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易經》用世並非光說不練的理論派,而是能具體運用在生活中,就讓本書帶你輕鬆入門。
◎重新編排,更易聚焦,善巧方便,節省查證對照的時間,提升學易效果,一窺《易經》的奧妙與哲理。
易无思也,无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
周流六虛,上下无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
又明於憂患與故,无有師保,如臨父母……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
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
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
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
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
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
本書有別於一般傳統《周易》經、傳的排列格式,不惜將過去版本習慣的順序暫置,如:文言傳、序卦傳,都做了些許的調整,避開呆滯,重覆尋找摸索的障礙,主要訴求期望能帶給有心研《易》者,可以更專注聚焦,善巧方便的節省查證對照的時間,同時也刻意地將紙張放大了一些,增加更多空白處,提供方便隨時筆記使用提升效果。
也有將孔子《序卦傳》心得,因應每卦內容,分段陳列於卦辭之前,以利學者基礎義涵之入卦開展;也將《說卦傳》中之八大卦特質,分類彙整聚焦於八卦之中,以便於一覽無遺,全方位的思考;特別是孔子當初在《繫辭傳》中,針對某些卦爻,有些珍貴特殊的短篇章句心得,筆者也設法集中羅列於各卦之中,以便學者更能深入理解爻義。
為了給「義理」之學《易》者,更廣泛的汲取空間,本書也將料事如神,諸葛孔明對《周易》爻辭的看法,附錄於每卦之後,以備耕餘,參考衍《易》之用,學者或可對照《周易》經、傳爻辭,欣賞其個中奧秘,學者若逢事業窒礙,由疑徬徨,亦可隨手拈來,自行占筮,自助助人,進德修業,至誠勵志,為我祖國國學發光發熱,榮耀先民列祖列宗於全世界。
作者簡介
占奇先生
本名蘇柏榮,字耀魁。
室內設計師,經營室內設計公司,經歷並見證台灣經濟奇蹟,輝煌騰達,揮金如土不可一世;也走過景氣谷底到處借貸窮困潦倒,求救無門。
2009年夫妻離異,勞燕分飛,又逢衰星現前體弱多病,冤親債主蜂擁而上,舉債度日眾叛親離,諸事不順,數度傷心欲絕。
所幸:「天機法雨禪寺」觀世音菩薩三菩薩、普賢菩薩、普陀山菩薩,慈悲鼓勵,發奮圖強,苦讀《易經》與釋、儒、道學、室房運海,前後參拾餘年,深湛體悟出孔子所言之:「絜靜精微」與「易與天地準、知幽明之故、知死生之說、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證實孔子所言真實不虛,卦卦示現屢屢應驗。
同理心!發願以自身為例,將心比心,無償協助衆生,解卦說卦嚴格自我,絕不愧對良知、不瞎掰、不造假、不偽飾,以天下利為利,以眾生福為福,與眾生分享《易經》人生的處事哲學,分享並傳承本人《易經》斷卦靈驗之心得,歸根五千年易學奧祕於一切嗷嗷待哺之衆生。
序
【作者序】
《易》學之學問,包羅萬象,若以結構先後歷史而言,筆者嘗略分為:象、卜、陰陽、數、筮、卦爻變、義、理、干支;然行中有氣,唯氣不可見,故借物顯象,節度於數,數變則質變,質變則數變,氣遊走於:象、數、義、理之間,潛伏於陰陽,具象於五行,是故義理論剛柔,象數探行氣,若人究竟明白:、理、氣、象、數,自然能徜徉在宇宙間,「能說諸心,能研諸慮,能定天下之吉凶,而成天下之亹亹者。」(《周易.繫辭下傳.第十二章》。)
筆者學《易》未曾間斷已三十餘年,自學《易》以來,曾多次走入冤枉路,也白忙了好幾年,甚至多次被欺騙愚弄,因此深知學《易》之路明師難逢,然各家法門不同,眾說紛云,更是難上加難……;筆者在此呼籲,初學者可嘗試從《周易》之孔子十翼大傳,及《周易》卦爻辭經文進入研讀,並同時從相關之各個朝代歷史背景了解,藉此一探浩瀚偉大的國學《易經》,受歷代國內外學者專家愛不釋手的原因何在?他們又如何運用《易經》表達出他們的各種訴求?在大概了解一切五行源頭的《易經》之後,再回顧確認自己適合「象數」或「義理」或「綜合」或其他的方向⋯⋯才不致偏離自己的興趣太遠。
唐朝宰相虞世南說:「不讀《易》,不足以為將相」;藥王孫思邈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易經》格局之大涉及芸芸眾生,由此可見,孔子在《周易.彖傳.賁卦》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見《周易》用世並非光說不練的理論派,而是具體運用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人文、天文、科學大智慧,更令人瞠目結舌,不可思議的是,《周易》用世以來,幾千年了,所懸掛在每卦上的卦爻辭,居然一字未改,至今神準契合屢試不爽。
