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書法入門二三事
滿額折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書法入門二三事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00 元
優惠價
90180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5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書法藝術的演化是無止境的,傳統與現代,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代表性,除甲骨文與古文字外,本文目前僅摘錄、簡介下列部分篆、隸與楷的書體。

作者簡介


張浮明
救國團台中復興學習中心書法老師教學多年,勤益科大兼任副教授。

◎序
由於環境的變遷,用毛筆寫字的機會愈來愈少,相關簡介書法的書籍不多,本文可視為書法入門且需要瞭解的基本知識。基於人類文化的進步,我們使用的漢字,經歷長久演進,加上筆墨紙硯的相繼發明,字形書體隨著時代變化多端,使書法從表現文字傳遞訊息的實用性,發揮成含有,具象或抽象且富創意無盡的藝術性作品。記得馬雲2019年在貴州峰會上的關於教育的大數據分享演說:「過去藝術不能當飯吃,未來不學藝術沒飯吃」的演講中說到,在未來,大數據、機器將把人類知識領域的事全部做完了,人類和機器的競爭關鍵在於智慧、在於體驗。我們可看到機器人寫書法作品包含用印,不遜於書法家的作品,但因資料庫數據的限制只能表現在臨摩,且唯妙唯肖,未來是否有創作能力實在不敢說。知識可以學,但智慧不能學,只能體驗。學習藝術可以提高我們的想像力、創造力、發散性思維,這些是機器永遠無法替代的,我們在今日忙碌生活競爭中,靜下心來寫毛筆,不是人人可辦到,若進步到書法藝術,就更不簡單了。藝術充滿在我們生存環境當中,對世界的認識、認知、感知,深入到創作、欣賞與體會,是對於美的一種表達。吳冠中也曾說:如今文盲不多了,但是美盲很多。穿著美的衣服,有的人只是為了炫耀;另一種人,認為這是一種自我約束,為了接近體面。藝術從來不是藝術本身,是整個人生觀。同樣的,李開復說過:未來什麼都有可能被替代,唯獨藝術和娛樂不可能被替代。經過藝術的薰陶,看這個世界眼裡充滿了色彩。所以單純的書法在今日表現上必須加入藝術的概念與元素,人生會被藝術滋潤,物細無聲的改變,心變得溫柔如水有容乃大。
本書沒有書法理論,僅是書法入門的一些看法,例如我們聽過茶藝、茶道等說法,我們也聽過書法、書藝、書道等說法,筆者以為三者是有差異性的,但也是有交集性的,書法偏重書寫技巧(skill),書藝強調藝術(art)、書道則闡述理論(theory),因而毛筆所表現的線條藝術,從前面所述,就有了發揮的空間,藝術是無限的,隨著人類的思緒而改變與進化,同時演生出創作理論。當我們用毛筆寫字經過一段時間後,熟悉了書寫技巧,自然有了自己的特色與慣性,若為了改變或提升特色與慣性,此時就須要讀一些相關書法的書籍或欣賞他人的書藝,增加知識的內容,除了臨碑、臨帖外,就是要增加作品的藝術性,根據章法的基礎,嘗試書體變化,書法的境界慢慢自然提升,屆時書法、書藝、書道就幾乎合而為一了。何時可從書法畢業,就看自己的努力了,這是個人對書法入門的簡約看法,作者雖學書數十年,但觀點仍屬淺顯且須學習之處尚多,不吝專家指正,使筆者有改進的空間。藝術到底有什麼用?一位知名畫家講過的一句話:所有脫離了實用性的東西才有可能是藝術品,我想在書法上也應該適用。不知各位讀者意下如何?

目次


書法簡史圖。
第一節:簡述書法的演變與欣賞。
第二節:淺談圓潤均衡的篆書。
第三節:概說漢隸六碑,
第四節:飛動的草書概念。
第五節:淺述縱逸的行書。
第六節:楷書隨筆。
第七節:簡述書法作品的落款、用印。
第八節:常見的節氣月份名稱。
參考文獻。
後記。

