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童年的豐富性、發展性和具體兒童的複雜性,決定了教育者必須是童年和兒童的持續研究者,要不斷地發現新問題,並分析問題產生的新情境,探索新的解決辦法和路徑。小學特級教師李竹平基於一線教育者的實踐立場,不斷進行實證性兒童研究,既為我們揭示了兒童成長的秘密與真相,也為我們揭示了教師如何參與兒童成長的路徑,助力一線教師在與兒童的相處中,真正理解兒童、攜手兒童,把兒童當作兒童,做兒童的知心人,成為兒童成長專家。
作者簡介
李竹平,小學語文特級教師,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名師專業發展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現為北京亦莊實驗小學教師,多家刊物封面人物、簽約作者和專欄作者。在40多種報刊發表教育教學類文章400多篇,出版有《我在小學教語文——母語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作文故事會——飛刀老師的16堂高分作文課》《語文尋意——從文本解讀到課程設計》《春天是用來“揮霍”的》等作品。應邀赴各地進行課程培訓、講座和上課200餘場。
名人/編輯推薦
·特級教師李竹平最新力作。
·作者所在的北京亦莊實驗小學,是一所充滿創新活力,尊重兒童、理解兒童的知名小學,為作者的兒童教育和兒童研究提供了優良的實踐土壤。
·作者以一線教師的教育視角,進行實證性兒童研究,其理念與做法非常便於一線老師們借鑒與參考——既有共鳴,又有執行力。
·貼近教育實踐,帶有實踐的溫度,探究兒童成長的秘密與真相,為一線老師們更好地參與兒童的成長,指明了行動路徑。
·作者所在的北京亦莊實驗小學,是一所充滿創新活力,尊重兒童、理解兒童的知名小學,為作者的兒童教育和兒童研究提供了優良的實踐土壤。
·作者以一線教師的教育視角,進行實證性兒童研究,其理念與做法非常便於一線老師們借鑒與參考——既有共鳴,又有執行力。
·貼近教育實踐,帶有實踐的溫度,探究兒童成長的秘密與真相,為一線老師們更好地參與兒童的成長,指明了行動路徑。
序
自序
一線教師與兒童研究
一個兒童就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兒童的世界豐富多彩,與眾不同,令人驚歎,令人著迷,又叫人難以捉摸。人們曾經習慣於用“單純”來形容兒童和兒童的世界,現在看來,那要麼是一種純粹美好詩意的修辭,要麼是故意對兒童世界和成長的複雜性視而不見,要麼是沒有能力看清兒童世界和成長的豐富性、多元性。
在兒童沒有被“發現”的歷史年代裡,兒童的“單純”是兒童沒有被成年人及教育者看成是具有獨立人格的生命個體的反映。曾經,成人認為,兒童是不完備的存在,是一個人走向成熟歷程中充滿幼稚和缺陷的階段,這個階段並不重要,也不被重視。正是在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裡,兒童被簡單粗暴地置於被動地位,被認為“單純”到應該任由成人控制、規劃,應該在成人的督促下循規蹈矩,甚至理應受到責罰和規訓,以確保不偏離成人為其預設的人生軌道。
今天,兒童不僅從個體人格的獨立性上被“發現”,而且在個體生命成長和發展的歷程中,以“童年”這一富含人文精神與教育學意義的定義被格外關注。兒童——童年,不再簡單地被冠之以“單純”,人們更關注其獨特性和複雜性,在呵護、尊重的前提下,研究他們,試圖窺探明白他們的世界,從而為他們提供更適合的成長環境、相處方式、教育策略等。人們這麼做,是因為人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了兒童的重要性,認識到人類社會的未來取決於我們怎樣撫養和教育下一代。
的確,對於兒童和兒童的成長,今天的我們義無反顧地擔起了既熱情洋溢又審慎理性的責任——尤其是廣大的一線教師。然而,身為一線教師,大家是否真的掌握了走進兒童世界,讀懂兒童心思的密鑰,卻是一個現實性課題。
一、瞭解“已知”的兒童
