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商品資訊
系列名:Psychotherapy
ISBN13:9789863573227
替代書名: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Psychotherapy, 6th Edition
出版社:心靈工坊文化
作者:歐文.亞隆; 莫林‧雷斯克
譯者:謝珮玲;李淑敬;呂信慧;黃玉蓮...等
出版日:2023/09/20
裝訂/頁數:精裝/976頁
規格:21cm*15cm*5cm (高/寬/厚)
版次:1
適性閱讀分級:732【高於十二年級】
庫存:3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3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團體心理治療經典,全球暢銷50年,心輔、諮商、醫療、社工等助人工作者必讀。
★存在主義與人際心理治療大師亞隆與雷斯克醫師再度攜手合作,傳授團體治療畢生絕學,眾所期待。
★第六版為最新版,內容經大幅更新,並特闢章節討論線上團體優缺點與執行技巧。
團體心理治療標竿著作,助人者實務百寶箱
自1940年代問世以來,團體治療有強而有力的證據顯示其有效性與個別治療相當,不論在心理健康、物質濫用障礙或生理疾病的處遇上,都是如此。但大多數心理治療從業人員極度缺乏團體治療訓練,對其理論和運作機制也一無所悉。
本書是為有志學習團體治療的專業人士而寫,其最重要的基本假設之一,是「此時此地」(here-and-now)的人際互動在有效的團體治療中至關重要。作者亞隆和雷斯克認為,案主來到治療室,尋求的不是對過往的洞察,而是對當下的改變與對未來的希望。真正有力的治療團體能提供一個舞台,讓案主自由地與他人互動,藉由幫助成員識別和理解他們互動中的問題,最終改變案主適應不良的模式。
在本書中,作者精心探索了團體治療11個療效因素的作用,並整合了團體治療實務之最新知識和智慧結晶。第六版引入新的臨床素材,大量採用實例帶出重要概念和原則,且為因應COVID-19疫情帶來的挑戰,特闢了線上團體的章節。不論是學生、受訓者、一線專業人員,以及督導者和教師們,皆能從本書獲益。
這本書是真正的經典。鑑於愈來愈多國家的公衛系統接納團體心理治療,這個最新版本對臨床工作者來說,具有舉足輕重的幫助,它也卓越地將研究結果和臨床智慧連接起來。本書支持了好幾代團體心理治療師,同時它也更新了團體的理論與實務議題。
──伯納德‧史特勞斯(Bernhard Strauss),德國耶拿大學教授
這個新版本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機會,讓我們可以從亞隆和雷斯克傑出合作的智慧和專業中獲益。這個作品在無價的臨床見解和案例方面都保留了過去版本的優點,並且引入新素材來強化此版本。為了因應COVID-19疫情帶來的挑戰,他們增加了一個有關線上團體的章節。我期待與我的學生和同事分享這個彙整近期研究結果的新版,這是一個有價值的資源!
──艾歴西斯‧D‧亞伯內西(Alexis D. Abernethy),福樂院心理學教授
亞隆和雷斯克的合作為這本書帶來了新的創意――這本書已經塑造了50年前它幫助催生的領域,這是其他書本無法做到的。他們在扎根於當今學術研究的狀況下,進一步既廣且詳盡地發展其人際關係模式,使這本書對各種取向的治療師都有嶄新的意義,它是實務者和教師的永恆寶藏。
──約翰‧沙波貝斯基(John Schlapobersky),《從長椅到團體:團體分析心理治療實務》作者
聯合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
王浩威 | 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
王麗斐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優聘教授
吳秀碧 | 台灣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學會創會者
柯慧貞 | 亞洲大學心理學系講座教授兼副校長
翁士恆 | 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張達人 | 天主教仁慈醫療財團法人仁慈醫院院長
曹中瑋 | 資深諮商心理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退休副教授
許明輝 | 紐約大學諮商心理學博士、大隱心理諮商所所長、台灣團體關係小組創辦人
陳俊霖 | 榮格分析師、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
陳斐娟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職所暨師培中心教授兼諮商輔導中心主任、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理事長
陳登義 | 臺中靜和醫院醫療顧問
黃龍杰 | 中崙諮商中心資深心理師、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
★存在主義與人際心理治療大師亞隆與雷斯克醫師再度攜手合作,傳授團體治療畢生絕學,眾所期待。
★第六版為最新版,內容經大幅更新,並特闢章節討論線上團體優缺點與執行技巧。
團體心理治療標竿著作,助人者實務百寶箱
自1940年代問世以來,團體治療有強而有力的證據顯示其有效性與個別治療相當,不論在心理健康、物質濫用障礙或生理疾病的處遇上,都是如此。但大多數心理治療從業人員極度缺乏團體治療訓練,對其理論和運作機制也一無所悉。
本書是為有志學習團體治療的專業人士而寫,其最重要的基本假設之一,是「此時此地」(here-and-now)的人際互動在有效的團體治療中至關重要。作者亞隆和雷斯克認為,案主來到治療室,尋求的不是對過往的洞察,而是對當下的改變與對未來的希望。真正有力的治療團體能提供一個舞台,讓案主自由地與他人互動,藉由幫助成員識別和理解他們互動中的問題,最終改變案主適應不良的模式。
在本書中,作者精心探索了團體治療11個療效因素的作用,並整合了團體治療實務之最新知識和智慧結晶。第六版引入新的臨床素材,大量採用實例帶出重要概念和原則,且為因應COVID-19疫情帶來的挑戰,特闢了線上團體的章節。不論是學生、受訓者、一線專業人員,以及督導者和教師們,皆能從本書獲益。
這本書是真正的經典。鑑於愈來愈多國家的公衛系統接納團體心理治療,這個最新版本對臨床工作者來說,具有舉足輕重的幫助,它也卓越地將研究結果和臨床智慧連接起來。本書支持了好幾代團體心理治療師,同時它也更新了團體的理論與實務議題。
──伯納德‧史特勞斯(Bernhard Strauss),德國耶拿大學教授
這個新版本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機會,讓我們可以從亞隆和雷斯克傑出合作的智慧和專業中獲益。這個作品在無價的臨床見解和案例方面都保留了過去版本的優點,並且引入新素材來強化此版本。為了因應COVID-19疫情帶來的挑戰,他們增加了一個有關線上團體的章節。我期待與我的學生和同事分享這個彙整近期研究結果的新版,這是一個有價值的資源!
