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與逆境同行:領導學大師的16堂失敗訓練課,讓你翻轉慣性思維、突破困局( 全球暢銷經典)
滿額折

與逆境同行:領導學大師的16堂失敗訓練課,讓你翻轉慣性思維、突破困局( 全球暢銷經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庫存:4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成功的關鍵不是天分、學歷、也不是財富

而是面對逆境的能力

領導學大師破除失敗與成功的框架,教你──

面對逆境→翻轉心智→突破慣性→收穫成功

★第一名企業領袖麥斯威爾解析逆境的經典暢銷書

★「有了這本書,你將永遠不再害怕失敗。」──Famous Dave’s創辦人戴夫.安德森

我們向來學習的是如何成功,但其實能面對逆境,才能真正走向成功!研究成功人士近半世紀的麥斯威爾,用16堂課傳授我們如何為逆境做好準備,也是每個人都必須懂的成功之道──

● 面對逆境

眼前的錯誤不是失敗,而是成功的跳板,現在就做好準備,尋求未來逆轉勝。

→練習1:給自己一點「犯錯配額」,在任務結束之前用完。

→練習2:聚焦自己的實力,找出完成任務的另一條路。

● 翻轉心智

不受困於外界變化,要能洞悉自己的優劣勢,靠自己掌握局勢。

→練習1:思考當前的困難,然後寫下你可以採取的行動。

→練習2:羅列你的弱點以求改變,盤點你的強項(天賦、能力、機會、資源)並發揮到極致。

→練習3:開始付出自己──團隊優先、讓別人的生活更好。


● 突破慣性

開放你的思維習慣,反而會發現逆境帶來的機會!跨出困難的第一步,壞經驗也能變好經驗。

→練習1:用八個問題分析你最近的某次困局:原因、是否務實、潛藏的機會、學到的教訓、感恩經驗、其他價值、誰能幫忙、下一步。

→練習2:承擔風險克服嘗試更困難的事。

● 收穫成功

一時失志就重新站起來,擬定策略,繼續前進,然後收穫大成就。

→練習1:擬定一份成長計畫,將弱點變強項。

→練習2:從逆境中站起來的七大策略:目標落實、做好安排、執行、敢犯錯、抓住關鍵一刻、評估、調整。

本書運用超越逆境的40個實際案例、15個實作練習,麥斯威爾帶領我們走出低谷,再次邁向成功。

◎本書特色

1.顛覆人們對逆境的誤解,重新認識成功VS.失敗

許多人對逆境避之唯恐不及、以為錯誤不可逆、以為失敗就是終局……但其實不是。世界頂尖領導學大師麥斯威爾教你擁抱失敗,在逆境中依然向前邁進,將發現只差一步就能跨向成功,你的心態足以改變一切。

2.從生活中攻克逆境,打開成功大門

不需要準備完美或志向遠大才能行動,只要從重新認識逆境開始,揮別過去、堅定自己的內心,然後與逆境正面對決、勇於冒險,最後重新站起來繼續向前……麥斯威爾用15個心法引導我們一步步走出逆境,隨時都能再試一次。

3.每個人必備的逆境成長指南

韓德爾在最困頓的時候創作出顛峰之作《彌賽亞》、暢銷推理小說家約翰.克雷西曾被退稿七百多次、詩人雪萊曾被學校退學……超過四十位名人背後成功的故事在在激勵我們,沒必要放棄,只要專注克服眼前難關,並朝下一個目標前進,終能獲得更高成就。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

國際知名領導學專家、演說家,以及《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暢銷書作家。他的著作暢銷五十國,在全球銷售超過三千萬冊。

2014年時,他榮獲美國管理協會(AMA)評選為第一名企業領袖,並由《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與《Inc.》雜誌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領導力專家。創辦約翰麥斯威爾公司(The John Maxwell Company)、約翰麥斯威爾團隊(The John Maxwell Team)、美國事工裝備(EQUIP),與約翰麥斯威爾領導力基金會(the John Maxwell Leadership Foundation),這些機構已在全球培訓超過五百萬名的領導者。2015年,他們達成一項里程碑──訓練來自世界各國的領袖。

