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精選解讀中學語文佳作28篇,外加附錄兩篇。從文本出發,注重文本內在問題的發現和新鮮意義的闡發,探尋作者為文的用心所在和生命感悟。是作者吳禮明老師“潛心會本文”“語語悟其神”的成果,堪稱一位中學語文教師精研業務、細讀文本的典範。
作者簡介
吳禮明,1969年11月生,安徽樅陽人,安徽省比較文學學會會員,省作家協會會員,文史學者,資深語文教師。在《名作欣賞》《清明》《語文教學通訊》《中國教育報》等報刊發表《意義與結構的重新梳理——魯迅〈阿Q正傳〉的文學社會學批評》《〈蘭亭集序〉文本關節梳理與再詮釋》等文章130篇,並出版《漢書精華注譯評》《後漢書精華注譯評》《散文閱讀新路徑》《在醉美的古詩詞裡重逢》等專著10部。被譽為“學者型教師”。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是作者吳禮明老師“潛心會本文”“語語悟其神”的成果,堪稱一位中學語文教師精研業務、細讀文本的典範。
對一篇篇耳熟能詳的中學語文佳作,作者靈心慧眼,別出機杼,述中時有新見,新見經得起推敲。
作者在綜述時,考慮最多的是廣大一線教師。從教師出發,是本書又一鮮明特色。材料可靠、富贍,結論明朗、可靠,牢不可破,讀本書的教師將大獲裨益。
對一篇篇耳熟能詳的中學語文佳作,作者靈心慧眼,別出機杼,述中時有新見,新見經得起推敲。
作者在綜述時,考慮最多的是廣大一線教師。從教師出發,是本書又一鮮明特色。材料可靠、富贍,結論明朗、可靠,牢不可破,讀本書的教師將大獲裨益。
序
序一
在細讀中彰顯見識和魅力
錢念孫
當今信息時代,每天海量信息風起雲湧,撲面而來。如何快速過濾和處理各種蜂擁而至、應接不暇的信息,已成為人們時常煩惱和困惑的問題。面對不是囿於信息太少而是苦於信息太多的時代,人們閱讀和吸納信息的方式也悄悄發生變化。我們不論是看書、看報,還是看電腦、看手機,已經越來越習慣於一目十行的快速瀏覽,甚至只是關注標題的一翻而過。這樣固然能夠提高閱讀的速度和效率,卻也難免囫圇吞棗、走馬看花,以至如《禮記·大學》所言:“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其實,從掌握知識,尤其是學習語文的角度看,我們恰恰應取相反的態度,即舍快取慢,去粗取精,擯棄不求甚解的粗放式閱讀,倡導鑽研式的精細閱讀。葉聖陶先生在《語文教學二十韻》裡,曾著重申說細讀的意義和價值:“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豈難致?潛心會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與津。”這告誡我們,作為語文教學的閱讀,“不求甚解”是浮淺疏狂的表現;只有潛入文本,細摳一字一句,才能理清作者思路,體會作者用心,“悟”出詞語背後的精神,真正把握文章的津梁。擺在我們面前的這本《美的旅程——中學語文教學文本闡釋精選》,就是吳禮明先生“潛心會本文”“語語悟其神”的成果,堪稱一位語文教師精研業務、細讀文本的典範。
所謂“細讀文本”,當然首先是指對文字的細嚼慢嚥,認真弄懂文章的一詞一句,各個段落之間的層次關係,作家創作的總體構思和脈絡展開,以及文字表面直指的和深層象徵的意蘊等。這種咬文嚼字和仔細推敲,無疑是中學語文教學不可忽視的關鍵環節。它不僅是理解文章內涵、掌握寫作技巧、提高表達水平的基礎性工程,而且是幫助學生積累文字傳達的廣闊知識、豐富情感和生活經驗的重要途徑。《美的旅程》重視字、詞、句的解讀,卻並不滿足於一般教參式的套路分析和老生常談,避免解讀的程式化和碎片化,而是注重文本內在問題的發現和新鮮意義的闡發,探尋作者為文的用心所在和生命感悟。