書摘/試閱


說到書法,我們都不陌生,但是寫一手令人羨慕的好書法作品,就不是容易的事,書法技藝的表現,在不同時代有不同風格與感情,充滿了文藝與抒情,書法內容顯現當代的社會與經濟活動,經歷長時間的沉澱與累積,變成我們學習的經典,拜現代科技與考古技術的進步,不同時代的碑與帖,陸續出現,可看到不同時代的文化內容與情境的傳承,我們看今日的作品,其書寫形式與內容,從寫形、寫意、有古典、有自創等新篇章,使得作品多彩多樣。說到書法,本身就是文字的累積,但文字的演變不是一人一時所能創制,而是經歷一段時間蘊釀約定成俗,以漸變的法則前進,每個漢字都有它的形、音與義,由簡單抽象的直線符號,表達象徵具體的事物,而早期的象形文字是以複雜具體的符號,表現具體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從直線進化到象形的曲線,文字的變化愈來愈有趣,而有制式化的使用。
我們從記載文字線條的載體,看字體變化,瞭解文字經過甲骨、銅器銘文、陶文、璽文、簡牘、帛布、載書、紙張、近代電子界面等,記錄方式經歷數千年的演變,其過程呈現了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如數位、人工智慧等,亦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史,未來會進步到何等狀態,實在無法預料。文字本身就是輔助語言,表達思維的社交工具,可以將語言記錄下來傳達給不同空間與不同時間的人們知曉,所以必須會像實用方面發展,為了便於書寫,自然趨向簡化,發展過程中雖然有由簡化繁的現象,但簡化仍是主流且與字型原像差異頗大,漸失字型原味。如同數千年前的楔型文字是拿楔子壓印泥版,寫出神秘尖頭形狀的文字,甲骨文是在堅硬的龜腹或獸骨上,用銳利器具鑿刻記錄文字,線條堅硬,筆鋒銳利,後來出現的金文,則因雕刻翻鑄在金屬表面上,筆劃逐漸變得曲線型態,渾圓柔潤。秦朝推行書同文,官方推行小篆作為標準字體,然而同時毛筆與竹簡的廣泛使用,官吏在竹簡上行文,由於竹片上的纖維走向並不容易寫出小篆,彎曲且繁長的線條,很快的,竹簡上的字體開始變化,筆畫直線增多,筆力強勁的隸書,隨著大量寫著秦隸的秦簡出土,證明了小篆的使用可能幾乎只侷限在重要文件與碑文,更因社會與人口發展,竹簡、毛筆的廣泛應用,使得漢朝的竹簡,馬上帶領漢字字體進入新的紀元。由於竹片的寬度直接影響文字的行寬,隸書文字因而多呈現扁狀,也是為了在一行中多寫幾個字。略過昂貴的絲綢不提,重要的載體革新就是東漢蔡倫造紙使用樹皮、麻草等。所製造的紙張質地平滑,比竹簡方便許多,書寫時更能夠自由控制行次寬窄,善用線條上揮灑更圓滑流暢,而對於美感上的追求、筆鋒文字的字體也同時產生劇烈地改變。書寫線條表達和諧而有節奏的美感,是傳統藝術的特色,書法作品尤能將其呈現得淋漓盡致。
書法寫字使用毛筆,毛筆是很有趣的工具,剛柔相濟,中鋒或側鋒以骨法用筆,隨著作者意念的筆墨運用,粗細、快慢、輕重、長短、濕筆、乾筆等變化,表達出挺秀、渾厚、蒼勁、雄奇、溫潤等顯象的線條,揮灑出讓人欣賞與迷戀的書法作品,吾人對書法作品可概分為能、妙、神三者境界,如第一階段的能品是合乎理法,臨摹可學,建立基礎,熟悉用筆技巧與書法線條、作品內容佈局與培養書法作品的觀賞能力,漸入妙品的第二階段,從變化理法,創作意念,體驗藝術思想,建立意象與抽象概念,當提升到神品的第三階段為擺脫理法,建立模式,歷久彌新,傳世佳作,三者都由理法開始,以理法為根基,都可發展出好的書法藝術作品。清代大畫家惲南田畫跋曾說「筆墨可知也,天機不可知也,規矩可得也,氣韻不可得也,以可知可得者,求夫不可知不可得者,豈易為力哉,昔人去我遠矣,謀吾知而得者,則已矣。」即是說明氣韻之求得非常困難,好的書法作品亦是如此。再談書法創意空間的拓展,首先要熟悉多元性書體的揉合,如不同書體形象與精神的融入,其次多元性書體的協調,從古人作品中的規範吸收養分,如神采韻味、學養品性,啟發吾人智慧,通於自然,最後就是自我風格的塑造,其需要開放胸襟、虛懷若谷、容納百川,作品內容自然可觀。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除了重於基本功夫訓練外,更要不斷充實個人的內在涵養,才能將自己的思想、感情、人格都融入作品之中,達到最高境界。依筆者多年來的研習體驗,可將學習書法的途徑,歸納概分為「内在的涵養」與「外在的歷練」兩方面,才不致有所偏差,以供學者參考。現更有醜書之稱的作品問世,跳脫理、法,建立另一種藝術創作意境,是否佳作,難言好壞,依各人欣賞角度而異,雖然人類的生命有限,但創意是無限的,書藝未來的創作與理念的發揮,充滿多彩多姿,仍是可期待的。