麥斯威爾博士更榮獲立功領導網絡(Luminary Leadership Network)頒發的德蕾莎修女獎之全球和平與領導獎項。目前,他每年會對《財星》(Fortune)前五百大企業、國家領袖,以及許多全球頂尖企業領導人演說。

暢銷著作《與人同贏》、《與人連結》、《精準成長》、《與成功連結》、《找對夢想》,其中《領導力21法則》(The 21 Irrefutable Laws of Leadership)和《開發你心中的領導者》(Developing the Leader Within You)均銷售超過百萬冊。

欲知更多資訊,請見JohnMaxwell.com。

相關著作:《找對夢想 [全球暢銷經典]:世界領導學大師的10大關鍵問題,教你設定目標,再實現夢想》《與成功連結 [全球暢銷經典]:用思考打造勝利人生!世界領導大師的11種高效思考練習》《精準成長[全球暢銷經典]:打造高價值的你!發揮潛能、事業及領導力的高效成長法則》《與人連結[全球暢銷經典]:成功不是單人表演!世界頂尖領導大師與人同贏的溝通關鍵》

譯者簡介

李宛蓉

專職譯者,已出版譯作六十餘本。

名人/編輯推薦

見證推薦

張敏敏|JW智緯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中華OGSM目標管理協會〉理事長

齊立文|《經理人月刊》總編輯

◎各界好評

《與逆境同行》一書,一反逆境領導學只是抽象地談心態面,麥斯威爾提出突破逆境的自我練習法……面對不斷來襲的危險,試著與之共存,而第一步,絕對是在承平時候不斷地準備自己,有步驟的自我心智鍛鍊,絕對是駕馭不確定未來的關鍵!──張敏敏(JW智緯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中華OGSM目標管理協會〉理事長)

作者書中提出與逆境同行的步驟,還有各個步驟裡提到的觀念提醒和必備能力,可以讓你反覆練習,確保你能夠做好充分的準備和守備,即使身陷絕境,依然能夠奮起。──齊立文(《經理人月刊》總編輯)

真正成功的人會失敗很多次。麥斯威爾在這本書讓你意識到失敗是人生常見的一部分,他讓你相信你可以克服它,並在過程中教你如何辦到。──勵志大師吉格.金克拉(Zig Ziglar)

我們所有人在生活中都經歷過工作或生活的失敗。這本書鼓勵你將失敗視為前進的墊腳石,而不是止步不前的訊號。它將幫助你充滿信心地面對失敗,並引導你遠離導致失敗的事實。── Auntie Anne’s創辦人安妮.貝勒(Anne Beiler)

麥斯威爾是一位領導者中的領導者,他知道如何才能取得成功。事實上,他用整本書來討論失敗這個話題,這一事實證明了「在逆境中前進」對於成功和領導力有多麼重要。──Peter Lowe International執行長彼得.洛(Peter Lowe)

無論你從事什麼工作,我都會向你強烈推薦麥斯威爾這本書。我們都經歷過某種形式的失敗,麥斯威爾博士向我們展示如何因應失敗並將其轉化為成功。他還提供一些成功人士的現實生活經驗,展示他們如何透過「與逆境同行」,來處理面對的每個困局。對任何人來說,這都是一本好書。──NFL亞特蘭大獵鷹隊前總教練Dan Reeves(丹.里夫斯)

麥斯威爾寫了一部關於處理重要生活議題的經典著作。《與逆境同行》是他迄今為止最好的書,這說明了很多事情!──NBA奧蘭多魔術隊合夥人帕特.威廉斯(Pat Williams)

成功沒有方程式,但避開失敗卻有跡可循!

張敏敏(JW智緯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總經理/〈中華OGSM目標管理協會〉理事長)

我們已經證明,從失敗中學習比向成功人士學習,更有價值!