──艾歴西斯‧D‧亞伯內西(Alexis D. Abernethy),福樂院心理學教授
亞隆和雷斯克的合作為這本書帶來了新的創意――這本書已經塑造了50年前它幫助催生的領域,這是其他書本無法做到的。他們在扎根於當今學術研究的狀況下,進一步既廣且詳盡地發展其人際關係模式,使這本書對各種取向的治療師都有嶄新的意義,它是實務者和教師的永恆寶藏。
──約翰‧沙波貝斯基(John Schlapobersky),《從長椅到團體:團體分析心理治療實務》作者
聯合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
王浩威 | 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
王麗斐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優聘教授
吳秀碧 | 台灣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學會創會者
柯慧貞 | 亞洲大學心理學系講座教授兼副校長
翁士恆 | 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張達人 | 天主教仁慈醫療財團法人仁慈醫院院長
曹中瑋 | 資深諮商心理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退休副教授
許明輝 | 紐約大學諮商心理學博士、大隱心理諮商所所長、台灣團體關係小組創辦人
陳俊霖 | 榮格分析師、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
陳斐娟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職所暨師培中心教授兼諮商輔導中心主任、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理事長
陳登義 | 臺中靜和醫院醫療顧問
黃龍杰 | 中崙諮商中心資深心理師、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
作者簡介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 MD)
1931年六月十三日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是美國當代精神醫學大師級人物,也是造詣高深的心理治療思想家。他將以人際關係為基礎的心理治療理論發揚光大,成為美國團體治療的當代權威,並將存在主義哲學融入心理治療之中,開創了風格獨特、也啟發無數人的治療思想。
曾任教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目前是該校榮譽退休教授。他的著作極受重視,其中《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存在心理治療》為心理治療的經典教科書,而一部部散文與小說,包括《日漸親近》、《生命的禮物》、《凝視太陽》、《愛情劊子手》、《診療椅上的謊言》、《當尼采哭泣》、《叔本華的眼淚》、《斯賓諾莎問題》、《一日浮生》等,均是全球暢銷之作。在妻子瑪莉蓮病逝之前,兩人合著《死亡與生命手記》。
莫林‧雷斯克(Molyn Leszcz, MD, FRCPC, CGP, DEFAGPA)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精神醫學教授、美國團體心理治療學會(American Group Psychotherapy Association)理事長、本書以及《心理治療執行要點:獲取治療的有效性》(Psychotherapy Essentials to Go: Achieving Psychotherapy Effectiveness)的共同作者,目前居住於加拿大多倫多。
1931年六月十三日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是美國當代精神醫學大師級人物,也是造詣高深的心理治療思想家。他將以人際關係為基礎的心理治療理論發揚光大,成為美國團體治療的當代權威,並將存在主義哲學融入心理治療之中,開創了風格獨特、也啟發無數人的治療思想。
曾任教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目前是該校榮譽退休教授。他的著作極受重視,其中《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存在心理治療》為心理治療的經典教科書,而一部部散文與小說,包括《日漸親近》、《生命的禮物》、《凝視太陽》、《愛情劊子手》、《診療椅上的謊言》、《當尼采哭泣》、《叔本華的眼淚》、《斯賓諾莎問題》、《一日浮生》等,均是全球暢銷之作。在妻子瑪莉蓮病逝之前,兩人合著《死亡與生命手記》。
莫林‧雷斯克(Molyn Leszcz, MD, FRCPC, CGP, DEFAGPA)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精神醫學教授、美國團體心理治療學會(American Group Psychotherapy Association)理事長、本書以及《心理治療執行要點:獲取治療的有效性》(Psychotherapy Essentials to Go: Achieving Psychotherapy Effectiveness)的共同作者,目前居住於加拿大多倫多。
序
【推薦序】
【推薦序一】團體治療專業領域經典著作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博士和我的恩師詹姆士‧川捨(James Trotzer)博士,在美國的團體治療領域之中,都是令我最敬佩的兩位學者。
美國在1945年由寇特‧雷文(Kurt Lewin)創立國家訓練實驗機構(簡稱NTL),並開創一種全然不同於歐洲精神分析的治療團體,就是我們熟知的T-group。自1950年代起,美國的團體治療開始變得蓬勃發展,包括卡爾‧羅吉斯(Carl Rogers)以當事人中心理論注入T-group,而創造了「基本會心團體」(The Basic Encountering Group),當時亞隆與他的學術夥伴利柏曼(M. A. Lieberman)和邁爾斯(M. Miles)也是從會心團體出發。而川捨則因曾經參與NTL訓練工作,這個經驗對於他在1977年出版的《諮商師與團體》(The Counselor and the Group)這本書有很大影響。
亞隆這本《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據他所言是在1968年開始撰寫,於1970發行第一版。這本書主要以他從問卷調查歸納的12個療效因素,作為他研發團體心理治療方法的核心。雖然,自1985年的第三版起,他刪除了與人際較無關的「輔導」(guidance)這一個因素,而餘11個因素。亞隆在2005年第五版的前言特別提到:精熟的心理治療不是「醫癒」(cure),而是「改變」或「成長」,因此將11個療效因素,特稱為「改變機制」。而這本書無論在那一個新的版本,這些重要改變機制一直都是構成他治療方法的核心。亞隆在團體心理治療的這項創舉,至今無人超越,這是讓我非常敬佩他之處。由於這11個療效因素的產生,幾乎都與人際互動有關,因此,他宣稱自己的治療方法為「人際互動團體心理治療」(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group psychotherapy)。
由於缺少「凝聚力」的操作定義,及使用不同性質團體的實徵研究,如任務團體、會心團體等,以致各個學者發現的團體階段和特徵各異,而且也沒有理論去詮釋團體歷程的發展。且川捨和亞隆一樣,都不認同精神分析的團體,在開始階段領導者不要有所作為,保持中立,不涉入,不透明,以誘發成員的移情為主,以致團體第二階段出現「衝突」特徵。事實上,移情可能發生於團體歷程的任何時間,無須領導者誘發。恩師川捨乃以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階層論為主要根據,首創治療團體歷程發展與階段的理論,且第二階段的特徵為「接納」,而不是「衝突」。由於筆者從他的階段理論看到人際的重要,而在課堂上提出從人際層面是否比從個體需求的層面去詮釋歷程發展與階段更適合。他聽了,停了一下微笑地告訴我,似乎有道理,並鼓勵我未來可研發這樣的階段理論。他對學生的寬宏與鼓勵的學者和教師典範,令我難忘。受到恩師的鼓勵,加以就讀博士班時使用亞隆的書,認識12個療效因素,尤其當中七個與人際特別有關的因素,使我更確信開始團體時期(beginning group phase)的三個階段人際的重要。不過直到1999年偶然閱讀到人際心理學者霍格和錢斯 (Hogg and Chains 1998)主張從人際觀點,以「友誼」,即共享關係(communal relationship),作為「凝聚力」的操作定義和概念。乃啟發我以這個凝聚力的操作定義,及運用三位人際心理學者的理論,成功研發歷程發展與階段特徵的理論,並在2017年完成《團體諮商與治療》(編註:本書由五南出版)這本書。
