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修祈禱的氛圍(電子書)
商品資訊
ISBN:9786269716494
EISBN:9786269777501
出版社:游擊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多瑪斯.牟敦
出版日:2023/10/04
裝訂:電子書
版次:1版
商品碼:2222221338528
商品簡介
隱修的祈禱,就是一種處於寧靜、純樸的祈禱
隱修祈禱開花綻放之處的氛圍,就是沙漠的氛圍
傳奇的天主教隱修士多瑪斯.牟敦(Thomas Merton),在1948年出版了自傳《七重山》,該書一時洛陽紙貴、被讚譽為二十世紀的《懺悔錄》。這突如其來的暢銷成就,並未動搖牟敦的心志,他繼續在革責瑪尼修院中,潛心耕耘祈禱、默觀與寫作。1968年,牟敦踏上滿心期待的亞洲之旅,卻因發生意外事故而辭世,身後留下預備出版的《隱修祈禱的氛圍》書稿。在某種程度上,這部遺著透顯出他在悠悠隱修歲月裡的體悟、思索及轉變。
牟敦並非不問世事、獨善其身的隱修士,而是深知修士們同樣面對著世間男女無法迴避的深層存在問題,並且認為修院的圍牆不該阻隔他們對世界的責任。牟敦在人生最後階段轉向更徹底的隱居生活之前,曾擔任見習修士導師長達十年的時間,深度培育與近身觀察的經驗,也許令他選擇了自己回應時代需要的獨特方式。正如他的摯友、貴格會神學家史體爾(Douglas V. Steere)在本書前言寫道:
「牟敦熱切地覺察到我們時代的內在危機,以及這時代極度需要的默觀面向。可是,他似乎選擇透過這種方式來對這時代說話:即談論一小群無足輕重之人的狀況,他們自願向『生命的根源』交付了自己的生命。因為若藉由他身為一種靈性按摩師的勞動,他可以令他們鬆弛下來,並幫助他的一些隱修兄弟姊妹擺脫阻礙他們的強大纏繞,那麼他或能派遣一隊人,這些人可以撫觸這世界的心靈,達至療癒。」
牟敦在《隱修祈禱的氛圍》中精煉爬梳基督宗教的隱修傳統,精闢反思歷代關鍵隱修者的心得,逐步呈顯出默想、默觀、祈禱的豐富面貌與內涵,而這一切最終都扣連著隱修與世界的關係。牟敦對於1960年代世間的動盪不安有著深切的共感,但他始終堅守在修院的崗位,向外發出真摯而具洞見的聲音。本書中文版的問世距離原著發表已超過半世紀,但牟敦的深邃文字依然向此時此地的我們傳遞著不容忽視的信息:
「隱修士不單尋索他自己的內心:他投身那看來已『離開』卻仍屬其中一部分的世界,深入那世界的內心。實況是,隱修士離棄世界,只為更專注地聆聽來自它內在深處最深層和最受忽略的聲音。」「祈禱並不會蒙蔽我們,使我們看不見世界,而是轉化我們看世界的眼光,並且令我們在上主的光中看見世界、所有人及整個人類的歷史。」
共融推薦
夏志誠輔理主教(天主教香港教區)
文之光神父(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總負責人)
伍維烈修士(天主教方濟會小兄弟、本書校訂者)
樂峰修士(香港嚴規熙篤會聖母神樂院)
龐君華牧師(衛理神學研究院實踐神學講師、台灣衛理公會前會督)
潘怡蓉博士(中國神學研究院林高傑德教席副教授〔實踐科〕)
袁蕙文博士(靈閱文化社榮休社長)
陳張慧嫈總監(德慧文化創辦人,主責心靈輔導)
「什麼是祈禱?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是不少基督徒千百年來的困擾,不只是想在理性上求明白,更是在靈性和實踐中去掌握。
多瑪斯.牟敦,經過多年在世俗的浮沉,放下凡塵,步入修院,以生活為祈禱,以祈禱為生活;如果能夠親聞這位現代隱修士對祈禱的的領悟,相信必會大有裨益。