每個成功個案,當事人的回溯,會有「倖存者偏差」,但是,每個失敗案例,當事人的回想,都充滿給下一個行動的提醒!而在展開下一次行動的過程中,要如何有意義的自我反思、有目的的試錯、增加心理韌性,才能讓之前的失敗就成為你學習的養分。

本書作者約翰.麥斯威爾,是美國非常知名的演說家、激勵者,由於其牧師的身分,因此在指導高階經理人和領導相關的著作上,充滿勵志色彩。這次,麥思威爾一反過去的領導成功學,反而以「失敗學」為主體,重新討論失敗帶給人的意義,作者認為,人在逆境中為什麼反而可以爆發實力,轉折點在於心理素質。

《與逆境同行》一書,一反逆境領導學只是抽象地談心態面,麥斯威爾提出突破逆境的自我練習法,包括從逆境中再起的七大策略,以及避免退縮的六個陷阱。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犯錯配額」這個想法。「犯錯配額」可讓自己於度過逆境的過程裡,用原諒自己、避免自責的態度,健康地面對甚至是自己造成的失敗。這種想法的提醒,其實是度過逆境非常重要的心理訓練。因為人碰到逆境,會想找出造成卡關的原因,而陷入鑽牛角尖的死胡同。使得遇到得做出重大且困難的決策時,會變得退縮且猶豫。這種「害怕再犯錯」的猶豫心情,更會造成另一個失誤。

另外,本書更特別提出要懂得:開始付出自己。意味著,在逆境中,不只讓自己過關,更進一步的,也帶著自己的團隊,一起度過難關,這種將團隊成員優先,讓別人生活更好的心境,是更高情操的表現,讓領導者身處逆境中,思考的是他人的痛苦,並且用上帝視角檢視自己所處狀況,反而會減輕自身痛苦,並尋找更多創意脫身機會。

筆者拙作《逆境領導》以英國厄尼斯.薛克頓爵士的第三次南極遠征為個案,談到在逆境中的領導者,如何克服心智,領導出一流團隊,而讓27位成員歷經七百多天冰上漂流,奇蹟般生還。這些克服逆境的關鍵,恰與約翰.麥斯威爾這本著作幾乎不謀而合,遙相呼應。我們都體認到,面對不斷來襲的危險,試著與之共存,而第一步,絕對是在承平時候不斷地準備自己,有步驟的自我心智鍛鍊,絕對是駕馭不確定未來的關鍵!

----------------------------
品嘗輸的感覺,收穫成功的果實

齊立文(《經理人月刊》總編輯)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勝敗乃兵家常事。」……你有沒有這樣安慰過遭遇挫折或失敗的人?目的無非是想說服對方看開一點,再站起來。

不過,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很有意識地覺察自己,是不是其實很擅長說些「漂亮話」來安慰別人,但是當所有的逆境、坎坷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坦白說,或許曾經流行一時的戲劇台詞──「我不喜歡輸的感覺」,更能精準、貼切地描繪每一個被擊垮的瞬間。

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人生敗多勝少,也知道應該屢敗屢戰,才能迎來皇天不負苦心人的甜美時刻,依然學不會和逆境共處?失敗了、犯錯了,就是難受得要命;跌倒了、趴下了,就很難爬起來。這本書就是嘗試解開這個「知易行難」的謎題,道理你都懂,只是你做不到!而這個知與行之間的落差,就是成功與失敗的唯一區別。

轉念的方法論

其實,討論成功學的書很難寫,因為成功的人各有各的心法祕訣,而且很多時候還完全顛倒,例如有人做一行換一行,有人卻是始終走同一條路。同理,傳授如何面對失敗的書也不好處理,因為說來講去道理好像都是同一套,無非是告訴你,被絆倒了也別白摔一跤,總是能汲取某些教訓,而絕大部分成功的人,都是歷經九敗,才得到那一勝的。

在書裡,作者便是著手進行一個這樣的很容易讀起來像心靈雞湯或道德說教的主題,解析普通人與成功者之間的關鍵差異。他寫道,無論是家庭背景、財富、機會、道德高尚、或境遇順遂,都不是成功的關鍵,「追根究柢,我只曉得,有一個因素會造成某些人光芒萬丈,某些人沒沒無聞:普通人和成功者的差別在於,他們對失敗的感受與反應。沒有其他的因素具有同樣的力量……。」

至於要怎麼改變我們對失敗的反應和感受,這還只是作者提出的第一個步驟,另外還有十四個步驟,讓我們透過古今中外、橫跨各領域的成功人士的經歷,從方方面面來檢視自己行為、調整自己的思維,避開你自以為讀懂了道理,成為了思想上的巨人,時日一久,卻始終只是個行動上的侏儒。