宋大儒朱子在《周易本義》中提到:「易之書,卦、爻、彖、象之義備,而天地萬物之情見。聖人之憂天下來世,其至矣!先天下而開其物,後天下而成其務,是故極其數,以定天下之象,著其象,以定天下之吉凶。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所以順性命之理,盡變化之道也」。此話道出了卦爻中萬物命理之習性與命運,與其個中指歸義涵,同時也呼應了春秋年代,孔子在《周易.繫辭上傳.第十二章》所說的一段話:「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孔子就他對《周易》的理解心得,表達出他研究的成果結語,從「冒天下之道」這句話裡面,我們不能輕忽《周易》本身所蘊藏的深廣維度,佛家的慈悲喜捨,道家的清靜無為,儒家的四維八德三綱五常,皆能在《周易》卦象裡頭見到明顯的啟示,若解卦之人功力深厚一門深入,自然而然亦能絜靜精微的探究出天地之間的訊息,在出世與入世間取得平衡。此前後兩段話淺顯而易懂的說明了古聖先賢,皆以天下芸芸眾生之未來,為共同奮鬥目標,致力於卦爻義理象數極致變化之道,並實踐於先天下開物而成其務不遺餘力,古聖先賢既已明白告誡,後輩學者自當以冒天下之道為己任,用心致力於《易學》承先啟後,立志成就為《易學》之翹楚,再接再厲,精益求精。
孔子晚年贊易,在一九七三年,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易傳》之中,即留下實體的證明,其中對話:「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囊」,說明了孔子對《易》愛不釋手,孜孜不倦,勤勉不懈的學習態度,設若《周易》沒有極深之義涵寶藏,孔子何苦「居則在席」?又何故「行則在囊」?《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有云:「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史記》之文見證了孔子天生聖德,晚年好《易》,著述十翼大傳,孔子為求對《周易》的究竟理解,竟然「韋編三絕」,「韋」是指獸皮之韋,是革縷圍束,不讓背离用字,後解為古代用熟皮編串竹簡的皮繩,「絕」是斷之義,孔子一生博覽天下群書,汲取各方賢達能人殊勝智慧,窮極一生經歷,都能愛不釋手的翻閱《周易》,並將編串的皮繩翻斷了三次,可見《周易》的內涵底蘊,值得令人反覆不停地鑽研,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跟進呢?
至聖先師孔子,非但是晚年好《易》,也不乏相關史証,證實孔子用心致力研《易》,甚至是以《易》修心自省,如《論語.述而篇》,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又如孔子在《周易.繫辭上傳.第十章》曰:「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孔子乃集儒家思想大成智慧於一身之精神領導人,仍然如此好學,求知若渴,除了期待自我成長,不再陷入大過卦之處境外,同時也為通天下之志,而極深研幾,渴望成就為天下之務,實屬難能可貴,令人敬佩!人生為萬物之靈,其可貴之處就是有反觀內省之智慧,有《易經》這樣的冒天下之道,我們可以隨時調整並完善自我的皇極觀、太極觀和無極觀,這種自我改善的內涵,引導我們走向有錯則改、遇善則遷的人生哲學,圓融我們生活周遭的眾生,最終達到天人合德的狀態。正如孔子看待《周易》的態度,注重《周易》中乾德與坤德的教化,培養自身的浩然正氣,也會在遇到猶豫不決之時,誠心占卜問於天地神聖,去圓滿生活上的真善美實踐功夫。
隨者大陸的經濟起飛,世界各地與大陸有商業貿易往來的人士,據聞最近幾年來已經開始學習漢語了,企圖通過語言的暢通,爭取更高、更多的互動機會,進而取得長期合作利益空間;據說美國特郎普總統訪華時,也特意的展現其外孫女已經可以用漢語問好,也能唱漢語歌,背三字經了,一時之間,紅遍了全世界,也感動了全世界的華人社會,學習漢語的狂熱,除了原有亞洲鄰國地緣關係之外,據說英國、俄羅斯、美國、韓國、日本也都正在瘋學漢語,特別是俄羅斯已經將漢語列入全國統一考試的外語科目,據說前美國總統歐巴馬也要求各地幼兒園、中、小學都要開始學習漢語,這種漢語學習態度的世界潮流,正是影射出「了解中國」的前奏,而位居全世界最古老國家之一的光榮歷史文化,也將更普及的揭開神秘面紗,公諸於全世界,在此同時,享有世界名著之一的《周易》天書,蘊含著祖國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的輝煌文化背景,豈能敬陪末座,不做好準備?