抱著這樣的求道之心,我展開《隱修祈禱的氛圍》,從牟敦的角度來探討祈禱:私自祈禱和公開祈禱是對立的嗎?行動與祈禱可以如何調和?自我否定及犧牲怎樣對祈禱生活是必要的?祈禱的誘惑是什麼?什麼是靈性的惰性、內在的迷惘?若遇到,可以怎麼辦?面對這些問題,牟敦都自如地從本篤會的靈修傳統及多位聖者的教導,還有他個人的體會,給讀者提供精闢的見解。由於我自己獲益良多,因此,不能不向大家推介啊!」
——夏志誠輔理主教(天主教香港教區)
「牟敦作為嚴規熙篤會會士,是二十世紀靈修大師,雖則與小弟所屬的方濟會靈修有別,但細讀他的作品,卻能夠給予我繼續在天主教內過奉獻生活莫大靈感。儘管聖方濟很有意識小兄弟要過的生活不是那時候的隱修(monastic),但牟敦對隱修祈禱的洞見,遠超過法定或歷史中的隱修生活。難怪本書名叫《隱修祈禱的氛圍》,因為正是這氛圍,造就了基督徒的靈修的氣候(climate)。
貧道有幸獲邀請參與校訂工作。感恩這基督徒合一見證的機會,原來靈修和祈禱使我們回歸基督徒的基本,不分宗派,不分隱修或任何形式的奉獻生活,都可透過在寧靜、安定、簡樸、專注的氛圍內,於聖三一共融內與主結合,從而更能邁向基督徒合一。」
——伍維烈修士(天主教方濟會小兄弟、本書校訂者)
「《隱修祈禱的氛圍》是牟敦留給我們的珍貴禮物。一位具社會行動者、藝術家、詩人、攝影師、神祕家(Mystic)、宗教共融推手及靈修作家等多種人生面向的人,留下的最後一本書,恰好訴說統御他所有身分的事:隱修傳統。在此最如魚得水的領域,他寫下扼要、整全、有機和圓融的隱修傳統導覽。這樣的書很美。
但為何要讀有關隱修的書?並非隱修有何特別,而是隱修/默觀的精神本是所有基督徒的信仰根本,『缺乏默觀和内在祈禱,教會便不能完成她轉化和拯救人類的使命。』因此,此書適合每一位基督徒去發掘。
整全、有機和圓融的靈修觀是此書亮點。當中,靈修經驗得到存在主義式的表達,禮儀、公共、教會的祈禱與個人默觀互相成全,行動的修行與默觀缺一不可,彼此扶持,宗教的象徵符號與清淨思緒的祈禱各有功用,沒有偏執。這讓人發掘到,生活的一切都可以在不同位置上交織成為祈禱的助力。
此書有一個深刻的影響,原來歸心祈禱(Centering Prayer)的名字源自書中這段話:『隱修祈禱並非始於「思慮」,而是由「回歸內心」開始,尋找一個人最深入的中心,在我們整個人和生命源頭的上主臨在中,喚醒我們極深處的存在。』
盼望讀者在書中找到燃亮默觀精神的幫助,彼此代禱。」
——樂峰修士(香港嚴規熙篤會聖母神樂院)
「《隱修祈禱的氛圍》對中文的讀者而言,可以說是一本既是遲到,又來得是時候的書。作為一本距今五十多年前多瑪斯.牟敦離世前,最後整理的著作而言,的確來得有點晚。但是面對現今時代所處的情境,以及近幾十年來華人教會突然對傳統靈修的重視而言,又可以說是來得正是時候。
身處現代資本主義的社會,以及面對近來世界種種的災難,世人比過去任何一個時候,更需要心靈上的力量。同時,在排山倒海的資訊下,人類也比任何時候,需要突破越來越看不清的前途與方向。作為基督徒的我們也越來越需要有更真實而深入的祈禱,除了安頓我們的心靈外,信仰的群體也要從中得到上主的指引,真確地看待這個多元至破碎的世界,尋得我們的使命。我們也更是需要在祈禱中,經歷參與上主轉變這個世界的力量。
閱讀中,明顯地感受到書中充滿了張力,如書中所言這原本是寫給較成熟的隱修者,但似乎也針對『理當對祈禱有興趣』的基督徒。隱修者一方面要『離棄』這個世界,但是『離開』卻是為了要『聽到世界遺留下來更深邃的聲音』。所以這不是逃避,反而是更深的投入,抽離不是為了更有理由批判或詛咒這個世界的不是,而是更慈愛地向這世界的苦難認同。這種祈禱看似消極,實為更積極地、有效地參與這個世界的苦難。