為什麼會這樣?那就是因為轉念已經夠困難了,要行動更難。有時候,你或許已經領會到,一次失敗、甚或多次失敗,也不能在你身上貼上「失敗者」的標籤,你還是有可能成功,但是可能某次嚴重的天災人禍,讓你畢生的心血付之一炬,就會讓你陷入萬劫不復的受害者心態,因為你會怨天尤人,為什麼逆境只發生在我身上。

換句話說,要成功,或是達到自己想要去的境地,確實是要歷經九死一生,所謂的死,就是任何時刻都有可能出現意料之外的風險、危機或考驗,而作者書中提出的十五個步驟,還有各個步驟裡提到的觀念提醒和必備能力,就可以讓你反覆練習,確保你能夠做好充分的準備和守備,即使身陷絕境,依然能夠奮起。

行動的啟動器

讀成功學和勵志書的好處和壞處明顯可見,好處是讀完的當下備受激勵、衝勁十足,壞處是這份動能很難延續,熱力很快就熄滅,甚至有些人會覺得滿紙荒唐言,都是拿些「最終功成名就」的人,來告訴我「有為者亦若是」,但是他們是他們,我是我,我遇過的事,比他們都慘多了。

說實話,我在讀書的時候,雖然一邊覺得作者實在是博學多聞,旁徵博引了那麼多好看的人物故事,系統性地歸納出那麼多原則方法,但是我一邊也在懷疑,我蓋上書以後,一定走的還是同一條老路,一切打回原形。

注意到了吧,走同一條老路。「天天做同一件事,卻渴望得到不同的結果,這樣的人不是瘋就是傻。」這句很常被引用的所謂名言,正時時刻刻在我們身上應驗。因此,我很喜歡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動力不會像閃電一樣擊中你,動力也不是別人(比如護士、醫生、家人)能夠送給你或強迫你的東西。關於動力的整個概念,根本就是陷阱,忘掉動力,著手去做就對了……不論什麼都行。不要管動力,只要去做,然後猜猜看會發生什麼事?等你開始做之後,動力就會自動降臨,讓你更容易持續下去。」

這給了我很大的提醒,「動力就像愛與幸福,都是副產品,當你積極投入某件事情時就會悄悄增加,在你最不經心的時候包圍你。」

在想要躺平的時刻,在做事拖拖拉拉的時候,在人生缺乏目標的茫然狀態裡,只要動起來,做點什麼,我們就算是嘗試打破了一點失敗的詛咒,開啟了改變的契機。

目次

推薦序

成功沒有方程式,但避開失敗卻有跡可循!──張敏敏

品嘗輸的感覺,收穫成功的果實──齊立文

前言 成為真正成功的人

01 成功者和普通人的主要差別是什麼?

第一部|重新定義失敗與成功

02 為失敗與成功找到新定義

03 如果失敗了,就是失敗者嗎?

04 想哭嫌太老,想笑又太痛苦

05 在失敗高速道路上找到出口

第二部|你介意改變想法嗎?

06 不論你遭遇什麼,失敗源於內心

07 過去的事是否正在挾持你的人生?

08 犯這些錯的人是誰?

09 放下自我中心──你不是唯一

第三部|擁抱逆境如同擁抱朋友

10 從負面經驗擷取正面益處

11 冒險──與逆境同行的唯一方法

12 讓失敗成為最好的朋友

第四部|增加你成功的機率

13 避免失敗的十大原因

14 成功與失敗之間的小差別造成大關係

15 重新站起來之後的作為才重要

16 現在你已準備好與逆境同行

附註

書摘/試閱

02 為失敗與成功找到新定義

偉大和平庸的差別,往往在於個人如何看待錯誤。──尼爾森.包斯威爾(Nelson Boswell,美國作家)

一九九九年八月六日,一位職棒大聯盟球員在蒙特婁棒球場踏上本壘板打擊,然後再度出局。這是他職業生涯的第五千一百一十三次,全部加起來是非常多趟走進打擊區卻沒有安打的路程!假如打者連續出局那麼多次,平均每一場球賽上場打擊四次,換算下來就是連續八季(總共一千兩百七十八場球賽)甚至連一壘都沒有踩上去!