同為人類,同為兒童,總有一些天性和發展的路徑是趨同的,比如對安全感的需求,對個體價值的體驗,從自我意識的萌芽到自我的主動建構等。這些認知和知識,雖然不會與生俱來,但確實已經被發現、證實並通過語言文字在傳播。也就是說,關於兒童和兒童成長,前人已經通過不懈的努力,積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和科學結論,這些成果和結論已經被大量事實證明,是可靠的,是普遍適用的,是經得住考驗和推敲的。比如遺傳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比如家庭作為一個系統對兒童發展的影響,比如兒童情緒能力發展的一般規律,比如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維果茨基的社會發展認知理念等對認識兒童的貢獻和啟示,比如腦科學研究的成果……這些都從群體意義上,為我們勾勒出了兒童的一般形象和兒童發展的一般路徑、規律,從而幫助一線教師在與具體的兒童打交道之前,就擁有了對兒童的大致想像。
一線教師探索教育的價值,探索兒童的本質,也如同兒童探索其所處的世界一樣,一開始總是好奇而懵懂的,只能擁有一個大概的感受——兒童大概是什麼樣子的。這種模糊的認知,具有一定的整體性和全面性,是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起點與基礎。
一線教師要瞭解兒童,首先要從一般性規律和整體面貌的把握開始,也就是從繼承和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開始。繼承和理解的主要方式方法就是研讀前人的著作。“研讀”是方法,也是姿態。教師閱讀研究兒童的著作,不可能是以一張白紙的狀態來開啟的。閱讀時,要帶著自己曾經為兒童的經驗,要帶著或多或少的對身邊兒童觀察的經驗,最好還要帶著閱讀童書和觀看有關兒童影視的經驗——教師對故事中的兒童總會有自己的判斷和理解。如果已經在教師崗位上有了教育教學的經歷,閱讀時,就要自覺地、敏感地將閱讀發現與自己所熟悉的兒童表現建立起聯繫來,一是深化自己的理解,二是將書本上的知識、方法遷移到實踐中。筆者在閱讀《童年論》時,每一章都會做很多批註,批註中總會聯繫到在教育生活中認識的具體兒童和他們的具體行為表現。
直接研究兒童心理和行為的專業著作要研讀,如《兒童心理學》《兒童社會學》《童年論》《兒童偏差行為》《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等,一些與認識兒童、瞭解兒童發展有關的論著也要研讀,並與兒童研究的專業著作建立起聯繫來,如《書,兒童與成人》《兒童文學概論》《西方兒童史》《遊戲的人》等。一線教師在兒童研究閱讀上,儘量做到視野開闊,能幫助自己從不同維度來建構關於兒童的認知和理解。
研讀著作,在一線教師腦海中能夠建構起的是“一個”童年和兒童的形象,是兒童的大概樣子,是對兒童成長和發展的規律性的認知。一線教師工作中面對的是“多個”童年和兒童,他們各不相同,多姿多彩,為了瞭解、理解每一個作為生命個體的兒童,一線教師還需要在實踐中做持續的兒童研究。
二、持續研究眼前的兒童
在商場裡,筆者看見一個一歲模樣的俄羅斯小孩,在大人的陪伴下玩耍。這個小孩對身邊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媽媽一把他放到地上,他就往自己一眼看中的地方“沖”。我想,假如這是一個中國孩子,此時此刻的表現應該是同一個樣子的——這是孩子的天性使然。無論是什麼民族的兒童,從天性上來看,從他們成長發展的一般規律來看,他們都會具有同為人類的一致性和共通性,這就是我們剛才談到了研讀前人研究兒童著作的可靠性和必要性。
但是,如果再往深裡追究,這個俄羅斯小孩到了幼兒園、小學,會與中國的小孩在行為習慣、心理發展等方面有越來越多的不同表現;即使同是俄羅斯小孩,或者同是中國小孩,或者同是美國小孩,他們也會隨著年歲的增長,相互之間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差異性。這就是兒童發展的本質——個體性,每個兒童都會成長為獨一無二的那一個生命個體,哪怕兩個兒童來自同一個家庭,就讀於同一個班級,他們所擁有的童年,他們在成長中的任何一次體驗,也只能是屬各自的,其中一個不可能代替另一個來體驗和內化。
兒童的天性是趨同的,個性卻是趨異的。一線教師認清這一點,就要明白,對班級中的每一個兒童都要做持續的研究,這樣才能做好對每一個兒童的教育和陪伴。
