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詠歎生死(簡體書)
滿額折

詠歎生死(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5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奧茲的這部小說是對卞之琳這句詩的完美詮釋。在短暫的一生中,每個人活在自己的微觀世界,每個人又都是他人的背景。小說集中描寫了不知名“作家”一天之中八小時的經歷與想像,二十多個人物悉數登場:他們的歡樂與痛苦,憂鬱與苦悶,思索與徬徨,愛與欲,構成生死之歌中的一個個音符。
你,是否已經被編織進他人的故事?

作者簡介

阿摩司·奧茲(1939—2018)
*具國際影響力的以色列作家。主要作品有《愛與黑暗的故事》《我的米海爾》《鄉村生活圖景》《詠嘆生死》等。他擅長破解家庭生活之謎,家庭悲劇和夫妻情感是其作品常見的主題。奧茲的作品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和共鳴,多次獲大獎,包括以色列國家獎、費米娜獎、歌德文化獎,以及國際弗蘭茨·卡夫卡獎等。

名人/編輯推薦

文學大師阿摩司?奧茲*具實驗性的作品,它將關注點轉向人的內心世界,以想像世界來猜測“他者”的生活。我們可以進入作家的頭腦,偷窺寫作是如何產生的,參與到創作過程之中。
奧茲借用“詠嘆生死”這個書名,展示大千世界中種種小人物與他們的情感。這些在艱難世事中求生的普通人,每個人都有自己愛與黑暗的故事,都有甜酸苦辣的命運,如同我們的真實生活本身。

---------

奧茲筆力驚人,他講述了一個關於想像、才華和稍縱即逝的名望的故事,略顯晦澀但讀來令人愉悅……奧茲用他一貫優雅而迷人的技巧,創造出豐富的角色,對於奧茲迷來說,這本書是必備讀物。

——《出版人周刊》


手法純熟,細節離奇,環環相扣的人物刻畫極具大師風範;一個關於性與死亡主題的寓言;一種介於JM庫切和米蘭?昆德拉小說世界之間的創作風格。

——《衛報》

譯後記
一奧茲其人
阿摩司?奧茲應該說是時至目前中國學術界、創作界和新聞界最為熟悉的以色列希伯來語作家。奧茲在1939年生於耶路撒冷,父母分別來自前蘇聯的敖德薩(而今屬於烏克蘭)和波蘭的羅夫諾,因此他自幼受家庭影響,接受了大量歐洲文化和希伯來傳統文化的熏陶,而後又接受了以色列本土文化的教育,文化底蘊深厚。奧茲十二歲那年,母親因對現實生活極度失望,自殺身亡,對奧茲的心靈產生了極度震撼,也對他整個人生和創作均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十四歲那年,奧茲反叛家庭,到胡爾達基布茲(即以色列頗有原始共產主義色彩的集體農莊)居住並務農,後來受基布茲派遣,到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攻讀哲學與文學,獲得學士學位,爾後回到基布茲任教,並開始文學創作生涯。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奧茲發表了《何去何從》(1966)、《我的米海爾》(1968)、《黑匣子》(1987)、《了解女人》(1989)、《莫稱之為夜晚》 (1994)、《愛與黑暗的故事》(2002)、《詠嘆生死》(2007)、《背叛者》(2014)等十餘部長篇小說,《胡狼嗥叫的地方》(1965)、《鄉村生活圖景》(2009)、《朋友之間》等數部短篇小說集,《在以色列國土上》(1983)、《以色列、巴勒斯坦與和平》(1994)等多部政論、隨筆集、兒童文學作品以及詩體小說《一樣的海》(1998)。他的作品被翻譯成四十多種文字,曾獲多種文學獎,包括法國“費米娜獎”、德國“歌德文化獎”、“以色列國家文學獎”、西語世界最有影響的“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並多次被提名角逐諾貝爾文學獎。2018年12月28日,奧茲因病去世,終年79歲。噩耗傳來,世界各地以各種方式哀悼與紀念這位偉大的希伯來語作家,富有全球視野的思想家。