前面贅述小小一段個人生平,旨在讓讀者了解,我不只很喜歡亞隆的書,也由於來自亞隆的啟發,讓我得以根據人際心理學成功研發出團體歷程發展與階段理論,讓新手治療師容易了解階段如何演進,及催化凝聚力,並促進改變機制的產生,以提升帶領團體的績效。即便在53年後亞隆的書發行第六版,在前言中,他還是非常強調:若就目標相同的各種治療團體的外在形式,會完全不同;但是都依賴相同的這些改變機制。就我個人研發階段理論的過程,及約40年的培訓工作和實務經驗,我十分贊同亞隆這個主張,更讚嘆亞隆以11個療效因素所創發的團體治療方法,及對於各種治療團體的透視智慧,使得採取不同理論取向的團體治療師都可以從他的書獲益。
其次,在第六版不只多處內容更新,尤其對於先前各版已論述過的進階團體時期((advance group phase),特別在人際學習和次團體衝突,以及聯合治療和混合治療等三個主題,都闢有特別的章節針對實務操作的詳細說明,也有實用的技術和策略。甚至第五版稱為「問題團體成員」,在新版第十二章不只改稱為「有挑戰性的團體成員」,對應的內容也更新。這些新增的章節對於臨床治療師的實務特別有幫助。
還有,以亞隆的高齡和資深的專業經驗,對於因COVID-19疫情而改變使用視訊科技結合團體治療,不只能夠欣然接受,還特稱這種方式為「視訊研討會式(video-teleconferencing, VTC)團體治療」,這個名稱確實很貼近這種方式的治療性質。他在這本書第十四章特別點出使用VTC團體,也能運用大家熟知的團體療效因素,並預測這種方式的治療將繼續存在和發展,更費心思慮如何提升這種嶄新方式的治療效果,而具體指出需要開發新的方法,來概念化VTC團體中的團體凝聚力、團體動力和團體歷程。他的高明指點將有利未來VTC團體治療更好的開發。
最後,亞隆非常重視治療師的訓練,指出當前治療師僅接受少許團體治療培訓或督導,便去帶領團體,以致未能跟上團體治療在臨床應用的步調。而且由於使用VTC團體的趨勢,他也關心治療師未來需要增加的訓練與倫理問題。這些都值得台灣團體治療領域學者和治療師的關注。
總之,亞隆在團體治療專業的睿智見解和豐富經驗,使得他的這一本書歷經半個世紀,依舊為這個專業領域的經典著作,為從事團體治療的研究者和實務工作者必讀的一本好書。
吳秀碧 敬筆
台灣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學會創會者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退休
【推薦序二】亞隆與台灣的團體心理治療
我自1983年進入台大醫院與桃療(部立桃園療養院)共訓住院醫師之訓練時,猶記得當時陳珠璋教授正帶領警察大學的心理衛生專業人員閱讀亞隆(陳教授翻譯為雅樂姆)第一版的本書,那是一本藍皮平裝、一般書籍開本大小的書;由於醫學生時代,就參加教會內許多信仰小團體,因此很好奇醫學專業的團體治療的理論與實踐會是怎樣理論架構和技術,但當時僅是第一年住院醫師,就只能抱著未來能一覽究竟的期待。
到了第二年住院醫師,由於陳珠璋教授督導下的急性精神科病房的團體治療是住院醫師必修的課程,我自然就參與了此項訓練,再加上當時台大、桃療及外院代訓住院醫師急速成長,且多人亦對團體治療有興趣,致使陳教授願帶領我們閱讀亞隆的書籍。陳教授就先以亞隆著的《住院病人團體心理治療》(Inpatient Group Psychotherapy,中譯本更名為《短期團體心理治療:此時此地與人際互動的應用》,心靈工坊出版)」為開始,大家一起閱讀,那時才驚嘆亞隆的文筆,尤其他對「案例」的描述充滿有血有肉的鮮活感,如此更引發了我對較厚的《團體的理論和實踐》(也就是本書)之濃厚興趣。
1987年我剛升上桃療主治醫師,在有個機會下,和陳教授共同出席在東京舉辦的第一屆泛太平洋環國際團體心理治療大會(國內亦辦了第三、七屆),當時亞隆亦出席了該次大會,會後他受邀到一所私人精神科醫院示範帶領團體,我沾陳教授的光,亦有幸參加了該次亞隆的工作坊,親眼目睹亞隆帶領團體(那時亞隆尚未滿60歲),當下給我最深印象:
1.對每位病人提出的議題,則導向發展為人際議題,且願意為此花些時間。
2.至於治療師參與團體的角色,和後來我在美國見過較被動治療師對照,他顯得明顯主動(不過後來在《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和實務》這本書有解釋,對高功能個案就不會那麼主動了)。
3.團體結束前,他會給每人個別回饋,且非常強調此點。這對我後來成為團體治療師的「模範」,有些影響。
往後在美國接受團體心理治療師的訓練及參與多次國際相關會議,對亞隆的理論及實踐,有了更深的領悟。首先亞隆在人際學理上強調互動,但未著墨於互動下潛在內心的人際關係,也就是潛意識所隱藏的主(自)客體關係,這些是幼年或過去和外界客體互動所留下內化的人格結構,但亞隆認為這樣的因果關係去解釋目前的人際關係過於牽強,而我反認為這是他個人不足之處,因此後來筆者在美受教於精通客體關係的圖曼(Tuttman)教授,才補足了筆者在後來帶領的深度。
筆者在擔任主治醫師時,曾在陳教授帶領下,閱讀過本書,後來自己亦親自帶領住院醫師閱讀本書,每次讀來都有新的領悟。本書對要帶領封閉式團體者來說,是相當好教科書,本書除了對封閉式團體從篩選和準備個案,到團體初期、中期,團體會發生什麼樣的現象都有具體描述,甚至如何處理團體結束都有清楚說明。另本書最大特色是亞隆以療效因素做為本書的開始,而這些療效因素取得是其透過實驗研究所得。在實務上,可利用這些因素的評估(含成員和治療師),予帶領者瞭解團體目前進行傾向,偏重或忽略何因素,作為進一步團體如何發展的參考。現今這些療效因素已有中文翻譯,並經過信效度檢驗,大家可以多多利用。
第六版新書,除了莫林‧雷斯克(Molyn Leszcz)繼續參與修訂(或可說目前負責人),雷斯克的專長亦補足亞隆所需,如治療師內心對話、對反移情的覺察和應用、另增加近年新的研究資料,使團體治療和學術界有更多的聯結,可謂功不可沒。最後,透過疫情影響,本書將線上團體納入篇章,且亞隆亦在多次公開發言,描述線上心理治療也可帶來面對面所具有的效果,這是此版新書相當大的特色。
亞隆的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和實務推動,在陳教授的引介下,在台發展已超過40年,相關發表學術論文已不少,尤其對各種類團體療效因素的評估。至於未來,我深信它還會持續擴展,畢竟在實務面,它較易上手,沒有太多艱深抽象理論的必備知識,且操作上已有明確舉證和說明,因此任何想成為稱職團體心理治療師,本書的確可列為教科書來詳讀。
張達人 謹識
天主教仁慈醫療財團法人仁慈醫院院長
【推薦序三】指引團體治療修行者的一盞明燈
所有學過心理諮商和心理治療的學生應該都讀過歐文.亞隆(從第五版開始和莫林‧雷斯克合著)的《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很榮幸能為這本必讀經典最新版(第六版)的中文版寫推薦序。
我於2009年在美國紐約大學取得諮商心理學博士,並在紐約曼哈頓學院的諮商研究所任教六年後於2015年回台灣定居。回台灣之後我全心投入心理治療及督導的實務工作,包括從2017年開始督導團體治療師(含小組、個人、及協同督導)至今。這篇推薦序是基於我的專業養成及督導經驗來寫的。
如果助人工作者的不同學派像是習武者的不同門派的話,這本書就是一本提供團體治療師內外功修行、深淺兼顧的武功祕笈,不管是初學者或是資深治療師都能從中獲益。有些內容,如篩選團體成員的注意事項,是看了可以馬上應用的。有些內容,如參與經驗式團體及個人治療,則是需要有「師父」的引導加上耐心的修煉才能達成。雖然我用武功祕笈來比喻,這本書的價值並不只來自數代團體治療師的經驗累積,還結合了多年實徵研究的成果。在這個講求「速效」的時代,即使很難培養書中所描述的理想團體治療師,這本書的存在就像一盞明燈,為那些想朝這個目標前進的人提供指引。至於能走多遠就看個人的造化了。
這本書充滿智慧的結晶。從我這些年團體治療督導工作的經驗,我想強調書中所提的實證導向團體治療師的特徵:「建立有凝聚力的團體和緊密的關係、有效地傳遞真誠和準確的同理心、處理反移情,以及保持文化的覺察力和敏感度」。團體治療和個別治療一個很大的差異是團體動力遠比雙人動力複雜,沒有足夠訓練的治療師很容易陷入團體的迷霧之中,或對團體正在發生什麼產生誤判。此外,治療師在團體中的反移情(如自我懷疑、無助感、對性吸引力的焦慮)常常遠大於在個別治療的情境。即使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個別治療師如果在帶團體的初期沒有督導的帶領,也很容易搞得灰頭土臉。除了督導之外,如同書中所述,同時接受個人或團體治療對培養以上所提團體治療師的能力很重要。
在COVID-19疫情開始後,面對面的心理治療被迫改為線上。這本書的第六版是在2020年底疫情開始沒多久出版的,離現在已經快三年了。雖然現在線上團體已經可以被當成是一種自成一格的治療法,而不是不得已的替代方案,不過第十四章關於線上團體治療的討論現在來讀還是很有價值。
最後我想指出,即使本書所描述的團體治療師核心訓練不容易做到,而且台灣的團體治療場域很難脫離醫院學校進入社區,台灣還是有一些人持續地為這個理想努力,包括中華團體治療學會的團體治療師培訓。如果你對書中所描述的團體治療師工作有憧憬,建議你可以主動跟學會聯繫。
許明輝
大隱心理諮商所所長及心理師
台灣團體關係小組創辦人及主席
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理事
美國 A. K. Rice 社會系統研究機構會員
美國心理學會精神分析與精神分析心理學分會會員