對每一個兒童做持續的研究,一是指研究要在動態觀察、瞭解和分析中才能得到更豐富更真實的信息,以保證得出的判斷和結論具有足夠的科學性和適切性,讓教育和陪伴找到適合的姿態和方法;二是指兒童的發展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某一個階段的表現和呈現出的問題,既與過去有關聯,又會對未來產生影響,這就要求一線教師在做兒童研究工作時,要有持續性的觀念,避免孤立地看待問題和現象。
班上有一個一向表現很“乖”的小男孩,最近容易與其他男孩發生衝突,並且選擇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如果就事論事,我們會認為他們僅僅是因為在遊戲中爭奪“盟友”而產生了矛盾。這樣,在解決問題時,教師有可能認為從幫助他如何看待遊戲和友誼上著手,就能給予他正確的、必要的幫助和引導。事情卻沒有這麼簡單。綜合觀察“乖”男孩近一段時間的表現,教師發現他有很多與以前不一樣的行為狀態,如常常沒有完成作業,班級故事寫作中語言裡隱含著孤獨感和攻擊性,與一起玩耍了多年的好夥伴表現得若即若離……他不再如從前一樣“乖”了,在同伴關係中,似乎不再滿足於以往被動和配角的位置。要研究他何以悄然發生了這些變化,教師就要從不同角度入手做關聯性的研究:家庭生活有了怎樣的變化(媽媽上夜班,缺少了以前的陪伴和理解),在看什麼書(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同伴關係有了哪些新的體驗(主動確認哪些同學是自己可以信賴的朋友),和同伴聊些什麼(僅僅像以前一樣玩遊戲已經滿足不了心理需求,但又不知道如何分享心思)……如此,我們就會發現,兒童的任何一個問題,都是複雜關係和系統中的問題,兒童需要幫助和引導的實質性需求,只有深入關係和系統中才能辨識出來。
記錄兒童生活故事,也是一線教師做兒童研究的必要選擇。我們經常會籠統地指出某個兒童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卻很難描述出其表現的細節,因此對其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無法做出比較合理的判斷和解釋。下面是對一個兒童某一次行為表現的故事性記錄:
這是一個被診斷為注意力中度異常的五年級男孩。愛讀書,無論什麼課上,都會藏一本書在桌肚裡,趁老師不注意時偷偷閱讀,然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對他來說,最痛苦的事就是寫作業,尤其是寫作文,雖然他看的書很多,也能繪聲繪色地講歷史故事,但要他自己拿筆寫作,就擰緊了眉毛。
昨天的班級故事,他只寫了一個自然段。今天,語文老師請他放學後留下來,爭取寫出一篇400字的故事來。他答應了。15:35,放學已經15分鐘了,他的寫作紙上留下了14個歪歪扭扭的漢字(這14個字還是活動課上寫的),而此時他不在教室裡——據說上廁所去了。這一去花了近十分鐘。15:46,他回到了教室。同學告訴他,30分鐘內要寫好。15:50,他在走廊裡與同學遊戲。15:55,他回到教室,坐在椅子上發呆。16:05,他又出了教室……
這種記錄的作用和意義是什麼?在兒童研究中,這可以歸類于“田野”研究,具有現在時和現場感的特點,得到的是第一手資料。兒童積極的或消極的行為表現,一般都能從這些第一手資料中找到最真實的印證。如果將更多這種記錄進行對比,我們就能做出判斷,這個注意力中度異常的男孩需要得到怎樣的幫助,才是對他有益的,哪些干預和幫助可能是無益的。
一線教師雖然每天沉浸在兒童中間,也要勇敢地承認,自己對每一個兒童的瞭解有可能是表面的、膚淺的,兒童總是處在成長變化當中,教師唯有不斷研究,才能接近最真實的兒童。
三、兒童研究是一個沒有終點的課題
本書所呈現的觀點和分享的案例,是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尤其借鑒了《童年論》中的一些觀點和視角,充分結合當下教育環境中兒童的真實境遇,所做的進一步研究和實踐探索。全書分為四輯,前兩輯著重於探究當下教育環境中兒童成長的真相,以促進一線教育者能夠以更加全面的視角來看待兒童的成長,並指導自己的教育行動;後兩輯主要通過具體的實踐案例來探究教師如何參與兒童成長,以促進兒童主動積極的自我實現。