陶淵明的名篇《歸去來兮辭》,以往的解讀多認為其抒發了作者辭官歸隱的志願和喜悅心情,以及回歸鄉村田園後怡然自得的生活感受。“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諸如此類的詞句,確實勾畫了陶淵明掙脫仕宦羈絆、迷途知返的歡欣,歸心似箭的急切,以及與親人相見的高興和激動等。然而,禮明先生認為:“從《歸去來兮辭》裡僅僅看到作者回歸田園的快樂,則遠遠不夠。”他以“肉體的還鄉與精神的焦灼”為標題,指出陶淵明回鄉不僅要面對內心深處貧與富的交戰、窮與達的煩惱、生與死的煎熬,還要面對親人離世、生活艱難、暮年體力衰損等種種困難和考驗。“已矣乎!寓形宇內複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複奚疑!”他慧眼看出:“陶淵明這段表示決心和付諸行動的文字並不是輕鬆的”,因而也啟示我們思考“樂夫天命複奚疑”的喟歎,實有深層而豐富的內涵。
對於一篇篇耳熟能詳、似乎早已了如指掌的中學語文佳作,禮明先生幾乎都能像分析《歸去來兮辭》一樣,靈心慧眼,別出機杼,從中挖掘出人們常常忽略的新意和深意,並作出頭頭是道的論證和闡釋。譬如,談論《孔雀東南飛》,標題就是“府吏的局外與知識的悲哀”,這既點出焦仲卿的軟弱性格以及在母親與妻子矛盾之間模棱兩可的態度,為焦母的專橫跋扈和劉蘭芝的鎮定堅強提供了書寫與展示的空間;又說明劉蘭芝悲劇的產生,也與其“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緊密相關,因為婆婆需要的不是一個知書識禮的媳婦,而是一個可供隨意驅使的“下人”。在深層意義上,劉蘭芝的悲劇也可說是“專制對‘知識’可悲的勝利”的悲劇。類似這樣深入文章肌理並開人眼界的論述,在書中俯拾即是。如讀《詩經·衛風·氓》,看到“一個女人可以作出人生決斷的時代”;讀《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觸摸到“建構‘理解與溝通’的心路”;讀《後漢書·張衡傳》,體悟到“參透天道,奈何人道”的哀歎;讀魯迅《記念劉和珍君》,感受到“阮籍式的深情,離騷式的表述”。如此等等,不僅顯示了作者讀書善於在“不疑處有疑”的鑽研精神和可貴品格,也從接受美學的角度對文學史上經典範文的意蘊作了有價值的補充和豐富。
真正的閱讀從來不只是知識的被動吸收,也是閱讀者原有內在經驗被喚醒和激活,並在文本意脈的滋養下草長鶯飛、雜花生樹,產生新的感悟和認識的過程。這本《美的旅程》,一面汲取和消化經典的豐厚營養,一面對經典的內涵探賾索隱和闡幽抉微,開拓了中學語文教學細讀文本、深入闡釋的新境界。它不論是對繼承祖國文化遺產,尤其是學好用好中學語文經典文本的遺產,還是對提升讀者細緻觀察事物、培育敏感心靈、洞悉社會萬象和人生真諦的能力,都是頗有意義和價值的工作。
禮明先生囑序,讓我有機會拜讀書稿並頗受教益。匆匆寫下粗淺讀後感,權當旅遊景區有它不多、無它不少,甚至挂一漏萬的簡介。讀者諸君欲知實景如何,請翻開正文探幽攬勝,相信也會感到“此中有真意”,不虛一遊。
2022年5月30日完稿于合肥書香苑
錢念孫:1953年生,民盟成員,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出版著作《文學橫向發展論》《朱光潛與中西文化》等27部。近年來倡導君子文化、鄉賢文化研究,影響甚大。
序二
文本解讀,從哪裡出發
吳華寶
2012年為禮明的《散文閱讀新路徑》寫序,2016年為他的《中國醉美的古詩詞》作序,都是令人愉快的經歷。
此番研讀禮明新著,往往驚喜,既驚且喜,或先驚後喜;常常感歎,感動並讚歎,廢書而歎,擊節讚賞。我要鄭重祝賀禮明兄,是書是他的珍貴成果,也是語文界的重要收穫。
一