總結我從書中所得對祈禱的理解,『默觀的祈禱』、『隱修式的祈禱』、『內心的祈禱』都是重要的『農具』,用以除去我們心中的障礙,好開墾我們的『心田』,使我們能在寧靜中更專注地去聆聽、感受上主之愛,並省察我們的信德。最後我們的心田可以結出果實纍纍,有深度及力量地回應這個世界的需要。本書整合了牟敦對於『默觀的祈禱』、『隱修式的祈禱』多個向度的介紹,但並不是為了要探討禱告的『技巧』,而是在提醒著我們祈禱時應有的『態度』,而這正是決定祈禱生活品質的關鍵。
近來華人教會日益重視靈修,然而現代信徒卻比過去更無法安靜,禱告會易流於僵化,僅僅在重複報告我們的需要。如今導師越多,祈禱的目標有時更加模糊,對有心在祈禱操練的人而言,牟頓這本遲來的書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提醒:『缺乏默觀和內在的祈禱,教會便不能完成她轉化和拯救人類的使命。……她會淪為犬儒和世俗權勢的僕人……』」
——龐君華牧師(衛理神學研究院實踐神學講師、台灣衛理公會前會督)
「人類對自大驕狂的美化以及對自我中心的高舉,不單侵蝕人性的美善,也製造當代人的焦慮、失望與痛苦。牟敦指出默觀生活先要放下對虛假自我的依附與迷戀,追求謙卑地愛上主,並在祂的臨在中以敬畏之情善待眾生。
牟敦的作品啟迪我,默觀是認識與覺察的經驗,默觀者能在世界的喧嘩與紛擾中觸及深層的真相,洞察表象下的真實面貌;在講求表現與成就的競爭舞台背後,看清失去憐憫與公義的破裂關係;在人類的自利與狂妄的慶賀下,觀見壓迫與剝削的苦難。當默觀者能真誠地面對上主與接納本相時,才能從自我幻象的虛空中醒悟,歸回上主之愛的恩寵與活出由衷的慈悲。
默觀者因著全然信靠上主,能夠自由地產生對他人互愛的行動,朝向在萬事中與上主相遇。牟敦強調在充滿對立與混亂的時代,正是需要這種默觀的維度來使人覺醒,開創出友愛共融之路。」
——潘怡蓉博士(中國神學研究院林高傑德教席副教授〔實踐科〕)
「本書不是教你如何操練默觀和內在祈禱,也不是教你如何營造祈禱氛圍,乃是希望那些在祈禱生活中陷入了自滿、自義和自戀的基督徒醒悟過來。因靈性生命的成長是沒有技倆,也沒有捷徑,但卻有障礙。這些障礙會使內心祈禱變成自我尋覓,落入生命的虛偽,沒有以上主為導向的生活。牟敦在本書中強調默觀祈禱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會幫助你找到仁愛和生命。
真正和深度的默觀,是除去自戀式敬虔的幻覺,有勇氣面對生活的憂懼,並將它貫穿在我們生活的每個層面和各項活動,化為真誠和良善。不但如此,唯有在默觀和內在祈禱中,教會才能轉化和回應拯救人類的召命,否則便會淪為犬儒和世俗權勢的僕人。因此,真正祈禱所綻放的氛圍是沙漠的氛圍,是一種孤單、無助和荒涼的氛圍,唯有憂懼和倒空的心,才能在默觀中唱出沙漠之歌。」
——袁蕙文博士(靈閱文化社榮休社長)
「我相信世人能活出美善,讓世界能夠美好,是造物主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意旨。因此真心感悟牟敦這本『遺著』的中譯出版,是上主給當代華語尋道者的極大恩寵。當今世代的尋道者,如果沒有以『安樂至上、豐餘至死』為自我終極關懷,也並非無感人性、體制、社群及世界深沉破碎及崩壞的痛苦現實,會是怎樣的身影?我在近三年多處天災人禍、驟變無定、黯世黑日的『當代』現象裡,體驗憂懼、虛空、無望的漫漫長夜——此際,這書『黑夜的煉淨』及隱修祈禱的信德之光與愛,向我發出召喚!
