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世間的鹽(簡體書)
滿額折

世間的鹽(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2.00 元
定價
:NT$ 192 元
優惠價
8716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是一本難得一見的"教後感"結集,它《世間的鹽》是高軍(豆瓣網名:風行水上)出版的第一本書。他筆下的人與故事充滿智趣。他有敏銳的觸覺,觀察細致入微,將日常的所見所聞,描摹得生動有趣。他俚俗掌故、吃喝玩樂、行走見識、家常咸淡、鄰里小事,什麼都可以拿來寫,什麼都可以拿來說;他似乎沒有什麼膽怯的東西,抓過來了就是十分有趣的見識;他興味起落、揮筆飛白,都是文章,熱鬧里頭自有真意趣在。

作者簡介

高軍,豆瓣名“風行水上”,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生人,畫家,現居合肥。

名人/編輯推薦

“風行水上”:豆瓣網最受歡迎的原創作者之一。家長里短、吃喝玩樂、禮俗掌故、行走見識,什么都能寫,什么都敢寫,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讀起來趣味橫生,令人解頤。繼汪曾祺後,最富有人情味、最有生活智趣的文字。

目次

自序
鼓浪嶼丐幫圓桌會
電風扇
余教授
春風化雨
江西瘋子
揚州乞丐
老劉和他的貓
放鷹
火燒云
武功
鼓浪嶼丐幫圓桌會
留得枯荷,靜聽雪聲
假如明天來臨
不合時宜的愛情
不合時宜的愛情
我說了,他就會殺人
中醫世家(一)
中醫世家(二)
上北京
倒霉大爺
來自巴厘島的紀念
外國人在合肥
西瓜譜
貓頭鷹會歌唱
西瓜譜
愛貓大老黃
護城河里的水鳥
鳥鳴澗
給牛把尿
我拿蚊子沒有辦法
飛機
奎湖
江邊紀事
一地鮮花
冰弦
一地鮮花
齊白石畫白菜
黃賓虹的畫室
粹然儒者——龍士先生
如此狂暴的靈魂
巴黎還有好人
俱胝一指
海匪扛走了妙玉
海匪扛走了妙玉
王八拳考訂
淡巴菰
且將新火試新茶
江南貢院
穿越
睡覺
味覺
無聊才讀書
金不換
跟你那個朋友說,不要寫了