人類社會在發展變化,社會中的每一個兒童也在發展變化;時代的變遷,使得兒童生活成長的環境不斷發生著變化,兒童成長也就會面臨著新的問題;即使在同一個環境中,兒童個體的複雜性也使得對兒童的瞭解總是有限的……這一切都說明了一個事實——為兒童成長服務的兒童研究是一個沒有終點的課題。
一線教師做兒童研究,應該是分內之職,不僅屬情懷之事,也是專業之事。一線教師做兒童研究,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只要有意願,有方法,隨時隨地都可以行動。一線教師每天與兒童“廝守”,既可以觀察,又可以交談,還可以與其家庭建立緊密聯繫,瞭解兒童的家庭成長環境和成長經歷。這些都有助於一線教師對具體兒童的研究,做得扎實而深入。同時,一線教師每年與很多具體的兒童相處,會發現兒童的問題既有規律可循,又各有各的特殊性,幫助、引領兒童成長,必須眼裡有一個個具體的兒童、獨一無二的兒童。
童年的豐富性、發展性和具體兒童的複雜性決定了教育者必須是童年和兒童的持續研究者,要不斷發現新問題並分析問題產生的新情境,探索新的解決辦法和路徑。教師作為成人,尤其要警惕把自己的經驗當成無可挑剔的至高無上的智慧,從而讓自己與兒童的相遇成為一個不可挽回的錯誤。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教育者需要的不僅僅是已經被過去情境驗證過的兒童研究的成果,還要在與兒童的相處中,理解兒童,攜手兒童的成長,不斷進行實踐性的兒童研究,成為破解兒童問題的專家。
一線教師與兒童研究
一個兒童就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兒童的世界豐富多彩,與眾不同,令人驚歎,令人著迷,又叫人難以捉摸。人們曾經習慣於用“單純”來形容兒童和兒童的世界,現在看來,那要麼是一種純粹美好詩意的修辭,要麼是故意對兒童世界和成長的複雜性視而不見,要麼是沒有能力看清兒童世界和成長的豐富性、多元性。
在兒童沒有被“發現”的歷史年代裡,兒童的“單純”是兒童沒有被成年人及教育者看成是具有獨立人格的生命個體的反映。曾經,成人認為,兒童是不完備的存在,是一個人走向成熟歷程中充滿幼稚和缺陷的階段,這個階段並不重要,也不被重視。正是在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裡,兒童被簡單粗暴地置於被動地位,被認為“單純”到應該任由成人控制、規劃,應該在成人的督促下循規蹈矩,甚至理應受到責罰和規訓,以確保不偏離成人為其預設的人生軌道。
今天,兒童不僅從個體人格的獨立性上被“發現”,而且在個體生命成長和發展的歷程中,以“童年”這一富含人文精神與教育學意義的定義被格外關注。兒童——童年,不再簡單地被冠之以“單純”,人們更關注其獨特性和複雜性,在呵護、尊重的前提下,研究他們,試圖窺探明白他們的世界,從而為他們提供更適合的成長環境、相處方式、教育策略等。人們這麼做,是因為人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了兒童的重要性,認識到人類社會的未來取決於我們怎樣撫養和教育下一代。
的確,對於兒童和兒童的成長,今天的我們義無反顧地擔起了既熱情洋溢又審慎理性的責任——尤其是廣大的一線教師。然而,身為一線教師,大家是否真的掌握了走進兒童世界,讀懂兒童心思的密鑰,卻是一個現實性課題。
一、瞭解“已知”的兒童
同為人類,同為兒童,總有一些天性和發展的路徑是趨同的,比如對安全感的需求,對個體價值的體驗,從自我意識的萌芽到自我的主動建構等。這些認知和知識,雖然不會與生俱來,但確實已經被發現、證實並通過語言文字在傳播。也就是說,關於兒童和兒童成長,前人已經通過不懈的努力,積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和科學結論,這些成果和結論已經被大量事實證明,是可靠的,是普遍適用的,是經得住考驗和推敲的。比如遺傳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比如家庭作為一個系統對兒童發展的影響,比如兒童情緒能力發展的一般規律,比如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維果茨基的社會發展認知理念等對認識兒童的貢獻和啟示,比如腦科學研究的成果……這些都從群體意義上,為我們勾勒出了兒童的一般形象和兒童發展的一般路徑、規律,從而幫助一線教師在與具體的兒童打交道之前,就擁有了對兒童的大致想像。
