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中國封建社會(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封建社會(簡體書)
中國封建社會(簡體書)
中國封建社會(簡體書)
中國封建社會(簡體書)
中國封建社會(簡體書)
中國封建社會(簡體書)
中國封建社會(簡體書)
中國封建社會(簡體書)
中國封建社會(簡體書)
中國封建社會(簡體書)
中國封建社會(簡體書)
中國封建社會(簡體書)
中國封建社會(簡體書)

中國封建社會(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 元
定價
:NT$ 174 元
優惠價
87151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封建社會》是瞿同祖先生第一部社會史研究著作,作者認為中國的封建社會時期就是整個周代,在此基礎上,以封建社會的全部社會現象為討論的對象,注意其整體的社會結構及功能,分析封建社會的形成以至崩潰的過程,深刻描寫了封建社會的土地制度、宗法制度、封建階級、封建政治等,解剖封建社會的各種社會組織的功能及彼此間的關係。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封建社會》編輯推薦:中國社會史研究經典,全面解剖封建社會變遷,陶希聖、楊開道作序。

目次

瞿同祖(1910-2008),歸僑歷史學家。長沙人。1936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獲碩士學位。曾任雲南大學歷史系教授。1945年赴美國,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研究員。後去加拿大,任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授。1965年回國,歷任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政協湖南省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1980年出席第二十七屆歐洲漢學會議。1985年,以高級學者名義訪問美國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華盛頓大學,闡述儒家思想與中國法律發展的關系。著有《中國封建社會》、《清代地方政府》、《漢代社會》、《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等。

書摘/試閱

陶序
中國社會形態的爭論,曾盛極一時。四年來表面上這種爭論消沉了一點,實在地說,爭論不獨是繼續,並且正在發展。與從前的爭論不同的是在哪里呢?從前的爭論,只爭一些抽象的理論,只爭幾個名詞;現在大家都進了一步,有較為豐富的材料,較為具體的觀察。從前的所謂方法,不過把少數的材料,向預定的幾個抽屜裏一擺。現在的方法已經能夠駕馭多數的材料,沒有牽強附會的必要了。
我只說是現在進了一步。還是有些並不進步的人們,在那裏“炒現飯。”從前的爭論者,常嚴守他邏輯:“你說的錯了,因為是你說的;我說的才對,因為是我說的。”這種邏輯,到如今還有人一樣遵守不替。根據這種邏輯的人,不獨是唯我論者,並且是正統論者。他爭得滿頭大汗的是“只有我這說法是真正的馬克思學說”。從我們看來,這種習慣,只能說是文人的積習。中國的文人,最會自命正統,自立門戶。
在這文人積習的各張門戶的爭論裏,我是最先受罵的一人。每一中國社會史家的開場白,每一中國社會史刊物的發刊文,首先攻擊的大抵就是我。即在今日的我自己,也並不是不想罵從前的我一頓。本來,幾年之間,我的見解便有三度的修改。那些唯我正統論者決不肯這樣做。他們是很護短的,一言既出,至死不認錯。以他們這種態度來看我的作品,立刻可以抓住前兩年的一句話和後兩年的一句話的矛盾,來推論說:“陶某人的方法論本來是錯誤的。”我並不是說我的方法對,更不敢說“只有我的方法對”。我只有一點小意思,我認為是對的。我要我的見解能夠隨中國社會史園地的開發而進步。我不“炒現飯,”不取唯我,更無所謂正統。我也不會咬文嚼字引經典。經典的文句並不能替代一部中國社會史,雖然他是研究的前導與先驅。
瞿同祖先生綜合他對史學的心得與社會學的方法,以兩年以上的工夫寫成這篇論文。他常常和我來談論到周代的社會組織。我們的意見雖不盡相同,但我對他沒有那樣的積習,又專心求真,不爭名利,注重材料,慎於論斷,是很佩服的。因把我的感想寫出以為序。
1936年10月8日,陶希聖寫于北平寄寓。

楊序
美國社會科學的毛病,是只用本國的材料,而不用外國的材料;中國社會科學的毛病,是只用外國的材料,而不用本國的材料。尤其是社會學一門,因為目下研究的朋友,大半歸自美國,熟于美洲社會情形,美洲實地研究,所以美國色彩甚濃,幾乎成為一個只用美國材料,而不用中國材料,不用歐洲材料的趨勢。這種非常狀態,自然會引起相當反感的。一種反感是只用中國材料,一種是只用歐洲材料,都有一點矯枉過甚的毛病。單用中國材料,而不和歐洲材料、美洲材料作一種比較研究,也只有材料而沒有瞭解的。中國社會科學惟一的出路,是以歐洲上古社會、歐洲中古社會、歐美現代社會為背景,去解釋過去中國的社會、現在中國的社會。瞿君同祖對於美國現在社會研究已具根基,對於歐洲中古社會情形亦極嫻熟,然後以之研究中國過去封建社會,顯已立於不敗之地。本書為瞿君對於中國過去社會第一次的分析,費時雖僅二載,然其瞭解,其組織,已有若干獨到之處。比一班專講空洞理論,或一班專收零星材料的朋友,自然又高出一籌。瞿君誓以十年二十年之精力,從事於中國過去社會之研究,從此異軍突起,行見新進少年為之膽寒,老師宿將為之心服也。
1936年10月,楊開道。

自序
我所用的觀點和方法,在導論中說得很詳細,用不著反復贅言。但有一點不可不加以申述。研究社會史者,因對於封建社會含義及內容有不同的看法,中國封建社會的時代問題便成了論戰的中心。我從開始動筆以致寫成付印,始終持著不強我同於人,也不強人同於我的態度。我認為社會科學家對於一種社會制度的研究,最要緊的是對制度本身的瞭解,次要的才是時代的問題,制度本身如果能徹底瞭解,起訖于何時代的問題,是比較容易解決的。
如果我不曾違反我的意志,始終以封建社會的全部社會現象為討論的對象,而注意其整體的社會結構及功能,那麼,不問我們以為封建社會發生於何時代,崩潰于何時代,此文都不失為我國封建社會制度概括的描寫。詳細內容因時代不同或有變更,特徵或一般的現象卻是不會變的。從這一點來看,這篇論文,或許是對於研究我國封建制度不無參考價值的。
其次,有一點要解釋的。古代史料,極其零亂駁雜。只加以搜集條例,而不加以聯串,最多只是一本流水式的賬簿。如果想構成一幅生動的圖畫,則主觀的見解與系統必不可少,而偏見和謬誤也在所難免。這是不可兩全的。我是採取後者的主張的。偏失之處,自知不少。本文的付印,就在於發抒我的主見,希望先進的批評與指教。
作者首當致謝的是楊開道師,大綱及全文俱經其指導和修正。陶希聖先生熱心的批評,最為感激。兩篇序文,都是在兩位先生百忙之中寫成的,尤為不忘。此外,關於原料及方法的問題,得鄧之誠、洪業、吳文藻諸先生的指教不少。余妻佩瓊的鼓勵和幫助,是使此書早成的原因。圖表均出其手制。
作者早失怙恃,永慕之餘,惟恐有負先人的遺教和期望。此書之出,適值先父希馬先生五十冥壽,謹以我的第一部作品獻給他和先母余太夫人。
1936年10月10日,同祖自序于北平。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1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