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圖解經典.29 - 圖解孫子兵法:影響世界的中國謀略經典(紫圖)(簡體書)
滿額折

圖解經典.29 - 圖解孫子兵法:影響世界的中國謀略經典(紫圖)(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圖解孫子兵法:影響世界的中國謀略經典》以左邊是文字,右邊是圖解,即圖文并重的形式呈現給廣大讀者。這種編排簡單、清晰、條理分明,能夠迅速滿足你的好奇心,帶你走進這部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兵學圣典”。《孫子兵法》是中國傳統兵學的奠基之作。不僅如此,《孫子兵法》還開創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完備的軍事理論體系,因此也被稱為"世界古代第一兵書"。《孫子兵法》雖然是一部兵書,但影響又不僅限于軍事領域。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人們從經濟學、體育競技、系統科學等多個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它,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可以這樣說,經過數千年的文化積淀,《孫子兵法》在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行動和思維。

作者簡介

孫武[1]也就是孫子,出生于約公元前552年,字長卿,后人又尊稱孫武子,齊國樂安人,漢族
孫武,字長卿,后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的齊國樂安(今山東廣饒),具體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孫武的遠祖其實既不姓孫,也不姓田,而是姓陳,是春秋時期陳國公子陳完的后代。
陳國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小國,領域包括今河南的東部及安徽的北部,國都在陳(今河南淮陽一帶)。始封之君是周武王的女婿胡滿,他是舜的后代,父親是周武王時負責執掌陶器制作的“陶正”(官名)。周王朝建立后,建立了數百個諸侯國,以屏衛周王室。姜子牙被周武王分封到齊地,建立齊國。胡滿則被周武王分封到了陳。此后,胡滿因封陳而稱陳胡公,所建方國亦稱陳國,子孫后來也以國名為姓氏,即姓陳。
公元前527年,年僅25歲的孫武完成曠世圣書——《孫子兵法》。
公元前707年,當陳國君位傳至陳桓公時,陳國發生了內亂。陳桓公的弟弟殺了兄長陳桓公,篡奪了君位,自立為王,史稱陳厲公。7年以后,陳桓公的兒子陳林又殺死了他的叔父陳厲公自立為陳莊公。莊公在位7年,死后由其弟弟接位為陳宣公。陳宣公立其長公子御寇為太子。公元前672年,陳宣公的寵妃為他生了一個兒子。為討好寵妃,陳宣公廢嫡立庶,殺死了太子御寇,另立寵妃生的兒子為太子。公子陳完(字敬仲,生于公元前705年)是陳厲公的長公子,又是太子御寇生前的知己好友。他預感到大禍即將殃及自己,甚至有生命危險,于是決定逃離陳國。
離開陳國以后要投奔到什么地方,陳完早就有了打算。他目睹在爭霸中原的角逐中,齊桓公不計前嫌,重用和自己有“一箭之仇”的管仲為相,君臣同心,勵精圖治,對內整頓朝政,銳意改革,對外尊王攘夷,廣納人才。于是,陳完毅然來到齊國。
陳完到達齊國后,齊桓公見他儀表堂堂,言談不俗,頗有經天緯地之才,而且陳完又是陳國公子,虞舜之后,于是齊桓公打算聘他為客卿,也就是當齊桓公非齊裔的高級幕僚。陳完謙遜地謝絕了。齊桓公就讓他擔任了管理百工(全國所有的手工制造業)的“工正”(官名)。
