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盾構隧道的理論研究與施工實踐(簡體書)
滿額折

盾構隧道的理論研究與施工實踐(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盾構隧道的理論研究與施工實踐》是作者從事盾構隧道課題研究、現場試驗以及盾構施工項目管理工作10余年的理論研究與施工實踐的總結。全書按研究領域分為襯砌結構計算理論、盾構施工理論分析與現場試驗、盾構附屬工程計算實例及相關應用技術等三篇,共26章。主要內容包括:盾構隧道管片接頭荷載試驗、盾構管片接頭受力與變形的三維有限元分析、盾構隧道一次襯砌和雙層襯砌結構計算理論、掘進機掘進性能數值仿真模擬、盾構機刀盤刀具優化布置、硬巖盾構隧道盤形滾刀損壞機理的力學分析與應用、盾構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數學模型、盾構掘進參數數學模型、線路轉彎引起的盾構隧道襯砌環扭轉力學分析、盾構隧道圍巖壓力及管片內力與變形的現場監測試驗研究、盾構隧道主要質量問題及原因分析、盾構施工廢水凈化處理及再利用研究以及盾構附屬工程相關計算實例等。
目前,我國盾構隧道中采用二次襯砌的工程還很少,大多數情況下,二次襯砌的內力計算在設計中被省略,作為承載結構的二次襯砌的受力計算方法還不成熟。具有內襯的盾構隧道雙層襯砌結構計算理論在國內還少有人研究,《盾構隧道的理論研究與施工實踐》可以提供有益的參考;此外,國內盾構機絕大部分依靠進口,對刀盤、刀具布置研究很少,掘進機掘進性能數值仿真模擬則填補了國內這個領域的技術空白,對盾構機刀盤刀具設計及優化布置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盾構隧道的理論研究與施工實踐》可供從事土木工程、城市軌道交通、隧道工程、盾構機制造等領域設計與施工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以及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作為技術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張厚美(1966-),男,福建人。博士(后)、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注冊一級建造師、注冊安全工程師。2000年畢業于上海同濟大學地下建筑與工程系,獲工學博士學位。現在廣州市盾建地下工程有限公司從事地鐵盾構隧道施工技術研究和施工項目管理工作。
參加過廣州市軌道交通二號線、三號線、四號線、五號線、二八線等多個盾構工程施工項目建設,在施工項目一線從事巖土工程、盾構隧道工程施工技術研究及施工項目管理工作10余年。歷任項目技術員、項目副總工、項目總工、項目經理、公司技術部經理、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等職務。主要專業特長:施工技術管理、施工項目管理、盾構技術研發、盾構隧道的結構計算分析、數值仿真模擬、工程數據庫應用軟件開發等。
主持、參加過10余項課題研究工作,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二等獎1項、廣州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廣東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中建總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有4項專利獲得國家專利局授權;有3項成果獲批為省級工法。
執筆撰寫了40余篇(第一作者)論文,其中有2篇論文被評為省級優秀論文,有7篇論文被評為院局級優秀論文,有8篇論文被EI收錄。

目次

第一篇 盾構隧道管片接頭荷載試驗與結構計算理論
緒論
第1章 圓形隧道襯砌結構計算理論概述
1.1 襯砌結構計算理論的發展歷史
1.2 襯砌結構設計模型的分類
1.3 襯砌結構計算模型的評析
1.4 襯砌結構設計現狀及研究方向
1.5 本章小結

第2章 盾構隧道管片接頭荷載試驗研究
2.1 接頭荷載試驗概況
2.2 試驗設備與方法
2.3 管片接頭試驗成果分析
2.4 接頭抗彎剛度的經驗公式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盾構隧道管片接頭試驗的數值模擬
3.1 襯墊材料的壓縮回彈試驗
3.2 接頭力學模型的建立
3.3 接頭力學模型的驗證
3.4 接頭力學特性的模擬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盾構隧道一次襯砌力學計算模型
4.1 常用計算方法概述
4.2 梁-非線性彈簧模型的建立與驗證
4.3 穿黃隧洞一次襯砌受力計算
4.4 若干參數對襯砌內力的影響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雙層襯砌接頭荷載試驗及相互作用模型
5.1 雙層襯砌接頭荷載試驗設計
5.2 雙層襯砌接頭試驗結果分析
5.3 內外襯砌截面內力分配計算
5.4 接合面相互作用模型的提出及驗證
5.5 不同模型對計算結果的影響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盾構隧道雙層襯砌力學計算模型
6.1 雙層襯砌設計技術現狀
6.2 雙層襯砌力學模型的建立
6.3 穿黃隧洞雙層襯砌聯合受力計算
6.4 不同模型的計算結果對比
6.5 考慮內外襯頂拱初始縫隙的內力計算
6.6 本章小結

第7章 盾構隧道管片接頭三維有限元分析
7.1 概述
7.2 有限元分析軟件的選取及簡介
7.3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7.4 計算結果分析
7.5 本章小結

