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哈佛幸福課(簡體書)
滿額折

哈佛幸福課(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哈佛幸福課》內容簡介:“幸福是什么”是一個人類社會中被廣泛討論的話題,常識和滿書架的自助類書籍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學習、工作、積累財富、經營婚姻、養育子女、健康飲食,我們就能擁有幸福的未來。如果有人告訴你這只是關于幸福的錯覺,你作何感想?
這個人就是人稱“幸福教授”的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吉爾伯特。他摒棄了有關幸福的傳統觀念,從科學的角度為我們上了一堂新穎生動的幸福課。
作者關于幸福最鮮明的觀點是: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在于人類可以預見未來,因此,人類也就有了區別于其他所有動物的幸福感;但是,人類對于未來自己的情感預期,往往和實際有著很大的“預測偏差”。書中列舉了大量怪誕的實驗,引用了大量的心理學和行為科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你以為中大獎可以讓你幸福無比,被解雇會讓你一蹶不振,但事實上,中獎的幸福感遠沒有你預期的那樣強烈持久,被解雇的失落感也遠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痛苦。我們都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幸福基礎值”,生活中的成就與挫折,往往只是短暫地改變我們的幸福水平。很快地,我們就會回歸自己的“幸福基礎值”。
那么,如何才能撞上幸福呢?吉爾伯特認為,現代社會的人們擁有自主的選擇權,有史以來第一次,我們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人們應當“智慧地購買”幸福,提升自己的“幸福基礎值”。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丹尼爾·吉爾伯特 譯者:張巖 時宏

丹尼爾·吉爾伯特,社會心理學家,在哈佛大學他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幸福教授”,這是因為他領導著一個研究人類幸福本質的“社會認知與情感實驗室”。他提出了“預測偏差理論”,被認為是世界上幸福研究領域的最具影響力和最權威的學者之一,他的教研工作曾為他贏得眾多獎項,其中包括由美國心理協會頒發的“青年心理學家杰出貢獻獎”。2002年,他被《個性與心理學雜志》評為“當代50位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心理學家”之一;2003年,他的研究論文被《心理學探究》雜志評為社會心理學領域的“4部現代經典著作”之一。
他的研究成果經常被刊登在《紐約時報》、《福布斯》、《理財》、《紐約客》、《華爾街日報》、《今日心理學》等媒體上。

名人/編輯推薦

《哈佛幸福課》編輯推薦:汪丁丁、張德芬、張怡筠、王福重、余世存、黑幼龍、汪冰、古典、廉思、蔡天新、肖鋒、郭昕、丹尼爾·卡尼曼、丹尼爾·戈爾曼、斯蒂芬·列維特聯袂推薦、解讀《哈佛幸福課》。
獲評亞馬遜網上書店“年度十大商業好書”。
榮獲英國皇家學會最佳科普書籍獎。
連續23周入選《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迄今為止關于幸福的最權威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媲美《情商》、《影響力》。
作者是“幸福研究領域”的極具影響力的專家,幸福研究作為一個跨學科領域吸引了心理學家、經濟學家和其他實證研究人員,當然也吸引了眾多感興趣的大眾讀者、學生、政府官員、企業家、教育人士。
哈佛大學“幸福教授”告訴我們:書福是一門科學,幸福是一種能力。汪丁丁,張德芬,張怡筠,汪冰,古典,王福重,黑幼龍,蔡天新,余世存,李子勛,郭聽,廉思聯袂薦讀。