陳完在齊國,講仁守義,辦事得體,表現出很高的道德修養。有一次陳完在白天招待齊桓公飲酒,當喝到興頭時,天已經黑下來了。齊桓公說:“點上燈繼續喝!”這時陳完很恭敬地站起來說:“臣只知道白天侍奉君主飲酒,不知道晚上陪飲,實在不敢奉命。”后人評價陳完這種做法時說:“用酒來完成禮儀,不能無限度地繼續下去,就是義;陪君主飲酒完成禮儀后便不再使君主過量過度,這就是仁。”這件事是陳完講仁守義的很好體現。
陳完在擔任“工正”期間,不僅幫助齊國完成了“工蓋天下”、“器蓋天下”的爭霸目標,還組織人編定了《考工記》一書。由于陳完出色的工作和絕佳的人品,齊桓公便賜給他一些田莊。陳完一則為了隱姓避難,二則為了表示對齊桓公賜封田莊的感激,三則當時陳、田二字的讀音差不多,故以田為姓,改陳完為田完。田完后來娶齊大夫懿仲之女為妻,家世逐漸興旺起來,富貴盈門,成為齊國的望族。田完死后,謚號敬仲。
田敬仲完之子名穉孟夷。田穉孟夷生湣孟莊。田湣孟莊生文子須無,事齊莊公。田文子須無生桓子無宇,亦事齊莊公。田無宇承田氏家族尚武遺風,以勇武著稱,力大無比,受到齊莊公的寵愛和器重,官至大夫,并被封采于齊國的莒邑(孫武出生地)。田無宇有三個兒子:田開(武子)、田乞(厘子)和田(孫)書。田開沒有官職,是平民布衣,其一生主要活動在柏寢臺,曾為齊景公登臺而鼓琴,是齊國有名的“樂師”。田乞為齊國大夫,先事齊景公,后為齊悼公之相。其在政期間,向民眾收取賦稅時,故意用小斗;而在向民眾放貸時,卻故意用大斗,暗行德政于民,收取民心。從此,田氏深得民眾愛戴,“歸之如流水”,田氏家族日益強盛。田(孫)書即孫武的祖父,在景公朝官至大夫,后因景公賜姓孫氏,改姓名為孫書。田(孫)書的兒子孫憑,即孫武的父親,字起宗,在景公朝中為卿。田無宇、田(孫)書、孫憑,祖孫三代同在朝中為官,且地位顯赫,權傾一時。
孫武就出生在這樣一個祖輩都精通軍事的世襲貴族家庭里。
孫武到了吳國,被伍子胥引薦給吳王闔閭,通過斬姬練兵,取得了吳王的賞識。在伍子胥,孫武的治理下,吳國的內政和軍事都大有起色。吳王極為倚重二人,把他們兩人視為左臂右膀。吳王讀過《孫子兵法》,也想深入討論。一天,吳王同孫武討論起晉國的政事。吳王問道:“晉國的大權掌握在范氏,中行氏,智氏和韓,魏,趙六家大夫手中,將軍認為哪個家族能夠強大起來呢?”
孫武回答說:“范氏,中行氏兩家最先滅亡。”
“為什么呢?”
“根據他們的畝制,收取租賦以及士卒多寡,官吏貪廉做出判斷的。以范氏、中行氏來說,他們以一百六十平方步為一畝。六卿之中,這兩家的田制最小,收取的租稅最重,高達五分抽一。公家賦斂無度,人民轉死溝壑;官吏眾多而又驕奢,軍隊龐大而又屢屢興兵。長此下去,必然眾叛親離,土崩瓦解!”
吳王見孫武的分析切中兩家的要害,很有道理,就又接著問道:“范氏、中行氏敗亡之后,又該輪到哪家呢?”
孫武回答說:“根據同樣的道理推論,范氏、中行氏滅亡之后,就要輪到智氏了。智氏家族的畝制,只比范氏、中行氏的畝制稍大一點,以一百八十平方步為一畝,租稅卻同樣苛重,也是五分抽一。智氏與范氏、中行氏的病根幾乎完全一樣:畝小,稅重,公家富有,人民窮困,吏眾兵多,主驕臣奢,又好大喜功,結果只能是重蹈范氏、中行氏的覆轍。”
吳王繼續追問:“智氏家族滅亡之后,又該輪到誰了呢?”
孫武說:“那就該輪到韓、魏兩家了。韓、魏兩家以二百平方步為一畝,稅率還是五分抽一。他們兩家仍是畝小,稅重,公家聚斂,人民貧苦,官兵眾多,急功數戰。只是因為其畝制稍大,人民負擔相對較輕,所以能多殘喘幾天,亡在三家之后。”
孫武不等吳王再開問,接著說:“至于趙氏家族的情況,和上述五家大不一樣。六卿之中,趙氏的畝制最大,以二百四十平方步為一畝。不僅如此,趙氏收取的租賦歷來不重。畝大,稅輕,公家取民有度,官兵寡少,在上者不致過分驕奢,在下者尚可溫飽。苛政喪民,寬政得人。趙氏必然興旺發達,晉國的政權最終要落到趙氏的手中。”
孫武論述晉國六卿興亡的一番話,就像是給吳王獻上了治國安民的良策。吳王聽了以后,深受啟發,高興地說道:“將軍論說得很好。寡人明白了,君王治國的正道,就是要愛惜民力,不失人心。”