書摘/試閱

風扇
秦大伯本名叫秦根生。他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家。他在回憶年輕時代時,不會因為虛度時光而感到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他把他年輕時最好的時光都投入到制造電風扇的事業當中去了。他制造出本大院第一臺電風扇,而且也可能是我們東市區的第一臺風扇(工廠排風扇和鼓風機除外),就體積和排風量而言至今沒有哪個風扇能刷新他的紀錄。
在我小的時候電風扇還是個稀罕物兒,對我的長輩而言,這東西就更神聖了!合肥四城中除了華僑飯店和長江飯店有幾臺風扇之外,沒有其他地方有風扇了。就這幾臺風扇還是飯店從上海帶來的,華生牌,在飯店頂上悠悠轉動著,把本城土著居民們的頭都轉暈了。這兩家飯店都是五十年代初從上海內遷到合肥來的,一般重要會議開會住宿的客人都安排在他們那里住,最重要的原因——他們有風扇!一般老百姓別說看見電扇,連聽也沒聽說過。土產日雜店里有賣鐵扇公主的芭蕉扇,三河的羽毛扇、油紙扇、團扇、折扇,還有一種草編的通草扇子,軟軟的,扇出來的風帶點植物的清香。講究的女人有一把杭州王星記的檀香扇,晚上洗澡,在盆里滴幾滴花露水,換了拖鞋出來,坐在竹靠椅上,拿一把小檀香扇也不知是扇風還是看晚上天上出星星,怔忡半晌,顧盼生姿。她在等天上起涼風!可涼風老也不來,蝙蝠倒是在天上飛來飛去。坐不了一會兒,該美人的媽就喊:“妮娜!這天當真就熱死人了嗎?這么大姑娘躺在外面成什么樣子!你給我回來!”“我那良人啊!你躺在竹椅上,如同狐貍盤在香草山上。”小秦收回他那一雙毒眼,心里暗自嘆道。妮娜在盛暑中的煎熬讓秦大伯,那會兒還是小秦看得心如刀絞。他想為他暗戀的馬妮娜發明一樣東西,實實在在的,不玩虛的。這個東西一定是驚天地泣鬼神的,不然不干!
這個東西就是一把巨大的扇子,第一個能造福馬妮娜,給她一個不能不出來的理由;第二能造福我們全槍械修理所大院。小秦不缺少動手能力,他車、床、刨、銑全能。手巧,連鋼精鍋都能敲出來,我家有個很精巧的貯物盒就是他敲的。他先是到圖書館查書,所有和扇有關的書都看。第一個設計思維是停留在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子上。他想做大,在我們這個院子上空架設一條單軌,然後用根軸帶動這把大扇子在院子的上空做往復運動,來攪動空氣產生風力,風力朝向是馬妮娜的閨房。這種風力大倒是足夠大,但這涉及一個減速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好,這個巨大的扇葉會不會破空而去,直接把馬妮娜家的房子撞翻,把馬妮娜一分為二?他一想到此處,不由得暗咬手指。這個人雖然動手能力很強,可在計算上卻是短板。一切科學的基礎在于數學,萬一計算不好,這把風扇在運行中失去控制,將會死傷無算的。
況且這個神啟來源于街口“紅霞日雜店”幾個大媽的推陳出新。這五個大媽都胖,一個叫張風琴,一個叫許仙翠,一個叫王大芳,還有的就不說了吧,都是些村俗的名字。她們都長著兩個奶亞賽岳云的一對擂鼓甕金錘。人胖就都怕熱,在沒有顧客的時候她們就把衣服下擺撩開,拿大蒲扇往里面鼓兩把風。梨園行的人都知道,“武扇肚,文扇胸。媒婆扇後脖梗子。”她們學的是武行!她們拿店里的廢紙箱做了一塊巨大的推板,懸在屋上,用繩牽引,紙箱板在空中做往復運動,以產生風力,店內人等輪換拉繩。長夏無事,中午吃過飯,街上熱成洪爐一樣,除了偶爾聽到一兩聲驢叫和蟬鳴,街上基本沒了活物。店里胖大嬸們橫七豎八地倒成一片,跟發生了命案似的。屋頂上紙板如鬼魅一般地來來回回。一個大媽橫仰在一懶凳上問:“買什么呀?”手里牽個不停。
這種風扇可以在電影《包氏父子》中看得到。包國維的爹知道兒子喜歡抹發蠟,自己又買不起,只好到理發店里去討——他兒子要抹一種叫“司丹康”的發蠟。開理發店的就有這么一具古老的風扇,一個小徒弟牽著來回鼓風。老秦這個發明思路一提出來,就遭到全院人的極力反對,認為這個東西會對人的生命造成威脅,還不如用蒲扇。誰聽說過人被蒲扇扇死的?後來一個老修理工馮歪嘴說他:“你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你到華僑飯店去看看豬是怎么跑的,看人家真正的電扇是什么樣子又不犯法。等你看了,回來我們再想辦法做!”旁邊人都七嘴八舌地給他出主意,說華僑去得,你是國家主人怎么去不得?大不了不讓人看,你回來就是了。