科學地解讀幸福
一個忘恩負義的孩子比毒蛇的牙齒更讓人痛徹心扉。
——莎士比亞《李爾王》
假設你剛剛得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下最後的10分鐘了,你會做什么呢?你會不會沖到樓上,點燃一支從福特總統執政時期就一直珍藏在裝襪子的抽屜里的萬寶路香煙?你會不會氣定神閑地走進老板的辦公室,向他細數他的種種人格缺陷?你會不會開車到新購物廣場旁邊的牛排店,點一份半熟的帶骨牛排,毫不在乎半熟的牛排里含有對身體非常有害的膽固醇?當然,你到底會干什么是很難說的;不過,在人生的最後10分鐘里,多數人會干一些平時不敢干的事情。
平日里大多數人都不敢干出格的事情,而有些人卻對此頗不以為然。他們還會慫恿你像過最後10分鐘那樣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個10分鐘——這只能證明有些人將會把生命的最後10分鐘用來給別人出餿主意。在期待自己的生命自然而又正常地延續下去的時候,我們的行為肯定同期待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不同。我們減少脂肪的攝入,盡量不抽煙,在上司開了一個不怎么好笑的玩笑的時候盡職盡責地微笑著,還會戴著浴帽坐在浴缸里一邊吃著杏仁餅干,一邊讀著一本有關幸福學的書。為了將來著想,我們小心翼翼地做這些事,就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看待自己的將來,用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來描繪一個又一個能夠讓自己幸福的明天。我們絕不放任自己沉湎于任何及時行樂式的享受中,而是時刻要為將來的那個自己負起責任。為了能夠在退休之後悠閑地打高爾夫球安度晚年,我們每個月都會存一點兒錢;為了能夠不受冠狀動脈硬化和假牙之苦,我們定期慢跑和使用牙線;為了有朝一日能夠把小臉兒胖嘟嘟的孫子抱在懷里享受天倫之樂,我們不得不忍受臭氣熏天的尿布,還要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講著《帽子里的貓》這樣的故事。甚至覺得在便利店花上1美元也是在積德行善,因為很快我們就能夠享用到現在我們付錢買下的奶油夾心蛋糕了。事實上,幾乎不管在什么時候,無論我們想得到什么——晉升、婚姻、汽車或者漢堡包——都是為了“未來的自己”能夠在一秒鐘、一分鐘、一天或是10年之後享受到從“現在的自己”這里繼承下來的這個世界。而現在,我們期待“未來的自己”在享受今天的英明決策和嚴格自律帶來的勝利果實的時候,會感激“現在的自己”作出的犧牲。
好吧!好吧!你可千萬別屏住呼吸,指望“未來的自己”知恩圖報,跟我們的子女們一樣,“未來的自己”也常常會忘恩負義。我們累死累活地干,希望能夠把我們認為“未來的自己”會喜歡的一切留給“他們”。可是,“他們”卻辭去了工作,留長了頭發,搬離舊金山或者搬到舊金山,還認為現在的我們簡直愚蠢得可笑,居然認為“他們”會喜歡那些東西!我們不但沒有得到任何贊賞和獎勵,到頭來,“未來的自己”居然還感謝上帝沒有讓一切都按照我們鼠目寸光、引人誤入歧途的計劃進行。甚至,在咬了一口幾分鐘前我們剛買下的那個奶油夾心蛋糕之後,“未來的自己”還會苦著臉抱怨我們點心買得不對。當然沒有人喜歡被批評,然而,假如我們努力奮斗的事情并沒有為“未來的自己”帶來快樂,或者我們沒有能夠成功避免的事情反而給“未來的自己”帶來了快樂,那么,“他們”確實有充分的理由對我們投來鄙夷的目光,并質疑我們到底是怎么想的(雖然這有點忘恩負義)。“未來的自己”可能會承認我們的動機是好的,或勉強承認我們已經竭盡所能了,但是,“他們”還是不可避免地會向心理治療師抱怨,說我們竭盡所能爭取到的結果對“他們”而言還是不夠好。