禱告,其實是基督信仰跟隨者及靈性修練者的老生常談,然而禱告者及信仰群體是否能察覺自身『不忠於生命真相』,不墮入自我與上主的疏離,而從憂懼和怠惰真正被釋放出來,大師牟敦這本(整合隱修祈禱傳統、平衡默觀與行動張力及辨識思維及默觀祈禱的)深邃通透『小書』,照亮地引領著我,也將祝福我所接待的生命!」
——陳張慧嫈總監(香港德慧文化創辦人,主責心靈輔導)
「牟敦多年來從他教導和嘗試活出的隱修傳統中所發現的種種智慧,都精煉成這本小書。然而,這是他的精煉;因此,它代表了對於默觀召叫的一種獨特、殊異及二十世紀後期高度個人性的詮釋,然而就像它首次彙編時一樣,如今仍是嶄新且具挑戰性的。」
——Sarah Coakley(英國聖公會神學家)
「牟敦最後的遺言,承載著他自己關於更新的信息核心。……沒有甚麼比重新點燃這些最深度範圍的祈禱,更直接地救贖這個時代、恢復對活在每個人身上的神性形象的感知,以及提升男男女女對彼此內在和外在的責任感。」
——Douglas V. Steere(美國貴格會神學家)
「我希望你能緩慢而正念地閱讀這位具睿智遠見卓識之人的文字,用這種方法來讀:使你的閱讀本身成為一種默觀、一種默想、一種內心的祈禱。」
——一行禪師(精神導師、詩人、和平活動家)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多瑪斯.牟敦(Thomas Merton)
1915年出生於法國南部的普拉德(Prades),雙親相繼早逝,成長階段在美、法、英各國間流轉生活。曾就讀英國劍橋大學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悠遊於文學及寫作的天地。1941年進入美國肯塔基州革責瑪尼修院(Abbey of Gethsemani),成為嚴規熙篤會的隱修士,從此被稱呼為路易斯弟兄。
身為隱修士的牟敦並非不食人間煙火,而是堅守在修院中服務世界。他關注種族議題、抗議越戰、譴責核武,結識參與民權運動的民謠歌手瓊.貝茲(Joan Baez)、創建天主教工人運動的桃樂斯.戴(Dorothy Day)等人。也與一行禪師、達賴喇嘛、鈴木大拙等東方靈修大師來往交流,致力於宗教對話。
在修院的隱修歲月裡,牟敦不僅深度操練祈禱與默觀,同時筆耕不輟,一生著作超過七十本,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靈修作家之一。中譯作品包括《七重山》、《默觀生活探秘》、《獨處中的沉思》、《隱修士牟敦悟禪》、《默觀的新苗》、《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生命寂靜的山巔》等。
1968年,牟敦踏上亞洲之旅,走訪印度的加爾各答和德蘭薩拉、斯里蘭卡的波隆納魯沃古城等地,與不同的宗教領袖會晤交談,最終在泰國曼谷舉行的亞洲隱修院領袖會議上發表主題演講。這趟旅程因牟敦在曼谷的下榻處不幸觸電身亡而畫下句點,而他在行前整理好的《隱修祈禱的氛圍》書稿意外成了遺著,是他留給世人的珍貴禮物。
【譯者簡介】
堵建偉
香港樹仁學院社會學系畢業,東南亞神學研究院神道學士,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基督教靜觀靈修學會靈修指導深造文憑,美國神學研究協會(Graduate Theological Foundation)教牧學博士(主修靈修指導)。合編著作有《新世紀的神學議程》(上、下冊),譯作有《生命中的耶穌》、《隱修祈禱的氛圍》。現為小島工房負責人、文字工作者。
【校訂者簡介】
伍維烈修士