名篇佳構如同名珠、美玉,人人喜愛觀瞻,人人願意把玩。然而,正因其為名篇為佳構,讀者、研究者或“橫看成嶺側成峰”,或論甘忌辛,好丹非素,得出不同的結論,形成不同的觀點。禮明深知其理,也深知其弊,所以,他的研究實事求是,由始至終從文本出發,並以文本為歸宿。禮明的研究做得結實扎實,因此常獲創新的成果,相信他的成果和方法必然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讀《衛風·氓》,一般都會關注到桑女的決絕。禮明則沿波探源,從桑女的勇敢私奔中看出她悲劇結局的邏輯性,從心路歷程裡看出她性格的成長史。《一個女人可以作出人生決斷的時代——讀〈衛風·氓〉的細節》,使讀者的認識提升了,通透了,文章引人登上觀景平臺,居高臨下,從而可以從高處清晰地看《衛風·氓》了。
趙太后是不是“溺愛”長安君?禮明發掘相關史料,從家內外、國內外分析,從母親的身份和情懷分析,有力否定了“溺愛”觀。說“溺愛”,是簡單了,偷懶了,甚至是膚淺的,迎合的。觸龍是不是用了縱橫家的技巧?他知道趙太后既是母親,又是國家治理者,而二者是可以統一起來的。於是先從長輩(父母)愛孩子談起,獲取共同話題,後從國內外形勢發論,終於說服太后。縱橫家巧舌如簧,偽飾誇張,觸龍心平氣和,娓娓而談,入情入理,跟縱橫家真沒有多少關係。禮明的《建構“理解與溝通”的心路——〈觸龍說趙太后〉導讀》扎實有力,有很好的導引之效,有很好的糾偏之用。
討論蘇武故事的結束處,禮明忙裡偷閒,引讀蘇武歸漢以後的事,略加點撥,引發深思,力透紙背。
曹禺曾就《雷雨》發聲,禮明對曹禺先生的觀點也是客觀分析,肯定其是否定其非,作品問世,就是一種社會存在,對該作品的觀照,作者然,讀者未必然,作者未必然,讀者何必不然?
禮明兄的文章就是這樣:或縱橫捭闔,左右逢源,或追蹤溯源,發微探幽,或爬梳剔抉,明辨是非,或抓住細節,發散延伸,但一貫堅持從文本出發,不先入為主,不迷信盲從,也不刻意立異標新,一切由文本說了算。
二
不僅如此,我還要強調,禮明這部書的結撰,也是從語文教師出發的。
書中有一組“綜述”文章,如關於“推敲”的討論,關於陶潛的“隱逸”問題,關於現代詩如穆旦、艾青、梁小斌的詩的閱讀難度,關於魯迅小說的主題,等等,作者採用“綜述”手法。綜,提綱挈領、切中肯綮;述,客觀公允、簡約明潔。禮明兄掌握著故土桐城學派的利器,于義理的把握,於考據的使用,真可謂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更可貴的是,述中時有新見,新見經得起推敲。在綜述時,他考慮最多的,是廣大一線教師。從教師出發,是本書又一鮮明特色。材料可靠、富贍,結論明朗、可靠,牢不可破,讀本書的教師將大獲裨益。
在《是“讚美”還是“眷戀”——郁達夫〈故都的秋〉解讀》中,禮明語氣委婉,但是,結論明確。說郁達夫讚美故都的清、靜、淒涼,似乎沒有毛病,但推敲一下,清、靜、淒涼,實在是郁達夫的主觀感受,他喜歡它,享用它,陶醉於它,忘不了它,所以實在只能是眷戀。
《喪家狗,弄聖道具耳——讀李零信件和〈韓詩外傳〉所涉細節》一文,臧否名教授李零大作。在尊敬李教授的前提下,禮明徵引辯駁,條分縷析,犀利而溫厚,從容自若,兵不血刃而穩操勝券,即便李教授讀到此文恐怕也會一時語塞。
禮明對流行觀點、權威觀點加以評說駁議,給語文教師的啟發是十分深刻的。
不論到什麼時候,不論出現什麼新理論,教師的指導引領作用都擱在那裡,教師功夫過硬,課堂效果就好,學生受益就多。所以,“從教師出發”,也是從課堂出發,從學生出發。
三
文本解讀是語文教師的看家本領,文本解讀的功力是語文教師站位的標誌。所以,掌握文本解讀方法、熟悉解讀文本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
本書綜合使用多種解讀方法,書後兩篇附錄是點睛之筆,值得反復咀嚼,正文28篇堪稱樣板,需要細緻研讀。枯燥說教與現身說法的效果怎麼能同日而語?