【推薦序一】團體治療專業領域經典著作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博士和我的恩師詹姆士‧川捨(James Trotzer)博士,在美國的團體治療領域之中,都是令我最敬佩的兩位學者。
美國在1945年由寇特‧雷文(Kurt Lewin)創立國家訓練實驗機構(簡稱NTL),並開創一種全然不同於歐洲精神分析的治療團體,就是我們熟知的T-group。自1950年代起,美國的團體治療開始變得蓬勃發展,包括卡爾‧羅吉斯(Carl Rogers)以當事人中心理論注入T-group,而創造了「基本會心團體」(The Basic Encountering Group),當時亞隆與他的學術夥伴利柏曼(M. A. Lieberman)和邁爾斯(M. Miles)也是從會心團體出發。而川捨則因曾經參與NTL訓練工作,這個經驗對於他在1977年出版的《諮商師與團體》(The Counselor and the Group)這本書有很大影響。
亞隆這本《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據他所言是在1968年開始撰寫,於1970發行第一版。這本書主要以他從問卷調查歸納的12個療效因素,作為他研發團體心理治療方法的核心。雖然,自1985年的第三版起,他刪除了與人際較無關的「輔導」(guidance)這一個因素,而餘11個因素。亞隆在2005年第五版的前言特別提到:精熟的心理治療不是「醫癒」(cure),而是「改變」或「成長」,因此將11個療效因素,特稱為「改變機制」。而這本書無論在那一個新的版本,這些重要改變機制一直都是構成他治療方法的核心。亞隆在團體心理治療的這項創舉,至今無人超越,這是讓我非常敬佩他之處。由於這11個療效因素的產生,幾乎都與人際互動有關,因此,他宣稱自己的治療方法為「人際互動團體心理治療」(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group psychotherapy)。
由於缺少「凝聚力」的操作定義,及使用不同性質團體的實徵研究,如任務團體、會心團體等,以致各個學者發現的團體階段和特徵各異,而且也沒有理論去詮釋團體歷程的發展。且川捨和亞隆一樣,都不認同精神分析的團體,在開始階段領導者不要有所作為,保持中立,不涉入,不透明,以誘發成員的移情為主,以致團體第二階段出現「衝突」特徵。事實上,移情可能發生於團體歷程的任何時間,無須領導者誘發。恩師川捨乃以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階層論為主要根據,首創治療團體歷程發展與階段的理論,且第二階段的特徵為「接納」,而不是「衝突」。由於筆者從他的階段理論看到人際的重要,而在課堂上提出從人際層面是否比從個體需求的層面去詮釋歷程發展與階段更適合。他聽了,停了一下微笑地告訴我,似乎有道理,並鼓勵我未來可研發這樣的階段理論。他對學生的寬宏與鼓勵的學者和教師典範,令我難忘。受到恩師的鼓勵,加以就讀博士班時使用亞隆的書,認識12個療效因素,尤其當中七個與人際特別有關的因素,使我更確信開始團體時期(beginning group phase)的三個階段人際的重要。不過直到1999年偶然閱讀到人際心理學者霍格和錢斯 (Hogg and Chains 1998)主張從人際觀點,以「友誼」,即共享關係(communal relationship),作為「凝聚力」的操作定義和概念。乃啟發我以這個凝聚力的操作定義,及運用三位人際心理學者的理論,成功研發歷程發展與階段特徵的理論,並在2017年完成《團體諮商與治療》(編註:本書由五南出版)這本書。
前面贅述小小一段個人生平,旨在讓讀者了解,我不只很喜歡亞隆的書,也由於來自亞隆的啟發,讓我得以根據人際心理學成功研發出團體歷程發展與階段理論,讓新手治療師容易了解階段如何演進,及催化凝聚力,並促進改變機制的產生,以提升帶領團體的績效。即便在53年後亞隆的書發行第六版,在前言中,他還是非常強調:若就目標相同的各種治療團體的外在形式,會完全不同;但是都依賴相同的這些改變機制。就我個人研發階段理論的過程,及約40年的培訓工作和實務經驗,我十分贊同亞隆這個主張,更讚嘆亞隆以11個療效因素所創發的團體治療方法,及對於各種治療團體的透視智慧,使得採取不同理論取向的團體治療師都可以從他的書獲益。
其次,在第六版不只多處內容更新,尤其對於先前各版已論述過的進階團體時期((advance group phase),特別在人際學習和次團體衝突,以及聯合治療和混合治療等三個主題,都闢有特別的章節針對實務操作的詳細說明,也有實用的技術和策略。甚至第五版稱為「問題團體成員」,在新版第十二章不只改稱為「有挑戰性的團體成員」,對應的內容也更新。這些新增的章節對於臨床治療師的實務特別有幫助。
還有,以亞隆的高齡和資深的專業經驗,對於因COVID-19疫情而改變使用視訊科技結合團體治療,不只能夠欣然接受,還特稱這種方式為「視訊研討會式(video-teleconferencing, VTC)團體治療」,這個名稱確實很貼近這種方式的治療性質。他在這本書第十四章特別點出使用VTC團體,也能運用大家熟知的團體療效因素,並預測這種方式的治療將繼續存在和發展,更費心思慮如何提升這種嶄新方式的治療效果,而具體指出需要開發新的方法,來概念化VTC團體中的團體凝聚力、團體動力和團體歷程。他的高明指點將有利未來VTC團體治療更好的開發。
最後,亞隆非常重視治療師的訓練,指出當前治療師僅接受少許團體治療培訓或督導,便去帶領團體,以致未能跟上團體治療在臨床應用的步調。而且由於使用VTC團體的趨勢,他也關心治療師未來需要增加的訓練與倫理問題。這些都值得台灣團體治療領域學者和治療師的關注。
總之,亞隆在團體治療專業的睿智見解和豐富經驗,使得他的這一本書歷經半個世紀,依舊為這個專業領域的經典著作,為從事團體治療的研究者和實務工作者必讀的一本好書。
吳秀碧 敬筆
台灣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學會創會者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退休
【推薦序二】亞隆與台灣的團體心理治療
我自1983年進入台大醫院與桃療(部立桃園療養院)共訓住院醫師之訓練時,猶記得當時陳珠璋教授正帶領警察大學的心理衛生專業人員閱讀亞隆(陳教授翻譯為雅樂姆)第一版的本書,那是一本藍皮平裝、一般書籍開本大小的書;由於醫學生時代,就參加教會內許多信仰小團體,因此很好奇醫學專業的團體治療的理論與實踐會是怎樣理論架構和技術,但當時僅是第一年住院醫師,就只能抱著未來能一覽究竟的期待。
到了第二年住院醫師,由於陳珠璋教授督導下的急性精神科病房的團體治療是住院醫師必修的課程,我自然就參與了此項訓練,再加上當時台大、桃療及外院代訓住院醫師急速成長,且多人亦對團體治療有興趣,致使陳教授願帶領我們閱讀亞隆的書籍。陳教授就先以亞隆著的《住院病人團體心理治療》(Inpatient Group Psychotherapy,中譯本更名為《短期團體心理治療:此時此地與人際互動的應用》,心靈工坊出版)」為開始,大家一起閱讀,那時才驚嘆亞隆的文筆,尤其他對「案例」的描述充滿有血有肉的鮮活感,如此更引發了我對較厚的《團體的理論和實踐》(也就是本書)之濃厚興趣。
1987年我剛升上桃療主治醫師,在有個機會下,和陳教授共同出席在東京舉辦的第一屆泛太平洋環國際團體心理治療大會(國內亦辦了第三、七屆),當時亞隆亦出席了該次大會,會後他受邀到一所私人精神科醫院示範帶領團體,我沾陳教授的光,亦有幸參加了該次亞隆的工作坊,親眼目睹亞隆帶領團體(那時亞隆尚未滿60歲),當下給我最深印象:
1.對每位病人提出的議題,則導向發展為人際議題,且願意為此花些時間。
2.至於治療師參與團體的角色,和後來我在美國見過較被動治療師對照,他顯得明顯主動(不過後來在《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和實務》這本書有解釋,對高功能個案就不會那麼主動了)。
3.團體結束前,他會給每人個別回饋,且非常強調此點。這對我後來成為團體治療師的「模範」,有些影響。
往後在美國接受團體心理治療師的訓練及參與多次國際相關會議,對亞隆的理論及實踐,有了更深的領悟。首先亞隆在人際學理上強調互動,但未著墨於互動下潛在內心的人際關係,也就是潛意識所隱藏的主(自)客體關係,這些是幼年或過去和外界客體互動所留下內化的人格結構,但亞隆認為這樣的因果關係去解釋目前的人際關係過於牽強,而我反認為這是他個人不足之處,因此後來筆者在美受教於精通客體關係的圖曼(Tuttman)教授,才補足了筆者在後來帶領的深度。
筆者在擔任主治醫師時,曾在陳教授帶領下,閱讀過本書,後來自己亦親自帶領住院醫師閱讀本書,每次讀來都有新的領悟。本書對要帶領封閉式團體者來說,是相當好教科書,本書除了對封閉式團體從篩選和準備個案,到團體初期、中期,團體會發生什麼樣的現象都有具體描述,甚至如何處理團體結束都有清楚說明。另本書最大特色是亞隆以療效因素做為本書的開始,而這些療效因素取得是其透過實驗研究所得。在實務上,可利用這些因素的評估(含成員和治療師),予帶領者瞭解團體目前進行傾向,偏重或忽略何因素,作為進一步團體如何發展的參考。現今這些療效因素已有中文翻譯,並經過信效度檢驗,大家可以多多利用。
