐵軍校長如何讓教室成為學堂,何夏壽校長如何用童話滋養童心。
我與其中的竇桂梅、華應龍等都是很好的朋友,對於程紅兵、朱愛朝等校長也很熟悉,他們的忙碌我是心知肚明的,他們用心地觀察和記錄這些細節,王珺則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和一顆“編織美的心靈”,將他們的這些發現,從不同的側面構建起一個美好學校的“百花園”,這些發現既有美美與共,更有各美其美。王珺說:“他們是校長,是學校這艘大船的掌舵人,也是發展藍圖的繪製者。他們各有角度,各有力道。在這裡,他們為自己的學校畫了一幅工筆劃。”這些各不相同的學校工筆劃,由王珺組成了一幅教育界的“清明上河圖”,這個創意非常美妙。
感謝9位校長,把自己學校的最美風景採擷、描繪出來;感謝王珺,把不同的美好整合為美麗的教育長卷,讓人沉醉,更讓人便於臨摹。我們能夠在愛中行走,更在美中徜徉,相信因此會催生更多愛與美的行動。
2019年11月17日寫于北京滴石齋
(作者系國家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新教育實驗發起人)
目次
目 錄
竇桂梅 清華附小,我永恆的喜悅
細節一 / 校園之美——大美而不言 003
建築設計師筆下的園子 004
教育者眼中的園子 005
附小人精神皈依的園子 008
細節二 / 兒童之美——只揀兒童多處行 011
每天早上的迎候:一種持續和穩定的關懷 011
手寫校長獎頒獎詞:與兒童心靈的對話 012
用“全閱讀”點亮“照耀兒童成長的燈塔” 014
把體育作為核心課程:讓學生的“健康”真正落地 017
把戲劇課納入課表:讓兒童站在教育的中央 019
讓考試變成嘉年華:真正實現“樂學”目標 020
水木秀場:每個兒童都是一門獨特的課程 023
細節三 / 管理之美——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025
擁有教育理想的同路人 025
具有實幹精神的共同體 026
攜手教師團隊的每一個 027
張麗鈞 做一個美的“佈道者”
細節一 / 生命之美 035
開灤一中學生的“戳記” 035
拒絕成為自我的“差評師” 038
擁抱母親的理由 040
點 燃 042
細節二 / 真實之美 044
公開課——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044
校長邀誰喝咖啡 047
細節三 / 智慧之美 049
為自己的履歷而勤勉工作 049
做一個“治癒系”教師 051
驚喜力 052
細節四 / 感悟之美 054
觸摸古人千載之前的心跳 054
吾 生 056
那滿滿一竹籃水啊 058
門的懸念 060
程紅兵 我眼中的學校之美
細節一 / 校園之美 069
孩子們,早上好! 069
那詩意的校園故事 073
細節二 / 課程之美 077
機緣+需要=課程 077
開啟明德繪本花園 080
細節三 / 課堂之美 084
教語文的多種方式 084
課堂教學也是技術活 087
細節四 / 活動之美 092
南國新唱畢業歌 092
華應龍 愛在細節中
細節一 / 模糊之美 101
“大約”在二小 101
一樹一菩提,一沙一世界 106
細節二 / 仁善之美 110
愛在細節中 110
細節中的參事 / 117
細節三 / 環境之美 120
“不鑽進去是搞不好的” 120
姜樹華 靜心打造“安定’之美
細節一 / 標識之美——用安定標識氤氳文化氣場 129
安定廣場——一座擁有千年文化根脈的廣場 129
雅樂講壇——一個能夠貫通古今禮儀的講壇 133
“巴學園”——一個觀照兒童自由馳騁的樂園 134
“安定書院”——一座可以抵達詩與遠方的書院 136
“香樟大道”——一條通往兒童美好未來的大道 138
“安安定定”——一對凝聚各方寄寓的吉祥物 139
細節二 / 創新之美——與時俱進“接著講” 141
“明達教育”——一項面向未來培育全人的課程 142
細節三 / 行動之美——安定小學的“五好生”行動 149