天主教方濟會小兄弟,曾任職景觀建築師、中學教師等。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神學院宗教碩士(宗教與藝術)及瑞士歐洲研究院表達藝術治療高級文憑。專責以創意過程為媒介,於方濟傳統內,提供個人心靈陪伴、靈修指導,帶領團體工作坊、退省等,推廣以體驗為本的「藝術×生態=方濟靈修」。
序
序言
多瑪斯.牟敦(Thomas Merton)的《隱修祈禱的氛圍》(The Climate of Monastic Prayer)最初於一九六八年預備出版,五十年後的今日再版,這是重新思考其意義的適當和重要時刻。
這是牟敦整理好的最後文稿,剛好在他一九六八年著名的「亞洲旅程」之前完成;這趟旅程因他同年十二月十日在曼谷的飯店意外觸電猝死而結束。那份文稿似乎在他啟程往東方前不久,便送至密西根州卡拉馬祖(Kalamazoo)的新熙篤會研究系列的編輯們手上。這份文稿後來也由赫德出版社(Herder & Herder)以不同的書名(《默觀祈禱》〔Contemplative Prayer〕)出版,並且在牟敦驟然離世的時候,斟酌了一些最終的編輯潤改,讓非隱修的讀者能更容易理解。事實上,兩間出版社在收到文稿後,都於一九六九年開始著手處理;熙篤會研究系列版本的題獻頁上,適度地加上了懷念牟敦的獻辭(如今這版本也有附上)。兩個版本都附上牟敦的貴格會朋友道格拉斯.史體爾(Douglas V. Steere)所寫的出色前言,該文超卓地把握了本書有關默觀的可貴這項洞見的核心。
然而,在一切隨著牟敦過世而來的轟動和身後讚譽中,這本書的珍貴重要性卻未得到應有的賞識。尤其是以《默觀祈禱》為書名,更可能誤導讀者有關它的內容:因為它既不是祈禱初學者的指南,也不是各種基督宗教默觀傳統的簡要歷史。其實,它恰巧是由不止一份早期的手稿拼合而成的,並且它的內容構思可能原本不是(如通常認定的)針對初學院(novitiate)的隱修士,而是較為成熟的隱修讀者。可是縱觀全書,這最終的整合所得,卻帶有牟敦十分獨特和個人性地融入東西方基督宗教隱修傳統的特徵:它固然包含對歷史的概覽,卻在其中帶有精選和綜合的原創性。牟敦對於隱修傳統關鍵人物的精闢反思,結合了他過往和後來持續習得的一切事物的典故,來源包括現代存在主義哲學、精神分析理論,以及各種佛教默想傳統。再者,有一項堅決的主張響徹全書:默觀並非逃避社會和政治的生活,遁入個人的內在,反而正是要驅使一個人進入政治抉擇的不安漩渦中。並且進一步來說:對牟敦而言,禮儀和默觀的必要聯合標誌著,這是教會能同時抗衡世界的花言巧語及教會自我滿足較隱晦的危險的唯一真正所在。本書的結尾段落是牟敦筆下最具先知性的言詞,它們代表了他最後的動人號召:邁向默觀性情的「純粹愛德」和真正的「虛空」,並且為了「上主的國度」的緣故,無懼地願意忍受那召叫一切具有犧牲性的含混(sacrificial ambiguity)。
牟敦自己曾經承認,也有許多其他人說過,他是一個複雜、難搞且常受煎熬的人物。他在革責瑪尼(Gethsemani)隱修院最後幾年,經歷了他隱修生涯中最嚴厲的情感和團體的考驗。許多人曾評論,在他熬過一九六六至六七年間和一名年輕護士發生戀情這令人震驚的風波後,終於得到某種突破,進入更大的平安;這不禁令人想在他這部最後論及祈禱的著作中,尋找此成熟過程的種種跡象。不過,我們必須謹記,這本書主要是由早期的作品集合而成的,以致我們在其中尋找任何關於近期事件的明顯自傳影射,都是徒勞的。即便如此,在這些篇章中似乎浮現出一種深度嶄新的靈性成熟,尤其是接近書末的部分——縱然沒有牟敦剛經歷過的情欲爆發的明顯徵象。