第六版新書,除了莫林‧雷斯克(Molyn Leszcz)繼續參與修訂(或可說目前負責人),雷斯克的專長亦補足亞隆所需,如治療師內心對話、對反移情的覺察和應用、另增加近年新的研究資料,使團體治療和學術界有更多的聯結,可謂功不可沒。最後,透過疫情影響,本書將線上團體納入篇章,且亞隆亦在多次公開發言,描述線上心理治療也可帶來面對面所具有的效果,這是此版新書相當大的特色。
亞隆的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和實務推動,在陳教授的引介下,在台發展已超過40年,相關發表學術論文已不少,尤其對各種類團體療效因素的評估。至於未來,我深信它還會持續擴展,畢竟在實務面,它較易上手,沒有太多艱深抽象理論的必備知識,且操作上已有明確舉證和說明,因此任何想成為稱職團體心理治療師,本書的確可列為教科書來詳讀。
張達人 謹識
天主教仁慈醫療財團法人仁慈醫院院長
【推薦序三】指引團體治療修行者的一盞明燈
所有學過心理諮商和心理治療的學生應該都讀過歐文.亞隆(從第五版開始和莫林‧雷斯克合著)的《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很榮幸能為這本必讀經典最新版(第六版)的中文版寫推薦序。
我於2009年在美國紐約大學取得諮商心理學博士,並在紐約曼哈頓學院的諮商研究所任教六年後於2015年回台灣定居。回台灣之後我全心投入心理治療及督導的實務工作,包括從2017年開始督導團體治療師(含小組、個人、及協同督導)至今。這篇推薦序是基於我的專業養成及督導經驗來寫的。
如果助人工作者的不同學派像是習武者的不同門派的話,這本書就是一本提供團體治療師內外功修行、深淺兼顧的武功祕笈,不管是初學者或是資深治療師都能從中獲益。有些內容,如篩選團體成員的注意事項,是看了可以馬上應用的。有些內容,如參與經驗式團體及個人治療,則是需要有「師父」的引導加上耐心的修煉才能達成。雖然我用武功祕笈來比喻,這本書的價值並不只來自數代團體治療師的經驗累積,還結合了多年實徵研究的成果。在這個講求「速效」的時代,即使很難培養書中所描述的理想團體治療師,這本書的存在就像一盞明燈,為那些想朝這個目標前進的人提供指引。至於能走多遠就看個人的造化了。
這本書充滿智慧的結晶。從我這些年團體治療督導工作的經驗,我想強調書中所提的實證導向團體治療師的特徵:「建立有凝聚力的團體和緊密的關係、有效地傳遞真誠和準確的同理心、處理反移情,以及保持文化的覺察力和敏感度」。團體治療和個別治療一個很大的差異是團體動力遠比雙人動力複雜,沒有足夠訓練的治療師很容易陷入團體的迷霧之中,或對團體正在發生什麼產生誤判。此外,治療師在團體中的反移情(如自我懷疑、無助感、對性吸引力的焦慮)常常遠大於在個別治療的情境。即使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個別治療師如果在帶團體的初期沒有督導的帶領,也很容易搞得灰頭土臉。除了督導之外,如同書中所述,同時接受個人或團體治療對培養以上所提團體治療師的能力很重要。
在COVID-19疫情開始後,面對面的心理治療被迫改為線上。這本書的第六版是在2020年底疫情開始沒多久出版的,離現在已經快三年了。雖然現在線上團體已經可以被當成是一種自成一格的治療法,而不是不得已的替代方案,不過第十四章關於線上團體治療的討論現在來讀還是很有價值。
最後我想指出,即使本書所描述的團體治療師核心訓練不容易做到,而且台灣的團體治療場域很難脫離醫院學校進入社區,台灣還是有一些人持續地為這個理想努力,包括中華團體治療學會的團體治療師培訓。如果你對書中所描述的團體治療師工作有憧憬,建議你可以主動跟學會聯繫。
許明輝
大隱心理諮商所所長及心理師
台灣團體關係小組創辦人及主席
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理事
美國 A. K. Rice 社會系統研究機構會員
美國心理學會精神分析與精神分析心理學分會會員
目次
【推薦序一】團體治療專業領域經典著作/吳秀碧
【推薦序二】亞隆與台灣的團體心理治療/張達人
【推薦序三】指引團體治療修行者的一盞明燈/許明輝
【審閱序】樂為團體心理治療的橋梁/謝珮玲
第六版前言
致謝
第一章 療效因素
第二章 人際學習
第三章 團體凝聚力
第四章 療效因素的總整合
第五章 治療師的基本任務
第六章 治療師如何運作於此時此地
第七章 治療師:移情與透明度
第八章 篩選案主與治療團體的組成
第九章 團體的開設
第十章 團體初期
第十一章 進階團體
第十二章 有挑戰性的團體成員
第十三章 特殊型式與輔助程序
第十四章 線上心理治療團體
第十五章 特殊型式的治療團體
第十六章 團體治療師的訓練
附錄一 範例:給案主的團體治療資訊與指引
附錄二 英文索引
【推薦序二】亞隆與台灣的團體心理治療/張達人
【推薦序三】指引團體治療修行者的一盞明燈/許明輝
【審閱序】樂為團體心理治療的橋梁/謝珮玲
第六版前言
致謝
第一章 療效因素
第二章 人際學習
第三章 團體凝聚力
第四章 療效因素的總整合
第五章 治療師的基本任務
第六章 治療師如何運作於此時此地
第七章 治療師:移情與透明度
第八章 篩選案主與治療團體的組成
第九章 團體的開設
第十章 團體初期
第十一章 進階團體
第十二章 有挑戰性的團體成員
第十三章 特殊型式與輔助程序
第十四章 線上心理治療團體
第十五章 特殊型式的治療團體
第十六章 團體治療師的訓練
附錄一 範例:給案主的團體治療資訊與指引
附錄二 英文索引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第六版前言
從這本教科書第五版出版至今,已過了15個年頭,我們在第六版的任務是闡述這些年團體治療出現的新興且重要的創新。我們很高興也很感謝我們長期的合作能持續,這樣的合作緣起於40年前在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我們以經驗豐富的協同治療師之姿共同工作;在撰寫本版時,我們也力求彼此的支持和挑戰。我們大多以「我們」一詞來表達雙方融合的看法,在某些段落,為了準確傳達這是我們其中一位的經驗,我們會切換為第一人稱,並以括號及其中的縮寫表示這是我們其中哪一位的述說(亞隆或雷斯克)。
我們的目的是將團體治療實務之新知識和智慧結晶的整合內容提供給讀者,我們大量採用臨床案例將這些概念和原則帶到眼前,使這本書既實用又具有指導性。和過去的版本一樣,這本書的對象是學生、受訓者、一線專業人員,以及督導者和教師們。
團體治療自1940年代首次問世後,治療方式便一直不斷調整以反映臨床實務的變化。隨著新的臨床症候群、場域和理論取徑的出現,團體治療也有相對應的變異,其形式的繁多在今日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提到團體治療時,以複數稱之(group therapies)比以單數稱之更為合宜。在所有的年齡層和臨床需求上,都有強而有力的證據顯示團體治療的有效性,其效果通常與個別治療相當,而且所需成本低得多,在心理健康和物質使用障礙症以及生理疾病的處遇上都是如此。
網路使今日團體治療的觸及比前數位時代便利許多,地理環境不再像以前那樣是治療的阻礙,新的技術平台為團體治療師創造了新的機會和挑戰,當團體治療從團體治療室搬到團體螢幕上時,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我們在此版以新的一章〈線上心理治療團體〉討論這些問題(見第十四章)。
現在,進入團體治療的案主常來自多樣種族文化背景,可能來自於北美或是其他地方,隨著此現象,很重要的是,治療師們必須發展出多元文化取向,以及適配於文化的敏感性和專業知識。治療性團體一直是進行「困難談話」與揭露的場域,在具有反應性的治療團體環境中,種族和性別認同議題可以獲得有效的處理(見第十六章)。團體治療是一個對遭受創傷和流離失所的人們工作的有力工具。
然而,矛盾的是,團體治療師的專業訓練並未跟上團體治療在臨床應用上已遍布開花的步調。愈來愈少訓練方案提供的訓練和督導能達到未來工作者需要的深度,無論是在心理學、社會工作、諮商或精神醫學領域。治療師在僅接受少許團體治療訓練或督導下,即被逼上戰場要求帶領團體,而團體中的案主有複雜的過去史與形形色色的需求,此狀況屢見不鮮。經濟壓力、專業領域的爭鬥,以及現今心理衛生領域中生物性解釋與藥物治療占主導地位,都促成了這種狀況。每一個世代都天真地相信自己已經發現真正的解決方法。心理健康是一個特別容易因擺盪於極度高估和極度貶抑之間而受影響的領域,甚至也會受自家領域內的實務工作者影響。因此我們非常樂見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最近認可團體心理治療是一門特定的專業領域,此一決定將激發在教育與訓練上挹注更多的投資,我們希望這能將團體治療提升到符應其在實務上不斷擴展的地位,我們知道培訓是可以徹底造成改變的。
今日的團體治療師因實務上對於當責程度要求增加而受到影響,實證導向的實務是我們必須完全遵守的標準。許多年來,實務工作者抵制這種強調使用研究、測量和數據做為實務之有效指引的方式,認為這是對他們工作的侵犯,侵犯了他們的自主權且壓縮了創造力,但是將實證導向的實務視為綁手綁腳地牽制是不合時宜的,我們認為更有效的方法是將實證導向的實務視為一套提高臨床有效性的指引與原則(guidelines and principles)。我們在本書闡述了實證導向團體治療師的特徵:建立有凝聚力的團體和緊密的關係、有效地傳遞真誠和準確的同理心、處理反移情,以及保持文化的覺察力和敏感度。能反思我們的工作方式,並將持續的專業發展視為悉心關注的焦點,是實證導向團體治療師的樣貌。我們從進行中的團體蒐集資料,讓我們能對實際發生在各次聚會和在每位案主身上的情況,獲得即時和重要的回饋(見第十三章)。