二閱讀《詠嘆生死》
如果說在過去五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奧茲一直追尋文學技巧與文學類型的實踐與更新,那麼發表於2007年的中長篇小說《詠嘆生死》則是其進行創新嘗試的一個例證。
這篇在希伯來文首版問世時只有一百零二頁的小說不同於奧茲以往的任何作品。它不再以人物或情節為中心,不再將焦點置於家庭、社會與歷史;而是將關注點轉向人的內心世界,具體地說,轉向作家的內在的或者想像中的世界,借披露動態中的想像世界來猜測“他者”的生活,展示創作的過程。
小說的背景不再是奧茲經常選取的耶路撒冷古城或者是風格獨特的基布茲集體農莊,而是20世紀80年代的特拉維夫。主人公是一位四十多歲、功成名就的“作家”,奧茲沒有交代這位“作家”的真實姓名,在希伯來文中只稱其為“Ha-mehabber”。“mehabber”在希伯來文中意為“著作者”或“作家”,“Ha”的用法類似英文中的定冠詞“the”,用在名詞前表示特定的人或事物。英文將其翻譯成“the Author”。熟悉奧茲的讀者不免掐算,該“作家”與出生於1939年的奧茲在當時年齡相仿,而以無名氏作家為主要描寫對象的作品多帶有自傳性。對此,英國作家亞當?馬爾斯—瓊斯曾經在《觀察家報》的一篇書評中提出異議。而在筆者看來,對於一向喜歡把自己的人生經歷與體驗融入創作中的奧茲來說,雖然在《詠嘆生死》中仍然流露出自己的人生與思想軌跡,但《詠嘆生死》顯然不同於《愛與黑暗的故事》,並非一部自傳體小說。
小說集中描寫不知名“作家”一天之中八小時的經歷與想像。時值特拉維夫一個悶熱而令人焦躁的夏季傍晚,即將前去好書俱樂部與讀者見面的“作家”,坐在一家咖啡館裡設計各種各樣讀者可能提出的問題:
你為什麼寫作?你為什麼採用這種方式寫作?你是否有意對你的讀者施加影響?如果有,你以什麼方式影響他們?你的故事起到什麼作用?你是不斷地塗抹修改,還是一下子寫出頭腦中之所想?怎樣才能成為名作家,成名對你的家庭有什麼作用?你為什麼幾乎只描述事情的負面?你怎樣看待其他作家,誰對你有影響,誰令你無法忍受?順便說一句,你如何界定自己?你怎樣對攻擊你的人予以回應,你對此有何感受?他們怎樣攻擊你?你是用筆寫作,還是用計算機寫作?你每本書掙多少錢?你的故事是取材於想像,還是直接取材於生活?你前妻怎樣看待你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你為什麼離開你的第一任妻子,還有第二任妻子?你是在固定的時間裡寫作,還是等繆斯女神光顧時寫作?等等。
這些是創作中的基本問題,也是以色列作家在觀眾面前經常會被追問的問題,也許還是所有作家在觀眾面前會被問及的問題。回答的方式多種多樣,從中既蘊藉著作家的人生與創作體驗,也透露出作家本人的修養、智慧與才華。但是,我們的主人公尚未就這些問題準備好巧妙或者閃爍其詞的答案時,注意力就被一位身穿短裙、乳峰高聳的年輕侍者吸引過去,於是情不自禁地把她當成自己筆下的人物,將她命名為莉吉,編織起她在少女時期的故事,以及她與一家著名足球隊的替補守門員查理和水上選美比賽亞軍露茜之間的三角戀情。隨即又編織起鄰桌兩個五十多歲中年男子的故事,以及從這兩位中年男子口中聽來的一位靠買彩票而發跡、而今卻身患癌症的商人歐法迪亞?哈扎姆的故事。
