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末世之城
滿額折

末世之城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50 元
優惠價
90225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商品簡介

村上春樹最喜愛並親筆翻譯其作品的美國當代大師!
保羅.奧斯特版的《1984》!
比世界末日更深沉,比冷酷異境更死寂!

●入選英國《衛報》死前必讀的一○○○本小說!

令我感到怪異的,
並不是一切都逐漸分崩瓦解,
而是還有那麼多事物
依.舊.存.在。

已經有多久了?我來到這裡,已經有多久了呢?
為了找尋失蹤的哥哥,我搭上一艘船,告別了你,來到這個絕望的所在。時間在這裡就像一縷觸摸不著的幽魂,我什麼也感受不到,除了虛無和哀傷。
我怎麼也找不到哥哥,卻遇見了哥哥的同事山姆,我們一同追憶往日的時光,也慢慢地愛上了彼此。山姆說有一天要帶著我逃離此地,重返記憶中的美麗世界……我想那是我聽過最動人的承諾,也是我所願意相信的一切。
你知道嗎?我可以感受到周遭的事物正逐漸分崩瓦解,同時又確信還有什麼依舊存在。所以我必須寫這封信給你,當此城不復存在,當記憶消逝無蹤,我相信你永遠都會保留我的隻字片語──關於我這麼努力存活的具體證據……

《末世之城》是保羅‧奧斯特用文字演奏的命運交響曲,故事的主角安娜被困在一個宛如絕境的孤城,在機緣的巧合下,經歷了一連串關於希望與絕望、樂觀與悲觀、失去與存在的生命難題,也在這段最幽微的時光中,認識了最勇敢、最真實的自己。

作者簡介

保羅‧奧斯特 Paul Auster

集小說家、詩人、劇作家、譯者、電影導演等多重身分於一身,是村上春樹最喜愛並親筆翻譯其作品的美國當代大師級作家。

一九四七年生於新澤西州的紐渥克市。在哥倫比亞大學唸英文暨比較文學系,並獲同校碩士學位。年輕時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不斷嘗試各種工作,甚至曾參加舞團的排練,只為了「觀看男男女女在空間中移動讓他充滿了陶醉感」。

他早年的創作深受法國詩人及劇作家的影響,《紐約三部曲》則是他重新回歸美國文學傳統的轉捩點。他曾獲美國文學與藝術學院頒發的「莫頓•道文•薩伯獎」,以《機緣樂章》獲國際筆會「福克納文學獎」提名,並以《巨獸》榮獲法國文壇四大文學獎之一的「麥迪西獎」。

奧斯特的小說一貫以豐沛的想像空間,對自我與他者、孤獨與社會、心靈與物質進行沉思和反芻,充滿了智慧與迷人的丰采。其他作品包括回憶錄《孤獨及其所創造的》、評論集《饑渴的藝術》、詩集《煙滅》、小說《月宮》、《在地圖結束的地方》、《昏頭先生》、《幻影書》、《神諭之夜》、《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以及《藏書閣之旅》、《黑暗中的人》及《無形之物》(皆為暫譯名,皇冠將陸續出版)。

一九九○年代起,奧斯特積極參與電影工作,除為華裔名導演王穎編寫「煙」的劇本(「煙」曾榮獲柏林影展銀熊獎、國際影評人獎及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並與王穎合導了「面有憂色」,以及獨立執導「綠寶機密」(Lulu on the Bridge),深受稱許。
目前他與妻兒定居於紐約布魯克林區。

關於譯者︰

韓良憶

台大外文系畢業,曾在媒體工作多年,目前旅居荷蘭,右手翻譯,左手寫旅遊與美食。近期譯作包括《機緣樂章》、《第四隻手》、《心靈寫作》、《如何煮狼》、《牡蠣之書》等,不及備載。在皇冠出版的著作,則有《鬱金香廚房》、《廚房裡的音樂會》、《我在法國西南,有間小屋》、《我的托斯卡尼度假屋》、《在鬱金香之國小住》、《地址:威尼斯》、《吃‧東‧西》和《在歐洲‧逛市集》等。

名人/編輯推薦

●「最後之物,事物的凋敝、毀損、消失。保羅‧奧斯特的《末世之城》有絕佳的題目,讓人好奇他的探索手法。最後之物的所在,如何在?如果事物持續消失,人要如何存在?波赫士曾經用半頁的長度,寫出事物最終滅絕於遺忘。相比之下,奧斯特的末世書比半頁多太多;然而,如果照書中人物所說,不用文字把事情寫下來,一切都會流失,那麼這本書好像又顯稀薄。」
──【政治大學英文系講師】伍軒宏