我們注意到團體治療師現在在他們的工作中使用一系列令人眼花撩亂的方法,認知―行為、心理教育、人際取向、完形、支持性―表達性、現代分析取向、精神分析、動力―人際取向、心理劇,以及還有其他更多樣的方式,都被運用在現今的團體治療中。團體治療師還將我們對人類依戀的理解和人際關係的神經生物學知識帶入團體治療,致力將心智、身體和大腦融入他們的工作中(見第二章與第三章)。
儘管單單以一本書處理所有的團體治療法有很多挑戰,但是我們相信本書第一版所依循的策略仍是明智的,此策略即是在討論每個團體治療方法時將「表面」(front)與「核心」(core)分開來看。表面是指樣貌、形式、技術、專門語言和各家理論學派周邊的光環核心是指治療歷程內在帶有的種種經驗,也就是改變的基本機轉。
假如你不考慮「表面」,只考慮案主自身產生改變的實際機轉,你會發現改變機轉的數量有限,而且在不同團體之間非常相似。有相似目標的治療團體如果僅依其外在形式來看,會顯得截然不同,但卻可能仰賴著相同的改變機轉,這些機轉繼續構成本書的核心梗概。我們首先詳細討論11個療效因素,然後描述建立在這些療效因素之上的團體心理治療方法(見第一、二、三、四章)。 決定要討論哪一類型的團體是另一個難題,團體治療方法現在如此繁多,要分別討論各種團體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把討論聚焦在一個原型的情況,即門診心理治療團體,並提供一套原則使治療師能夠修改這個基本的團體模式,以適合各種特定的臨床情況(見第十五章)。
我們的原型門診心理治療團體至少要進行幾個月,此團體以緩解症狀和改變人格為宏旨,我們詳細闡述此團體從醞釀到結束的歷程,首先是有效篩選、團體組成和行前準備的原則(見第八、九章),再來是團體的發展,從團體第一次聚會到團體的進階期,以及常見的臨床挑戰(見第十、十一、十二章)。
因經濟因素所迫,當代治療領域被其他較短期、目標更為局限的團體所主導,而在此狀況下為什麼要關注這種特殊形式的團體治療?答案是,長期團體治療已經存在數十年,實務工作者已經從實徵研究和深思熟慮的臨床觀察中累積大量知識。我們認為我們在本書中描述的原型團體是一種密集的、企圖宏大的治療形式,對案主和治療師的要求都很高,這個團體也為治療師提供一個特別的視角,可藉由它來學習團體歷程、團體動力和團體帶領,而這些將會在他們全面的臨床工作發揮作用。帶領這樣一個團體所需的治療策略與技術是精細且複雜的(見第五、六、七章),然而,一旦學習者有所掌握,了解如何修改這些以運用於特定的治療情境,他們便能發展出在各式場域對各種臨床族群皆有效的團體治療方式。
受訓者應該自許成為富有創造性和悲憫之心的治療師,了解如何將理論應用於實務;同樣地,有悲憫之心的督導者也要有如此的理解(見第十六章)。臨床照護的需求不斷增加,加上團體治療的有效性和效率,使團體治療能成為符合未來所需的治療形式,團體治療師需盡可能地準備好迎向這些機會。團體治療師也要能夠好好地照顧自己,這樣才能持續有效地為他人處遇,並在工作中找尋到意義。
因為本書的大多數讀者都是臨床工作者,本書的目的乃是要與臨床有密切的相關性,然而,我們也認為臨床工作者必須與研究領域保持接軌,即使治療師不親自參與研究,也必須知道如何評估他人的研究。
本書最重要的基本假設之一是,此時此地的人際互動在有效的團體治療中至關重要。真正有力的治療團體能提供一個舞台,案主們能在這個舞台上自由地與他人互動,然後幫助成員辨識和理解他們互動中的問題,最終讓我們的案主能夠改變那些適應不良的型態。我們相信僅建立在其他假設的團體無法獲得完整的治療成果,例如心理教育或認知―行為取向。任何一種團體治療形式都可以藉由加入對人際關係歷程的覺察而變得更為有效,我們在本書深入探討互動性聚焦(interactional focus)的範疇和性質,以及它為性格和人際關係帶來明顯變化的能力。互動性聚焦是團體治療的引擎,有能力利用它的治療師更有能力進行各式團體治療,即使其團體模式未強調或未認可互動的中心地位亦然(見第十五章)。
我(亞隆)的小說《叔本華的眼淚》(The Schopenhauer Cure)可以做為本書的共同讀本,它以一個治療團體為背景,描述了本書所述的多項團體歷程和治療師技巧的原則,因此,在本版的幾個地方,我們請讀者閱讀《叔本華的眼淚》中對治療師技術作虛構描繪的段落。
過於厚重的書往往最終會被放在「參考書」的書架上,為了避免這種命運,我們不願意大幅增加本書的篇幅,因此,我們在增添許多新材料時不得不刪去舊的段落和引文。這是一個痛苦的任務,刪除許多被劃去的段落傷了我們的心也傷了我們的手,但我們希望這個成果是一部符合現今的、跟上時代的作品,能夠為學生和專業人員在未來15年及更長的時間裡提供良好的幫助。
第一章 療效因素
團體治療能幫助案主嗎?是的,確實可以。大量療效研究已一致且清楚地證實團體治療是極為有效的心理治療方式,它在提供助益上的力量不但至少等同於個別治療,它還能更為有效率地運用心理健康醫療資源。1然而吊詭的是,心理健康的專業培育課程卻縮減了團體治療的訓練。這是個極需關注的現象:如果我們想帶來我們所期待,同時也是案主所需要的影響力,便需要確保團體治療具有高品質。2有助於治療效果的團體因素和帶領者的特徵,便是本書全書的重點。
團體治療如何幫助案主?也許這是個簡單的問題,但如果我們能以精準且明確的測量工具來回答這個問題,那麼對於處理心理治療中最惱人且最受爭議的問題,心中就能有判斷的準則了。一旦這個準則確定後,便可依改變過程的重要面向制訂出一套理論依據,而治療師也可根據這些來釐訂策略,據此形塑團體經驗,以使它在各種案主、各式情境上能發揮最大的火力。雖然團體治療是有效的,治療師們在有效性上仍有極大的不同。3知曉如何最能推動這些具有療效的歷程,便是團體治療有效工作的核心,還好我們可以由研究證據得到許多方向,光有經驗並不等於有較佳的效果,那麼如何才會有較佳效果呢?答案是深思地工作、自省、獲得對工作的回饋,以及靈敏地運用具備同理與同調之治療關係。4
我們認為治療中的改變是十分複雜的過程,它經由人類各種錯綜複雜的經驗交互作用而產生,我把這種交互作用稱為「療效因素」(therapeutic factors)。由簡單面來探討複雜面,從基本細部歷程來了解整體現象,有相當大的好處,因此,我們將以描述及討論這些細部因素來開頭。
依我們的觀點,具治療性的經驗可自然分為下列11個主要因素:
1.灌輸希望(Instillation of hope)
2.普同感(Universality)
3.傳遞訊息(Imparting information)
4.利他主義(Altruism)
5.原生家庭的矯正性重現(The corrective recapitulation of the primary family group)
6.發展社交技巧(Development of socializing techniques)
7.行為模仿(Imitative behavior)
8.人際學習(Interpersonal learning)
9.團體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
10.情緒宣洩(Catharsis)
11.存在性因素(Existential factors)
我們在本章會討論前7個因素。因為「人際學習」和「團體凝聚力」非常重要與複雜,我們將它們安排在後續兩章中單獨討論。「存在性因素」將在第四章討論,因為與那一章的其他內容擺在一起,它們會最容易被了解。「情緒宣洩」與其他因素是息息相關的,因此也會在第四章一併討論。
這些因素之間的區分是人為的,雖然我們一一討論,但這些因素彼此間是相互依存的,它們並不是獨立發生作用的。此外,這些因素代表的是改變歷程的不同環節,有些因素發生在認知層次(例如,人際學習),有些因素發生在行為改變層次(例如發展社會技巧),有些發生在情緒層次(例如情緒宣洩),有些本身既是療效力量又是改變的前提(例如凝聚力)。雖然相同的療效因素發生在各種團體治療中,但它們的交互作用和相對重要性在各團體中有著極大的不同,而且,由於個別差異,同一個團體的成員感到獲益的療效因素也不同。5
請謹記療效因素乃是人為的建構,我們甚至可以將之視為對在學讀者提供的認知地圖。6這組療效因素並非不可替換,其他臨床工作者與研究者有提出不同的因素組合,雖然那些組合同樣也是人為的。某研究團隊認為一項核心的療效因素是:案主對其情緒表露與關係覺察可化為社會學習懷抱著希望。7沒有任何解釋系統可以涵蓋所有的治療,治療歷程的核心極為複雜,由經驗走向此核心的途徑幾不勝數(我們會在第四章更完整地討論這些相關議題)。
我們在此提出的這組療效因素乃得自於我們的臨床經驗、其他治療師的經驗、在團體治療獲得成功處遇之案主的觀點,及相關的系統性研究。然而,這些訊息來源並非無可質疑,不論團體成員或團體帶領者都不是全然客觀的,而且我們的研究方法常常也有限制。
我們從團體治療師們得到一些療效因素清單,其中真是五花八門且相互矛盾,這反映出探查了範圍廣泛的案主與團體。治療師們絕不是公正無私或不偏不倚的觀察者,他們為了鑽研某種治療方法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他們的回答大多由他們所信服的學派所決定,這乃是效忠效應(the allegiance effect)。8即使在抱持相同理念、說著相同語言的治療師群,對於案主進步的原因也不盡有共識。但對此我們並不訝異,在心理治療史上,處處可見帶來效果的治療師,但療癒之道卻非其所以為的理由。誰不曾碰過不知所以大幅進步的案主呢?