作家身為“扒手”竊取周圍人生活細節將其作為作品素材,曾經以片段形式見於奧茲的自傳體長篇小說《愛與黑暗的故事》。據奧茲描寫,年幼的他跟隨父母到耶路撒冷那幾家頗具歐式風格的咖啡館裡喝咖啡,父母與一些名人雅士無休無止地談論政治、歷史、哲學和文學,談論教授之間的權力鬥爭以及編輯、出版商內部的錯綜複雜時,他就學會做“小間諜”,能從咖啡館裡的陌生人的衣著和手勢上,從他們看的報紙或是點的飲料上,猜出他們是誰,他們是哪里人,他們是乾什麼的,他們來這里之前乾了什麼,之後他們會到哪裡去。根據某種不確定的表面跡象,為他們編織出錯綜複雜但激動人心的生活。這種構思方式,我們可以藉用《紐約時報書評》上一篇關於《詠嘆生死》的書評中的術語“想像他者”來加以命名,它再度成為《詠嘆生死》中佈局謀篇的主要技巧。也可以說,寫作,對於奧茲來說,是一種觸摸他人而自己又不被他人觸摸的方式。他把大量的講故事的才能運用在構築小說主人公對周圍人的想像上。這種手法可以讓讀者了解作家的創作過程,又能讓讀者參與到創作過程之中。用奧茲的話說,讀者希望菜餚已經備好,但實際上是我把他們請進了廚房。
小說主人公——“作家”從咖啡館來到文化活動中心,當一位文學評論家尖聲尖氣地就“作家”近作與各種不同的當代及前輩作家的作品進行比較,找出相似性、尋找相互間的影響、確定產生靈感的淵源、展示內在的肌理、進行各種橫向與縱向的比較、強調讓人意想不到的聯繫並深入故事的最深層時,“作家”則在凝視他的觀眾,從這兒竊取一副苦澀的表情,又從那兒竊取一副猥褻的表情。他把一個大約十六歲的憂鬱男孩命名為尤瓦爾?大汗,將一個貌似有文化的婦女命名為米麗亞姆?奈霍萊特,在她與男孩之間建立了一種脆弱的聯繫。“作家”任思緒信馬由韁:也許採用第一人稱,以某位鄰居,比如說耶魯哈姆?施德瑪提的視角來講述這個故事頗有味道,耶魯哈姆?施德瑪提便是那個邀請他前來做講座的矮胖的文化管理員;也許能夠從文學評論家(他現在正在闡述在創作中轉換視角的悖論)那裡拿來一兩個特徵放到經驗豐富的文化管理員身上。大廳後排的一個六十多歲、消瘦乾癟的男人因為竊笑,便被他想像為丟了工作,與半身不遂的年邁母親擠在一張床墊上。而輪到自己發言時,“作家”時而顯得興致極好,用自己也難辨真偽的話語,用不止用過一次的答案回答觀眾問題;時而擺出孤獨、憂傷、又具有文化敏感性的一副表情,堆積著一個又一個謊言……
小說的主要故事之一是“作家”與在讀者見面會上認識的女朗誦者羅海爾?萊茲尼克的短暫交往。羅海爾?萊茲尼克是一位三十五歲的單身女子,羞怯而靦腆。在中年“作家”眼中,羅海爾近乎漂亮,但並不吸引人。作家則酷似獵豔老手,主動提出送羅海爾回家,伺機接近她,引誘她。羅海爾恐慌、尷尬到了極點,像“一隻走投無路的松鼠”。但在惶恐中又隱含著期待。“作家”先是克制自己離開了羅海爾的公寓,在街上游盪,而後又返回到她的住處。“作家”與羅海爾之間的一夜情亦真亦幻,基本上是源自“作家”的想像。但卻是奧茲所有小說中最細緻綿長的性場景描寫。“作家”與羅海爾在身體接觸過程中的細微感受:尷尬、恐懼、慾望、驕傲、滿足、失敗……從無愛到無欲,也許是對人類生存境況的一種隱喻,喻示著人在最基本交往過程中的不安全感。現實與想像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與奧茲的其他作品相比,《詠嘆生死》更具有心理現實主義小說的特徵,也有人將其稱作後現代主義小說。它雖然不如《愛與黑暗的故事》那麼厚重,但是批評家們一致認為,《詠嘆生死》不愧出自大家之手,讓人身不由己地沉浸在閱讀過程之中。有時讓人津津樂道,有時又不免由書中人物的遭際反觀自身,對生與死這類帶有永恆色彩的問題生髮感悟。
