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中國當代文學(上卷)(第二版)(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當代文學(上卷)(第二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4 元
定價
:NT$ 204 元
優惠價
87177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文學史系列教材·華大博雅高校教材:中國當代文學(上卷)(第二版)》內容有第一次文代會的召開和文學新體制的建立、由政治運動和文藝批判造成的周期性震盪、工業題材小說和周而復的《上海的早晨》、新民歌運動和新詩發展道路論爭、“文革地下文學”和天安門詩歌運動等。

目次

緒言
上卷新中國文學

第一章文學概況和理論批評
一、第一次文代會的召開和文學新體制的建立
二、由政治運動和文藝批判造成的周期性震盪
三、理論批評的論爭和文學創作的一體化走向

第二章小說(上)
一、小說創作概觀
二、趙樹理的小說
三、周立波的小說
四、孫犁的小說
五、柳青、浩然等的農村生活長篇小說
六、馬烽、李?等的農村生活中短篇小說

第三章小說(下)
一、杜鵬程、梁斌、吳強、曲波等的革命戰爭小說
二、楊沫、歐陽山、羅廣斌等的地下鬥爭小說
三、茹志鵑、王願堅等的革命歷史中短篇小說
四、“干預生活”的小說和婚戀題材小說
五、工業題材小說和周而復的《上海的早晨》
六、李劫人等的歷史題材小說

第四章詩歌
一、詩歌創作概觀
二、臧克家、田間等現代詩人的詩
三、李瑛、嚴陣等新中國詩人的詩
四、李季、聞捷等的敘事詩
五、郭小川、賀敬之等的政治抒情詩
六、新民歌運動和新詩發展道路論爭
七、少數民族的詩歌和詩人

第五章散文
一、散文創作概觀
二、冰心、吳伯簫等的散文
三、楊朔、劉白羽、秦牧等的散文
四、魏巍、菡子等的通訊報告
五、徐懋庸、鄧拓等的雜文

第六章話劇
一、話劇創作概觀
一、老舍的劇作
三、郭沫若、田漢、曹禺的歷史劇
四、胡可、沈西蒙等的革命歷史劇和現實生活劇

第七章“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文學
一、“文化大革命”對新中國文學的全盤否定和嚴重摧殘
一、“樣板戲”和“文革文學”的藝術規範
三、“文革”時期的主流創作和“朝霞”文學
四、“文革地下文學”和天安門詩歌運動