小秦抽了個休息天,跑到長江飯店和華僑飯店飽飽地看了風扇,回來直拍腦袋說:“雞巴!太簡單了!你說人家這腦袋怎么長的,我怎么就沒想到呢?”然後指手畫腳地跟人說:“電風扇就是三片葉,中間有個軸,外面有個罩罩。一轉就生風,快轉就風大一點,慢轉就風小一點。干鳥么!早想到早做好了。”
過了沒多久,小秦和槍械修理所幾個好事之徒不知從哪兒弄來了一個教練機的螺旋槳,拿大板車拉來的。他們把這個螺旋槳拆了,一地的零件,然後對著圖紙研究,小孩捧著碗在旁邊看。他們對我們揚揚扳手,讓我們走遠點,別把小零件踢得找不到了。我們都懷著一種非常敬畏的心情看著他們,心里默默念道:做人當做這樣的人!經過一冬一春的科研攻關,在小秦動念頭做發明的第二年,我們全院老少爺們在夏天第一次用上非人力風扇了。
我一直記得第一次試風扇的那天黃昏,我會一直記著這個黃昏,記到死!全院老小爺們懷著敬神如神在的心情,早早從家里鉆出來。有的人家為了搶主風口還爭了幾句。陳老六他爹是殘障人士,在解放戰爭時受過傷,腿不好,只能拄拐走。公推他坐了首席。陳老六他媽在家里搬了一個小炕桌放在當院,分別做了青椒炒肉絲、臭干子,切了兩牙咸鴨蛋,紅白相間,一壺燒刀子。他們家好菜不給孩子吃,就兩個老的吃。他家的口頭禪是:“你們吃好的日子長著呢,小孩子要識禮知道不?”你們怎么不識禮?笑話。
天上的云彩漸漸暗下去。天黑下來,先是深藍,然後是普魯士藍,最後變成一種憂郁的紫羅蘭色。又過了很久,升起一輪大月亮,紅得跟什么似的。大院中笑語喧嘩,人歡馬叫的。男孩子在院中跑來跑去,時不時打哭一個。吃了虧的,不管地上有沒有雞屎,馬上就仰臥在地,踢騰著雙腿,不把身上滾個稀臟不算完。女孩子從家里往外搬凳子和竹椅子,往地上潑水,從家里端綠豆湯和切成塊的西瓜出來。大家懷著非常激動的心情,等待那個非同尋常的時刻——吹風扇。馬妮娜也從家里出來了,坐在一把小竹椅子上,把兩條腿交疊在一起,巧笑倩兮!小秦打心里說:“妮娜,今天這一切,都是為你的!”他從心里伸出手來,向妮娜打了一個飛吻。
小秦他們幾個把這只巨大的風扇從庫房里推了出來,用大石頭壓在它的三角形支架上,然後高聲地對乘涼的老少爺們說:“今天晚上我們吹風扇!因為這個風比較大,大家要有思想準備,看好自己家的孩子,別讓他們瞎跑,讓槳葉削到可不是玩的!”陳老六他爹說:“這一陣可熱死了,不怕風大。扇死才痛快呢!送電吧!”彭南征合上電閘。彭南征是發明小組的成員。
這架風扇發出了巨大的轟鳴,一陣強風迎面撲來,飛沙走石,連地上的貓狗都被吹得斜飛起來,當時就把陳老六他爹的小炕桌給吹翻了,糊了他一臉辣椒絲。他正往下抓的時候,剛想罵娘,一看不好,媽的,這風扇不是要起飛了吧?這架風扇掙扎著要甩開身後的大石頭,搖搖擺擺地往右邊栽,似乎坐在眼前的陳老六他爹就是它不共戴天的仇人。陳老六他爹慌了神,雙拐又撈摸不到,只好連滾帶爬地閃避這個妖物。這架風扇一看一擊不中,又轉向左邊。左邊坐著馮歪嘴家一家老少,一看風扇顯靈了,端著綠豆湯就跑。坐在後面的馬妮娜的布拉吉被吹起來了,兩條大白腿一覽無余,馬妮娜半屈著身子,拼命用手往下掩,可怎么也掩不住。這個姿態後來在夢露的電影中才得以舊夢重溫。全院的人以各種姿態在半空中飛行,跟夏加爾的油畫似的。凡手邊能抱的東西抱住,能拽的拽住,實在騰不出手的,拿嘴叼個晾衣服的繩子也成。所有的人跟東洋國鯉魚旗一樣橫著飛起來了。可在當時妮娜的白腿差點把小秦的眼給晃瞎了,他正愣神的工夫,有一個凄厲的聲音在喊:“拉閘——”小秦才回過神來,飛奔過去拉了電閘。這風扇斷了電後倒還靜如處子,它的葉片懶懶轉動幾下停下來,全院的人才算落了地。幾個發明家圍在旁邊用探詢的眼神看著小秦問:“是不是轉得太快了?”
這架偉大的風扇後來經過調速後,終于發揮了它電風扇的功能。它被縛在兩棵法國梧桐之間,如同普羅米修斯縛在高加索山上。它咆哮著,搖擺著,時時想掙脫身上的束縛,時而向前,時而向後,服務著院內百來號人家。到了第三年,馬妮娜出嫁了,不是嫁給發明家秦根生,而是嫁給她的一個高中同學。因為丈夫在東北的部隊當連長,妮娜後來就跟著隨軍去了。這架偉大的風扇又轉了三年,最後在一陣巨大地抽搐中冒出了黑煙,葉片又轉了數下,才不轉了。人喊秦根生來修,秦根生嫌麻煩,沒這個心思了。當時秦根生正在談戀愛,女的在制釘廠當會計。壞風扇就這么扔在外面上銹,秋天下雨,冬天下雪,後來就銹得不成樣子。雨淋在它身上,地上就留下一攤黃水。
最後不知讓哪個貪小便宜的賣給收廢鐵的了。那兩棵法國梧桐到現在還活著,身上還留著捆風扇時繩索勒的印子。