那天晚上該球員有沒有心灰意冷?沒有。他可認為自己拖累了球隊?也沒有。你要知道,同一場比賽稍早的時候,那位球員的第一個打席就已經締造了里程碑,在棒球史上只有他和另外二十一個選手辦到。這位棒球選手擊出自己職棒生涯的第三千支安打,他就是聖地牙哥教士隊的湯尼.葛恩(Tony Gwynn)。

葛恩在那場比賽中揮棒五次,擊出四支安打,踏上壘包。可是這並非常態,通常葛恩每揮棒三次就有兩次落空,聽起來並沒有很厲害。不過如果你懂棒球的話,就會理解葛恩持續保持每三次揮棒就有一支安打的打繫率,已經使他成為同一世代中最偉大的打者。葛恩已然覺悟:想要成功安打,就必須出局很多次。

我從十幾年前就是葛恩的粉絲,以前住在聖地牙哥時還買季票去看他打球。我就是在那裡觀看葛恩的第一場球賽,此後更一直牢牢追蹤他的職業生涯,當他的安打數逼近三千大關時,我曉得自己想要在現場親眼目睹他完成那項壯舉。

在大家預料葛恩即將締造里程碑的當天,我在芝加哥一場教授領導力的課程剛剛結束,按照原定行程,隔天將要去費城演講。我匆匆忙忙換了機票,然後打電話給女婿史蒂夫,他本來是要陪我參加第二天的會議,此時我卻邀請他一起去看球,於是我們兩人跳上飛機,衝到蒙特婁去看那場球賽。

旅途中,我知道我們的行程很緊湊,但是揣測應該能夠趕得上。抵達機場時,一切都很順利,沒想到下了飛機之後,史蒂夫被海關攔下來無法脫身。隨著時間一點一滴流逝,我很確定我們將會錯過葛恩的第一次上場。一點也沒錯,等到我們趕到球場時,葛恩已經擊出他的第三千支安打。

你怎樣定義「失敗」?

在我們明白很可能會錯過葛恩的歷史時刻時,我們放棄了嗎?沒有。當我們趕到棒球場,曉得自己錯過那一刻時,我們掉頭回家了嗎?也沒有。我想買一本比賽專刊,卻得知全部都賣完了,當時我有感到失敗嗎?沒有。我們只是純粹很高興參與了那場盛會,就像不斷堅持、直到擊出安打的葛恩一樣,我們也得到了回報。賽事進行到後來,葛恩擊出一記界外球,球掉到觀眾席時被我接到了。幾個星期之後,葛恩替我在棒球上簽名,於是我擁有了他締造三千支安打的那場球賽的紀念品。

人們面對失敗時,最大的問題之一是太快論定生活中獨立的情境,並將之貼上失敗的標籤。其實應該放大心理格局,像葛恩那樣的人就不會把區區一次出局視為失敗,而是以更大的格局看待三振出局這件事。不同的看法使他堅持不懈,而堅持不懈則促使他的事業長長久久,進而引來成功的機會。

改變對失敗的看法會助你堅持不懈,最終達成自己渴望的目標。既然如此,究竟該如何判定失敗?我們先來看看失敗不是什麼:

一、人們以為失敗可以避免──不是

每個人都會失敗、會犯錯,我們都聽過「犯錯是人,寬恕是神」,這句話是英國詩人波普(Alexander Pope)在兩百五十多年前寫的,其實他也只是闡釋兩千多年前羅馬帝國時期的一句俗語罷了。今天的情況和當年並無不同:只要是人,就會犯錯。

大家可能熟悉墨菲定律和管理學的彼得原理,我最近想出「凡人法則」(Rules for Being Human)這個觀念,以下貼切地描述了人們的狀態:

法則1:你將學會教訓。

法則2:沒有錯誤──只有教訓。

法則3:教訓會反覆出現,直到你學會為止。

法則4:如果你學不會容易的教訓,教訓就會變得越來越艱難。(痛苦是老天爺叫你注意的一個方法。)

法則5:當你的行動改變時,就知道自己已經學會教訓了。

想來,作家諾曼.考辛斯(Norman Cousins)是對的,他說:「人的本質就是不完美。」你要明白,自己遲早都是會犯錯的。

二、人們以為失敗是單一事件──不是

我小的時候以為失敗是一次性的,我能想到的最佳例子就是考試,如果分數是F,就代表失敗了。可是我慢慢領悟到失敗其實是一個過程,如果考試不及格,不代表你是在單一事件中失敗,只是顯示你在考前的過程疏忽了。