●「保羅‧奧斯特這部寫於一九八七年的小說,現在讀來更是怵目驚心,好像那根本不是什麼『時間未明的未來』或者『不知名的他方某處』,而實在就是我們現世的此時此處。尤其作家之城紐約歷經九一一事件後,一種深層恐懼與末日氛圍從此不散,人心流離迷失,惶惶不可終日──小說家早以預言之眼,看見了人類文明的悲劇終局圖像。」──【香港作家】陳寧

●在《末世之城》這本寓言式的小說裡,保羅‧奧斯特帶領我們進入一個文明滅絕的世界,在這個人類也許有一天會面臨的悲慘處境裡,民生凋蔽只是表象,人性的喪失才更讓人不寒而慄。
主角安娜前往這個空氣中彌漫死亡臭味的城市尋找她的哥哥威廉,結果被困在這個浩劫後的混沌世界,可是奧斯特讓我們看到的,不只是當人類將資源耗盡、絕望吞食一切時的慘況為何,他也讓我們看到,愛才是讓人類在價值混亂的時代得以生存、重組、融合、昇華的最重要元素。──【名作家】馮光遠

韓良憶
譯序

作為譯者,能夠翻譯保羅.奧斯特的小說,我的心情是既榮幸又惶恐的。

早在一九九四或九五年,當奧斯特之名尚未被大多數華文讀者所知曉時,一位在美東長大的朋友送我原文版的《紐約三部曲》。當時正值冬末春初,台北陰雨綿綿,我躲在被窩裡,邊啜著熱茶邊看書,一看便著迷,小說家那以類型出發到頭來卻逆轉類型的高明寫法,那既投入卻又抽離的敘事語調,在在顯示其人是位說故事能手,教我看得簡直欲罷不能,從此便成為他的「粉絲」。

這樣的我,在事隔十餘年後,能將奧斯特的小說轉換成華文,自然會感覺到這是莫大的榮幸,光榮之餘卻也不免惶恐,畢竟是自己喜愛、欽佩的作家,提起譯筆來壓力分外沉重,就怕譯文糟蹋了原書,那我這個譯者的罪過可就大了。

在譯完《機緣樂章》後,因為翻譯過程還算順暢,我的心情輕鬆了一些,隨即投入在美國出版時間其實早於《機緣樂章》的《In the country of last things》,也就是《末世之城》。初閱原書,我卻感到有點困惑……那是種說不上來是什麼的困惑。

困惑並非來自這是本「難以卒睹」的書,相反的,這是本倒吃甘蔗,越往下看就令人動容的書;而是因為這是本「難以描繪」的書,倘若勉強以一句話來描述或加以分類的話,或可稱之為「後啟示錄」的寓言小說──儘管奧斯特自己並不同意這個說法。

小說的敘事者是一個名叫安娜的少女(單就這一點便有別於奧斯特其他以男性敘事觀點寫作的小說),十九歲的安娜漂洋過海來到一個不明的所在(或是「未來」的紐約!),尋找她被派來此地採訪卻失蹤的兄長威廉。那個地方混亂失序,經濟解體,政局不穩,失業率高到離譜,遊民在街頭餐風宿露,大多數人民以拾荒為生,路倒、霸凌、詐騙是司空見慣之事,人們餓著肚子,過一天是一天,撐不下去的就只有尋死一途,死了以後遺體甚且不得安葬,因為政府唯一的作用就是收集屍體、人體排洩物和垃圾以生產燃料。

這是個多麼陰森荒涼的世界,又是個多麼令人慘不忍睹的題材!所幸有奧斯特的健筆,讓這本書並未掉入濫情的陷阱,也不致灰暗沉悶的叫人讀不下去。首先,由於全書大致上是少女寫給某位老友的「信」,因此奧斯特捨棄太知識份子、太高高在上的筆調,而以一種娓娓道來、實事求是的語氣來說故事,讓讀者既可投入其中,卻又能維持某種程度的清醒,讀著讀著,更逐漸被故事感動,而非僅浮現廉價的感傷。

其次,在如此陰沉的題材中,奧斯特依舊發揮了他一貫有的想像力和(黑色)幽默感,好比說,書中講到的各種「找死」法,是那麼荒謬,卻又那麼可信,創意真教人嘆為觀止(內容恕不透露,請自己看書)。當然,這樣的寫作技巧使得讀者在緊繃的氣氛中,不時仍有稍喘口氣的機會。

於是,當我閱畢全書時,困惑已大半消弭無形,奧斯特終究還是寫了本「好看」的書。而既然奧斯特刻意避免華麗花稍的寫法,引經據典也頗為節制,身為譯者所能做的,也就是老老實實地將之「中文化」,但盼能呈現出原文樸素、流暢卻深刻的面貌。如此這般譯出來的,便是讀者此刻即將翻開的《末世之城》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25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