具體而言,對於聖十字若望(John of the Cross)作品中的兩個「黑夜」的處理,在其真實性上異乎尋常,並且一再回到憂懼(dread)這個牟敦的中心題旨:「赤裸裸的憂懼」是「不確定的」,因為它似乎暗示一種完全的「虛空」,然而根據聖十字若望的解釋,這卻是神聖的火和光最終能將靈魂吞噬到其自身強大的愛中的唯一狀態。牟敦在他人生早期曾寫過一本關於聖十字若望的著作,主要是受到他和雅克.馬瑞坦(Jacques Maritain)的友誼和交流所啟發;不過出於某種原因,那本書相對不成熟,顯然無法從內部掌握聖十字若望的洞見。如今在他最後的著作中,他像是曾遭遇第二個「心靈的黑夜」的人——經歷它一切極度的痛苦,卻能瞥見存在且遍及其中的事物——毫無疑問地寫下:不是逃到某個彼世的領域,而是願意在受苦的世界中「承受愛的光芒」——正如史體爾十分恰當地引用威廉.布雷克(William Blake)的詩句。
牟敦在本書的最後一章承認:「真正的默觀者總是稀有和少數的。」但他隨即補充,教會在其一切的教導、活動和祈禱上,無論如何都必須總是「以默觀為主導」。這是本書仍然是為每一個人而寫的原因。它無疑是在「隱修祈禱的氛圍」中孕育而成的;可是牟敦的目光,往往必是轉向世上焦躁不安的渴求,正如他投向他隱修兄弟們的領域一樣。容我這樣說,牟敦多年來從他教導和嘗試(往往十分搖擺)活出的隱修傳統中所發現的種種智慧,都精煉成這本小書。然而,這是他的精煉;因此,它代表了對於默觀召叫的一種獨特、殊異及二十世紀後期高度個人性的詮釋,然而就像它首次彙編時一樣,如今仍是嶄新且具挑戰性的。
薩拉.科克利(Sarah Coakley)
劍橋(Cambridge)及伊利(Ely)
二○一八年四旬期
目次
序言∕薩拉.科克利(Sarah Coakley)
導言∕一行禪師
前言∕道格拉斯.史體爾(Douglas V. Steere)
導論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註釋
書摘/試閱
導論
隱修士就是回應從上主而來的特殊召叫的基督徒,他從塵世生活較為積極關切的事物中退隱,以全身投入悔改、「皈依」、更新(metanoia)、捨棄和祈禱之中。以積極的說法是,我們必須了解,隱修生活首先是祈禱的生活。那些消極的元素:獨處、禁食、服從、懺悔、捨棄財富和野心,都是為要清除障礙,以致可以用祈禱、默想及默觀,來補充因放棄那些其他關切的事物而騰出的空間。
這些關於祈禱的篇章基本上是為隱修士們寫的。然而,正如一本由精神分析師所寫、主要以精神分析師為對象的精神分析著作,若不是太專門的話,也可以吸引對這些事物有興趣的外行人。所以一本關於隱修祈禱的實用而非學術研究,應該對所有基督徒都具有吸引力,因為每位基督徒都要成為某種意義上祈禱的人。雖然只有少數人渴望獨處或蒙召進入隱修生活,但所有基督徒至少在理論上對祈禱的興趣,都應足以能夠閱讀和運用這裡給隱修士們的話語,按他們自己的聖召境況修改應用。肯定的是,在現代都市生活的壓力底下,許多人單單為求生存,都會面對尋求某種內在寧靜和操練的需要,以維持他們的人性和基督徒身分,以及靈性的自由。為了改進這樣的生活,他們或許慣常尋求退修和祈禱的時刻,從中深化他們默想的生活。這些篇章討論的,是祈禱的根本性質,而不是特別的祕技。因此,這裡所說的,適用於任何基督徒的祈禱,縱然較少強調某些屬於獨處生活考驗的強烈程度。