一生禮儀:爭做安定小紳士、小淑女 149
一生閱讀:帶走滋養人生的行囊 150
一生素養:讓商討成為生活方式 150
一生才藝:提供展現個體成功的舞臺 151
一生勞技:擁有鄉土情懷的勞動品德 155
朱愛朝 以全人教育構建兒童成長根基
細節一 / 傳統節日之美——以二十四節氣為經 161
二十四節氣中的老故事講述 163
二十四節氣裡的古典詩詞吟誦 167
二十四節氣中的遊戲和習俗體驗 169
細節二 / 博物之美——以自然筆記為緯 172
自然筆記1:二十四節氣裡的歌唱 176
自然筆記2:讓我們與世界建立健康的關係 180
自然筆記3:走向內在的安靜恬適 185
自然筆記4:走向個性化的表達 190
房超平 充分彰顯人本張力
細節一 / 天真之美 201
讓“書蟲”多些,再多些 201
“別急著下課,接著玩呀!” 203
學生考官比家長考官更認真 206
“老師,我不想放假!” 208
他的變化像一面鏡子 210
細節二 / 變革之美 212
這樣的改革,讓我們看到了英語教學的曙光 212
換個小環境,問題就迎刃而解 214
“我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216
細節三 / 管理之美 219
讓青年教師走上前臺 219
用書“搭建”學校 221
讓管理的人本張力充分彰顯 223
鄭鐵軍 享受教育,享受成長
細節一 / 思想之美 229
解讀校標 229
讓教室成為學堂 231
校園節日是什麼 232
細節二 / 理想之美 234
我的教育理想 234
細節三 / 成長之美 237
把教師發展納入學校辦學宗旨的思考與實踐 237
為成長感動 240
細節四 / 差異之美 243
中日教師同課異構引發的思考 243
追求高雅,從認真傾聽和不亂扔垃圾做起 245
何夏壽 童話滋養童心
細節一 / 童境之美 253
童話十景 253
細節二 / 童真之美 265
搗 蛋 265
鋼 筆 267
細節三 / 童話之美 270
答問:童話可以這樣教 270
後記 種樹的人 281
竇桂梅 清華附小,我永恆的喜悅
細節一 / 校園之美——大美而不言 003
建築設計師筆下的園子 004
教育者眼中的園子 005
附小人精神皈依的園子 008
細節二 / 兒童之美——只揀兒童多處行 011
每天早上的迎候:一種持續和穩定的關懷 011
手寫校長獎頒獎詞:與兒童心靈的對話 012
用“全閱讀”點亮“照耀兒童成長的燈塔” 014
把體育作為核心課程:讓學生的“健康”真正落地 017
把戲劇課納入課表:讓兒童站在教育的中央 019
讓考試變成嘉年華:真正實現“樂學”目標 020
水木秀場:每個兒童都是一門獨特的課程 023
細節三 / 管理之美——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025
擁有教育理想的同路人 025
具有實幹精神的共同體 026
攜手教師團隊的每一個 027
張麗鈞 做一個美的“佈道者”
細節一 / 生命之美 035
開灤一中學生的“戳記” 035
拒絕成為自我的“差評師” 038
擁抱母親的理由 040
點 燃 042
細節二 / 真實之美 044
公開課——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044
校長邀誰喝咖啡 047
細節三 / 智慧之美 049
為自己的履歷而勤勉工作 049
做一個“治癒系”教師 051
驚喜力 052
細節四 / 感悟之美 054
觸摸古人千載之前的心跳 054
吾 生 056
那滿滿一竹籃水啊 058
門的懸念 060
程紅兵 我眼中的學校之美
細節一 / 校園之美 069
孩子們,早上好! 069
那詩意的校園故事 073
細節二 / 課程之美 077
機緣+需要=課程 077
開啟明德繪本花園 080
細節三 / 課堂之美 084
教語文的多種方式 084
課堂教學也是技術活 087
細節四 / 活動之美 092
南國新唱畢業歌 092
華應龍 愛在細節中
