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歷史的盲腸:幫會江湖(簡體書)
滿額折

歷史的盲腸:幫會江湖(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時尚歷史?歷史的盲腸:幫會江湖》是講述幫會史的一冊。仗劍天涯,打馬江湖,武俠的世界在電影小說中,帶給我們的永遠是灑脫豪爽。但是歷史上真正的江湖又在哪里?《時尚歷史?歷史的盲腸:幫會江湖》稿或可帶你進入一個歷史的江湖——幫會。然而,幫會在任何朝代都是和非法等關鍵詞緊密相連的,但重要的是當時的“法”不再具有正義性合理性時,當人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之時,幫會就可能成為新朝代的溫床。

名人/編輯推薦

《時尚歷史?歷史的盲腸:幫會江湖》由故宮出版社出版。

戰國時期,列國中的顯學是儒學、墨學,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墨家集團不見了蹤影,墨學無人傳承,一門在戰國二百年間轟轟烈烈展開的大眾學說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甚至司馬遷在寫《史記》時都感嘆墨家的資料太少,連墨子這個人的生卒年月都無法確定。
具體而言就是:《史記》寫孔子師徒,用了15000字;寫孟子用了240字;寫墨子,用了24個字,也就是一句話“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為節用。或日并孔子時,或曰在其後。”
這種現象在中國歷史中實屬蹊蹺,在一個社會中如此轟轟烈烈存在過的一群人物和一段歷史居然被消滅地干干凈凈。這就令我們懷疑歷史被人做了手腳。與其他諸子百家連篇累牘的記載比起來,司馬遷的做法真是厚此薄彼。是司馬遷有意冷落墨子,還是手頭確實沒有墨子的記述材料?或者兩者兼有?我們只好從墨子的生平活動中去找答案。
兩干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某一天,一名墨家子弟自千里之外的越國趕到魯國,求見了自己的恩師墨子。這名墨家子弟是公尚過,他這次返回魯國是因為受到當時的越王朱勾的委托,來請自己的老師墨子去越國做官。越王朱勾想以五百里土地的封賜,換取墨子為自己效命。
越王朱勾是臥薪嘗膽的主人公,越王勾踐的曾孫,此時的越國剛剛被強大的楚國打敗,朱勾正在尋找報仇雪恥的方法,他對墨子的邀請多半正是出于這樣的原因。前不久墨子剛剛成功地阻止了楚國發動的另一場侵略戰爭。那是一個幾乎家喻戶曉的故事,在有記載最早的兵棋推演中,墨子行有余力地擊敗了能工巧匠的代名詞魯班,從而打消了楚國攻滅宋國的念頭。
而此時,面對越王的一番盛情,墨子淡然回答:“如果越王能聽取我的意見,實施我的主張,那他只需給我溫飽,和其他大臣一樣就行,不必要分封之類的;如果越王不能使用我的主張,我去了只能是讓我出賣道義。”
王的盛情被墨子擋在了門外,錯在越王,因為他不知道,墨子不希圖高官厚祿,和楚國也沒什么仇怨。他只是在貫徹自己的理想。
墨子的理想,初中生都能說得出,是“兼愛”和“非攻”——大家相親相愛,誰也不要打誰。而他推行這個主張的現實手段,是組織幫會。
在阻止楚國攻宋的時候,真正阻止楚王的不是墨子本人的守城技術,而是三百個已經學了墨子守城技術的弟子已經去幫助宋國守城的事實。這足以抵擋一國大軍的三百弟子,就是一個組織嚴密的幫會,而墨子是他們的老大。
那三百人,是隨時準備赴死的。
這并不是開玩笑,《墨子·魯問》里記載了這么一件事:
魯人有因子墨子而學其子者,其子戰而死。其父讓子墨子。子墨子日:“子欲學子之子,今學成矣,戰而死,而平慍,是猶欲糶,耀售則慍也,豈不費哉!”
魯國有人,讓兒子跟墨子學本事,結果兒子卻戰死沙場。這個人責怪墨子,墨子卻說:“你讓你兒子來學本領,現在學會了,打仗打死了,你卻怒氣沖沖,這就好比準備賣糧,糧食賣完了,你卻生氣了,豈不荒唐?”可見對墨家人來說,生命就是學費的一部分。
不光生命,錢財墨子也不放過。墨子一個出色的學生耕柱子經墨子推薦,在楚國做官。幾個師兄弟去看他。他非但沒怎么好好招待,連飯都沒讓兄弟們吃飽。幾個小兄弟憋了一肚子氣,回來和老師告狀,說耕柱子在楚國當官有什么用,我們幾個不遠千里去看他,連招待都不好好招待。墨子說,不能這么判斷。果然,沒幾日,耕柱子托人送來一筆錢,還附上一封短信,說,我出力不夠,實在慚愧,這點錢您看著用。墨子對那幾個學生說:看,果然不能輕易下結論。 子墨子游荊耕柱子于楚,二三子過之,食之三升,客之不厚。二三子復于子墨子日:“耕柱子處楚無益矣。二三子過之,食之三升,客之不厚。”子墨子日:“未可智也。”毋幾何而遺十金于子墨子,曰:“後生不敢死,有十金于此,愿夫子之用也。”子墨子日:“果未可智也。”
——《墨子·耕柱》
要錢又要命,還真是個標準的黑社會老大。
然而墨子這些要求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大家快快樂樂地活著,為此他不光讓手下冒險,自己也是帶頭填命。賺來的錢也不為自己花,史載墨子成天粗衣草鞋,沒享受過什么。
說回前頭,墨子和墨家是這么一群好人,可為什么要被封建統治者封殺呢?還是要看他們的思想,先人著書簡單明了,將《墨子》一書中的幾個章節題目復述一遍就是什么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等等。從這些題目表面上看,大多沒什么不妥,至于“尚賢”可能還是帝王孜孜以求的。
可其實問題恰恰就在這個“尚賢”上。作為大思想家,墨子早意識到,百姓經濟上的窮困、窘迫,與政治密不可分,于是墨子將自己平民化的經濟觀點,延伸到了政治領域。就墨子喊出了在任何時代都極具震撼力和沖擊力的聲音:
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以事,斷予之令。……故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
——《尚賢》
是故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又選擇天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為三公。……又選擇其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為正長。
——《尚賢》
簡單明了:從天子宰相到村長保長,一律選賢能擔任。——敢問皇帝不封殺你封殺誰?
于是墨子的學說寂滅兩千年,中國歷史上也再無一個如此這般能為毫不相干的受苦人眼都不眨就赴湯蹈火的俠義幫會,墨家成了天鵝最後的絕唱。此為中華之不幸。
中華之幸者,兩干多年後一群年輕人以同樣的精神奮戰二十八年,為天下受苦人打出了一個新中國。