不僅如此,禮明兄的這本書中,還有成為優秀教師的方法、教學研究的方法、做學問的方法、讀書的方法、寫作的方法……綜而言之,這部書是一座蘊藏豐富的金礦,請語文教師、中文系學生努力發掘!
2022年5月2日
吳華寶
1957年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中名師,安徽省特級教師。著有《趣味語文精選簡釋》《中學語文中外名篇比較欣賞》等20餘種。
在細讀中彰顯見識和魅力
錢念孫
當今信息時代,每天海量信息風起雲湧,撲面而來。如何快速過濾和處理各種蜂擁而至、應接不暇的信息,已成為人們時常煩惱和困惑的問題。面對不是囿於信息太少而是苦於信息太多的時代,人們閱讀和吸納信息的方式也悄悄發生變化。我們不論是看書、看報,還是看電腦、看手機,已經越來越習慣於一目十行的快速瀏覽,甚至只是關注標題的一翻而過。這樣固然能夠提高閱讀的速度和效率,卻也難免囫圇吞棗、走馬看花,以至如《禮記·大學》所言:“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其實,從掌握知識,尤其是學習語文的角度看,我們恰恰應取相反的態度,即舍快取慢,去粗取精,擯棄不求甚解的粗放式閱讀,倡導鑽研式的精細閱讀。葉聖陶先生在《語文教學二十韻》裡,曾著重申說細讀的意義和價值:“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豈難致?潛心會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與津。”這告誡我們,作為語文教學的閱讀,“不求甚解”是浮淺疏狂的表現;只有潛入文本,細摳一字一句,才能理清作者思路,體會作者用心,“悟”出詞語背後的精神,真正把握文章的津梁。擺在我們面前的這本《美的旅程——中學語文教學文本闡釋精選》,就是吳禮明先生“潛心會本文”“語語悟其神”的成果,堪稱一位語文教師精研業務、細讀文本的典範。
所謂“細讀文本”,當然首先是指對文字的細嚼慢嚥,認真弄懂文章的一詞一句,各個段落之間的層次關係,作家創作的總體構思和脈絡展開,以及文字表面直指的和深層象徵的意蘊等。這種咬文嚼字和仔細推敲,無疑是中學語文教學不可忽視的關鍵環節。它不僅是理解文章內涵、掌握寫作技巧、提高表達水平的基礎性工程,而且是幫助學生積累文字傳達的廣闊知識、豐富情感和生活經驗的重要途徑。《美的旅程》重視字、詞、句的解讀,卻並不滿足於一般教參式的套路分析和老生常談,避免解讀的程式化和碎片化,而是注重文本內在問題的發現和新鮮意義的闡發,探尋作者為文的用心所在和生命感悟。
陶淵明的名篇《歸去來兮辭》,以往的解讀多認為其抒發了作者辭官歸隱的志願和喜悅心情,以及回歸鄉村田園後怡然自得的生活感受。“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諸如此類的詞句,確實勾畫了陶淵明掙脫仕宦羈絆、迷途知返的歡欣,歸心似箭的急切,以及與親人相見的高興和激動等。然而,禮明先生認為:“從《歸去來兮辭》裡僅僅看到作者回歸田園的快樂,則遠遠不夠。”他以“肉體的還鄉與精神的焦灼”為標題,指出陶淵明回鄉不僅要面對內心深處貧與富的交戰、窮與達的煩惱、生與死的煎熬,還要面對親人離世、生活艱難、暮年體力衰損等種種困難和考驗。“已矣乎!寓形宇內複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複奚疑!”他慧眼看出:“陶淵明這段表示決心和付諸行動的文字並不是輕鬆的”,因而也啟示我們思考“樂夫天命複奚疑”的喟歎,實有深層而豐富的內涵。