一九九七年我寫了一本書叫《成功之旅》(The Success Journey,暫譯),從整體觀點討論成功的意義。我在書中為「成功」下定義:

知曉自己的人生目標

獲得成長以發揮潛力

播下種子以嘉惠他人

那本書的主要論點是:成功並非目的地,它不是你有朝一日將要抵達的終點,而是你經歷的一趟旅程。因此,能否成功端視你日復一日的作為,換句話說,成功是一個過程。

失敗也是一樣,失敗不是抵達某處。成功不是單一事件,失敗也不是,它是你一路走來對待人生的方式。蓋棺才能論定成敗,沒有人能夠例外,所以在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過程依然在進行,誰也不能拍板斷定。

三、人們以為失敗是客觀的──不是

當你犯錯時──不論是算錯重要的數字、錯過截止期限、丟了一筆生意、做出對孩子不利的選擇,或是參加球賽時漏接──是根據什麼判定那項舉動失敗了?你會根據錯誤導致的問題嚴重程度,或者是錯誤為你個人或組織造成的金錢損失,來判斷該項舉動是否失敗嗎?應該看上司對你發的火有多大,還是同事對你的批評有多嚴苛,來判斷你是否失敗嗎?並不是,失敗不能這樣判定。正確答案是:你是唯一能替你自己的舉動貼失敗標籤的人。

你知道嗎,幾乎沒有企業家在第一次嘗試創業時能順利成功,那麼第二次、第三次呢?根據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商學教授莉莎.艾莫斯(Lisa Amos)的說法,企業家在最終創業成功之前,平均會失敗三.八次。他們沒有因為問題、錯誤或疏失而卻步,為什麼?因為他們不把挫折視為失敗,而是認為前進三步、倒退兩步等於還是往前進了一步。結果就是他們勝過普通人,變為成功者。

四、人們以為失敗是敵人──不是

大部分人像逃避瘟疫一樣企圖躲避失敗,因為心裡害怕失敗。然而創造成功是需要苦難來磨礪的。NBA教練瑞克.皮提諾(Rick Pitino)的形容甚至更強烈,他說:「失敗是好事,它就像肥料。關於教練的每一項知識,都是我從錯誤中學習來的。」

如果你視失敗為敵人,等於是受制於能夠克服失敗的人。銀行家布羅克諾(Herbert V. Brocknow)深信:「從來不犯錯的人,聽命於會犯錯的人。」只要觀察成就斐然的人,你就會發現對方絕對不會把錯誤當作敵人,不論哪一個行業或領域都是如此。音樂學家埃洛伊絲.里斯塔(Eloise Ristad)強調:「當我們允許自己失敗時,同時也給了自己表現優異的許可。」

五、人們以為失敗不可逆轉──不是

美國德州有一句古諺:「打翻多少牛奶都不要緊,只要母牛還在就行。」換句話說,錯誤並非不可逆轉。正確理解任何事物,換個角度思考,當你只看見傾倒的牛奶,而沒有看到更大的格局,問題就產生了。正確看待失敗的人,會面不改色的接受失敗。

錯誤不會令他們想要放棄,
成功也不會讓他們自認高人一等。

每一個事件──不論好壞──都是人生過程中的一小步,或者就像企管學家湯姆.畢德士(Tom Peters)所言:「沒有做過愚蠢的事,就永遠做不成聰明的事。」

六、人們以為失敗是恥辱──不是

錯誤並不是永恆的印記。我很喜歡已故參議員小艾爾文(Sam Ervin Jr.)說過的這句話:「挫敗可能和勝利一樣有用,它能震撼靈魂,磨礪光華。」我們就是需要以這種方式看待失敗。

你犯了錯時,不要讓它扯你後腿,也別讓你自己認為犯錯是恥辱。你要讓每一次失敗都化為積累出成功的一步。

七、人們以為失敗就是終局──不是

就算你狠狠失敗了一場,也不需要讓失敗妨礙你繼續追求成功。以瑟吉歐.柴曼(Sergio Zyman)的故事為例,他是新可樂(New Coke)的幕後推手,行銷顧問羅伯特.麥克馬斯(Robert McMath)認為,新可樂是有史以來失敗得最慘烈的商品之一。柴曼曾經成功推出健怡可樂(Diet Coke),他相信可口可樂需要採取大膽的行動,以逆轉二十年來在對手百事可樂進逼下市場不斷下滑的局面。他的解決辦法是停止供應已經暢銷近百年的可口可樂,更改配方,推出新可樂。此舉堪稱是毀滅級失敗,在一九八五年持續了七十九天,害公司損失大約一億美元。人們厭惡新可樂,為此柴曼不得不離開可口可樂公司。