細節一 / 模糊之美 101
“大約”在二小 101
一樹一菩提,一沙一世界 106
細節二 / 仁善之美 110
愛在細節中 110
細節中的參事 / 117
細節三 / 環境之美 120
“不鑽進去是搞不好的” 120
姜樹華 靜心打造“安定’之美
細節一 / 標識之美——用安定標識氤氳文化氣場 129
安定廣場——一座擁有千年文化根脈的廣場 129
雅樂講壇——一個能夠貫通古今禮儀的講壇 133
“巴學園”——一個觀照兒童自由馳騁的樂園 134
“安定書院”——一座可以抵達詩與遠方的書院 136
“香樟大道”——一條通往兒童美好未來的大道 138
“安安定定”——一對凝聚各方寄寓的吉祥物 139
細節二 / 創新之美——與時俱進“接著講” 141
“明達教育”——一項面向未來培育全人的課程 142
細節三 / 行動之美——安定小學的“五好生”行動 149
一生禮儀:爭做安定小紳士、小淑女 149
一生閱讀:帶走滋養人生的行囊 150
一生素養:讓商討成為生活方式 150
一生才藝:提供展現個體成功的舞臺 151
一生勞技:擁有鄉土情懷的勞動品德 155
朱愛朝 以全人教育構建兒童成長根基
細節一 / 傳統節日之美——以二十四節氣為經 161
二十四節氣中的老故事講述 163
二十四節氣裡的古典詩詞吟誦 167
二十四節氣中的遊戲和習俗體驗 169
細節二 / 博物之美——以自然筆記為緯 172
自然筆記1:二十四節氣裡的歌唱 176
自然筆記2:讓我們與世界建立健康的關係 180
自然筆記3:走向內在的安靜恬適 185
自然筆記4:走向個性化的表達 190
房超平 充分彰顯人本張力
細節一 / 天真之美 201
讓“書蟲”多些,再多些 201
“別急著下課,接著玩呀!” 203
學生考官比家長考官更認真 206
“老師,我不想放假!” 208
他的變化像一面鏡子 210
細節二 / 變革之美 212
這樣的改革,讓我們看到了英語教學的曙光 212
換個小環境,問題就迎刃而解 214
“我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216
細節三 / 管理之美 219
讓青年教師走上前臺 219
用書“搭建”學校 221
讓管理的人本張力充分彰顯 223
鄭鐵軍 享受教育,享受成長
細節一 / 思想之美 229
解讀校標 229
讓教室成為學堂 231
校園節日是什麼 232
細節二 / 理想之美 234
我的教育理想 234
細節三 / 成長之美 237
把教師發展納入學校辦學宗旨的思考與實踐 237
為成長感動 240
細節四 / 差異之美 243
中日教師同課異構引發的思考 243
追求高雅,從認真傾聽和不亂扔垃圾做起 245
何夏壽 童話滋養童心
細節一 / 童境之美 253
童話十景 253
細節二 / 童真之美 265
搗 蛋 265
鋼 筆 267
細節三 / 童話之美 270
答問:童話可以這樣教 270
後記 種樹的人 281
書摘/試閱
種樹的人
王珺
她穿著平底鞋,只要得空,就圍著校園轉轉:有時鑽進花叢拔掉雜草,有時把爬山虎的枝幹輕輕扶上牆,有時跟著管園林的老大爺一起澆水,有時拿根小繩綁直樹幹……
她深信“驚喜”是一種能力,找學校的“書法家”老師寫了甲骨文的“驚喜力”三個字,並隆重地裝裱懸掛。在她看來,越是肯對微不足道、司空見慣的事物奉獻驚喜力,越有可能將自我修煉成一處絕佳的“精神風景”。
每天早上在學校門口迎接學生,互道“早上好”。他對學生的語調、表情、擊掌的方式都有入微的觀察。
一道數學題,一封家長信引出“求真的思考”。在老校長的啟發下,他悟出細節是一種關注、一種體察、一種創意,這使教育充盈著靈動的智慧,洋溢著人性的光輝。
……
他們是校長,是學校這艘大船的掌舵人,也是發展藍圖的繪製者。他們各有角度,各有力道。在這裡,他們為自己的學校畫了一幅工筆劃。