目次

代序天鵝之絕唱
莫學游俠兒——流氓幫會篇
匪事——略說古代流氓幫會
匪魂——流氓幫會的精神
俠義/15
祖師/16
文身/17
叫諢名/18
穿異服/19
匪律——流氓的行話與行規
唇典/22
陋規/28
劃地盤/30
吃講茶/31
訛詐/32
行騙/35
打手/38
流氓的盛宴——政治流亡民與流氓政治
四海之內皆兄弟——幫會篇
一派溪山千古秀——洪門的前世今生
生為逐鹿來——洪門的起源/51
三合河水萬年流——洪門的各種規條禁忌/55
平生不識陳近南/72
武功實難全——天地會與林爽文起義/74
男兒知何處——司徒美堂與洪門的歸宿/77
由互助組織到黑社會——青幫小談
水手的家園——青幫誕生/87
“元明興禮,大通悟覺”——青幫的傳承/92
莫到瓊樓最上層——青幫的皇子兼流氓/99
紅花白蓮藕——會黨拾零
莫愁無知己——會黨的發展/105
古代保險業——父母會/117
自開自落小刀會/121
救世主的許諾——中國教門
從天師道到摩尼教
被視為“邪教”的道教與道教異端/131
被視為“邪教”的佛教與佛教異端/134
被視為“吃菜事魔”的摩尼教/137
白蓮五十年一反——白蓮教始末
龍華三會愿相逢——民間秘密教門的信仰
無生老母崇拜的演變/150
“天盤三副”說的形成/154
清代的清茶門教對“天盤三副”信仰的發展/161
等閑虛設神仙術——教門的騙術
漢唐宋明未有之事——攻入皇宮的天理教
范冉也羨石崇富——丐幫探微
江湖有丐
丐在江湖
祖師/201
組織/204
儀式/206
規矩/210
活動與切口/211
江湖霸丐
丐舞江湖
編後記