本書有別於一般傳統《周易》經、傳的排列格式,不惜將過去版本習慣的順序暫置,如:文言傳、序卦傳,都做了些許的調整,避開呆滯,重覆尋找摸索的障礙,主要訴求期望能帶給有心研《易》者,可以更專注聚焦,善巧方便的節省查證對照的時間,同時也刻意地將紙張放大了一些,增加更多空白處,提供方便隨時筆記使用提升效果。
也有將孔子《序卦傳》心得,因應每卦內容,分段陳列於卦辭之前,以利學者基礎義涵之入卦開展;也將《說卦傳》中之八大卦特質,分類彙整聚焦於八卦之中,以便於一覽無遺,全方位的思考;特別是孔子當初在《繫辭傳》中,針對某些卦爻,有些珍貴特殊的短篇章句心得,筆者也設法集中羅列於各卦之中,以便學者更能深入理解爻義。
為了給「義理」之學《易》者,更廣泛的汲取空間,本書也將料事如神,諸葛孔明對《周易》爻辭的看法,附錄於每卦之後,以備耕餘,參考衍《易》之用,學者或可對照《周易》經、傳爻辭,欣賞其個中奧秘,學者若逢事業窒礙,由疑徬徨,亦可隨手拈來,自行占筮,自助助人,進德修業,至誠勵志,為我祖國國學發光發熱,榮耀先民列祖列宗於全世界。
本書主要以弘揚國粹,普及國學《周易》為訴求,本著同門于宗之心,不分象數、義理門戶之見,廣納《周易》用世思想之相關資料彙整,然《周易》一書,乃為我中華人文思想之大宗,亦為古代傳統學術道德哲學的核心,非一人所著作,實乃一部共襄盛舉,集思廣益,集體創作之歷史巨著,若論歷代學者專家之心得著作,乃成千上萬無以數計,周邊附屬資料之龐大,更非一般,不勝枚舉,本書著作,所幸有蔡明軒、謝坤竹、鄭芳如、鄭子玉等學者合力綱維,本書題材方得以順遂呈現,在此刻意提出,感銘於書,冀望《周易》用世思想實踐於普羅大眾,更期待《周易》用世可得廣被,受愛戴而義不容辭的闡揚珍貴之義,筆者以此呼應先前開路諸君前輩為禱。
蘇柏榮 字耀魁 號占奇先生 謹識
目次
自序感言
附錄一 周易本義朱子自序
附錄二 八卦取象歌
附錄三 上下經卦名次序歌
附錄四 河圖洛書
附錄五 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附錄六 《火珠林》金錢卦占筮法
周易上經
第一卦 乾 卦-乾為天
第二卦 坤 卦-坤為地
第三卦 屯 卦-水雷屯
第四卦 蒙 卦-山水蒙
第五卦 需 卦-水天需
第六卦 訟 卦-天水訟
第七卦 師 卦-地水師
第八卦 比 卦-水地比
第九卦 小畜卦-風天小畜
第十卦 履 卦-天澤履
第十一卦 泰 卦-地天泰
第十二卦 否 卦-天地否
第十三卦 同人卦-天火同人
第十四卦 大有卦-火天大有
第十五卦 謙 卦-地山謙
第十六卦 豫 卦-雷地豫
第十七卦 隨 卦-澤雷隨
第十八卦 蠱 卦-山風蠱
第十九卦 臨 卦-地澤臨
第二十卦 觀 卦-風地觀
第二一卦 噬嗑卦-火雷噬嗑
第二二卦 賁 卦-山火賁
第二三卦 剝 卦-山地剝
第二四卦 復 卦-地雷復
第二五卦 无妄卦-天雷无妄
第二六卦 大畜卦-山天大畜
第二七卦 頤 卦-山雷頤
第二八卦 大過卦-澤風大過
第二九卦 坎 卦-坎為水
第三十卦 離 卦-離為火
周易下經
第三一卦 咸 卦-澤山咸
第三二卦 恆 卦-雷風恆
第三三卦 遯 卦-天山遯
第三四卦 大壯卦-雷天大壯
第三五卦 晉 卦-火地晉
第三六卦 明夷卦-地火明夷
第三七卦 家人卦-風火家人
第三八卦 睽 卦-火澤睽
第三九卦 蹇 卦-水山蹇
第四十卦 解 卦-雷水解
第四一卦 損 卦-山澤損
第四二卦 益 卦-風雷益
第四三卦 夬 卦-澤天夬
第四四卦 姤 卦-天風姤
第四五卦 萃 卦-澤地萃
第四六卦 升 卦-地風升
第四七卦 困 卦-澤水困
第四八卦 井 卦-水風井
第四九卦 革 卦-澤火革
第五十卦 鼎 卦-火風鼎
第五一卦 震 卦-震為雷
第五二卦 艮 卦-艮為山
第五三卦 漸 卦-風山漸
第五四卦 歸妹卦-雷澤歸妹
第五五卦 豐 卦-雷火豐
第五六卦 旅 卦-火山旅
第五七卦 巽 卦-巽為風
第五八卦 兌 卦-兌為澤
第五九卦 渙 卦-風水渙
第六十卦 節 卦-水澤節
第六一卦 中孚卦-風澤中孚
第六二卦 小過卦-雷山小過
第六三卦 既濟卦-水火既濟
第六四卦 未濟卦-火水未濟
說卦傳
雜卦傳
繫辭傳(上)
繫辭傳(下)
書摘/試閱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s://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2607.pdf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