書法藝術源遠流長,自殷商甲骨文迄今三千餘年,歲時交流各異其趣,其間發展出不同面貌與風格,各領風騷,如魏晉書法崇尚情韻,表達感情與生活藝術影響書法美學初期注重規矩實用,入唐時期注重法度,引申到宋朝偏重意韻,歷代不乏書法名家皆有特色,皆始於甲骨文、古文字、篆、隸、草、行、楷等書體之演變而來,吾人今日學習書藝可看到的碑、帖資料非常多,不勝枚舉,甚至可看到現代機器人寫書法,或規矩臨摩或寫意創作,包含落款用印,樣樣都行,但藝術情韻與心情的抽象內涵對機器人來說仍是欠缺的。初探書法藝術簡單的可以從兩方面來欣賞:一是觀察現實的用筆、結構、內容佈局、墨色等外在形狀。二是比較抽象面的觀察,從作品中感覺書家的修養、個性與書寫時的感情等内在精神。我們對書法的學習是從一筆劃一筆劃開始,建立基礎與規範,有了基本功,認識字的結構與書寫筆意,慢慢累積經驗,由初學時的臨摹進而學習創作。
如第41屆全國書法比賽加入了臨書類,臚列了比賽時,作品要求以臨寫下列碑帖為限,計分為:第一類為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褚遂良《雁塔聖教序》、柳公權《玄秘塔碑》、顏真卿《多寶塔》、《顏勤禮碑》、張猛龍碑、趙孟頫《玄妙觀重修三門記》。第二類為王羲之《蘭亭序》、《集字聖教序》、智永《真草千字文》、顏真卿《爭座位帖》、趙孟頫《赤壁賦》、蘇東坡《寒食帖》、文徵明《岳陽樓記》、米芾《苕溪诗帖》、《蜀素帖》、孫過庭《書譜》、懷素《自敘帖》、黃庭堅《松風閣》。第三類為禮器碑、史晨碑、乙瑛碑、張遷碑、曹全碑。第四類為吳昌碩臨《石鼓文》、吳讓之《吳均帖》、《崔子玉座右銘》、楊沂孫《樂志論》、鄧石如《白氏草堂記》、散氏盤、毛公鼎。以上這些碑帖,都是大家公認有名且富時空代表性作品,值得我們臨摹練習,這也是書法藝術的基礎養分,經由臨寫時的觀察比較,欣賞差異與特色的練習過程中,培養書法的創意概念。米開朗基羅(Michelanelo)曾經說過如果人們知道我有多努力才能掌握藝術,對我就沒那麼羨慕了。畢卡索(Picasso)也曾經說過,早知道中國的文字美妙,他就會去研究練習。由此可知,中國的書法藝術美學是不錯的主題,而我們對整個完整的書法作品的評賞,從基本線條骨力、筆意行氣、結構佈局、到整幅作品的意象感覺與共鳴,是書法藝術不可缺的條件。對於現代書法藝術的變化,真是百家爭鳴創意突破,文字圖像化、抽象寫意文字、不同書寫材料、色彩與空間、水墨變化應用等領域,已超出本文範圍。
書法藝術的演化是無止境的,傳統與現代,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代表性,除甲骨文與古文字外,本文目前僅摘錄、簡介下列部分篆、隸與楷的書體。書法藝術作品中,不同境界的人,對作品的滿足有不同的須求,近代畫家傅抱石說:「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水墨畫不得不變。」,對書法藝術而言,何嘗不是?因為歷史上留下太多不同的書藝作品,美醜交加都是古典且創意十足,各異其趣,特色顯明,無論誇張收斂,皆有擅場,數量至少千萬件以上,拜今日科技文明,電腦數位網路的資料庫,幾乎都可尋得,更有賢者對於自己欣賞的作品,引經據典,加註心得與褒貶,看法深遂,分析入闢,令人耳目一新。另有可參考對於書法方面,相關的博、碩士論文等,其內文深入廣泛,皆有可取之處。由上可知,在今日科技進步的社會,未來會變成什麼世界,還真不可預測,且由於書藝作品之多,吾人一生,亦無法看完,僅能流覽、摘錄對個人有興趣者研究、臨摩與欣賞了,所以今日能靜下心,用毛筆寫字也算是一種福氣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8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