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王陽明教你讀心悟道(簡體書)
滿額折
王陽明教你讀心悟道(簡體書)
王陽明教你讀心悟道(簡體書)
王陽明教你讀心悟道(簡體書)
王陽明教你讀心悟道(簡體書)
王陽明教你讀心悟道(簡體書)
王陽明教你讀心悟道(簡體書)
王陽明教你讀心悟道(簡體書)
王陽明教你讀心悟道(簡體書)
王陽明教你讀心悟道(簡體書)
王陽明教你讀心悟道(簡體書)
王陽明教你讀心悟道(簡體書)
王陽明教你讀心悟道(簡體書)
王陽明教你讀心悟道(簡體書)

王陽明教你讀心悟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價
:NT$ 192 元
優惠價
8716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王陽明教你讀心悟道》內容簡介:做人做到道貌岸然,藏頭縮尾,虛言應世.那是白活了!做到“此心光明”,坦誠直率,任其性情,卻又被人喜歡、尊敬,那才不枉了一世為人。
做功夫做到聰明伶俐,隨流性轉,圓滑接物,像小老鼠一樣見危則避、見利則趨,那就把功夫做小了。心有準則,不動如山,知行合一,內聖外王,是真功夫。
做學問如果只是裝了一腦門子知識,口講言說,于身心上無所滋養,那好比擺書攤、賣舊書,能有幾分進益?做學問而能潤澤心靈、美化言行,是真學問。

名人/編輯推薦

《王陽明教你讀心悟道》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無疑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大儒,他的心學開創的一代學術新風,浸潤了明代近百年的儒學,更在明清之際掀起了…股啟蒙思潮,直到現在,仍能給我們的生活和事業帶來莫大的啟示。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偉人,也是有明一代最為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哲學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心學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王陽明的思想不僅在當時,而且在後世,不但在中國,而且在世界各地,特別是在日本,都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目次

第1章 跟陽明學真性情
人人都有聖人潛質/003
輕輕松松做減法/007
靈丹一粒,點鐵成金/011
良知自在人心/015
惡人之心,失其本體/020
持志如心痛/024
空想無益/027
著相與不著相/032

第2章 跟陽明學真功夫
有事省察,無事存養/039
涵養重于識見/043
如何知行合一/046
增進功夫的良方/050
見善即遷,有過即改/053
增進學問智慧的路徑/057
拔去病根,永不復起/061
常快活便是功夫/065

第3章 跟陽明學真學問
要做切己的學問/071
學小技,通大道/075
不必迷信權威/079
學問要點化,但不如自家解化/082
真道只在簡潔處/086
不愛虛名求實惠/089
記得不如曉得/092
不做“書呆子”/095

第4章 跟陽明學真境界
人生第一等事/101
聖人不是靠聰明造就/104
聖人無善無惡/107
修身俟天命/112
戒慎恐懼”即是良知/116
隨人欺慢,處處得益/119
招災惹禍的四大原因/123

第5章 跟陽明學官道
做官就是做學問/129
王陽明為官的五大高招/133
賞不逾時,罰不後事/137
重視宣傳,美化風俗/141
誠于愛民,忠于謀國/144
……
第6章 跟陽明學友道
第7章 跟陽明學勝道
第8章 跟陽明學事道

書摘/試閱

孔子曾說:“自從季孫氏送給我優厚的俸祿後,朋友們更加親近了;自從南宮頃叔送給我馬車後,我的仁道更容易施行了。所以,一個人堅持的道,遇上時機才會受到重視,有了權勢然後才能推行。沒有這兩個人的賞賜,我的學說幾乎成了廢物。”
一個人如果無權無勢無錢,自然“人微言賤”,無人理睬,心里的好想法無法推行,一身的本事無處可用,就像堆在倉庫、直到過期作廢都賣不出去的商品一樣,價值如何體現呢?但是,名利權勢都不是想來的,全靠做功夫,功夫深了,把該做的事做好了,一切都會不求自來。成龍演好了電影,根本用不著去想怎樣出名,反倒要多想想怎樣擺脫“狗仔隊”的追蹤;根本不用去想怎樣賺錢,反倒要推掉一個個別人夢想不到的賺錢機會。反過來,功夫不行,自然是想什么沒有什么。
人生就像一場賽跑,“獎牌”和“獎金”全憑各人的功夫定歸屬,你一百米跑二十秒,只能參加小學三年級的比賽,連參加“殘疾人運動會”的機會都不會有;你一百米跑九秒,不用說,你一定是世界“總冠軍”,別人會把你捧到天上去,將“超人”、“外星人”之類的尊號送給你,至于名利之事,甚至不再值得你去想。所以說,一個人只要認真做功夫就行了,別的都不用多想,想了也白想。如果你“混得不好”,無法引起別人的注意,一定是功夫不行,而不是因為你不夠狡滑,或別人心眼不好、“不給你機會”。
你想改變命運,唯一的辦法就是做功夫。當然,功夫不止一種,說話有說話的功夫,辦事有辦事的功夫,持家有持家的功夫,戀愛有戀愛的功夫,功夫自然是多學一點好,但不可能學成萬事通,一般而言,道德上的功夫人人必修,事業上的功夫則要依人生志向而定,你立定了什么志向,就去學什么功夫。王陽明說“立志用功”看成一件事,不立志自然懶于用功,不用功也談不上立志,只是空想而已。王陽明是一個實干家而非空想家,他一旦立志,就會采取行動,去做“栽培之功”。
他幼年時的志向是成為一個縱橫疆場的將軍,于是他勤練武功,擊劍射箭,無不精通。後來他帶兵時,在校場表演,三箭皆中,令人嘖嘖稱奇。青少年時,他立志修煉“長生久視”之術,于是四處尋訪名師,探討玄理,打坐修煉。成年後他立志做聖賢,走上了儒家“經國濟世”之路,于是他勤學各種切身功夫,提升領導素質。他本是文人,為何能統領大軍、戰無不勝而立下赫赫軍功?那絕對不是天賦才能,而是平日勤做功夫的結果。
弘治十二年(1499),28歲的王守仁考中進士,“觀政工部”,即在工部擔任一個實習官員。當時明朝的北部邊疆受到瓦剌的侵擾,而朝廷官員都無進取之志,不敢領軍出征。對這一現狀,心懷報國之志的王陽明很是不滿,于是向皇上上書,提出八項措施,請求革故鼎新,改革經濟、政治和軍事,增強國力。他的上書得到了皇上的肯定,但八條措施都未施行。王陽明深知空言無益,于是下決心學習兵法,以備將來為國出征。據《王陽明年譜》說:“當時邊報甚急,朝廷舉將才,莫不惶蘧。
先生念武舉之設,僅得搏擊之士,而不能收韜略統馭之才。于是留情武事,凡兵家秘書,莫不精究。”以此可見,王陽明學兵法的志向是成為“韜略統御之才”。王陽明讀過多少兵書,不得而知,但從有關文獻的記述看,他至少讀過《孫子兵法》、《司馬法》、《尉繚子》、《六韜》、《吳子兵法》、《三略》、《唐李問對》,而且他對這些兵書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