小說的希伯來文標題取自希伯來語詩人茨法尼亞?貝特—哈拉哈米的同名作品。而詩人在《詠嘆生死》中寫下的“沒有新郎就沒有新娘”的詩句在作品中數次被引用,成為跳動著的隱喻,概括出生存本身帶有辯證色彩的二元組合:生死相依、陰陽相濟、有無相生。實際上,貝特—哈拉哈米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他的韻文出自奧茲之手,在相當程度上歌詠的是奧茲之志。奧茲曾對筆者談起,他借用“詠嘆生死”這個題目是想展示大千世界中的生活瑣事與情感,而作品中所描寫的一切均與生死相關,可說是吟詠出小說的希伯來文題目中所明示的“生死之韻”(或“生死之歌”,Harozei Hahaim veHamavet)。
書中的二十幾個人物,基本是在艱難世事中求生的普通人。他們的歡樂與痛苦,憂鬱與苦悶,思索與徬徨,愛與欲,生與死,構成生死之歌中的一個個音符。諸多人物的一世人生,猶如花開花落,雲卷雲舒,晝夜交替,四季更迭,蘊涵著世間萬物由盛及衰、草木從榮到枯的規律。人生悠忽兮如白駒之過隙,輝煌與歡樂總是過眼煙雲,情緣與偶遇難免轉瞬即逝。當主人公年幼時,詩人貝特—哈拉哈米的詩歌曾經在各種儀式、各種慶祝活動或公眾集會上被引用,被歌唱,可是如今他的聲名已經被人們遺忘,他詩歌的詞語和旋律也幾乎被遺忘,人們甚至長時間不知道他的生與死,直到作品末尾才交代他在睡覺時死於心力衰竭。在他筆下,物體與愛情,衣裝與思想,家園與情感,一切變得破敗與乏味,最後歸於塵土。商人歐法迪亞?哈扎姆曾擁有藍旗亞轎車,喜歡和金發碧眼的俄羅斯姑娘在城裡兜風,或到土耳其賭場消遣,經常前呼後擁,風光無限,而今身患癌症躺在重症監護室,氣息奄奄,昔日朋友不知去向,甚至無人來清理他的尿液管袋。文化管理員耶魯哈姆?施德瑪提雖然積極樂觀,一臉陽光,但病魔纏身。莉吉與查理、查理與露茜雖然成就了露水姻緣,但最終分離。羅海爾與“作家”雖然擁有一席之歡,但永遠不會有結果。數次丟掉飯碗的阿諾德?巴托克一邊照顧年逾八旬、癱瘓在床的老母,一邊探討永生問題。結果發現:
成雙成對來到世上的並非生與死,而是性慾與死亡。由於死出現在生之後,比生晚出現千萬年,很有可能希望死有朝一日將會消失,生則不會再消失。因此永生便在邏輯上具有了可能性。我們只需想辦法消滅性慾,便可以具有從世上消除痛苦,消除死亡之必然。
阿諾德在對永生問題進行探討時,得出的顯然是形而上的結論。而書中人物的生與死,沿襲的則是所謂“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的自然之道。也許後者,正是奧茲本人對“生死之韻”的詠嘆。
感謝阿摩司?奧茲教授生前在我翻譯此書時一如既往的幫助,尤其是在翻譯書名與某些詩句時給予的悉心指點。感謝譯林出版社的諸多朋友多年來堅持不懈地出版奧茲作品的中文譯本。茲以此文,權當對奧茲教授的薄奠。