書摘/試閱

除了設賭局以騙財的以外,以美色設局騙人的更是所在多有。唐傳奇中就有許多這類故事,想必都是以生活為本。到了宋朝,徐士鸞《宋艷》之中曾記一段更為真實的經歷:說的是北宋宣和年間,吳人沈將仕攜金數萬到了京師,交上了鄭、李二小生為朋友,“一飲一食,三子者,必參會周旋。”某曰,三人同游野外,經過一片池塘時,見有一些仆人在洗馬,看見他們過來,都垂手請安。沈將仕很驚異,“以為非所應得”。鄭、李兩個解釋說這是故人王朝議的家仆,認識我們倆,故有此態。三人又前行數百步後,李生對沈說,與其信步浪游,泛泛無所歸宿,倒不如就騎上王朝議的馬去拜訪他,他過去在大郡做地方官,家資殷富,有多姬侍,又喜賓客,現在養老在家,臥床養病,“諸姬悉有離心,而防禁苛密。幸吾曹至,必傾倒承迎,一夕之歡,可必得!”鄭生也在一旁慫恿。沈將仕果然心動,便隨他們一起返回池塘邊,只見那些人馬還在,鄭生開口喚過,三人一一上馬。仆人唯唯,請問去往何處?李、鄭二人說就去拜認你們家主人。“遂朕鑣并轡,轉兩坊曲,得大門,門內宅宇華邃”,果然氣派。仆人行先人內通報,過會兒出來道,王朝議聞有客人造訪,“喜甚,但久病倦懶,不能具冠帶,愿許便服相延”。果然,一個“哀翁”出來迎客了,“容止固如士大夫,而老態殊甚”。揖座東軒後,王朝議吩咐擺酒席,雖說“不甚腆飫,皆雅潔適口”,唯酒過三巡,王老“忽嗽且喘,喉間淡聲,如鋸不可支梧”,便打招呼說不能盡東道禮儀了,請鄭生代替,自己先去小歇一下,俟服藥後再出來陪客,沈將仕頗覺失望,“步于外,將舍去”。忽然聽到一間廳堂里傳來女人的喧笑和擲骰子聲,便循聲前往,“自屏隙窺之”,但見“明燭高張,中列巨案。美姬七八人,環立聚博”。而李生徑入,和美人們隨意調笑,看得“沈神志搖蕩,頓足曰:‘真神仙境界也,何由我預此勝會乎?’在一旁陪同的鄭生馬上說,這些女人都是王朝議的侍妾,王朝議正在小寢,“恐難與接對”,你不比我們是熟人,彼此無間,沈將仕再三懇求鄭生,自稱隨身帶有許多錢,只要能進去參加,輸光亦無所謂。鄭生拗他不過,“逡巡乃人,睢盱偵伺”,探頭探腦如做賊一般,“良久,介沈至局前”,真是充滿了神秘感,更令沈如闖入瑤臺仙境。那些美人也真會耍“標勁”,個個做出不勝駭異狀,“咄曰:‘何處兒郎,突然到此?”’鄭生忙為解釋:“吾友也。知今宵良會,愿拭耳目。”于是美人們一面取酒滿酌奉上,一面關照小丫環“伺朝議睡覺,亟報”。“乃共博,沈志得意逞,每采輒勝,須臾得干。諸姬釵耳首飾,為之一空”。而“沈心不在賭,索酒無算”。最後有一個輸得最多的美姬拿來一個空樽,說是要做“孤注一決”,沈將仕正昏昏然,信口答應,哪知這一“決”便輸了,而“空樽”翻轉,里面盡是金釵珠寶,一一計算,不僅沈將仕先前所贏的全得歸還,“又探取腰間券盡償之”。稀里糊涂地還沒有搞清是怎么回事,忽“聞朝議大嗽,索唾壺急。諸姬推客出,奔人房”。三人意興杳然地向王老告別,王老不知道剛才發生過的事,還約他們過幾天再來玩。當晚沈歸邸後,“臥不交睫,雞鳴而起”,首先去找鄭、李二人,沒影兒了。“遽走王氏宅審之,空屋無人。詢旁舍居者,云:‘素元王朝議者,疇昔之誑,有惡少年數輩,仰平康諸妓,飲博于此耳。’始悟墮奸計。是時錢袋空空如也,而鄭、李不復再見蹤影”。
在以美色為騙局者之中還有以女性婚嫁行騙的。這種行騙方式,在舊時的中國南北地方均廣泛存在。對于這種行騙方式,上海把它叫做“放白鴿”。據說,是因“豢鴿而放,必裹同類歸來,獲利數倍”而名之。據葛元煦《滬游雜記》卷二《放白鴿》載:“近有以人為鴿者,如來歷不明之年輕婦女,或售賣自身,或人人室。不匝月間,非卷資遁逃,即誣控拐逃,使買主人財兩空。”北京則把這類事情稱做“放鷹”或“打虎”。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