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洋務運動史話(簡體書)
滿額折

洋務運動史話(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5 元
定價
:NT$ 90 元
優惠價
8778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洋務運動史話》內容簡介:洋務運動是19世紀中期清朝政府內的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改良運動。《洋務運動史話》不僅介紹了洋務運動的發生、發展、結束的歷史事實,還對當時發生的廷臣疆吏大辯論、天文算學館之爭、幼童留洋學西學等進行了詳細描述。這些對後世有著深刻影響的事件作者一一作了還原,使清末的這次改良運動更加清晰地呈現出來,并為當代的讀者深入了解這段歷史提供了較為全面的版本。

作者簡介

丁賢俊(1928—),男,漢族,湖北鐘祥人,中共黨員,1957年考入華東師大歷史系(1957-1961),本科學業結束後繼續攻讀中國近代史專業碩士(1961—1964)。畢業後分配到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工作,先後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特約研究員。專著有《洋務運動史話》、《伍廷芳評傳》,參加《中國近代史》編著工作。編輯:《伍廷芳集》《中山墨寶》。集體編輯:《孫中山全集》、《胡適密檔暨函札》、《中國家法族規》、《澳門史料》、翻譯英、日文史學論文20余篇。發表新舊體詩百余首。

名人/編輯推薦

《洋務運動史話》是中國?史話思想學術系列。

目次

一 夷務—洋務—洋務運動
1.夷務、洋務——內涵泛化的新事務
2.洋務運動與正名之爭

二 “師夷長技以制夷”——洋務綱領的萌芽
1.乾隆帝行宮召見英國“貢使”
2.50年間英國不斷侵擾
3.鴉片戰爭失敗後中國人的三種態度

三 倫常名教輔以富強之術——洋務綱領的形成
1.立新國策——確定“心腹之害”與“肘”、“肢”之患
2.建新機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3.用新手段——“借師助剿”

四 “滅發捻”與“治夷”——興辦軍用工業求強
1.從安慶軍械所到江南制造局——兩種辦廠嘗試的融合
2.福建馬尾船政局——借助洋人創辦的近代化造船企業
3.金陵機器制造局——倚重洋人損財害命的惡劣例證
4.天津機器制造局——“洋軍火總匯”

五 從求強到求富——軍用工業向其他產業輻射
1.“人不如羊”和輪船招商局的創立
2.電報事業
3.煤礦和金屬礦
4.紡織工業

六 廷臣疆吏大辯論——科學啟蒙與愚昧守舊之爭
1.設立天文算學館之爭(19世紀60年代中)
2.修建鐵路之爭(19世紀80年代)

七 組建“練軍”和新式海軍、海防
1.組建“練軍”——建立新式陸軍的準備
2.組建近代海軍
3.建筑港口、船塢、炮臺
4.水師學堂

八 文化教育事業的興革——興建新式學堂、傳播西方文化
1.同文館——從外語學校到理工學院
2.上海廣方言館、江南制造局翻譯館——外語學校與科技翻譯中心
3.求是堂藝局——培養輪船制造和駕駛的專科學校
4.幼童留美習西學——半途夭折的嘗試
5.實業學堂

九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洋務綱領的總結
1.北洋艦隊覆滅——求強求富運動失敗的佐證
2.甲午戰後洋務事業的發展
3.“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理論的確立

十 洋務往事漫評說
1.中體西用綱領的剖析
2.關于中西道法的比較——郭嵩燾與理雅各的一次談話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1856年以後,英、法侵略軍乘清政府遭受農民革命沉重打擊之機,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與清政府在北方已處于交戰狀態,在上海卻同時出現了英法公使在江蘇布政使薛煥和兩江總督何桂清請求“保全”的情況下,宣布保護上海。于是,上海官紳雇用美國人華爾組成洋槍隊。咸豐帝對于何、薛的借洋兵自保,斥為“紕繆已極”,多次下令解散這支隊伍。上海地方官紳并未立即執行。1860年8月中下旬,出現了英法聯軍在北方攻打大沽炮臺,一部分洋人組成的軍隊卻配合清軍在上海攻打太平軍的怪現象。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清廷和王公大臣遭到英法聯軍驅趕,逃亡熱河;侵略聯軍遵約退兵後又邀請清廷和王公大臣回京。經過一打一扶的兩度波折,他們對英、法侵略軍的看法開始轉變。俄、法兩國表示愿意“助剿”,咸豐帝已不斷然拒絕,只是責令東南督撫討論。江蘇巡撫薛煥和兩江總督曾國藩,一個贊成,一個拒絕。英國唯恐俄、法兩國“助剿”損害它的在華利權,從中作梗。這兩國的助剿并未實施。但上海地區醞釀“中外會防”(實際上是清軍與英法聯軍共同防御太平軍)和雇傭洋人“助剿”卻仍在實行,只不過還不是官方正式出面。
1861年咸豐帝死,慈禧、奕訴掌權,情況再次變化。年底,大平軍第二次圍攻上海。11月,“上海中外會防局”正式成立,由上海官紳出錢,英、法出兵,共同抵抗太平軍。當這個謀劃用上海官紳“公呈”的名義上奏到京時,去年還表示“借夷剿賊,流弊滋多”的奕訴,這時已成了輔佐幼帝同治的權臣,他用同治帝的名義,對上海官紳的“公呈”大為贊賞,下令薛煥會同各紳士速與英、法籌商借師助剿事宜,只要對“剿賊”有益,皇帝定不遙制。這種中外合作的新政策,正是從奕訴所醞釀的新國策“滅發捻為先”派生出來的!于是,借師助剿便成了朝廷首肯的軍事行動。這行動又勢必推動購買洋槍洋炮和進而準備仿造洋槍洋炮的施行,成為洋務運動發生的助動力。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