一線教師探索教育的價值,探索兒童的本質,也如同兒童探索其所處的世界一樣,一開始總是好奇而懵懂的,只能擁有一個大概的感受——兒童大概是什麼樣子的。這種模糊的認知,具有一定的整體性和全面性,是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起點與基礎。
一線教師要瞭解兒童,首先要從一般性規律和整體面貌的把握開始,也就是從繼承和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開始。繼承和理解的主要方式方法就是研讀前人的著作。“研讀”是方法,也是姿態。教師閱讀研究兒童的著作,不可能是以一張白紙的狀態來開啟的。閱讀時,要帶著自己曾經為兒童的經驗,要帶著或多或少的對身邊兒童觀察的經驗,最好還要帶著閱讀童書和觀看有關兒童影視的經驗——教師對故事中的兒童總會有自己的判斷和理解。如果已經在教師崗位上有了教育教學的經歷,閱讀時,就要自覺地、敏感地將閱讀發現與自己所熟悉的兒童表現建立起聯繫來,一是深化自己的理解,二是將書本上的知識、方法遷移到實踐中。筆者在閱讀《童年論》時,每一章都會做很多批註,批註中總會聯繫到在教育生活中認識的具體兒童和他們的具體行為表現。
直接研究兒童心理和行為的專業著作要研讀,如《兒童心理學》《兒童社會學》《童年論》《兒童偏差行為》《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等,一些與認識兒童、瞭解兒童發展有關的論著也要研讀,並與兒童研究的專業著作建立起聯繫來,如《書,兒童與成人》《兒童文學概論》《西方兒童史》《遊戲的人》等。一線教師在兒童研究閱讀上,儘量做到視野開闊,能幫助自己從不同維度來建構關於兒童的認知和理解。
研讀著作,在一線教師腦海中能夠建構起的是“一個”童年和兒童的形象,是兒童的大概樣子,是對兒童成長和發展的規律性的認知。一線教師工作中面對的是“多個”童年和兒童,他們各不相同,多姿多彩,為了瞭解、理解每一個作為生命個體的兒童,一線教師還需要在實踐中做持續的兒童研究。
二、持續研究眼前的兒童
在商場裡,筆者看見一個一歲模樣的俄羅斯小孩,在大人的陪伴下玩耍。這個小孩對身邊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媽媽一把他放到地上,他就往自己一眼看中的地方“沖”。我想,假如這是一個中國孩子,此時此刻的表現應該是同一個樣子的——這是孩子的天性使然。無論是什麼民族的兒童,從天性上來看,從他們成長發展的一般規律來看,他們都會具有同為人類的一致性和共通性,這就是我們剛才談到了研讀前人研究兒童著作的可靠性和必要性。
但是,如果再往深裡追究,這個俄羅斯小孩到了幼兒園、小學,會與中國的小孩在行為習慣、心理發展等方面有越來越多的不同表現;即使同是俄羅斯小孩,或者同是中國小孩,或者同是美國小孩,他們也會隨著年歲的增長,相互之間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差異性。這就是兒童發展的本質——個體性,每個兒童都會成長為獨一無二的那一個生命個體,哪怕兩個兒童來自同一個家庭,就讀於同一個班級,他們所擁有的童年,他們在成長中的任何一次體驗,也只能是屬各自的,其中一個不可能代替另一個來體驗和內化。
兒童的天性是趨同的,個性卻是趨異的。一線教師認清這一點,就要明白,對班級中的每一個兒童都要做持續的研究,這樣才能做好對每一個兒童的教育和陪伴。
對每一個兒童做持續的研究,一是指研究要在動態觀察、瞭解和分析中才能得到更豐富更真實的信息,以保證得出的判斷和結論具有足夠的科學性和適切性,讓教育和陪伴找到適合的姿態和方法;二是指兒童的發展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某一個階段的表現和呈現出的問題,既與過去有關聯,又會對未來產生影響,這就要求一線教師在做兒童研究工作時,要有持續性的觀念,避免孤立地看待問題和現象。
