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人們常常專注在要考慮面子委屈自己順從孩子、愛人、領導、朋友等等,卻忘記自己的有限和界線。本書介紹了什麼是界線,生活中的各種界線衝突,以及如何發展健全的界線。想要有一個平衡健全的生活,明確的“界線”是很重要的,它是個人產權的分界線,指出你應該為哪些東西負責。它可以定義你是什麼,或者,你不是什麼。
身體上的界線:幫助我們決定,在何種情況下,誰可以碰我們的身體。
心理上的界線:給予我們擁有個人思想與見解的自由。
情緒上的界線:幫助我們處理自己的情緒,避免來自別人有害與操縱性的情緒。
作者簡介
(美)亨利?克勞德, (美) 約翰?湯森德,美國廣受歡迎的講員、知名作家與執業心理醫師,並共同主持全美播出的心理咨詢節目“新生命”,也合辦講習會、研究中心與教會訓練小組。兩人畢業自同一所心理學研究院,獲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也在加州新港灘合開心理輔導診所。他們是許多暢銷書的作者,包括《過猶不及》《為孩子立界線》《為約會立界線》等。
名人/編輯推薦
暢銷十年,全新修訂版。讓你知道什麼時候說好,什麼時候說不,掌握你的生活。
目次
第一部 什麼是界線
第一章 一日沒有界線的生活
第二章 界線是什麼
第三章 界線問題
第四章 界線是如何發展的
第五章 界線十律
第六章 界線迷思
第二部 界線衝突
第七章 界線與你的家庭
第八章 界線與你的朋友
第九章 界線與你的配偶
第十章 界線與你的子女
第十一章 界線與工作
第十二章 界線與你自己
第三部 發展健全的界線
第十三章 對界線的抗拒
第十四章 如何評估界線的發展
第十五章 一日有界線的生活
書摘/試閱
有一對夫婦來找我,提出一個常聽到的要求,希望我能夠“修理一下”他們二十五歲的兒子比爾。我問他們比爾現在人在哪兒,他們回答我說:“哦!他不想來。”
“為什麼呢?”我問。
“是這樣的,他不認為他自己有什麼問題。”他們回答。
讓他們很詫異的,“他也許沒有錯!”我說,“可不可以請你們告訴我他的情形。”
他們告訴我:比爾的問題已經有一段歷史,從他很小就開始了。在他們眼中,比爾從來沒有“乖過”,近幾年來,還常常嗑藥,無法好好待在學校念書或找個工作做。
很明顯地,這對夫婦很愛他們的兒子,也很為他目前的生活狀態操心。他們想盡辦法希望比爾有所改變,過負責的生活,卻枉然無效。比爾仍然嗑藥,逃避責任,濫交一些問題朋友。
他們說,他們總是供應比爾生活上的一切需求。讓他金錢寬裕,這樣“他就不需要打工,可以多念點書而且有個社交生活”。當比爾的功課丟掉了,被退學了,或不再去上課了,他們很用心地再幫他找一個學校念,想“或許其他的學校對他比較好”。
等他們述說一陣以後,我說:“我想,你們的兒子說得沒錯,他是沒有什麼問題。”
他們當時凝結在半空中的表情就像一張快照相片!整整一分鐘,他們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看著我。最後,那位父親終於開口說話:“我們沒聽錯吧?你不覺得他有問題?”
“沒錯!”我說,“比爾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你們。因為不管他想要什麼,他幾乎都可以如願以償,沒什麼好操心的嘛!反正,你們付錢,你們不滿,你們憂慮,你們策劃,你們自會使用一切的精力來滿足他所有的欲望。比爾沒有問題擔心是因為你們全幫他擔負起來了。那些問題本來應該是他的,現在看起來,那些問題都變成你們的了。你們要我幫忙給他一些問題嗎?”