在教師中頗有影響的《教育的細節》一書的作者、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策劃編輯朱永通似乎對“細節”情有獨鍾,兩年前,他建議我編一本“校長眼中的學校細節”。而我一向將“小的是美好的”這個20世紀風靡全球、廣被採納的經濟學公理奉為生活箴言,同時,教育記者的身份也使我對學校這一場所充滿職業賦予的探究熱情,所以欣然接受了主編這本書的邀約。
作為教育的重要發生地,學校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作為一所學校的掌門人,校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並塑造著學校的氣質。
歷史積澱、地域文化、自然條件等當然是一所學校氣質養成的土壤,但一塊相同的土壤也會因園丁不同的旨趣與匠心而結出相異的果實。一校之長當然有很多“大事”要做,但“致廣大而盡精微”,體現于細節中的智慧才是蓄積教育這棵大樹蓬勃生長的內在力量。
一沙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世界的一切原本是由細節構成的。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做大事的校長們願意停下來,採擷細節的種子,種一棵用愛與美孕育的教育之樹。
只有發生過教育的故事後,學校才成為學校,成為裝滿故事的博物館,成為美好故事的集散地,成為傳奇故事發生的地方。有了故事,學校才是教師和學生精神意義上的“家”。竇桂梅校長講“女神搬家”的故事,其實要說的是怎樣讓孩子們大大方方地面對美,怎樣教孩子學會審美,怎樣讓校園與兒童發生關聯……
然而,在教育的功利色彩難以剔除的當下,“美”在許多學校尚難以搶到一席之地。張麗鈞校長卻夢想著為每一個來她的學校學習的孩子身上打上一個鮮明的“戳記”,用正能量的生命之美、真實之美教他們拒絕成為自我的“差評師”。
美隱匿於細節中,看見美,需要一雙發現的眼睛。程紅兵校長創造的課程之美便源于紅樹林中的發現。一門課程的誕生看似是一種機緣,其實機緣背後是思考及其帶來的靈感。
教育無小事。在華應龍校長的細節故事裡,學生飲水機上的“溫”和教師飲水機上“燙!學生勿動”的提醒令人印象深刻。35度是學生飲水機中可直接入口的水溫。環境之美,美在細節,這樣的細節體現的不就是適時適度的愛嗎?
萬物發展的生命潛流都有其文化的根脈。姜樹華校長深挖校史寶藏,打造富有傳承性的學校標識、吉祥物、校歌、書院……用創新姿態弘揚傳承之美。
在傳統裡汲取美,在自然中捕捉美。朱愛朝校長以二十四節氣為經,以自然筆記為緯,帶領師生與世界建立健康的關係,進行全人教育的實踐和探索。
……
9位校長,9所學校,9幅富於細節的工筆劃。本書以專輯的形式呈現9位校長眼中的學校細節,意在把校長們引領建設的學校之美和教育智慧傳播給更多的人。
竇桂梅校長說:當校長,我最願意做的事情是種樹、種花。
校長,本來就是種樹的人吧。我很喜歡竇校長文中的這句話:“仿佛這些不會說話的大樹能夠懂得我的傾訴:陪伴,等待,耐心,希望。於是,看校園裡的一草一木、一亭一閣的狀態,逐漸涵養了我看教師、看兒童的心態。我感悟到,大樹的生長,即學校的生長……”
由於報紙編輯工作的繁忙和我的拖延症,編這本書的過程是緩慢的。我想像自己是一隻爬樹的蝸牛,有時耽于風景,有時疏於懶散,但陽光照亮的每一片葉子都在召喚我加快腳步,奮力攀爬。
感謝為這本書提供細節故事的9位校長,感謝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感謝朱永新老師為這本書熱情作序。
王珺
她穿著平底鞋,只要得空,就圍著校園轉轉:有時鑽進花叢拔掉雜草,有時把爬山虎的枝幹輕輕扶上牆,有時跟著管園林的老大爺一起澆水,有時拿根小繩綁直樹幹……
她深信“驚喜”是一種能力,找學校的“書法家”老師寫了甲骨文的“驚喜力”三個字,並隆重地裝裱懸掛。在她看來,越是肯對微不足道、司空見慣的事物奉獻驚喜力,越有可能將自我修煉成一處絕佳的“精神風景”。
每天早上在學校門口迎接學生,互道“早上好”。他對學生的語調、表情、擊掌的方式都有入微的觀察。