鍾志清2019年6月於北京

書摘/試閱

當他們來到羅海爾?萊茲尼克住的樓梯口時,作家熱情地與她道別,感謝她同他一起走了一會兒,重複著對她朗誦的溢美之詞,提出陪她上樓,走到樓頂。她在黑暗中漲紅了臉,咕噥著說真的沒有必要,哈茲里托正在上邊等著她,她一向一個人回家,也就是說——

作家仍舊堅持著,用他那非常專斷的聲音宣布,大家都知道最近就是在特拉維夫舊樓的樓梯之間發生了各種事情,等等。為安全起見,他絕對應該陪她到門口,把她交給哈茲里托,更不用說鑰匙掉了,或者鎖壞了。

羅海爾?萊茲尼克很尷尬,結結巴巴地說真的沒有必要,不管怎麼說還是要感謝你,但是真的確實沒有必要,她只要在這裡打開燈,就在樓梯那頭,兩分鐘後就到家了,哈茲里托正在門旁等候,他肯定會因為她回家這麼晚把她殺了,除此之外,她很抱歉,但是情況是這樣,今天晚上待在她家裡確實不怎麼舒服,因為她把窗簾送去洗了,沒有百葉窗,因此鄰居們確實能——

說這話時,恐慌與羞愧將其攫住:窗簾並沒有送去清洗,就在它們應該在的地方,可怎麼竟提起了窗簾?我幹嗎突然說今晚待在我家不怎麼舒服?我甚至還說鄰居們什麼都能看見。他聽了這話會怎麼想?我腦子有毛病嗎?他會覺得我在想些什麼?畢竟,他並沒有要求進去,他只是提出和我上樓,充其量在我開門時貼在我身邊,確信鑰匙沒有掉落,或者沒有卡住,或者鎖頭沒壞。我撒了個謊,因此他不會進來了。縱然他從來就沒有那麼想過。接著我說沒有百葉窗,鄰居們怎麼怎麼樣。你可以猜測到,我在暗示他如果我確實有窗簾或百葉窗會怎麼樣——

可是他如果真想讓我請他進來聊聊天、喝點東西又怎麼辦?如果那樣,他一進門就可以看見窗簾確實在那裡。它們沒有被送到洗衣房。那麼呢?他會立刻意識到我只是毫無來由地欺騙他。我怎樣才能掩飾自己呢?

* *

此外,她不知道是否真的希望作家陪她上樓,他名氣大,但過於彬彬有禮,甚至像慈父一樣,和他在一起讓她不是很自在。是啊,他是想得到什麼,可是他真正想從她那裡得到什麼呢?她願意把他請進自己的房間嗎,還是她害怕那麼做?現在嗎?她出來時是否把黑色胸罩掛在椅子背上了?是椅子的哪一面?要是真的掛在那裡,能一眼看見它墊著襯墊怎麼辦?

樓道裡的燈一次次地熄滅,作家按動開關,說:也許我應該,畢竟?為安全起見?就送到你門口?

但是既然她撒了謊,告訴他窗簾送到了洗衣房,那麼太遲了。毫無疑問。沒有回頭路可走。她已經封鎖了自己所有的逃路。她沒有辦法可以讓他進入她的房間,看見窗簾像平時一樣掛在窗子上。她會羞死。

她像個遭到斥責的小姑娘,最後用微弱的聲音對作家說:那好吧,謝謝你,和我一起上樓來吧,但是就走到門口……要是你執意……可實際上,然而,那個哈茲里托,我是說,他不是很習慣——

那時,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剛剛說了些什麼,陷於沉默、恐慌與無助之中。

作家審視著她的表情,分明就像遭到捕獲的獵物,驚恐萬狀的幼小囓齒目動物,一隻在絕望中準備咬噬自己的走投無路的松鼠。於是他微笑著,彬彬有禮地收回他的提議:不,不,真的,沒有關係,瞧,如果你覺得非常不便的話——

現在松鼠沉默下來,無法決定哪種方式更為糟糕,是接受陪她走到門口的最初建議,還是滿懷感激地接受他彬彬有禮地收回建議。不然她應該讓他進去,即使他有可能對邀請不感興趣,只不過出於禮貌或是真的關心她的安全提出要陪她呢?不然還是不讓他進去?然而現在看來那是唯一的選擇了,可能冒犯他了?在何種情況下,她才能得以掩飾關於窗簾的恥辱?關於椅背上胸罩的恥辱?此外,到處都是哈茲里托的小毛,既然這裡已經到了夏天,他就開始脫毛了。假設作家冷不丁需要使用衛生間,她把一直用來剃多餘體毛的電動剃須刀放在架子上又該怎麼辦?

她垂下眼簾看著人行道,要么就是看著她的鞋,她緊緊把書抓在胸前,不知說些什麼。

作家,當然,意識到她的憂慮。他輕輕碰碰她的肩膀,殷勤地建議說:瞧,要是你願意,我們幹嗎不再走走呢?就走到街口再轉回來?不然就走到廣場?當然,要是你想馬上上去,不用保鏢服務,那麼如果你不介意,我就站在這裡,站在出口,等到聽見你把門打開又關上,於是我就知道你沒有在路上碰見惡龍,而是安全地回到了你的哈茲里托身邊。

她不自然地笑著,險些要流淚了,喃喃地說:對不起。我不知道自己怎麼啦。今天晚上我有點混亂。

作家在黑暗中對她說話時,也微笑著:但也很迷人。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