班上有一個一向表現很“乖”的小男孩,最近容易與其他男孩發生衝突,並且選擇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如果就事論事,我們會認為他們僅僅是因為在遊戲中爭奪“盟友”而產生了矛盾。這樣,在解決問題時,教師有可能認為從幫助他如何看待遊戲和友誼上著手,就能給予他正確的、必要的幫助和引導。事情卻沒有這麼簡單。綜合觀察“乖”男孩近一段時間的表現,教師發現他有很多與以前不一樣的行為狀態,如常常沒有完成作業,班級故事寫作中語言裡隱含著孤獨感和攻擊性,與一起玩耍了多年的好夥伴表現得若即若離……他不再如從前一樣“乖”了,在同伴關係中,似乎不再滿足於以往被動和配角的位置。要研究他何以悄然發生了這些變化,教師就要從不同角度入手做關聯性的研究:家庭生活有了怎樣的變化(媽媽上夜班,缺少了以前的陪伴和理解),在看什麼書(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同伴關係有了哪些新的體驗(主動確認哪些同學是自己可以信賴的朋友),和同伴聊些什麼(僅僅像以前一樣玩遊戲已經滿足不了心理需求,但又不知道如何分享心思)……如此,我們就會發現,兒童的任何一個問題,都是複雜關係和系統中的問題,兒童需要幫助和引導的實質性需求,只有深入關係和系統中才能辨識出來。
記錄兒童生活故事,也是一線教師做兒童研究的必要選擇。我們經常會籠統地指出某個兒童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卻很難描述出其表現的細節,因此對其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無法做出比較合理的判斷和解釋。下面是對一個兒童某一次行為表現的故事性記錄:
這是一個被診斷為注意力中度異常的五年級男孩。愛讀書,無論什麼課上,都會藏一本書在桌肚裡,趁老師不注意時偷偷閱讀,然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對他來說,最痛苦的事就是寫作業,尤其是寫作文,雖然他看的書很多,也能繪聲繪色地講歷史故事,但要他自己拿筆寫作,就擰緊了眉毛。
昨天的班級故事,他只寫了一個自然段。今天,語文老師請他放學後留下來,爭取寫出一篇400字的故事來。他答應了。15:35,放學已經15分鐘了,他的寫作紙上留下了14個歪歪扭扭的漢字(這14個字還是活動課上寫的),而此時他不在教室裡——據說上廁所去了。這一去花了近十分鐘。15:46,他回到了教室。同學告訴他,30分鐘內要寫好。15:50,他在走廊裡與同學遊戲。15:55,他回到教室,坐在椅子上發呆。16:05,他又出了教室……
這種記錄的作用和意義是什麼?在兒童研究中,這可以歸類于“田野”研究,具有現在時和現場感的特點,得到的是第一手資料。兒童積極的或消極的行為表現,一般都能從這些第一手資料中找到最真實的印證。如果將更多這種記錄進行對比,我們就能做出判斷,這個注意力中度異常的男孩需要得到怎樣的幫助,才是對他有益的,哪些干預和幫助可能是無益的。
一線教師雖然每天沉浸在兒童中間,也要勇敢地承認,自己對每一個兒童的瞭解有可能是表面的、膚淺的,兒童總是處在成長變化當中,教師唯有不斷研究,才能接近最真實的兒童。
三、兒童研究是一個沒有終點的課題
本書所呈現的觀點和分享的案例,是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尤其借鑒了《童年論》中的一些觀點和視角,充分結合當下教育環境中兒童的真實境遇,所做的進一步研究和實踐探索。全書分為四輯,前兩輯著重於探究當下教育環境中兒童成長的真相,以促進一線教育者能夠以更加全面的視角來看待兒童的成長,並指導自己的教育行動;後兩輯主要通過具體的實踐案例來探究教師如何參與兒童成長,以促進兒童主動積極的自我實現。
人類社會在發展變化,社會中的每一個兒童也在發展變化;時代的變遷,使得兒童生活成長的環境不斷發生著變化,兒童成長也就會面臨著新的問題;即使在同一個環境中,兒童個體的複雜性也使得對兒童的瞭解總是有限的……這一切都說明了一個事實——為兒童成長服務的兒童研究是一個沒有終點的課題。
一線教師做兒童研究,應該是分內之職,不僅屬情懷之事,也是專業之事。一線教師做兒童研究,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只要有意願,有方法,隨時隨地都可以行動。一線教師每天與兒童“廝守”,既可以觀察,又可以交談,還可以與其家庭建立緊密聯繫,瞭解兒童的家庭成長環境和成長經歷。這些都有助於一線教師對具體兒童的研究,做得扎實而深入。同時,一線教師每年與很多具體的兒童相處,會發現兒童的問題既有規律可循,又各有各的特殊性,幫助、引領兒童成長,必須眼裡有一個個具體的兒童、獨一無二的兒童。