首先,隱修祈禱是本質上簡單的。在原始的隱修主義,祈禱不一定是屬於禮儀的,縱然人們很快便把禮儀視為隱修士和詠禱者(canons)的專長。實際上,在埃及和敘利亞的第一批隱修士只有最基本的禮儀,他們的個人祈禱既直接,又不繁複。例如,我們從沙漠教父語錄中讀到,一位隱修士向聖麥加利沃斯(St. Macarius)請教怎樣祈禱。後者回答說:「不用多說話。只要伸出雙手,並說:主啊,求你按你所想和你清楚知道的方式可憐我!而當仇敵緊迫著你,便說:主啊,幫助我!」在加西盎(John Cassian)的《會談錄》(Conferences on Prayer)中,我們看到早期的隱修士十分強調由聖詠集∕詩篇或聖經其他部分的短句組成的簡單祈禱。其中一段最常用的是,「天主,求你快來拯救我!」∕「上主啊,求你救我!」(Deus in adjutorium meum intende)
乍看之下,有人可能會好奇這麼簡單的祈禱,和「默觀」的生活有甚麼關係?從前的沙漠教父最初沒有想像過自己會成為奧祕主義者,縱然事實上他們一般都是。他們小心謹慎,不去追求奇特的經驗,而是力求「純潔的心」,並控制他們的思緒,來保持思想和內心清空掛慮與關注,以致他們都可以一同忘掉自我,並奮力達至愛上主和服侍上主。
這種愛本身首先表現在愛慕上主的話語。祈禱乃取材自聖經,尤其是聖詠集。最初的隱修士看待《聖詠集》∕《詩篇頌集》(Psalter)不單為一部包含其他聖經經卷的匯集,而是一本有利於克修生活的書,其中顯示了內心對抗黑暗勢力的隱祕活動。「戰爭聖詠」(battle Psalms)都演繹為涉及情慾和魔鬼的內在爭戰。默想首先是經文默想(meditatio scripturarum)。但我們切勿想像,早期隱修士努力追求的,是十分知性和分析性的聖經「默想」。對他們來說,默想就是以「發自內心」、深度和簡單的專注,牢記與複述聖經的話語,令其成為自己的言詞。所以,在這種隱修祈禱的原始形態中,「內心」便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曾有人請聖麥加利沃斯解釋一段聖詠的片語:「你所看到的我心中的思慮〔默想〕。」他進而提出了最早有關「內心的祈禱」(prayer of the heart)的描述之一:帶著深度專注,在一個人的存在根基,亦即在被視為個人所有內在真相之根柢和源頭的「內心」,呼求基督的名。「在一個人的內心」呼求基督的名,等同用最深切和極度摯誠的信心呼求他,就是從整個人都集中在禱告上,撇開一切非必要的元素,縮減至只有呼求他的名,並簡單祈求幫助。麥加利沃斯說:「沒有一種默想,比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拯救和受讚頌的名,不受干擾地內住你裡面,更為完美的了;正如有記載說:『我呢喃好似燕子,我哀鳴[默想]有如斑鳩。』這就是那敬虔之人所做的,他恆久忍耐地呼求我們主耶穌基督拯救的名。」
……
無論如何,為求簡單,我們會集中在隱修默想最基本的形態上,並會討論內心的祈禱;這種方法是一個人扎根在自己的內在真相中,而保持自我處於與上主和真實(reality)的同在。我們會按情況參照古代文獻,但對於該主題的發展主要是現代的。
畢竟,海德格的存在主義中一些基本主題,正如它們所強調的死亡那不可規避的事實、人對真實性(authenticity)的需要,以及某種靈性的解放,都可以提醒我們,令隱修祈禱蓬勃的氛圍,並未完全在我們現代的世界消失。相反地:現今這時代,按其本質是危機的、革命的、鬥爭的時代,乃呼喚著特殊的尋索和叩問,這其實是隱修士在他的默想和祈禱中的工作。因為隱修士不單尋索他自己的內心:他投身那看來已「離開」卻仍屬其中一部分的世界,深入那世界的內心。實況是,隱修士離棄世界,只為更專注地聆聽來自它內在深處最深層和最受忽略的聲音。