對於一篇篇耳熟能詳、似乎早已了如指掌的中學語文佳作,禮明先生幾乎都能像分析《歸去來兮辭》一樣,靈心慧眼,別出機杼,從中挖掘出人們常常忽略的新意和深意,並作出頭頭是道的論證和闡釋。譬如,談論《孔雀東南飛》,標題就是“府吏的局外與知識的悲哀”,這既點出焦仲卿的軟弱性格以及在母親與妻子矛盾之間模棱兩可的態度,為焦母的專橫跋扈和劉蘭芝的鎮定堅強提供了書寫與展示的空間;又說明劉蘭芝悲劇的產生,也與其“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緊密相關,因為婆婆需要的不是一個知書識禮的媳婦,而是一個可供隨意驅使的“下人”。在深層意義上,劉蘭芝的悲劇也可說是“專制對‘知識’可悲的勝利”的悲劇。類似這樣深入文章肌理並開人眼界的論述,在書中俯拾即是。如讀《詩經·衛風·氓》,看到“一個女人可以作出人生決斷的時代”;讀《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觸摸到“建構‘理解與溝通’的心路”;讀《後漢書·張衡傳》,體悟到“參透天道,奈何人道”的哀歎;讀魯迅《記念劉和珍君》,感受到“阮籍式的深情,離騷式的表述”。如此等等,不僅顯示了作者讀書善於在“不疑處有疑”的鑽研精神和可貴品格,也從接受美學的角度對文學史上經典範文的意蘊作了有價值的補充和豐富。
真正的閱讀從來不只是知識的被動吸收,也是閱讀者原有內在經驗被喚醒和激活,並在文本意脈的滋養下草長鶯飛、雜花生樹,產生新的感悟和認識的過程。這本《美的旅程》,一面汲取和消化經典的豐厚營養,一面對經典的內涵探賾索隱和闡幽抉微,開拓了中學語文教學細讀文本、深入闡釋的新境界。它不論是對繼承祖國文化遺產,尤其是學好用好中學語文經典文本的遺產,還是對提升讀者細緻觀察事物、培育敏感心靈、洞悉社會萬象和人生真諦的能力,都是頗有意義和價值的工作。
禮明先生囑序,讓我有機會拜讀書稿並頗受教益。匆匆寫下粗淺讀後感,權當旅遊景區有它不多、無它不少,甚至挂一漏萬的簡介。讀者諸君欲知實景如何,請翻開正文探幽攬勝,相信也會感到“此中有真意”,不虛一遊。
2022年5月30日完稿于合肥書香苑
錢念孫:1953年生,民盟成員,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出版著作《文學橫向發展論》《朱光潛與中西文化》等27部。近年來倡導君子文化、鄉賢文化研究,影響甚大。
序二
文本解讀,從哪裡出發
吳華寶
2012年為禮明的《散文閱讀新路徑》寫序,2016年為他的《中國醉美的古詩詞》作序,都是令人愉快的經歷。
此番研讀禮明新著,往往驚喜,既驚且喜,或先驚後喜;常常感歎,感動並讚歎,廢書而歎,擊節讚賞。我要鄭重祝賀禮明兄,是書是他的珍貴成果,也是語文界的重要收穫。
一
名篇佳構如同名珠、美玉,人人喜愛觀瞻,人人願意把玩。然而,正因其為名篇為佳構,讀者、研究者或“橫看成嶺側成峰”,或論甘忌辛,好丹非素,得出不同的結論,形成不同的觀點。禮明深知其理,也深知其弊,所以,他的研究實事求是,由始至終從文本出發,並以文本為歸宿。禮明的研究做得結實扎實,因此常獲創新的成果,相信他的成果和方法必然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讀《衛風·氓》,一般都會關注到桑女的決絕。禮明則沿波探源,從桑女的勇敢私奔中看出她悲劇結局的邏輯性,從心路歷程裡看出她性格的成長史。《一個女人可以作出人生決斷的時代——讀〈衛風·氓〉的細節》,使讀者的認識提升了,通透了,文章引人登上觀景平臺,居高臨下,從而可以從高處清晰地看《衛風·氓》了。
趙太后是不是“溺愛”長安君?禮明發掘相關史料,從家內外、國內外分析,從母親的身份和情懷分析,有力否定了“溺愛”觀。說“溺愛”,是簡單了,偷懶了,甚至是膚淺的,迎合的。觸龍是不是用了縱橫家的技巧?他知道趙太后既是母親,又是國家治理者,而二者是可以統一起來的。於是先從長輩(父母)愛孩子談起,獲取共同話題,後從國內外形勢發論,終於說服太后。縱橫家巧舌如簧,偽飾誇張,觸龍心平氣和,娓娓而談,入情入理,跟縱橫家真沒有多少關係。禮明的《建構“理解與溝通”的心路——〈觸龍說趙太后〉導讀》扎實有力,有很好的導引之效,有很好的糾偏之用。
討論蘇武故事的結束處,禮明忙裡偷閒,引讀蘇武歸漢以後的事,略加點撥,引發深思,力透紙背。
曹禺曾就《雷雨》發聲,禮明對曹禺先生的觀點也是客觀分析,肯定其是否定其非,作品問世,就是一種社會存在,對該作品的觀照,作者然,讀者未必然,作者未必然,讀者何必不然?
