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傳播的歷史:技術、文化和社會(第五版)(簡體書)
滿額折

傳播的歷史:技術、文化和社會(第五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5 元
定價
:NT$ 330 元
優惠價
87287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傳播的歷史:技術、文化和社會(第5版)》以媒介的歷史為主線,將傳播技術與載體從口語、文字、印刷,到電子、網絡的發展歷程與此間文化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有機聯系起來,以探討傳播在人類文明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書中匯集了新聞傳播學領域的知名學者們對不同時期的傳播媒介進行研究的經典文獻,對傳播的歷史與技術、文化、社會的互動和影響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傳播的歷史:技術、文化和社會(第5版)》為人們理解媒介和傳播史提供了更為冷靜和專業的框架,它還有助于加強傳播學研究和歷史研究新的學術關聯。

作者簡介

作者:(加拿大)戴維·克勞利(David Crowley) (加拿大)保羅·海爾(Paul Heyer) 譯者:董璐 何道寬 王樹國

戴維·克勞利(David Crowley),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教授。
保羅·海爾(Paul Heyer),威爾弗里德·勞里埃大學(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教授。
董璐,國際關系學院文化與傳播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傳播理論、社會學調查研究方法、媒介經營與管理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二十余萬字;著作有《傳媒并購新論》、《傳播學核心理論與概念》、《媒體營銷:數字時代的傳媒動力學》等。
何道寬,深圳大學英語及傳播學教授、政府津貼專家、資深翻譯家,曾任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副會長,現任中國傳播學會副理事長、深圳市翻譯協會高級顧問。著譯總字數逾1300萬字。
王樹國,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傳播學碩士,現任教于北京聯合大學。

名人/編輯推薦

《傳播的歷史:技術、文化和社會(第5版)》是世界傳播學經典教材·中文版之一。

目次

第一部分 遠古文明的媒介
第1章 冰河期的藝術與符號
第2章 文字的先驅
象征物與符號
舊石器早期和中期的象征物
舊石器晚期和中石器時代的象征物
新石器時代的象征物
交流與數據儲存的轉折點

第3章 古代帝國的媒介
從石頭到莎草紙
文字的影響與平等的權利
變革的效應
蘇美爾城邦
泥版與楔形文字
泥版與社會組織

第4章 無文字的文明——印加人與結繩記事
第5章 文字的起源
文字的功能
文字的起源
文字的發展
文本、言語和語言
現代版“象形文字

第二部分 西方書面文化的傳統
第6章 字母表
第7章 希臘遺產
印刷機發明之前的讀者
第8章 文字與字母表的效應
文字與字母表效應:新的信息加工模式
零與位置數系統
數學語言
數量的標記與分析和質量的標記與分析所產生的影響
第9章 口語文化、書面文化與現代媒介
你知道你能夠記住什么:記憶術和套語
語音的內在性
次生口語文化
第10章 中世紀的交流與信仰

第三部分 印刷革命
第11章 紙張和雕版印刷術從中國來到歐洲
雕版印刷的起源
第12章 印刷術的發明
第13章 閱讀公眾的興起
第14章 早期的現代讀寫能力
印刷、改革和宗教運動
北美殖民地民眾的讀寫能力
第15章 新聞貿易

第四部分 電流創造連線世界
第16章 視覺電報
在1815年之前的視覺電報
第五部分 影像技術和大眾社會的出現
第六部分 無線電時代
第七部分 電視時代
第八部分 信息時代的新、舊媒體

書摘/試閱

古發現了大量的文字記錄,有助于我們描寫蘇美爾及尾隨其後的文明,使我們能夠描繪它們的重要特征。但是,這些特征可能反映了某種偏向,而這些偏向僅僅是偶然與其傳播材料的性質有關。另一方面,這個偏向又指明了該文明的顯著特征。
準備書寫時,黏土要反復揉搓,做成薄片或薄版。刻寫需要濕潤的黏土,可是泥版干得很快,所以寫的時候要快速而準確。18蘆葦稈鋒利如刀,可以在泥版上刻出筆畫很細的線形文字。在石頭上刻寫的線形文字大概也如法炮制。用蘆筆劃線時,筆容易把泥版粘起來,刻寫時要垂直或斜向運力,同時用力向下壓。蘆筆桿筆管呈四方形,筆尖呈三角形,長短如今日之鉛筆,筆端削去一角以成斜面。這樣的蘆筆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後半葉問世,筆端成楔形,用力時就刻下楔形的線條,如果輕壓,就需要來回刻畫幾次,方能成形。
省力的原理要求減少刻畫的次數,所以泥版上象形文字的痕跡如今已蕩然無存。黏土這種媒介本身就要求文字從象形文字簡化為楔形文字。“圖畫和文字之間的鴻溝因此而填平。”楔形文字的特征是三角形,筆畫平行。線條長短深淺不一,刻寫復雜,泥版的尺寸逐漸加大,手握泥版的角度也略有變化,這一切都使文字加速走向約定俗成。手握泥版角度的變化決定著筆畫的走向,圖像轉變為符號的過程隨之加速。21圖畫向文字的轉變開始于最常用的符號,于是楔形的筆畫很快就取代了一般的線條。象形文字不足以表現長篇的宗教文本或歷史文本,于是許多符號就用來代表音節。
到公元前2900年,文字形態成熟,符號豐富。到公元前2825年,書寫的走向和詞語在句中的邏輯位置固定下來。符號在大型泥版上分區排列。書寫的走向從左至右,筆畫的走向亦從左至右平行排列。圓筒形的東西可以在濕潤的泥版上滾壓,形成連續的印記。于是,石頭雕刻的圓筒形印章開始啟用。印章上刻著個人的符號,用來表示個人身份及財產歸屬。在大多數人都目不識丁的社會里,需要用這樣的印符。人們把私章掛在脖子上,需要時就蓋,用來簽署財產契約,表示財產歸屬(見圖3.2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8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