然而柴曼和新可樂的問題並沒有讓他灰心喪志,多年後有人問他,那一次的冒險行為是不是錯誤?柴曼回答:「絕對不是。」

那麼是失敗嗎?「不是。」

不然是失誤、失算、失利?柴曼回答:「算是有一點失手吧。如果你現在對我說:『你們當年弄的那套策略不管用。』我一定會說:『對啊,確實不管用。』然而從整體來看,那項行動的結局是正面的。」後來經典可樂(Coca-Cola Classic)捲土重來,使公司比過去更為強大。

可口可樂公司的已故董事長兼執行長戈伊蘇埃塔(Roberto Goizueta)證實了柴曼的評價。一九九三年他重新聘請柴曼回到可口可樂公司,他說:「以結果論定成敗。我們賺錢是因為公司締造好的結果,而不是因為行為正確。」

一切都視你的看法而定

假如你平常就斤斤計較極端的成功與失敗,每每把焦點鎖定生活中的特定事件,那麼請試著換個角度思考,這樣做你將能分享他人的哲學,例如耶穌使徒保羅就說過這樣的話:「不論置身何等處境,我都學習教訓,心滿意足。」這句話並沒有吹噓,因為保羅曾經親身遭遇過沉船、鞭刑、石刑、囚禁,但是他熬過了一切,信仰使他保持廣闊的格局。保羅明白只要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旁人給他貼成功或失敗的標籤都無所謂。

每個人的一生都充滿失誤和負面經驗,但你要知道:

當我們以不正確的方式看待失誤、回應失誤時,
失誤就變成了錯誤。

當我們一再以不正確的方式回應錯誤時,
錯誤就會變成失敗。

懂得在失敗中前行的人能夠將失誤或負面經驗視為人生的常態,從中學習教訓,然後繼續前進。為了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們會堅持不懈。

作家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 Irving)曾說過:「胸懷大志者立定志向,其餘凡人祈求願望;眼界狹窄者遭逢災禍便屈服,胸懷大志卻能凌駕災禍。」

殘酷的事實是:所有通往功成名就的道路,都必須穿越失敗的疆土,遍布荊棘的窮山惡水橫亙在每一個有夢想的人和實現夢想之間。好消息是人人都能通過失敗抵達這片惡土的彼方,達成自己的理想。正因為如此,暢銷書作家羅伯.帕森斯(Rob Parsons)才主張「明日隸屬於失敗。」

太多人相信這個過程應該是輕鬆的,創造力豐富的美國發明家愛迪生便觀察到很多人都抱持這種態度,他的反應是:

失敗純屬想像。人們不肯辛勤工作,因為在他們的想像中,成功可以不勞而獲。大部分人相信自己會在某一天醒過來就發財了,事實上這個想法對了一半,因為最終他們都是要清醒過來的。

每一個人都要做抉擇:自己是要渾渾噩噩沉睡一生,不計代價避免失敗?還是要清醒過來,體認失敗只是為了獲得成功必須付出的代價。如果我們學會擁抱失敗的新定義,就能自由自在開始向前邁進──以及與逆境同行。

悲劇發生後立刻振作前進

有一次我在晚餐時聽到一個很棒的故事,內容是關於某人為了成功付出的代價。福來雞(Chick-fil-A)連鎖速食店的創辦人崔特.凱西(Truett Cathy)講述他小時候做的事。崔特讀小學二年級時,發現他可以用二十五美分買到一手六罐可口可樂,然後每罐以五美分的價錢賣出,一來一去就賺了百分之二十。沒過多久,崔特就開始買進成箱汽水冰起來,這樣他的營收和利潤也隨之增加。等到天氣變冷,汽水不好賣了,他就改賣雜誌。崔特十一歲時,開始幫送報紙的鄰居跑腿,到了十二歲,他也擁有了自己的送報紙路線。