禮明兄的文章就是這樣:或縱橫捭闔,左右逢源,或追蹤溯源,發微探幽,或爬梳剔抉,明辨是非,或抓住細節,發散延伸,但一貫堅持從文本出發,不先入為主,不迷信盲從,也不刻意立異標新,一切由文本說了算。
二
不僅如此,我還要強調,禮明這部書的結撰,也是從語文教師出發的。
書中有一組“綜述”文章,如關於“推敲”的討論,關於陶潛的“隱逸”問題,關於現代詩如穆旦、艾青、梁小斌的詩的閱讀難度,關於魯迅小說的主題,等等,作者採用“綜述”手法。綜,提綱挈領、切中肯綮;述,客觀公允、簡約明潔。禮明兄掌握著故土桐城學派的利器,于義理的把握,於考據的使用,真可謂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更可貴的是,述中時有新見,新見經得起推敲。在綜述時,他考慮最多的,是廣大一線教師。從教師出發,是本書又一鮮明特色。材料可靠、富贍,結論明朗、可靠,牢不可破,讀本書的教師將大獲裨益。
在《是“讚美”還是“眷戀”——郁達夫〈故都的秋〉解讀》中,禮明語氣委婉,但是,結論明確。說郁達夫讚美故都的清、靜、淒涼,似乎沒有毛病,但推敲一下,清、靜、淒涼,實在是郁達夫的主觀感受,他喜歡它,享用它,陶醉於它,忘不了它,所以實在只能是眷戀。
《喪家狗,弄聖道具耳——讀李零信件和〈韓詩外傳〉所涉細節》一文,臧否名教授李零大作。在尊敬李教授的前提下,禮明徵引辯駁,條分縷析,犀利而溫厚,從容自若,兵不血刃而穩操勝券,即便李教授讀到此文恐怕也會一時語塞。
禮明對流行觀點、權威觀點加以評說駁議,給語文教師的啟發是十分深刻的。
不論到什麼時候,不論出現什麼新理論,教師的指導引領作用都擱在那裡,教師功夫過硬,課堂效果就好,學生受益就多。所以,“從教師出發”,也是從課堂出發,從學生出發。
三
文本解讀是語文教師的看家本領,文本解讀的功力是語文教師站位的標誌。所以,掌握文本解讀方法、熟悉解讀文本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
本書綜合使用多種解讀方法,書後兩篇附錄是點睛之筆,值得反復咀嚼,正文28篇堪稱樣板,需要細緻研讀。枯燥說教與現身說法的效果怎麼能同日而語?
不僅如此,禮明兄的這本書中,還有成為優秀教師的方法、教學研究的方法、做學問的方法、讀書的方法、寫作的方法……綜而言之,這部書是一座蘊藏豐富的金礦,請語文教師、中文系學生努力發掘!