訊息的重要來源是由團體成員判斷他們認為最有幫助和最沒幫助的療效因素,研究者會繼續提出有關探討療效因素上的重要問題,像是療效因素對所有團體成員有著同樣的影響力嗎?影響案主反應的因素是什麼?是與治療師的關係或與團體的關係嗎?治療品質或深度有何影響力?9再者,研究還顯示團體成員所重視的療效因素,可能與其治療師或團體觀察員所認為的大不相同。10成員的反應也可能受其他許多因素影響:團體類型(即門診、住院、日間留院或短期治療);11案主的年齡與診斷;12案主的動機階段與依戀風格;13團體帶領者的理念;14以及案主們對同一事件有著不同的經驗,也會影響著彼此的經驗。15
第六版前言
從這本教科書第五版出版至今,已過了15個年頭,我們在第六版的任務是闡述這些年團體治療出現的新興且重要的創新。我們很高興也很感謝我們長期的合作能持續,這樣的合作緣起於40年前在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我們以經驗豐富的協同治療師之姿共同工作;在撰寫本版時,我們也力求彼此的支持和挑戰。我們大多以「我們」一詞來表達雙方融合的看法,在某些段落,為了準確傳達這是我們其中一位的經驗,我們會切換為第一人稱,並以括號及其中的縮寫表示這是我們其中哪一位的述說(亞隆或雷斯克)。
我們的目的是將團體治療實務之新知識和智慧結晶的整合內容提供給讀者,我們大量採用臨床案例將這些概念和原則帶到眼前,使這本書既實用又具有指導性。和過去的版本一樣,這本書的對象是學生、受訓者、一線專業人員,以及督導者和教師們。
團體治療自1940年代首次問世後,治療方式便一直不斷調整以反映臨床實務的變化。隨著新的臨床症候群、場域和理論取徑的出現,團體治療也有相對應的變異,其形式的繁多在今日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提到團體治療時,以複數稱之(group therapies)比以單數稱之更為合宜。在所有的年齡層和臨床需求上,都有強而有力的證據顯示團體治療的有效性,其效果通常與個別治療相當,而且所需成本低得多,在心理健康和物質使用障礙症以及生理疾病的處遇上都是如此。
網路使今日團體治療的觸及比前數位時代便利許多,地理環境不再像以前那樣是治療的阻礙,新的技術平台為團體治療師創造了新的機會和挑戰,當團體治療從團體治療室搬到團體螢幕上時,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我們在此版以新的一章〈線上心理治療團體〉討論這些問題(見第十四章)。
現在,進入團體治療的案主常來自多樣種族文化背景,可能來自於北美或是其他地方,隨著此現象,很重要的是,治療師們必須發展出多元文化取向,以及適配於文化的敏感性和專業知識。治療性團體一直是進行「困難談話」與揭露的場域,在具有反應性的治療團體環境中,種族和性別認同議題可以獲得有效的處理(見第十六章)。團體治療是一個對遭受創傷和流離失所的人們工作的有力工具。
然而,矛盾的是,團體治療師的專業訓練並未跟上團體治療在臨床應用上已遍布開花的步調。愈來愈少訓練方案提供的訓練和督導能達到未來工作者需要的深度,無論是在心理學、社會工作、諮商或精神醫學領域。治療師在僅接受少許團體治療訓練或督導下,即被逼上戰場要求帶領團體,而團體中的案主有複雜的過去史與形形色色的需求,此狀況屢見不鮮。經濟壓力、專業領域的爭鬥,以及現今心理衛生領域中生物性解釋與藥物治療占主導地位,都促成了這種狀況。每一個世代都天真地相信自己已經發現真正的解決方法。心理健康是一個特別容易因擺盪於極度高估和極度貶抑之間而受影響的領域,甚至也會受自家領域內的實務工作者影響。因此我們非常樂見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最近認可團體心理治療是一門特定的專業領域,此一決定將激發在教育與訓練上挹注更多的投資,我們希望這能將團體治療提升到符應其在實務上不斷擴展的地位,我們知道培訓是可以徹底造成改變的。
今日的團體治療師因實務上對於當責程度要求增加而受到影響,實證導向的實務是我們必須完全遵守的標準。許多年來,實務工作者抵制這種強調使用研究、測量和數據做為實務之有效指引的方式,認為這是對他們工作的侵犯,侵犯了他們的自主權且壓縮了創造力,但是將實證導向的實務視為綁手綁腳地牽制是不合時宜的,我們認為更有效的方法是將實證導向的實務視為一套提高臨床有效性的指引與原則(guidelines and principles)。我們在本書闡述了實證導向團體治療師的特徵:建立有凝聚力的團體和緊密的關係、有效地傳遞真誠和準確的同理心、處理反移情,以及保持文化的覺察力和敏感度。能反思我們的工作方式,並將持續的專業發展視為悉心關注的焦點,是實證導向團體治療師的樣貌。我們從進行中的團體蒐集資料,讓我們能對實際發生在各次聚會和在每位案主身上的情況,獲得即時和重要的回饋(見第十三章)。
我們注意到團體治療師現在在他們的工作中使用一系列令人眼花撩亂的方法,認知―行為、心理教育、人際取向、完形、支持性―表達性、現代分析取向、精神分析、動力―人際取向、心理劇,以及還有其他更多樣的方式,都被運用在現今的團體治療中。團體治療師還將我們對人類依戀的理解和人際關係的神經生物學知識帶入團體治療,致力將心智、身體和大腦融入他們的工作中(見第二章與第三章)。
儘管單單以一本書處理所有的團體治療法有很多挑戰,但是我們相信本書第一版所依循的策略仍是明智的,此策略即是在討論每個團體治療方法時將「表面」(front)與「核心」(core)分開來看。表面是指樣貌、形式、技術、專門語言和各家理論學派周邊的光環核心是指治療歷程內在帶有的種種經驗,也就是改變的基本機轉。
假如你不考慮「表面」,只考慮案主自身產生改變的實際機轉,你會發現改變機轉的數量有限,而且在不同團體之間非常相似。有相似目標的治療團體如果僅依其外在形式來看,會顯得截然不同,但卻可能仰賴著相同的改變機轉,這些機轉繼續構成本書的核心梗概。我們首先詳細討論11個療效因素,然後描述建立在這些療效因素之上的團體心理治療方法(見第一、二、三、四章)。 決定要討論哪一類型的團體是另一個難題,團體治療方法現在如此繁多,要分別討論各種團體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把討論聚焦在一個原型的情況,即門診心理治療團體,並提供一套原則使治療師能夠修改這個基本的團體模式,以適合各種特定的臨床情況(見第十五章)。
我們的原型門診心理治療團體至少要進行幾個月,此團體以緩解症狀和改變人格為宏旨,我們詳細闡述此團體從醞釀到結束的歷程,首先是有效篩選、團體組成和行前準備的原則(見第八、九章),再來是團體的發展,從團體第一次聚會到團體的進階期,以及常見的臨床挑戰(見第十、十一、十二章)。
因經濟因素所迫,當代治療領域被其他較短期、目標更為局限的團體所主導,而在此狀況下為什麼要關注這種特殊形式的團體治療?答案是,長期團體治療已經存在數十年,實務工作者已經從實徵研究和深思熟慮的臨床觀察中累積大量知識。我們認為我們在本書中描述的原型團體是一種密集的、企圖宏大的治療形式,對案主和治療師的要求都很高,這個團體也為治療師提供一個特別的視角,可藉由它來學習團體歷程、團體動力和團體帶領,而這些將會在他們全面的臨床工作發揮作用。帶領這樣一個團體所需的治療策略與技術是精細且複雜的(見第五、六、七章),然而,一旦學習者有所掌握,了解如何修改這些以運用於特定的治療情境,他們便能發展出在各式場域對各種臨床族群皆有效的團體治療方式。