他們以為我瘋了,卻也慢慢看見一絲亮光。“你說‘要給他一些問題’是什麼意思?”比爾的母親問。
“是這樣的,”我解釋說,“要解決這個問題,你們或許應該把一些界線跟他說個清楚,這樣,他就必須為他自己行為的結果負責,而不是由你們來替他擔負了。”
“你所謂的‘界線’是什麼意思呢?”那位父親問。
“這樣說好了,就好像他是你的鄰居,他從來不為他家的草坪澆水。可是,每次你一打開你家的自動澆水系統,你們家的水全都灑在他家的草坪上。你們家的草坪因此發黃枯萎,比爾看看他家澆得綠油油的草坪,跟自己說:‘看來,我家的庭院沒有什麼問題嘛!’你們兒子的生活就是這樣,他不必念書,不必有打算,不必找工作,照樣住得舒舒服服,錢多得花不完,還能享有一個負責的家庭成員可以享受的一切特權。
“可是,如果你們把你們家房地產的界線劃分清楚,如果你們能夠好好修理你們家的自動灑水系統,讓水只灑在你們家的草地上。如果他仍不自己動手澆水的話,他就得住在沒草的土堆中了。過一段時間以後,他或許就不會喜歡那種生活了。
“但他現在的情形呢?他不負責任而且過得很快樂,你們負責卻過得很凄慘。其實,只要你們跟他設立地界就好了,搭個籬笆,把他家的問題留在他家的庭院內;反正,那個問題本來就是他的,不是你們的。”
“這樣停止幫他,不是太殘忍了嗎?”比爾的父親問。
“你們這樣出手援助就幫了忙嗎?”我問。
他的表情告訴我,他已經開始慢慢理解了。
看不見的房地產界線和責任
在現實的世界裡,地界很容易看得出來。籬笆、標志、墻壁、放有鱷魚的壕溝、修剪整齊的草坪、樹籬,都是一些明顯可見的界線。外表或許有些不同,傳達的信息都一樣:這是我家地界開始之處。在法律上,房地產的主人必須為他或她房地產上所發生的事情全權負責;如果你不是物主,你就不需要負責。
對擁有土地所有權證的人來說,現實的界線是一條可見的土地界線,你可以到郡上法院找出那些地界在哪裡,當地界出問題的時候,你可以打電話找誰負責。
我們心靈世界的界線和現實世界的地界一樣真實,只是平常不太容易看出來而已。這一章的主旨就是協助你對那些難以捉摸的界線下定義,了解它們經常存在的事實,將可以加添你的愛心與拯救你的生命。現實的生活裡,界線將為你的靈魂定位,幫助你保守與維持你的心。“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效果是由心發出的。”
“我”和“不是我”
界線可以幫助我們定位,定義什麼是我,什麼不是我。界線可以標示我到哪裡為止,別人從哪裡開始,讓我有“所有權感”。
知道我可以擁有什麼,我的責任是什麼,將給予我自由。假如我明白我家的庭院從哪裡開始,又到哪裡結束,我就可以自由地來去。能夠為自己的生活負責,給予我許多不同的選擇;不能“擁有”我自己的生活,我的選擇或取舍就會變得有限。
想想看,如果有人對你說:“好好地捍衛你的疆土,因為你必須為那裡所發生的一切事情負責。”卻不告訴你到底你的疆土界線在哪裡,你將多麼困惑呢!或是,他們不給你保護疆土的工具,這不只叫你困惑,同時還是很危險的。
但這正是發生在我們情感上與心靈上的情形。我們都希望我們能夠活在自己“裡面”;也就是說,活在我們自己的靈魂裡面,必須為那些構成我們自己的東西負責。“心中的苦楚,自己知道;心裡的喜樂,外人無幹。”我們必須處理我們靈魂裡面的東西,而界線可以幫助我們為此定位。假如沒人把範圍告訴我們,或明確我們錯誤的範圍,我們的生活就會陷入極大的苦難。
我們要明確地知道那些範圍是什麼,又如何保護它們。可是,我們的家人或過去的一些人際關係,卻使我們常常把那些範圍搞混了。
界線除了告訴我們必須對什麼負責以外,也告訴我們什麼不是我們的所有物,什麼是我們不需要負責的。比如,我們不需要為別人負責。我們絕對不可以想要控制別人—雖然我們常常花費很多的時間與精力希望能夠如此。
“對別人”與“為自己”
我們必須對(to)別人與為(for)自己負責。“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這句話告訴我們的是對彼此的責任。
很多時候,別人的“重擔”(burdens)太大了,他們沒有足夠的力量、資源或知識,來承受那些重擔,他們確實需要別人的幫忙。舍己去幫助別人承擔他們無法承受的重擔,正是一種犧牲的愛。
可是,“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load)”。每個人都有只有他(她)自己可以擔當的責任,這些是屬於我們個人特別的“擔子”,我們每天都必須自己負責與設法解決的。有些事不是別人可以為我們做的。我們對生活中某些事情有所有權,是我們自己的“擔子”。
“重擔”與“擔子”的希臘文可以幫我們了解這兩個字的含義與區別。希臘文“重擔”的意思是“過度的負擔”(excess burdens)或是那些重到會讓我們倒垮下去的負擔。這些負擔宛如大石,可以把我們碾碎。我們是不可能自己一個人背負一塊巨石的;勉強為之,我們的背部一定會被壓斷。面對那些巨石—生活中所碰到的危機與悲劇—我們便需要別人出手協助。
相反,希臘文“擔子”的意思是“貨物”(cargo),或是“每日辛勞工作的重擔”(the burden of daily toil),就是我們每天必須做的那些事情。這些擔子就像背包(knapsacks),是人擔負得了的。因此,我們期待每個人可以處理自己的感情、態度、行為,以及所交托給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我們期待每個人都可以背負自己的背包,即使有時並不容易。
當人們把“重擔”誤認為只是“每日的擔子”而拒絕別人的協助,或是把“每日的擔子”當作“重擔”而以為自己可以不必挑負的時候,問題就發生了。結果,不是導致永無止境的痛苦,就是產生不負責任的行為。
為了不使自己陷於痛苦或不負責任,及早決定“我”是什麼,我負責任的界線在哪裡,別人的界線在哪裡,是非常重要的。這一章的後面會討論到我們必須為什麼負責,現在,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到底界線的特性是什麼?