第8章 研究成果總結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成果
8.2 主要研究結論
8.3 發展趨勢及有待研究的內容

第二篇 盾構施工的理論分析、數值仿真及試驗研究
第9章 硬巖掘進機(TBM)的掘進性能數值仿真
9.1 常用預測模型簡介
9.2 切削力模型
9.3 掘進參數計算
9.4 計算實例——秦嶺隧道TB880E隧道掘進機
9.5 關于TB880E滾刀布置優化的討論
9.6 本章小結

第10章 混合式盾構機的掘進性能數值仿真
10.1 混合式盾構機的特點及應用情況
10.2 切削力計算模型
10.3 仿真計算實例
10.4 本章小結

第11章 盾構機刀盤刀具優化布置探討
11.1 盾構機及使用概況
11.2 1638號盾構機刀具布置存在的問題
11.3 刀具布置調整方案
11.4 純滾刀方案切削參數計算結果
11.5 混合刀具方案切削參數計算結果
11.6 本章小結

第12章 硬巖中盾構機刀具磨損的檢測方法
12.1 刀具失效的判斷方法
12.2 運用掘進參數檢測滾刀失效的原理
12.3 滾刀磨損或失效的判斷方法
12.4 應用實例
12.5 本章小結

第13章 硬巖盾構隧道滾刀損壞機理的力學分析與應用
13.1 引言
13.2 滾刀損壞的主要形式及原因
13.3 滾刀損壞機理的力學分析
13.4 滾刀不轉或過載的臨界貫人度計算
13.5 計算結果分析及應用示例
13.6 本章小結

第14章 線路轉彎引起的盾構隧道襯砌環扭轉機理分析
14.1 概述
14.2 施工條件及襯砌環扭轉概況
14.3 彎道段襯砌環扭轉機理分析
14.4 計算結果及分析
14.5 本章小結

第15章 盾構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數學模型研究
15.1 工程背景
15.2 沉降觀測方法
15.3 沉降槽分布模型
15.4 沉降隨時間的發展模型
15.5 沉降量概率分布的統計分析
15.6 本章小結

第16章 硬巖盾構隧道主要質量問題及原因分析
16.1 概述
16.2 硬巖盾構隧道常見質量問題
16.3 質量問題的原因分析
16.4 減少隧道質量問題的主要措施
16.5 本章小結

第17章 土壓平衡式盾構掘進試驗及數學模型研究
17.1 工程概況
17.2 盾構掘進試驗
17.3 盾構掘進速度數學模型推導
17.4 刀盤扭矩數學模型推導
17.5 掘進參數對掘進速度和扭矩的影響分析
17.6 本章小結

第18章 盾構隧道圍巖壓力的現場監測試驗研究
18.1 研究背景
18.2 監測斷面的地質條件
18.3 監測元件及布置
18.4 監測結果及分析
18.5 圍巖壓力監測值與理論值的對比
18.6 本章小結

第19章 管片內力與變形的現場監測試驗研究
19.1 概述
19.2 管片襯砌結構
19.3 監測斷面的布置
19.4 測量元件及埋設
19.5 試驗監測結果
19.6 監測結果的計算分析
19.7 本章小結

第三篇 盾構隧道附屬工程及相關應用技術研究
第20章 盾構施工對建筑物基礎沉降影響的評估
20.1 工程概況
20.2 地表沉降常用計算方法評析
20.3 地表沉降影響范圍計算
20.4 本章小結

第21章 地鐵車站頂部龍門吊軌道基礎設計計算
21.1 工程概況
21.2 車站頂板上部龍門吊軌道基礎設計計算
21.3 車站結構外側龍門吊樁基軌道梁設計計算
21.4 本章小結

第22章 大跨度地鐵車站頂板臨時支撐設計與安裝
22.1 工程概況
22.2 加固方法
22.3 設計計算
22.4 鋼管支撐的制作、安裝
22.5 本章小結

第23章 地下連續墻泥漿槽壁穩定的分析
23.1 破壞體模型及其受力分析
23.2 破壞體尺寸及安全系數的計算
23.3 不同方法計算結果的對比
23.4 各種因素對槽壁穩定的影響
23.5 本章小結

第24章 盾構機姿態參數的測量及計算方法研究
24.1 概述
24.2 盾構姿態參數的描述
24.3 盾構姿態的常用測量方法
24.4 盾構姿態的測量及計算方法
24.5 測量精度評價
24.6 應用實例
24.7 本章小結

第25章 盾構施工污水凈化處理及再利用研究
25.1 研究背景
25.2 研究內容及技術指標
25.3 污水處理試驗及處理工藝選擇
25.4 施工污水處理流程設計
25.5 實施情況及主要技術創新
25.6 效益分析及應用前景分析
25.7 項目推廣應用可行性研究
25.8 本章小結