目次

中國古代戰爭器具一覽
中國古代的艦隊
中國歷代甲胄賞析
編者序世界第一兵書:《孫子兵法》
本書閱讀導航
《孫子兵法》與海灣戰爭
第壹章 關于《孫子兵法》
 一 《孫子兵法》的影響
1.兵學鼻祖,一書多能:《孫子兵法》對世界的影響
2.兵法經營管理學派:《孫子兵法》對經濟領域的影響
3.從東方到西方:《孫子兵法》對國外的影響
4.辭彩絢麗:《孫子兵法》對后世語言的影響
 二 簡述《孫子兵法》
1.從戰略到戰術:《孫子兵法》的軍事戰略與戰術思想
2.唯物論與辯證法:《孫子兵法》中的哲學思想
 三 《孫子兵法》作者考
孫武:《孫子兵法》的作者
四中國古代兵書擷英
武經七書:中國古代兵書之精華
第貳章 《孫子兵法》各篇詳解
 一 計篇
1.兵者,國之大事:戰爭是關乎國家命運的大事
2.經之以五事:決定戰爭勝負的5個因素
3.兵行詭道:用兵打仗是一種詭詐的行為
4.廟算:計劃決定勝負
 二 作戰篇
1.用兵之害:戰爭對國家的損害
2.兵貴神速:作戰宜速戰速決
3.因糧于敵:用敵國物資補充自己
 三 謀攻篇
1.不戰而屈人之兵:作戰的最高原則是不戰而勝
2.上兵伐謀:以智謀取勝
3.以強擊弱:最基本的攻戰之法
4.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作戰的關鍵是要掌握信息
5.七戰七捷:“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典范
 四 形篇
1.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立于不敗之地而后求勝
2.善守著,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孫子的攻守原則
3.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實力決定勝負
 五 勢篇
1.勢:勢的概念以及作用
2.以正合,以奇勝:軍隊的戰術運用
3.求勢、造勢、任勢:創造并且充分地利用優勢
4.以地勢取勝:薩拉米斯海戰
 六 虛實篇
1.避實擊虛:以“實”兵勝“虛”兵
2.平壤之戰:眾兵之實擊寡兵之虛
3.長勺之戰:以氣勢取勝
 七 軍爭篇
1.軍爭:為勝而爭
2.以迂為直,以患為利:軍爭的方法
3.金鼓旌旗:指揮軍隊的兩件法寶
4.四治:治氣、治心、治力、治變
 八 九變篇
1.九變之術:戰術運用要靈活多變
2.恃吾有以待:要做好備戰工作
3.覆軍殺將,必以五危:將帥不知變通的5種危害
4.君命有所不受: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
 九 行軍篇
1.處軍:行軍扎營之法
2.貴陽賤陰:處軍總原則
3.相敵:如何判斷敵情
4.合之以文,齊之以武:將帥的治軍方法(一)
 十 地形篇
1.六地:在6種地形條件下的作戰原則
2.六過:將帥的治軍方法(二)
3.愛而不驕:將帥的治軍方法(三)
 十一 九地篇
1.九地:9種地形及作戰規律
2.齊勇若一,政之道也:將帥的治軍方法(四)
3.死地則戰:赫連勃勃死地求生
4.破釜沉舟:項羽力克秦軍
 十二 火攻篇
1.火攻有五:火攻的種類、方法和條件
2.主不可以怒而興軍,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孫子的慎戰思想
 十三 用問篇
1.先知者,必取于人:間諜的重要性
2.五間俱起,莫知其道:5種間諜構建起的間諜網絡
第叁章 中國古代戰爭、戰具大全
 一 中國古代戰爭、戰具發展過程概述
進化:中國古代戰爭、戰具的演變
 二 各種近戰冷兵器
兵器知多少:兵器的分類
 三 車戰
古代戰爭的主要形式:車戰
 四 騎兵戰
騎兵:馳騁兩千年之久的戰略力量
 五 城垣攻防戰
1.防御:城垣的功能
2.無堅不摧:種類繁多的攻城器具
 六 水戰
始自“余皇”:中國古代戰船發展簡史
 七 火藥及火器
1.中國對世界的貢獻:火藥的發明和傳播
2.燃燒、爆炸、管狀:火器的種類
第肆章 商用《孫子兵法》
 一 現代企業家應具備的素質
1.智:以智謀事的素質
2.信:誠而有信的素質
3.仁:愛人憫物的素質
4.勇:乘勢決勝的素質
5.嚴:威嚴肅眾的素質
 二 現代商場上的攻戰謀略
1.五事:商戰決勝的5種因素
2.知彼知己:進行商戰的必要前提
3.廟算者勝:商業計劃要周詳
4.出其不意:商機無處不在
5.因糧于敵:利用別人的力量發展自己
6.十則圍之:將競爭對手消滅于搖籃之中
7.死地則戰:與競爭對手決戰商場
8.不若則能避之:商戰中的以退為進
9.因敵制勝:要做商場上的“變形金剛”
10.以迂為直:商戰中切忌急功近利
11.先知地形:如何選擇商店的位置
 三 現代企業管理妙法
1.兵非益多:打造精干、高效的職業團隊
2.恩信使民:培養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
3.賞罰分明:建立完備的企業賞罰制度
附錄一 中國古代八大經典戰事
附錄二 中國古代八大軍事家
附錄三 中國古代八大名將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