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司法說理的國際境界:兼及“國際犯罪論體系”新證(簡體書)
滿額折

司法說理的國際境界:兼及“國際犯罪論體系”新證(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0 元
定價
:NT$ 180 元
優惠價
87157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系對國際刑事司法中的核心問題——“司法說理”的境界與方法——的首次系統闡述,經典樣本取自國際刑事法院三個《確認起訴裁決》和其他重要裁決,同時兼顧相關規範解釋與價值思辨。 國際司法裁決是國際正義的文字表達,分為“程序說理”與“實體說理”兩部:前者代表“程序正義”,后者代表“實體正義”。展現“程序正義”,“程序說理”就要完整、翔實;展現“實體正義”,“實體說理”就要細致、縝密。 “司法應當說理”(定性),大道理已經講了很多;“司法如何說理?”(定量),行動總是手足無措。國際刑事法官都是法學精英,在國際舞臺上如何展示說理素養與技能,值得讀者高度關注。

作者簡介

宋健強(法定姓名宋建強),男,1964年生於哈爾濱野戰軍營,中共黨員。1982至1989年在北京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學學上、碩士,2005至今在北京大學法學院攻讀刑法學博士學位,導師郭自立教授。現為哈爾濱工業人學法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副教授、實踐教學部主任,曾在《刑事法評論》、《刑法論叢》、((刑法評論》、《國際刑法評論》、《中國刑事法雜志》、《人民司法))、《和諧社會的刑事法治》、《國際法與比較法論壇》、《哈爾濱工業人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北方論叢》、《法制日報》、《稅務研究》、《國外法學》(現《中外法學》)等發表論文數十篇,參編詞典、辭書、法規十余部,發表重要演講10余次。代表作:《國際刑事司法制度通論》(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52萬字);“蘇丹情勢對《羅馬規約》第13條第2款的整合解釋”(《刑法淪叢》第12卷);“國際刑法哲學:形態、命題與立場”(《刑事法評論》第20卷);“和諧世界的‘國際刑事法治’——對國際刑法的價值思考”(《中國刑法雜志》2007年第2期);等等。 人生信條:生命的價值在于體驗,法律的價值在于經驗,學術的價值在于自立,教學的價值在于靈動。