第26章 盾構技術在廣州地鐵的應用與發展
26.1 盾構的起源及發展
26.2 廣州地鐵的規劃及發展回顧
26.3 廣州地鐵盾構技術的特點與發展
26.4 本章小結
后記

序言

張厚美作者,是從事地鐵盾構隧道施工技術項目管理工作和研究的教授級高工。十多年來參加過廣州地鐵二號線、三號線、五號線、二八號線延長線等許多盾構施工項目的建設,并進行工程的研究和創新。尤其可喜的寫出了這本以工程為依托,從實踐上升到理論真諦總結的書,是很有價值的。
一個工程,就是一個1:1的科學實驗,這種實驗是可信的,遠遠優于小比例的模擬試驗,因每項工程都可總結出“對”與“錯”,該修改的、有創新的、產生新理念的許多可貴的知識火花。及時把這些總結出來是我們的責任,是對工程科學的貢獻,作者這種精神是可敬的,是值得學習的。
我愿意為這樣的書寫“序”,其意義、水平遠大于在計算上拼湊的文章和快速出的書。
作者集博士、博士后期間的研究內容和水平,結合在第一生產線,不怕辛苦、滾爬在工地上去解決一個個難題,研發出一系列成果,這種學習是為了應用,應用是為了干好工程,這才是一個工程科技人員生長之路,我很欣賞這樣的模式,希望廣大讀者都能像作者那樣勤學、勤用、勤思考、勤總結、多創新的工作和生活。
全書內容豐富、圖文并茂、論述流暢,尤其廣州一批有志之士對廣州這個地質相當復雜的地鐵工程,應用盾構和淺埋暗挖法配合,解決了屬于世界性的一系列技術難題,他們在困難折磨,施工艱辛的過程中,享受到了探索難題過程的興趣和自豪。一本書不追求系統性、要追求一個個技術難題的提出背景和解決思路辦法;不追求理論的深奧,而追求從工程實踐中找出規律、找出簡單的理論去解決復雜的問題;一本書的印出要給人啟示,給人應用而不是束之高閣。
作者這本書,在裝配整體式雙層襯砌荷載試驗方面;在盾構刀盤及刀具優化配置、刀具磨損檢測方面;在盾構機姿態參數測量、計算方法和應用方面;在盾構施工廢水凈化處理應用方面等都有很大創新,并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工程范例。
希望廣大青年的科技作者,多讀書,但一定要讀好書,讀有利于啟示思考方法的好書。“盾構隧道的理論研究與施工實踐”是一本好書。可供從事隧道及地下工程、軌道交通、盾構制造等領域的設計、施工、管理人員、科技人員及大專院校師生的技術參考和應用指南。

后記

本書是作者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博士后研究工作報告以及參加施工項目管理、現場試驗與科研工作10余年的研究成果總結。主要內容來源于三方面,一是作者于1997-2000年在同濟大學地下建筑與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所完成的題為“裝配整體式雙層襯砌接頭荷載試驗與結構計算理論——南水北調中線穿黃隧洞結構計算模型研究”的博士學位論文。二是作者于2001~2003年在上海交通大學力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在職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間,結合廣州市建委科技發展基金項目“廣州地鐵盾構施工新技術綜合應用”課題研究所完成的題為“地鐵盾構工程設計與施工過程的若干問題研究”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報告。三是作者于2000年加入廣州市盾建地下工程有限公司后參加廣州市軌道交通二號線、三號線、四號線、五號線、二八線等多個盾構施工項目建設期間,在施工項目一線結合工程問題開展盾構施工技術研究、現場試驗,所完成的科研課題和發表的研究論文。
本書形成過程得到了師長、領導、同事、編輯的支持與幫助,可以說本書凝聚了許許多多人的共同勞動成果,作者將永遠銘記在心,并在此表示真誠的感謝和深深的敬意!
首先感謝同濟大學夏明耀教授和長江水利委員會過遲高級工程師對作者在完成博士學位論文期間的悉心指導和關懷!感謝原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施工技術研究所傅德明所長在試驗方面所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感謝原廣州市盾建地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課題負責人陳如桂博士給予作者參加“廣州地鐵盾構施工新技術綜合應用研究”課題的機會以及對作者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指導!感謝上海交通大學王建華教授對作者在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間的悉心指導和幫助!
有機會參加多個盾構施工項目生產實踐和管理工作,能夠結合工程問題開展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這是和作者的工作單位廣州市盾建地下工程有限公司領導和同事們的支持、協作分不開的,也是盾建公司重視科技創新的最好詮釋,在此向各位幫助、支持過作者的領導和同事們致以衷心的感謝!
感謝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竺維彬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和北京交通大學王夢恕院士對作者的指導、幫助和鼓勵!感謝兩位專家在百忙中認真審閱了全書,提出了寶貴意見,并熱情為本書作序!
最后要感謝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的責任編輯常燕女士和編輯周艷明女士為本書出版所給予的大力支持和付出的艱辛勞動,她們嚴謹的工作作風和無私的敬業精神令作者深感敬佩!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