一道數學題,一封家長信引出“求真的思考”。在老校長的啟發下,他悟出細節是一種關注、一種體察、一種創意,這使教育充盈著靈動的智慧,洋溢著人性的光輝。
……
他們是校長,是學校這艘大船的掌舵人,也是發展藍圖的繪製者。他們各有角度,各有力道。在這裡,他們為自己的學校畫了一幅工筆劃。
在教師中頗有影響的《教育的細節》一書的作者、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策劃編輯朱永通似乎對“細節”情有獨鍾,兩年前,他建議我編一本“校長眼中的學校細節”。而我一向將“小的是美好的”這個20世紀風靡全球、廣被採納的經濟學公理奉為生活箴言,同時,教育記者的身份也使我對學校這一場所充滿職業賦予的探究熱情,所以欣然接受了主編這本書的邀約。
作為教育的重要發生地,學校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作為一所學校的掌門人,校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並塑造著學校的氣質。
歷史積澱、地域文化、自然條件等當然是一所學校氣質養成的土壤,但一塊相同的土壤也會因園丁不同的旨趣與匠心而結出相異的果實。一校之長當然有很多“大事”要做,但“致廣大而盡精微”,體現于細節中的智慧才是蓄積教育這棵大樹蓬勃生長的內在力量。
一沙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世界的一切原本是由細節構成的。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做大事的校長們願意停下來,採擷細節的種子,種一棵用愛與美孕育的教育之樹。
只有發生過教育的故事後,學校才成為學校,成為裝滿故事的博物館,成為美好故事的集散地,成為傳奇故事發生的地方。有了故事,學校才是教師和學生精神意義上的“家”。竇桂梅校長講“女神搬家”的故事,其實要說的是怎樣讓孩子們大大方方地面對美,怎樣教孩子學會審美,怎樣讓校園與兒童發生關聯……
然而,在教育的功利色彩難以剔除的當下,“美”在許多學校尚難以搶到一席之地。張麗鈞校長卻夢想著為每一個來她的學校學習的孩子身上打上一個鮮明的“戳記”,用正能量的生命之美、真實之美教他們拒絕成為自我的“差評師”。
美隱匿於細節中,看見美,需要一雙發現的眼睛。程紅兵校長創造的課程之美便源于紅樹林中的發現。一門課程的誕生看似是一種機緣,其實機緣背後是思考及其帶來的靈感。
教育無小事。在華應龍校長的細節故事裡,學生飲水機上的“溫”和教師飲水機上“燙!學生勿動”的提醒令人印象深刻。35度是學生飲水機中可直接入口的水溫。環境之美,美在細節,這樣的細節體現的不就是適時適度的愛嗎?
萬物發展的生命潛流都有其文化的根脈。姜樹華校長深挖校史寶藏,打造富有傳承性的學校標識、吉祥物、校歌、書院……用創新姿態弘揚傳承之美。
在傳統裡汲取美,在自然中捕捉美。朱愛朝校長以二十四節氣為經,以自然筆記為緯,帶領師生與世界建立健康的關係,進行全人教育的實踐和探索。
……
9位校長,9所學校,9幅富於細節的工筆劃。本書以專輯的形式呈現9位校長眼中的學校細節,意在把校長們引領建設的學校之美和教育智慧傳播給更多的人。
竇桂梅校長說:當校長,我最願意做的事情是種樹、種花。
校長,本來就是種樹的人吧。我很喜歡竇校長文中的這句話:“仿佛這些不會說話的大樹能夠懂得我的傾訴:陪伴,等待,耐心,希望。於是,看校園裡的一草一木、一亭一閣的狀態,逐漸涵養了我看教師、看兒童的心態。我感悟到,大樹的生長,即學校的生長……”
由於報紙編輯工作的繁忙和我的拖延症,編這本書的過程是緩慢的。我想像自己是一隻爬樹的蝸牛,有時耽于風景,有時疏於懶散,但陽光照亮的每一片葉子都在召喚我加快腳步,奮力攀爬。
感謝為這本書提供細節故事的9位校長,感謝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感謝朱永新老師為這本書熱情作序。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