2022年5月2日
吳華寶
1957年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中名師,安徽省特級教師。著有《趣味語文精選簡釋》《中學語文中外名篇比較欣賞》等20餘種。
目次
目 錄
序一 在細讀中彰顯見識和魅力(錢念孫) | 001
序二 文本解讀,從哪裡出發(吳華寶) | 005
第一輯 可以感:其言有感觸
一個女人可以作出人生決斷的時代
——讀《衛風·氓》的細節 | 003
建構“理解與溝通”的心路
——《觸龍說趙太后》導讀 | 008
胸藏萬匯憑吞吐 筆有千鈞任翕張
——漫談《逍遙遊》的“形象性” | 016
一曲個人英雄主義的哀歌
——《李廣李陵傳》述評 | 024
大節不虧 彪炳千秋
——《蘇武傳》述評 | 030
參透天道 奈何人道
——《張衡傳》述評 | 033
府吏的局外與知識的悲哀
——《孔雀東南飛》家事轉為社會事件解讀 | 037
肉體的還鄉與精神的焦灼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歸園與生命意識 | 044
滿腹鬱結與全性傾瀉
——讀李煜的《虞美人》 | 053
阮籍式的深情 離騷式的表述
——讀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 056
朱自清《荷塘月色》“閒愁”說 | 061
美麗的思想 親切的交流
——欣讀朱光潛《咬文嚼字》 | 070
人性的盲目與困境
——曹禺《雷雨》“侍萍形象”解讀 | 073
生命的原生與本能的力量
——史鐵生《我與地壇(節選)》解讀 | 078
閱讀現當代詩歌的難度
——以穆旦、艾青、梁小斌的詩歌為例 | 085
第二輯 可以議:論議在析理
《鴻門宴》新解
——有關敘事情節的再梳理 | 095
楚漢之爭最後四個月大致情節梳理 | 108
《蘭亭集序》文本關節梳理與再詮釋 | 128
《歸去來兮辭序》解讀
——陶淵明親情、家傳、時運及人生決斷綜理 | 139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主題論 | 147
韓愈《師說》解詁 | 153
白居易《琵琶行》詩解讀指要
——從十餘年前一則典型課案說起 | 159
何人能揾英雄淚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新解 | 168
姚鼐《登泰山記》管窺 | 181
意義與結構的重新梳理
——魯迅《阿Q正傳》的文學社會學批評 | 191
是“讚美”還是“眷戀”
——郁達夫《故都的秋》解讀 | 202
一文數解構 思鄉情何沉
——王鼎鈞散文名作《腳印》解讀 | 213
喪家狗,弄聖道具耳
——讀李零信件和《韓詩外傳》所涉細節 | 223
附 錄
大呼三更見日出
——關於文本的幾個關鍵詞 | 237
我如今還在享用著它們賜予我的一切
——一個老中文系畢業生的讀寫思 | 247
後記 感念與言謝 | 253
序一 在細讀中彰顯見識和魅力(錢念孫) | 001
序二 文本解讀,從哪裡出發(吳華寶) | 005
第一輯 可以感:其言有感觸
一個女人可以作出人生決斷的時代
——讀《衛風·氓》的細節 | 003
建構“理解與溝通”的心路
——《觸龍說趙太后》導讀 | 008
胸藏萬匯憑吞吐 筆有千鈞任翕張
——漫談《逍遙遊》的“形象性” | 016
一曲個人英雄主義的哀歌
——《李廣李陵傳》述評 | 024
大節不虧 彪炳千秋
——《蘇武傳》述評 | 030
參透天道 奈何人道
——《張衡傳》述評 | 033
府吏的局外與知識的悲哀
——《孔雀東南飛》家事轉為社會事件解讀 | 037
肉體的還鄉與精神的焦灼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歸園與生命意識 | 044
滿腹鬱結與全性傾瀉
——讀李煜的《虞美人》 | 053
阮籍式的深情 離騷式的表述
——讀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 056
朱自清《荷塘月色》“閒愁”說 | 061
美麗的思想 親切的交流
——欣讀朱光潛《咬文嚼字》 | 070
人性的盲目與困境
——曹禺《雷雨》“侍萍形象”解讀 | 073
生命的原生與本能的力量
——史鐵生《我與地壇(節選)》解讀 | 078
閱讀現當代詩歌的難度
——以穆旦、艾青、梁小斌的詩歌為例 | 085
第二輯 可以議:論議在析理
《鴻門宴》新解
——有關敘事情節的再梳理 | 095
楚漢之爭最後四個月大致情節梳理 | 108
《蘭亭集序》文本關節梳理與再詮釋 | 128
《歸去來兮辭序》解讀
——陶淵明親情、家傳、時運及人生決斷綜理 | 139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主題論 | 147
韓愈《師說》解詁 | 153
白居易《琵琶行》詩解讀指要
——從十餘年前一則典型課案說起 | 159
何人能揾英雄淚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新解 | 168
姚鼐《登泰山記》管窺 | 181
意義與結構的重新梳理
——魯迅《阿Q正傳》的文學社會學批評 | 191
是“讚美”還是“眷戀”
——郁達夫《故都的秋》解讀 | 202
一文數解構 思鄉情何沉
——王鼎鈞散文名作《腳印》解讀 | 213
喪家狗,弄聖道具耳
——讀李零信件和《韓詩外傳》所涉細節 | 223
附 錄
大呼三更見日出
——關於文本的幾個關鍵詞 | 237
我如今還在享用著它們賜予我的一切
——一個老中文系畢業生的讀寫思 | 247
後記 感念與言謝 | 253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