怎么會這樣呢?我們不是應該很清楚明年甚至是下午的那個自己的品位、愛好、需求和渴望嗎?難道我們對“未來的自己”了解得還不夠,不能規劃“他們”的生活嗎?難道我們找不到“未來的自己”將會珍視的事業和愛人嗎?難道我們買不到會讓“未來的自己”喜愛許多年的沙發套嗎?為什么最後這些東西都被束之高閣?為什么“未來的自己”的生活中充斥著我們認為不可或缺而“他們”卻認為讓人受罪、令人尷尬或者一無是處的東西?為什么“未來的自己”會批評我們選擇的戀愛對象,質疑我們謀求事業發展的策略,還要花大價錢去清除我們造價不菲的文身呢?為什么在想到我們的時候,“未來的自己”不會感到驕傲和欣賞,反而會感到悔恨和如釋重負呢?要是過去我們曾經在某些根本性的方面忽略了“未來的自己”、怠慢了或者虐待了“他們”,對此我們還能夠理解,可是,我們為“他們”奉獻了所有的青春年華,“他們”怎么能夠在我們終于達到了夢寐以求的目標之時感到失望呢?我們不遺余力想要“未來的自己”避開那個地方,可是,“他們”現在就在那里,甚至為此被喜悅沖昏了頭腦,怎么會這樣!“他們”出問題了嗎?
或者,是我們出問題了嗎?
在我10歲那年,我們家最神奇的東西就是一本關于視錯覺的書,通過它,我認識了繆勒-萊耶線條、內克爾方塊和剪影高腳杯。兩端箭頭開口向外的那條線怎么看都比箭頭開口向里的那一條要長,可是,用尺子一量就能發現兩條線其實一樣長;內克爾方塊有時候看起來是側面開口,有時候又像是頂端開口;這一刻,高腳杯的圖案看起來像是兩張對視的側臉,而下一刻又變成一只高腳杯了。我會坐在爸爸書房的地板上,花上幾個鐘頭盯著這本書——這些簡單的圖形居然會讓我的大腦相信一些明知不對的東西,這讓我著迷。就在這個時候,我認識到錯誤是很有趣的,并開始規劃一個包含幾處錯誤的人生。但是,視錯覺之所以有意思,并不僅僅是因為它使每個人都犯錯誤,而是因為它使每個人都犯同樣的錯誤。要是我看到一只高腳杯,你看到貓王,而我們的一個朋友看到的則是蘑菇形狀的卡通圖案,那么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塊有趣的墨水漬,而不是一張蹩腳的視錯覺圖案。視錯覺之所以如此吸引人,是因為每個人都是先看到高腳杯,再看到兩張側臉,然後,一眨眼的工夫,它就又變成高腳杯了。視錯覺在我們的認識中造成的錯誤是自然發生的、有規律的和成體系的。它們不是愚蠢的錯誤,而是聰明的錯誤——正是這些錯誤幫助那些真正理解它們的人窺見人類視覺系統精巧的構造與內部工作原理。
在試圖想象自己未來的時候,我們犯下的錯誤也是自然發生的、有規律的和成體系的。它們也有固定的樣式,在很大程度上,它們能夠像視錯覺反映人類視覺的局限性一樣反映出人類預見的局限性。這就是本書要探討的問題。雖然書名中提到了“幸福”,但是這并非一本告訴你該如何找到幸福的行動指南。那一類圖書都在自助類圖書書架上,如果你買了一本那樣的書,并做了那本書鼓動你做的一切,卻發現自己還是很郁悶,那么,你可以回過頭來讀讀這本書來了解一下為什么會這樣。這本書講述的是一些基本的科學道理,而這些道理解釋了人類大腦是如何想象未來,如何預測自己將會最滿意哪種結果,以及這樣的預測的準確性如何。這本書討論的是眾多思想家在過去2000多年間苦苦思索的問題,并利用這些思想家(以及我自己)的想法來解釋為什么我們對于“未來的自己”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的了解如此淺薄。這個問題就像一條跨越數條國境線但卻無法通行的河流,因為還沒有哪個學科能夠對這個問題給出有說服力的解釋。本書結合了心理學、認知神經學、哲學和行為經濟學的理論,得出了一個我自認為很有說服力的解釋,當然,這個解釋到底有沒有道理,還要讀者自己來判斷。
寫一本書的過程本身就給作者帶來了滿足感,不過,閱讀一本書則需要讀者投入時間和金錢,所以你自然希望能夠得到明顯的收益。如果你感覺一本書既沒有讓你受到教育,又沒能讓你感到愉悅,作為補償,你應該能夠回到讀這本書之前的時光并收回你的凈投資。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寫作本書的時候,我希望可以把它寫成一本讓人感覺興味盎然、不忍釋卷的書,當然,前提是它的讀者并非自視甚高的人,而且剩下的生命之路還夠長,至少要比10分鐘長。在讀完本書之後,你感覺如何誰也說不清,即使是那個即將要開始閱讀本書的“未來的你”也不知道。不過,要是未來的那個你在讀完本書之後感到不滿意,至少“他”能夠理解為什么一開始的時候你會錯誤地認為“他”會感到滿意。