……隱修祈禱的道路並非隱晦地逃避基督宗教道成肉身和救贖的脈絡。它是跟隨基督、共赴他的受難和復活,以及救贖世界的特殊道路。因這緣故,獨處中禱告的多重向度,就是關於人的日常痛苦、他的自我尋索,以及他對自己的虛榮、錯謬及背叛能力感到噁心的時刻。祈禱的道路引導我們的,遠不是建立一個牢不可破的自戀式安全感,而是直面假我(false self)的冒裝和輕蔑;那假我所追求的,是單為自己而活,並只為享受「祈禱的慰藉」本身。這種「自我」(self)是純粹的幻覺,終極而言,那為這種幻覺而活且靠它而活的人,最終必定活在厭惡和瘋狂中。
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承認,社交生活或所謂的「塵世生活」,本身正推動這種幻覺和自戀式存在至極致。人在現代社會中的疏離和迷茫的奇怪狀態或許更加「承受得住」,因為這種狀態是人們共同一起生活,並充滿各種消遣娛樂和逃避——同時帶著有效行動的機會和真正的基督徒自我忘懷(self-forgetfulness)。可是在這一切生活之下,乃是懷疑和自我質疑的根基,這根基早晚必使我們直面我們生命的終極意義。這自我質疑必定帶有某種存在性的「憂懼」(dread)——一種關於不安全、「失落」、放逐、罪惡的感受。一種不知甚麼原因一直覺得不真實的感受,並不是對抽象的道德或社會規範,而是對於一個人自己最內在的真實。在這意義上的「憂懼」,不純粹是一種對於報應的幼稚恐懼,或是天真的罪疚感,懼怕觸犯禁忌。那其實是深深覺察到,一個人可以對自己和其他人都極度詭詐:人一直活在欺詐中。
這種掙扎的獨特隱修向度存在於一種實況中,即社會本身、體制的生活、組織、「認可的方式」,實際上都可能鼓勵我們活在虛假和幻覺中。隱修的「憂懼」的深層根柢其實是那內在的衝突,那使我們以為要真實地面對上主和自己,我們就必須與熟悉、既定和安全的規範決裂,並走向陌生的境況中。「人若不恨父母……。」基督的這些話顯示出所有基督徒皈依背後的深層衝突——轉向自由,不再基於社會認可和相對的疏離,而是基於純真的信德,直接依賴一位看不見且神祕莫測的上主。
必須立即說明的是,這種掙扎不會止於隱修院的大門,而往往會在一個人的隱修聖召的衝突中再次顯露出來。隱修更新和改革的目的是找尋各種方法,使隱修士和修女們藉由用新方法來深化和發展聖召,而能依然真實地活出自己的聖召,不單是犧牲他們的生命以支撐古老的架構,而是灌注他們的努力,創造隱修生活的新形態、默觀經驗的新領域。
這正正是隱修士對世界的首要服務:這種寧靜、這種聆聽、這種質疑、這種面對世界所忽略自身(兼具善惡)的謙卑和勇氣。在本研究較後面的部分,如果我們頻繁地提及此「憂懼」概念,就會是這種存在性的意思。
那位真正屬於祈禱、認真面對自身聖召最深層挑戰的隱修士,事實上正面對著存在性的憂懼。他體驗到自己裡面的虛空(emptiness)、真實性的缺乏、對忠誠的追求、現代人的「失落」;然而,他體驗這一切的方式,完全異於現代世界的人所用的方式,並且更加深入;對於現代人來說,這種對自己及其世界的不安覺察,也成為一種苦悶和靈性迷失的體驗。隱修士便在最深和最中心點上直面自己的人性及其世界中的人性,在那一點上,空無(void)看來擴展為絕望黑暗。隱修士便要面對這嚴峻的可能性,並要拒絕它,正如卡繆筆下的人物直面「荒謬」,並藉著他的自由超越它。透過隱修祈禱純真和謙卑的祈求,絕對絕望的選擇轉變為完美的盼望。隱修士面對最壞的景況,卻從中發現最好的盼望。由黑暗帶來光明;由死亡帶來生命;由深淵帶來上主所派遣的聖神數之不盡的奧祕恩賜,令一切都更新,轉化這個受造和獲救贖的世界,並在基督裡重新建立一切。
這就是隱修士的創造和療癒的工作,是在寧靜中、在靈性袒露中、在虛空中、在謙卑中成就的。這是參與基督救贖的死亡和復活。因此,每一位基督徒若十分渴望的話,可以進入與這個祈禱和默想之教會(即沙漠教會)的寧謐共融。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