受訓者應該自許成為富有創造性和悲憫之心的治療師,了解如何將理論應用於實務;同樣地,有悲憫之心的督導者也要有如此的理解(見第十六章)。臨床照護的需求不斷增加,加上團體治療的有效性和效率,使團體治療能成為符合未來所需的治療形式,團體治療師需盡可能地準備好迎向這些機會。團體治療師也要能夠好好地照顧自己,這樣才能持續有效地為他人處遇,並在工作中找尋到意義。
因為本書的大多數讀者都是臨床工作者,本書的目的乃是要與臨床有密切的相關性,然而,我們也認為臨床工作者必須與研究領域保持接軌,即使治療師不親自參與研究,也必須知道如何評估他人的研究。
本書最重要的基本假設之一是,此時此地的人際互動在有效的團體治療中至關重要。真正有力的治療團體能提供一個舞台,案主們能在這個舞台上自由地與他人互動,然後幫助成員辨識和理解他們互動中的問題,最終讓我們的案主能夠改變那些適應不良的型態。我們相信僅建立在其他假設的團體無法獲得完整的治療成果,例如心理教育或認知―行為取向。任何一種團體治療形式都可以藉由加入對人際關係歷程的覺察而變得更為有效,我們在本書深入探討互動性聚焦(interactional focus)的範疇和性質,以及它為性格和人際關係帶來明顯變化的能力。互動性聚焦是團體治療的引擎,有能力利用它的治療師更有能力進行各式團體治療,即使其團體模式未強調或未認可互動的中心地位亦然(見第十五章)。
我(亞隆)的小說《叔本華的眼淚》(The Schopenhauer Cure)可以做為本書的共同讀本,它以一個治療團體為背景,描述了本書所述的多項團體歷程和治療師技巧的原則,因此,在本版的幾個地方,我們請讀者閱讀《叔本華的眼淚》中對治療師技術作虛構描繪的段落。
過於厚重的書往往最終會被放在「參考書」的書架上,為了避免這種命運,我們不願意大幅增加本書的篇幅,因此,我們在增添許多新材料時不得不刪去舊的段落和引文。這是一個痛苦的任務,刪除許多被劃去的段落傷了我們的心也傷了我們的手,但我們希望這個成果是一部符合現今的、跟上時代的作品,能夠為學生和專業人員在未來15年及更長的時間裡提供良好的幫助。
第一章 療效因素
團體治療能幫助案主嗎?是的,確實可以。大量療效研究已一致且清楚地證實團體治療是極為有效的心理治療方式,它在提供助益上的力量不但至少等同於個別治療,它還能更為有效率地運用心理健康醫療資源。1然而吊詭的是,心理健康的專業培育課程卻縮減了團體治療的訓練。這是個極需關注的現象:如果我們想帶來我們所期待,同時也是案主所需要的影響力,便需要確保團體治療具有高品質。2有助於治療效果的團體因素和帶領者的特徵,便是本書全書的重點。
團體治療如何幫助案主?也許這是個簡單的問題,但如果我們能以精準且明確的測量工具來回答這個問題,那麼對於處理心理治療中最惱人且最受爭議的問題,心中就能有判斷的準則了。一旦這個準則確定後,便可依改變過程的重要面向制訂出一套理論依據,而治療師也可根據這些來釐訂策略,據此形塑團體經驗,以使它在各種案主、各式情境上能發揮最大的火力。雖然團體治療是有效的,治療師們在有效性上仍有極大的不同。3知曉如何最能推動這些具有療效的歷程,便是團體治療有效工作的核心,還好我們可以由研究證據得到許多方向,光有經驗並不等於有較佳的效果,那麼如何才會有較佳效果呢?答案是深思地工作、自省、獲得對工作的回饋,以及靈敏地運用具備同理與同調之治療關係。4
我們認為治療中的改變是十分複雜的過程,它經由人類各種錯綜複雜的經驗交互作用而產生,我把這種交互作用稱為「療效因素」(therapeutic factors)。由簡單面來探討複雜面,從基本細部歷程來了解整體現象,有相當大的好處,因此,我們將以描述及討論這些細部因素來開頭。
依我們的觀點,具治療性的經驗可自然分為下列11個主要因素:
1.灌輸希望(Instillation of hope)
2.普同感(Universality)
3.傳遞訊息(Imparting information)
4.利他主義(Altruism)
5.原生家庭的矯正性重現(The corrective recapitulation of the primary family group)
6.發展社交技巧(Development of socializing techniques)
7.行為模仿(Imitative behavior)
8.人際學習(Interpersonal learning)
9.團體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
10.情緒宣洩(Catharsis)
11.存在性因素(Existential factors)
我們在本章會討論前7個因素。因為「人際學習」和「團體凝聚力」非常重要與複雜,我們將它們安排在後續兩章中單獨討論。「存在性因素」將在第四章討論,因為與那一章的其他內容擺在一起,它們會最容易被了解。「情緒宣洩」與其他因素是息息相關的,因此也會在第四章一併討論。
這些因素之間的區分是人為的,雖然我們一一討論,但這些因素彼此間是相互依存的,它們並不是獨立發生作用的。此外,這些因素代表的是改變歷程的不同環節,有些因素發生在認知層次(例如,人際學習),有些因素發生在行為改變層次(例如發展社會技巧),有些發生在情緒層次(例如情緒宣洩),有些本身既是療效力量又是改變的前提(例如凝聚力)。雖然相同的療效因素發生在各種團體治療中,但它們的交互作用和相對重要性在各團體中有著極大的不同,而且,由於個別差異,同一個團體的成員感到獲益的療效因素也不同。5
請謹記療效因素乃是人為的建構,我們甚至可以將之視為對在學讀者提供的認知地圖。6這組療效因素並非不可替換,其他臨床工作者與研究者有提出不同的因素組合,雖然那些組合同樣也是人為的。某研究團隊認為一項核心的療效因素是:案主對其情緒表露與關係覺察可化為社會學習懷抱著希望。7沒有任何解釋系統可以涵蓋所有的治療,治療歷程的核心極為複雜,由經驗走向此核心的途徑幾不勝數(我們會在第四章更完整地討論這些相關議題)。
我們在此提出的這組療效因素乃得自於我們的臨床經驗、其他治療師的經驗、在團體治療獲得成功處遇之案主的觀點,及相關的系統性研究。然而,這些訊息來源並非無可質疑,不論團體成員或團體帶領者都不是全然客觀的,而且我們的研究方法常常也有限制。
我們從團體治療師們得到一些療效因素清單,其中真是五花八門且相互矛盾,這反映出探查了範圍廣泛的案主與團體。治療師們絕不是公正無私或不偏不倚的觀察者,他們為了鑽研某種治療方法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他們的回答大多由他們所信服的學派所決定,這乃是效忠效應(the allegiance effect)。8即使在抱持相同理念、說著相同語言的治療師群,對於案主進步的原因也不盡有共識。但對此我們並不訝異,在心理治療史上,處處可見帶來效果的治療師,但療癒之道卻非其所以為的理由。誰不曾碰過不知所以大幅進步的案主呢?
訊息的重要來源是由團體成員判斷他們認為最有幫助和最沒幫助的療效因素,研究者會繼續提出有關探討療效因素上的重要問題,像是療效因素對所有團體成員有著同樣的影響力嗎?影響案主反應的因素是什麼?是與治療師的關係或與團體的關係嗎?治療品質或深度有何影響力?9再者,研究還顯示團體成員所重視的療效因素,可能與其治療師或團體觀察員所認為的大不相同。10成員的反應也可能受其他許多因素影響:團體類型(即門診、住院、日間留院或短期治療);11案主的年齡與診斷;12案主的動機階段與依戀風格;13團體帶領者的理念;14以及案主們對同一事件有著不同的經驗,也會影響著彼此的經驗。15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