童年的豐富性、發展性和具體兒童的複雜性決定了教育者必須是童年和兒童的持續研究者,要不斷發現新問題並分析問題產生的新情境,探索新的解決辦法和路徑。教師作為成人,尤其要警惕把自己的經驗當成無可挑剔的至高無上的智慧,從而讓自己與兒童的相遇成為一個不可挽回的錯誤。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教育者需要的不僅僅是已經被過去情境驗證過的兒童研究的成果,還要在與兒童的相處中,理解兒童,攜手兒童的成長,不斷進行實踐性的兒童研究,成為破解兒童問題的專家。
目次
目 錄
序 一線教師與兒童研究 001
第一輯 學校裡的童年和兒童
重新檢視“兒童立場” 003
學校控制場域下的兒童成長 010
兒童的童年和成人的童年 016
家庭裡的童年和學校裡的童年 023
童年與同伴文化 029
童年與閱讀:在真切體驗中發現自我 036
童年的突圍:從社會現象到社會力量 041
個體性是童年發展節奏的真相 047
遊戲如何創造童年價值 054
正在進行時中的兒童自我塑造 061
第二輯 班級活動中的童年與兒童
班級活動立足兒童立場的三個參照維度 069
班級活動母題與兒童成長願景的一致性 075
班級活動中的關係建構如何影響兒童成長 081
班級特色傳統活動:共同擁有的成長密碼 088
當班級活動遇到邊緣人:引導轉變or順其自然 094
個體自主性:班級活動促進真實成長的智慧考量 100
體驗:班級活動創造童年價值的必由之路 106
班級系列活動:讓兒童成長有跡可循 112
儀式與儀式感:班級活動中重要的心靈成長元素 117
班級遊戲活動的兒童成長價值 123
第三輯 把兒童當作兒童
找准詩意與理性的平衡點 131
教室生活中的責任擔當 141
尊重“不一樣” 148
兒童告狀:動機、認知與引導 153
引導兒童進行積極的情緒管理 157
課桌上的那盆花 165
教育策略運用要創造兒童成長的積極體驗 169
到最後,孩子模仿的是你的行為 175
第四輯 做兒童的知心人
同理心與故事 185
家庭作業:玩雪 188
共進午餐與契約精神 191
期末禮物 194
新學期的祝福 197
發揮同伴的影響力 200
享受孩子們的“欺負” 203
“你自己能解決嗎” 206
怎麼就沒人喜歡你 209
因為懂得,所以呵護 213
序 一線教師與兒童研究 001
第一輯 學校裡的童年和兒童
重新檢視“兒童立場” 003
學校控制場域下的兒童成長 010
兒童的童年和成人的童年 016
家庭裡的童年和學校裡的童年 023
童年與同伴文化 029
童年與閱讀:在真切體驗中發現自我 036
童年的突圍:從社會現象到社會力量 041
個體性是童年發展節奏的真相 047
遊戲如何創造童年價值 054
正在進行時中的兒童自我塑造 061
第二輯 班級活動中的童年與兒童
班級活動立足兒童立場的三個參照維度 069
班級活動母題與兒童成長願景的一致性 075
班級活動中的關係建構如何影響兒童成長 081
班級特色傳統活動:共同擁有的成長密碼 088
當班級活動遇到邊緣人:引導轉變or順其自然 094
個體自主性:班級活動促進真實成長的智慧考量 100
體驗:班級活動創造童年價值的必由之路 106
班級系列活動:讓兒童成長有跡可循 112
儀式與儀式感:班級活動中重要的心靈成長元素 117
班級遊戲活動的兒童成長價值 123
第三輯 把兒童當作兒童
找准詩意與理性的平衡點 131
教室生活中的責任擔當 141
尊重“不一樣” 148
兒童告狀:動機、認知與引導 153
引導兒童進行積極的情緒管理 157
課桌上的那盆花 165
教育策略運用要創造兒童成長的積極體驗 169
到最後,孩子模仿的是你的行為 175
第四輯 做兒童的知心人
同理心與故事 185
家庭作業:玩雪 188
共進午餐與契約精神 191
期末禮物 194
新學期的祝福 197
發揮同伴的影響力 200
享受孩子們的“欺負” 203
“你自己能解決嗎” 206
怎麼就沒人喜歡你 209
因為懂得,所以呵護 213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