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顱囟經 保嬰易知錄(簡體書)
滿額折

顱囟經 保嬰易知錄(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5 元
定價
:NT$ 150 元
優惠價
8713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3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為《顱囟經》《保嬰易知錄》的合訂本。《顱囟經》,又名《師巫顱囟經》,托名周穆王時“師巫”所傳。明代以後原書已佚,現存乃輯自《永樂大典》的《四庫全書》本。全書二卷,上卷論述小兒脈法、病證、治療以及小兒疾病的特殊診斷和鑒別方法,並對小兒驚、癇、癲、疳、痢、火丹等證詳加論述;下卷載火丹15 候,治療多以秘方,計16 證19 方。書中祝由法等保留了早期醫書的內容。全書文字簡略,是現存較早的兒科專書。
本次點校以《四庫全書》本為底本,以清乾隆陳鳣家抄本為主校本,以清光緒四年戊寅(1878)丁氏當歸草堂刻本為他校本進行整理。
《保嬰易知錄》:《保嬰易知錄》,又名《幼科易知錄》,清代吳溶堂(寧瀾)撰,刊於嘉慶十七年(1812)。全書上下二卷,補編一卷。上卷為鞠養類,論述新生兒護理、營養事項,如拭口、洗兒、斷臍、炙臍、哺兒、襁褓等;下卷為胎疾類;補編為雜癥類及瘡瘍類。書中對“保嬰”事宜記載完備,且綱目清楚,簡單易懂,俱有一定臨床實用價值。
本次點校以遼寧中醫藥大學館藏清嘉慶十七年壬申(1812)汪和鼎刻本為底本,清光緒二十九年癸卯(1903)刻本為主校本,以書中所引書籍的通行本為他校本進行整理。

作者簡介

宏利,男,1977年2月22日出生,漢族。
1995-2000年就讀於遼寧中醫學院中醫學專業,獲學士學位。2001-2004年於遼寧中醫學院攻讀醫史文獻學碩士學位。2010-2014年於遼寧中醫藥大學攻讀中醫基礎博士學位。2004年7月起於遼寧中醫藥大學任醫史文獻各家學說教研室教師,從事教學科研工作至今。主要科研方向為中醫思維學研究、古代養生文獻研究和明代醫學史研究。
現為遼寧中醫藥大學中醫文獻研究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任中華醫學會醫史學分會常務委員、遼寧省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遼寧省中醫藥學會中醫文化分會委員、遼寧省中醫藥學會中醫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
教學工作承擔了中醫文獻學、中醫各家學說、中國醫學史、西方醫學史、行為醫學、中醫醫案學、中醫臨床古籍導讀七門課程。
科研工作,主持2010***中醫古籍保護與利用能力建設項目子課題、2009校級基於2D-3D動態的中醫古代學術思想模化研究以及2010省中醫藥管理局基於中醫理論的“八段錦”源流詮釋與推廣等課題。
發表了論文十餘篇,校注出版《四診抉微》、《驗方新編》、《王旭高臨證醫案》等書。參與編寫《清代醫林人物史料輯纂》,任副主編。參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十二五規劃教材《中外醫學史》、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十三五規劃教材,《中國醫學史》、《中外醫學史》、人民衛生出版社十三五規劃教材《中國醫學史》教材編寫,任編委。

中國從有文獻可考的夏、商、周三代,就進入了文明的時代。中國人認為自己是炎黃的子孫,若以此推算,中國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中華民族崇尚自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信仰,中醫學就是在這種信仰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傳統醫學。
中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炎帝、黃帝時期,根據考古、文獻記載和傳說,炎帝神農氏發明了用藥物治病,黃帝軒轅氏創造臟腑經脈知識,炎帝和黃帝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也是中醫的締造者。
大約在西元前1600年,商代的伊尹發明了用“湯液”治病,即根據不同的證候把藥物組合在一起治療疾病,後世稱這種“湯液”為“方劑”,這種治病方法一直延續到現在。由此可見,中華民族早在3700多年前就發明了把各種藥物組合為“方劑”治療疾病,實在令人驚歎!商代的彭祖用養生的方法防治疾病,中國人重視養生的傳統至今深入民心。根據西漢司馬遷《史記》的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扁鵲秦越人善於診脈和針灸,西漢倉公淳於意善於辨證施治。這些世代傳承積累的醫藥知識,到了西漢時期已蔚為大觀。漢文帝下詔命劉向等一批學者整理全國的圖書,整理後的圖書分為六大類,即六藝、諸子、詩賦、兵書、術數、方技,方技即醫學。劉向等校書,前後歷時27年,是對中國歷史文獻最為壯觀的結集、整理、研究,真正起到了上對古人、下對子孫後代的承前啟後的作用。後之學者,欲考中國學術的源流,可以此為綱鑒。
這些記載各種醫學知識的醫籍,傳之後世,被尊為經典。醫經中的《黃帝內經》,記述了生命、疾病、診療、藥物、針灸、養生的原理,是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標誌。這部著作流傳了2000多年,到現在,仍被視為學習中醫的必讀之書,且早在西元7世紀,就傳播到了周邊一些國家和地區,近代以來,更是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許多國家廣泛傳播。
經方醫籍中記載了大量以方治病和藥物的知識,其中有《湯液經法》一書,相傳是伊尹所作。東漢時期,人們把用藥的知識編纂為一部著作,稱《神農本草經》,其中記載了365種藥物的藥性、產地、採收、加工和主治等,是現代中藥學的起源。中國歷代政府重視對藥物進行整理規範,著名的如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證類本草》。到了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歷經30餘年研究,編撰了《本草綱目》一書,在世界各國產生了廣泛影響。
東漢時期的張仲景,對醫經、經方進行總結,創造了“六經辨證”的理論方法,編撰了《傷寒雜病論》,成為中醫臨床學的奠基人,至今仍是指導中醫臨床的重要文獻。這部著作早在西元700年左右就傳到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一直受到重視。
西晉時期,皇甫謐將《素問》《針經》和《黃帝明堂經》進行整理,編纂了《針灸甲乙經》,系統地記錄了針灸的理論與實踐,成為學習針灸的經典必讀之書,一直傳承到現在。這部著作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

目次

顱囟經
保嬰易知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