書摘/試閱

駱賓基(1917-1994),原名張璞君,祖籍山東省平度縣,生於吉林省琿春縣。20世紀三四十年代因相繼出版長篇小說《邊陲線上》、短篇小說集《北望園的春天》和長篇小說<姜步畏家史》的第一、二部,而被視為東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1949年由香港到北京,出席第一次文代會。此後直到60年代初,先後到魯南、東北、京郊農村深入生活,創作了一批反映農村生活的短篇小說,於1963年結集為《山區收購站》出版。
駱賓基在新中國創作的作品並不算多,但在思想和藝術上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它們大多以獨特的角度反映現實生活,筆力剛健雄渾,描寫細膩酣暢,顯示出鮮明的藝術風格。
駱賓基的小說一般不寫重大的矛盾鬥爭,而慣於從廣闊的社會生活中選取一個平凡細小的事件作為故事核心,然後鋪展情節,刻畫人物,並把人物與周圍環境融合起來,從而透露出時代的氣息。寫於1953年的《夜走黃泥崗》是較早以農村互助合作為背景的短篇小說,但故事很平常,人物也極普通,只是寫一個小青年劉虎子如何出入意料地幫助別人拉出了陷車,住店時如何為集體節約開支。作者把這些平凡的故事、普通的人物放在剛剛興起的互助合作的潮流中來表現,從而以一兩個場景、三五個人物就生動地反映出互助合作運動促進著新人物、新思想、新風尚的出現,使作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同《夜走黃泥崗》相比,幾年後創作的《山區收購站》所涉及的矛盾則要復雜得多。,這裡包含著國家利益和群眾利益的矛盾,糧食生產和多種經營的矛盾,生產和運輸的矛盾,新舊經營思想、經營作風的矛盾等。而故事又發生在1958年“大躍進”和“大辦鋼鐵”的背景下,就更增加了矛盾的複雜性。作者採取了以簡馭繁、避虛就實的寫法,將時代背景虛化,讓各種矛盾都圍繞山葡萄的豐收和收購的情節主線展開,用日常談生意和類乎說閒話的方式來解決,而且把故事壓縮在一天之內,上半天交給老收購員王子修(虛寫曹英),通過他的生活行事、待人接物而展開矛盾,一直弄到和群眾僵持、對立的地步;下半天則交給女主任曹英(讓王子修陪襯),也是通過她的日常行事、待人接物,將矛盾一個個順利解決,而且解決得那麼自然、輕鬆,令人信服。人物性格推動了情節的發展,情節的發展又揭示了人物性格,所有思想衝突和社會矛盾在作家筆下都匯聚為人物的性格衝突,這種成功的藝術轉換使駱賓基小說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超越時代的局限。在運用短篇小說的構思、取材、剪裁、結構和塑造人物等技巧方面,《夜走黃泥崗》和《山區收購站》等都有獨到的地方,這也是駱賓基的小說雖為數不多,但卻經得起咀嚼的原因。康濯(1920-1991),原名毛季常,湖南省湘陰縣人。1938年進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學習,在解放區開始文學創作。新中國成立後出版有反映農村生活新貌的短篇小說集《春種秋收》,發表有中篇小說《水滴石穿》和長篇小說《東方紅》等。
短篇小說集《春種秋收》收錄的是康濯1953年和1954年的作品,是他對農業合作化中最早湧現出來的一批新人物的頌歌。其中《放假的日子》、《牲畜專家》、《最高興的時候》和《競賽》等篇,描寫王喜奎、劉春堂、吳俊田、張萬連這些農民形象。《往來的路上》、《第一步》、《一同前進》等篇,著重描寫旺老漢、劉來順、王老慶等中農對合作化運動的猶豫、懷疑和轉變,意在表現農民“在過渡的路上往前行走的腳步,是什麼也阻擋不了的”①。儘管《春種秋收》這個集子裡的有些作品在藝術概括上還不夠精煉,但還是反映了作者新中國成立後的小說創作成就。
作為在解放區成長起來的作家,康濯形成了自己較為獨特的創作風格,有評論家說:“他的第一個短篇小說集《我的兩家房東》表現著特有的清新的風格。它細緻而不煩瑣,平淡而不刻板,有著生動的樸素性。這種特有的風格在《春種秋收》中,我們仍可以看到。”②如短篇集《春種秋收》中的作品寫的多是農村生活中普通的人和平凡的事,作者善於用極省儉的筆墨,著力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然而情節卻委婉動人。以《春種秋收》為例,所寫的矛盾糾葛並不復雜,由於作者善於將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順敘和倒敘等手法靈活巧妙地加以穿插結合,因而使情節發展波瀾起伏,搖曳多姿,效果大大不同於平鋪直敘,於是人物性格也活靈活現。“幹部”身份的敘述也常為康濯所採用,在他小說中那位第一人稱敘述故事的“我”亦即“老康”,就帶著鮮明的“幹部”身份而成為小說的人物之一,他在一定程度上參與小說中的矛盾糾葛,又由他出面來敘述故事,抒寫見聞,從而有效地控制著小說的主題和情感取向。這也如作家所說:“我自己偏重於喜愛《春種秋收》和《牲畜專家》,也喜愛《第一步》以及《買牛記》中的某部分,因為這些作品裡面都有著我在農村工作和生活中,比較深沉地感受過和激動過的事物,也即是有著較多的生活色彩。”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7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