目次

上部 程序說理
第一章 司法說理與裁決“目錄”/3
一、“目錄”的由來:法官裁決沒有篇幅限制/3
二、裁決體系實證:三份“目錄”的表面印象/7
(一)檢察官訴盧班加案:擁有三級標題的裁決目錄/7
(二)檢察官訴卡坦加和楚伊案:擁有四級標題的裁決目錄/9
(三)檢察官訴貢博案:擁有六級標題的裁決目錄/13
三、本章小結/17
第二章 司法說理與詳密“引證”/20
一、導論:司法說理需要“引證”嗎?/20
(一)ICC司法裁決“引證密度”實證觀察/20
(二)司法說理與學術演繹異曲同工/21
二、司法說理需要怎樣“引證”?/23
(一)“引證方式”慣例/23
(二)“引證質量”慣例/25
(三)法律文書的“引證”與篇幅限制/26
三、本章小結/27
第三章 人犯介紹與程序歷史陳述/29
一、怎樣介紹人犯?——“司法說理”的理念與人性基礎/30
(一)可以介紹什麼?——三份《確認起訴裁決》的實證觀察/30
(二)不可以介紹什麼?/34
二、怎樣介紹“程序歷史”?——“透明司法”的邏輯前提/35
(一)“程序歷史”陳述狀況實證觀察/35
(二)價值評判/37
三、本章小結/38
第四章 “程序問題”的集中回應/40
一、“程序問題”:議題能否鎖定?/40
(一)對“問題”的兩種理解/40
(二)“程序歷史”等不屬于“程序問題”/41
(三)“管轄權與可受理性爭議”究竟屬于何種“問題”?/41
(四)“證據的基本問題”是否屬于“程序問題”?/42
二、經典“程序問題”討論/43
(一)管轄權與可受理性異議/43
(二)指控文件形式異議/46
(三)證據披露程序異議/48
(四)遲延提交意見異議/50
(五)文件接觸權利異議/52
三、本章小結/53
本章特別附件:為了“被告的正義”——ICC證據披露之爭/54
第五章 “證據基本問題”的司法闡述/124
一、“證明標準”的司法闡述/125
(一)一般規範考察/125
(二)檢察官訴盧班加案/125
(三)檢察官訴卡坦加和楚伊案/126
(四)檢察官訴貢博案/127
二、“證據判斷方法”/“證明原則”的司法闡述/128
(一)一般規範與學理界定/128
(二)檢察官訴盧班加案/132
(三)檢察官訴卡坦加和楚伊案/136
(四)檢察官訴貢博案/137
三、本章小結/141
第六章 “質證”與“確證”的司法闡述/144
一、檢察官訴盧班加案/145
(一)對辯方異議的分析/145
(二)對控方異議的分析/151
二、檢察官訴卡坦加和楚伊案/154
(一)沒有律師在場的“錄音筆錄”是否具有可采性?/155
(二)死亡證人的單純“手稿”(manuscript)是否具有可采性?/157
(三)識別疑犯的錄像沒有全部使用法定工作語言是否具有可采性?/159
(四)不在攻擊現場的控方證人提供傳聞(聯合國與非政府組織報告)是否具有可采性?/160
(五)對未成年證人的會見筆錄欠缺程序保障是否應當降低證明力?/161
(六)缺乏加強/補強證據支持的三位匿名證人陳述摘要是否具有可采性?/163
(七)聽訊中出示的同期受傷或機構照片是否具有可采性?/165
(八)四位被預防性遷移的證人證言是否具有可采性?/166
(九)控方在會見四位證人之前就與四人有過聯絡,這是否會影響證詞的可靠性?/166
(十)具有“證人一疑犯”雙重地位的四位證人,其證言的證明力如何?/167
(十一)對第258號死亡證人的會見筆錄是否具有可采性?/167
(十二)問題叢生的第166號證人的證據是否具有可采性?/169
(十三)“類似事件理論:類推證明模式”是否適用?/172
(十四)被害人的參訴申請書是否具有可采性?/173
三、檢察官訴貢博案/173
(一)概述辯方總體異議并作出裁斷/173
(二)在“程序問題”中列出專項議題分別解決/173
(三)在本案“實體說理”中附帶解決/174
四、本章小結/174
下部 實體說理
第七章 “國際犯罪論體系”的學理與規範考察/179
一、“犯罪論體系”:刑法理論演化的風向標/179
(一)“犯罪階層體系”:“刑法學發展史上的磚石”/179
(二)含義、射程與立場嬗變/181
二、“國際犯罪論體系”:新視閾與新佐證/192
(一)一般學理考察/192
(二)一般規範考察(《羅馬規約》)/200
v三、本章小結/208
第八章 “國際犯罪論體系”實證考察(一)/211
一、檢察官訴盧班加案“實體說理”體系圖示/212
二、“犯罪的物質要件”相當于“該當性”嗎?/212
(一)“犯罪語境”/“背景情況”/213
(二)“特定要素”/“具體行為”/214
(三)“語境關係”/217
三、“罪刑法定原則與法律認識錯誤”相當于“違法性”嗎?/218
(一)裁判內容/218
(二)考察結論/220
四、“刑事責任/責任模式”相當于“有責性”嗎?/221
(一)一般規範解讀/221
(二)本案“責任模式”考證/223
五、本章小結/232
第九章 “國際犯罪論體系”實證考察(二)/236
一、檢察官訴卡坦加和楚伊案“實體說理”體系圖示/237
二、“犯罪的物質要素”分析體系/238
(一)“犯罪語境”/“背景情況”:存在國際性武裝沖突/238
(二)“特定要素”/“具體行為”/238
三、“刑事責任/責任模式/主犯”分析體系/242
(一)“分析范圍”:主犯抑或從犯/242
(二)當事人與參與人各方立場/243
(三)“犯罪控制理論”Vs.“客觀歸責原則”/244
(四)共同正犯與共同間接正犯:國際犯罪的“主犯”/245
四、公開有力的“法官不同意見”/255
(一)確認起訴標準不能松懈/255
(二)四項指控缺乏“犯意”/256
(三)第3項指控不該確認?/257
五、本章小結/258
第十章 “國際犯罪論體系”實證考察(三)/261
一、“國際犯罪論體系”:老話題與新視閾/261
二、“國際犯罪論體系”宏觀實證:檢察官訴貢博案/264
(一)本案“國際犯罪構成體系”的基本特徵/264
(二)本案“責任模式構成體系”的基本特徵/267
(三)初步考察結論/268
三、對《規約》和本案微觀“犯罪構成體系”的深入考察/272
(一)一般規範解讀/273
(二)本案體系實證觀察/274
四、對《規約》和本案“責任模式構成體系”的深入考察/277
(一)《羅馬規約》“責任模式”差異及其特性概述/277
(二)本案前期裁決回顧:“責任模式”屬于“定罪”問題/280
(三)本案“責任模式”體系考察/284
五、“一項行為可構成一罪或數罪”的再考證/297
(一)法系規則差異一般回顧/297
(二)本案實證/297
六、本章小結/299
附錄/303
一、ICC《確認起訴裁決》目錄/303
(一)檢察官訴盧班加案/303
(二)檢察官訴卡坦加和楚伊案/305
(三)檢察官訴貢博案/307
二、法庭關鍵詞索引(中文/英文)/312
(一)總類/312
(二)程序類/315
(三)實體類/320
三、法庭關鍵句索引(中文/英文)/328
四、ICC法規摘要/345
(一)管轄權、可受理性和適用的法律(《羅馬規約》)/345
(二)刑法的一般原則(《羅馬規約》)/353
(三)預審分庭的職能(《羅馬規約》)/357
(四)審判前確認指控(《羅馬規約》)/361
(五)犯罪構成(《犯罪要件》)/363
(六)文書寫作(《法院條例》)/364
參考文獻/366
後記/380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7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