目次

關于本書,他們這樣評價…… … VII
專家導讀一 / 你撞上你的幸福了嗎? … XIII
專家導讀二 / 幸福:心理學、經濟學和哲學 … XVI
專家導讀三 / 我們為什么還沒幸福? …XIX
專家導讀四 / 幸福指數與幸福經濟 … XXIII
序言 / 科學地解讀幸福 … XXVI

第一部分 || 夢想的幸福
第一章 / 通往幸福未來的思考之旅 … 3
只有人類可以創造未來…7
你的未來是什么樣子…11
學習活在當下 … 17
人們為什么會推遲享用免費大餐?… 18
控制未來能帶給我們幸福感 … 21
關于幸福的作戰計劃 … 25

第二部分 || 幸福是什么
第二章 / 幸福的相對論 … 29
追求幸福是人類行為的根本動機 … 33
哲學家眼中的幸福 … 37
言不由衷的偽幸福 … 40
每個人眼中的幸福都是不同的 … 41
記憶是人生體驗的濃縮版 … 42
幸福的魔力 … 44
戴著有色眼鏡看到的幸福 … 48
相對而言的幸福感 … 52
揭開幸福的神秘面紗 … 56

第三章 / 測測你的幸福感 … 57
被誤讀的情感體驗 … 60
你幸福了嗎? … 63
測量情感體驗的3個科學法則 … 67
至關重要的幸福感 … 74

第三部分 || 想象力的雙重身份——魔術師與冒失鬼
第四章 / 想象出來的幸福 … 79
你的記憶可信嗎?… 84
大腦是最偉大的魔術師 … 87
從唯實主義到唯心主義 … 90
大腦是天才的造假者 … 92
富人并不像你想的那樣幸福 … 95

第五章 / 幸福的細節 … 103
存在的與缺失的,我們更容易忽略後者 … 106
想象力的細節缺失 … 109
今天得到19美元與明天得到20美元,你更期待哪個?… 113
自作主張的想象力 … 117

第四部分 || 未來的幸福
第六章 / 未來的現實枷鎖 … 121
有著現實影子的未來… 124
被現在改寫了的過去… 125
當現實照進未來… 126
神奇的預感能力… 129
跟隨預感作對選擇… 133
盒子里的未來… 134
第七章 / 相比較而言的幸福 … 139
空間維度上的幸福與時間維度上的幸福… 142
想象的終點,不會距離起點太遠… 147
為什么我們總喜歡拿現在與過去作比較?… 150
并列的多種選擇為什么更讓我們頭疼?… 154
在買主和賣主眼中,同一件商品的估價差別很大… 156
無法消除的厚今主義… 159

第五部分 || 幸福的技術
第八章 / 偏好與現實的博弈 … 163
找針的游戲… 168
是銀行還是河岸?… 170
人們對屬于自己的東西評價更高… 173
生理與心理的自我平衡… 175
選擇的藝術 … 177
雙重標準下的選擇行為 … 181

第九章 / 對現實的心理免疫 … 187
關于悔恨的理論 … 191
小傷害比大傷害更不容易平復 … 197
自由不見得是一種幸福 … 200
無知是一種幸福 … 202
預測是不可靠的 … 207

第六部分 || 幸福其實很簡單
第十章 / 我們一犯再犯的錯誤 … 211
為什么我總排在最慢的隊伍中 … 214
結局決定一切 … 219
記憶總會低估或高估我們的幸福度 … 223

第十一章 / 幸福的真諦 … 229
關于幸福的傳統智慧 … 233
預測未來的正確方法 … 241
依據他人的經驗作出的預測要準確得多 … 243
追求個性讓我們固執己見 … 247
幸福就在你的鼻子底下 … 251
後記 / 幸福沒有計算公式 … 253

書摘/試閱

以後!多么讓人驚異的想法!多么有威力的概念!多么偉大的發現!人類是如何學會在自己想象的鏈條中預見那些還沒有發生的事情的呢?是哪一位史前的天才第一次意識到他可以閉上眼睛任思緒飛向未來的呢?不幸的是,即使是最偉大的想法也雁過無痕,沒有留下化石供我們對它們的年代進行C-14測定,所以“以後”的自然發展史對我們來說就永遠成了不解之謎。不過,古動物學家和神經解剖學家們確信,人類進化史上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應該發生在近300萬年間,而且是突然之間發生的。最早的大腦出現在5億年前,然後又不緊不慢地經過了漫長的4.3億年的進化,才演化成最早的靈長類動物的大腦,又過了7000萬年左右,才發育成了最早的猿人大腦。然後又發生了一些變化,沒有人知道到底是什么,大家的猜測五花八門,有人說是因為氣候變冷,有人說是因為它們學會了食用熟食,總之,即將變成人類的這些靈長類動物的大腦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飛速發展,在200萬年多一點的時間內腦容量增加了一倍還多,從重量只有1.25磅的能人的大腦進化成了重達近3磅的智人的大腦。
現在,要是你吃許多的熱乳脂軟糖并讓自己的體重在很短的時間內增加一倍的話,你肯定不會指望你身體的每個部位都平均增長。你的肚皮和屁股也許會是這些新增肥肉的主要生長部位,而你的手指和腳趾可能還是很纖細,沒有什么變化。同樣的,人類大腦容量的激增也沒有一視同仁地將所有部分的體積都增大一倍,要是那樣的話,現代人大腦的功能就會同原始人的大腦一模一樣,唯一的區別在于它的體積變大了。事實上,大腦的某一個部分長大了許多倍,這個部分叫做額葉,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樣,這個部分位于前額部位,就在眼睛的正上方。我們最早的原始人祖先的前額是向後傾斜的,可是,額葉體積的增大將它撐高撐大,變成了現在這樣鼓出來的、平平的樣子,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的頭才能戴得住帽子。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