“好”的進,“壞”的出
界線可以幫助我們分辨我們到底擁有些什麼,我們才可以好好照顧它們。界線幫助我們“勤勉地保守我們的心”,把對我們有助益的東西都留在籬笆裡面,對我們有害的則全擋除在籬笆外面。換句話說,界線可以讓我們把“好”東西留在裡面,把“壞”東西擋在外面。界線幫助我們保護我們的財寶,別人才不會把我們的財寶偷走。界線把珍珠留在裡面,把豬群擋在外面。
有時候,我們卻把壞的留在籬內,把好的擋在籬外。這時,我們必須能夠打開籬笆上的門,趕快把好的延請入內,把壞的送出籬外。也就是說,我們所建造的籬笆必須有一道門。比如,我覺得內心有痛苦或罪惡了,就必須打開自己的心門,與其他人交流,以便內心得以醫治。吐露內心的痛苦或為自己的罪認錯懺悔,可以幫助我們把“壞的趕出去”,這樣,壞的東西就不會繼續留在心中毒害自己了。
如果有好的東西在外面,我們就要打開心門,“讓好的東西進來心裡”。如果別人有好東西給我們,我們就必須向好東西“打開心門”。只是,我們卻常常把別人的好東西摒除在門外,失去享受那些好東西的機會。
長話短說,界線不是城墻。我們不能把別人“摒除在墻外”;事實上,反而要能“合而為一”。我們要和別人同住在一個社區,但社區內,每個人都有他自己可以享有的空間與屬於他自己的房產。最重要的是,我們房產的界線必須使人能夠通過,卻也足以把一切危險都擋在界線外。
可是,許多在成長過程中受過凌虐的人,卻常常把界線的功用本末顛倒,讓壞的進來,把好的擋在門外。瑪莉便是在她父親虐待下長大的,她的父親並沒有鼓勵她發展出正確的界線。結果,她把自己的心門關起,將痛苦都隱藏心中,不知道把她所受到的傷害表達出來,把痛苦趕出去,也不懂得如何打開心門,讓外面的支持進來醫治她受傷的心靈。更糟糕的是,她還讓人有機可乘地把更多的壞或痛苦“塞”進她的靈魂深處。所以,當她來尋求我們協助的時候,內心裝滿了許多痛苦,仍然被人戕害,而且把外來的支持全“摒除在門外”。
她必須把她界線的功用再次顛倒過來。她必須搭建堅固耐用的籬笆,把壞的東西擋在外面,並且在籬笆上加個門,讓她靈魂裡的壞東西可以出去,而讓她極需要的好東西進來。
意志和界線
界線的觀念來自意志的本性。意志定義我們自己有明確清晰、獨一無二、獨立自主、絕對為自己負責到底的意識。意志告訴我們依自己的觀點、感覺、計劃,允許什麼、禁止什麼,喜歡什麼、厭惡什麼,來為自己的個性定位與負責。
意志也定義我們都是不同的。意志把我們跟其他的一切區分出來,告訴我們自己是誰,又不是誰。
除此以外,三位一體中也是有界線的。信仰、個體、意志雖然三位一體,卻又非常不同,每位都有自己一些不同的界線。每位都有自己的位格與責任,卻又彼此息息相關,同在愛裡。
意志對它的“庭院”也有所限制。它抵擋罪惡,允許行為的後果。它護衛它的房子,絕對不讓敗壞或邪惡的東西發生或住在裡面。凡愛它的人,它都邀請他們進去,而且把愛澆灌在他們的身上。它那些“界線的門”一直都很適度地“開”或“關”。
同樣地,意志也給予我們能力,去擔負屬於自己界線範圍內我們承擔得起的個人責任。我們要“管理與治理”自己的領域,並對我們的生命做盡職忠心的管家。要達到那個目標,我們一定要有和意志一樣的界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