和那個年代的很多年輕人一樣,崔特也從軍了。一九四五年他退伍,準備追求新的機會。崔特喜歡餐廳,夢想和弟弟班恩一起開餐廳。兩兄弟打聽一些關於這個行業的事情之後,就湊了些錢,找到地方,開了一家燒烤餐Dwarf Grill(後來改名叫Dwarf House),地點在喬治亞州靠亞特蘭大南邊的黑普維爾(Hapeville)。這家餐廳每週營業六天,營業時間二十四小時,雖然工作極為耗力費時,可是從開幕第一個星期就開始獲利。可惜沒有過多久,崔特就面臨第一次重大打擊,之後更是三番兩次的挫敗。

第一次打擊來得相當早,時間是餐廳開幕之後三年。崔特的兩個兄弟在搭乘私人小飛機前往田納西州的查塔努加(Chattanooga)的途中墜機身亡。損失生意夥伴已經夠糟了,失去兩個兄弟更讓崔特痛不欲生,好不容易克服心理衝擊後,他獨自一人繼續奮鬥。一年後,他買下班恩遺孀持有的股份,又過一年,崔特開了第二家餐廳。

本來生意堪稱欣欣向榮,不料有一天晚上崔特接到電話,第二家餐廳失火了。他匆忙趕過去搶救,抵達時卻發現大火已經完全摧毀餐廳。雪上加霜的是,餐廳沒有保險。

短短幾個星期內,崔特又面臨另一項打擊:他發現大腸長了息肉,必須開刀割除。這個患病時機再糟不過,他沒辦法重建餐廳,反而必須去醫院開刀,開了一次後,又開第二次,連續幾個月都無法辦正事,令他非常沮喪。對於像他這麼精力旺盛的商人來說,這幾個月簡直像一輩子那麼漫長。

困頓期間想出百萬美元點子

一個活力旺盛的創業家被迫臥床幾個月,這段期間他會做什麼?如果這個人是崔特,那麼他會想出一個價值百萬美元的點子。無法工作的那段時間,崔特構思一個新想法:他向來喜愛吃雞肉,Dwarf House也賣很多雞肉餐點,還曾經賣過無骨雞胸肉這道菜。他心想:假如先把雞胸肉醃好、炸好,夾進圓麵包裡,再加上適當的調味料,那會怎麼樣?答案就是福來雞三明治(Chick-fil-A Sandwich),拜它之賜,崔特的餐廳就此發展成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控股連鎖速食店。

如今速食業將雞肉三明治的發明歸功於崔特,而福來雞在全美各地開了九百多家,總部設在亞特蘭大南方,占地七十三英畝,辦公室面積達二十萬平方英尺。二○○○年,福來雞的營業額打破十億美元,是餐飲業的翹楚,販售數以百萬計的雞肉三明治,以及數不清的現榨檸檬汁,這是他們名聞遐邇的飲品。公司生意蒸蒸日上,可是這一切的前提是崔特經歷了先前的挫折,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並且領悟到區區幾次負面的經驗並不代表失敗。

愛迪生相信:「生活中的許多失敗,是因為人們在放棄的時候,不明白自己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假如你能改變自己看待失敗的方式,就會得到咬牙苦撐的力量。重新定義「失敗」,將它看作為求進步必須付出的代價,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幫自己占據更有利的位置,可以在逆境中前進。

【BOX】與逆境同行第2步 學習「失敗」的新定義

如何幫自己學習「失敗」的新定義,並建立對於失敗與成功的不同觀點?答案是犯錯。Idea Connection Systems公司的查克.布朗(Chuck Braun)鼓勵受訓學員,利用犯錯配額(mistake quota)來激發不一樣的想法。每一個學員在每一段受訓期間都擁有犯錯三十次的額度,萬一全部用完怎麼辦?那就再給他三十次。結果學員都放輕鬆了,能以全新的眼光思考錯誤,並且開始學習。

下次你接到新的專案或任務時,不妨給自己定一個合理的犯錯配額。你預計會犯幾次錯?二十次?五十次?九十次?給自己一個額度,然後嘗試在任務結束之前用完配額。記住,錯誤並不等於失敗,錯誤只是在追求成功的旅途上,必須為成就付出的代價。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