火燒云

我有一次問一個做房地產文案的朋友,如果你們拿到火葬場那塊地,你打算怎么寫樓盤銷售的文案?他想了一會兒說:“與靈魂起舞!”後又問他如果在鐵路邊呢?他說:“在工業文明的吟唱中入眠!”這王八蛋的胡話張嘴就來!我覺得與靈魂起舞這話還是不錯的,美則美矣!但從唯物這一面來,連這點想頭也不許有。死了就完了,就變成分子式了。也不化蝶,連個毛毛蟲也變不了。真是令人嗒然如喪!
火葬場原來離市區很遠。它的對面是農學院的種植場,還養過黑白花奶牛。里面有許多樹,鉆天楊、槐樹、桑樹。小時候我養蠶,常翻墻到里面偷桑葉。這幾年隨著房地產興旺和城市的擴張,慢慢就把火葬場擴進了市中心了。離火葬場較近的幾個高檔小區的人,每天能看到火葬場的大煙囪冒煙,遇到順風還能聞到味——燒焦的肉體和布料的味道。所以他們比較想得開,愛開好車,愛穿名牌,胡吃海喝的。你想啊!那個大煙囪天天在默默地給你上課,所以人就容易達觀起來了。在這個世代還能快活起來,不比金子還寶貴呀!就憑這,房子買得值!有教育意義!還產生了許多跟火葬場有關的靈異故事,這些故事都挺拉丁美洲的。
當地父母官們老說要把火葬場遷出城去,一時還找不到合適的地點。就算是外遷,往哪里遷?周邊縣市不像搶其他投資項目那么熱心,嫌不吉利!頭頭們都是學辯證唯物主義的,也知道人終是要死的,朝廷是要亡的。但不想把它放在眼近前,天天提醒著自己!都不要,找各種托辭,所以它到現在還在城里,一天冒很多次煙。其實火葬場放在城里也好,時時提醒:人為婦人所生,日子短少!容易提高本城居民的哲學思考水平。另外處理騰空的土地也讓人犯難,這地方哪個開發商愿意來開發呢?地是好地,綠化也好,周邊生活設施齊全。如果賣不出好價錢怎么也說不過去。
後來有人建議搞個體育學校,我真他媽的拍案叫絕:妙啊!在這里訓練出來的運動員,個個都能在奧運賽場上拿金奪銀的,會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小鬼附體一般!夏天晚上這里的草地上會飛出一大群螢火,美不死你!因為火葬場燒不掉或者燒不透的骨頭渣就深埋在後面的草地里,骨灰盒里給你撿細的撮一把就行了。夏天起風,把骨頭中的磷點著了,李賀不說:鬼燈如漆點松花。冷冷的火,東一點,西一點。人一跑起來,螢火隨著手腳舞蹈。
火葬場有個銅管樂團。洋鼓、洋號。都吹得不怎么好,就是能弄出動靜來。我們小區住過這么一個該團的音樂家,女的,她在這里租房住。她長得很好看,吹圓號的。天天早晨起來練哀樂,離休老干部李阿姨喃喃地罵:你娘個腳的!早晚讓你給吹死!最後這個女的被他們攆走了。房主不把房子租給她了,嫌喪氣!她早上站在一棵李花樹下練號,嘟——嘟——嘟。老太太們伸頭看看,把門一關,不敢出去打腰鼓了。所以干他們這行想練業務還真就不好找地方。那一陣我被她的音樂感染了,會不由自主地哼出來。畫畫的時候,我一邊畫一邊哼著,把老陳弄得掩耳疾走。我覺得再爛的音樂,只要在你身邊天天放,然後你就會下意識記住。比如一些爛電視劇的音樂,初聽不好聽,聽久了滿大街都在放,都在唱。
我有一次參加一個朋友媽媽的葬禮,是夏天的正午,天能熱得死活人。我們規規矩矩地在廣場上排隊,一人手里執一個花圈。前導的就是這個洋鼓、洋號班子。穿得跟民國大總統黎元洪似的,頭戴軍帽,帽子上面還有個黃纓子,白褲子上鑲著寬寬的兩道黃條子。有個胖女的,燙一頭的鬈發,後脖子梗上都是肉。她打鼓,跟不上音樂節奏,很神經地咚的一聲,身上的肉抖一抖,然後又咚的一聲,又抖一抖,肉像水中的漣漪一樣蕩漾開來。她大概午睡沒睡好,沒能從瞌睡中醒過來,睡眼惺忪的,有一搭沒一搭地敲。前面有個舉花圈的哥們被她敲得一臉詭異的笑,把一頭油汗的腦袋伸過來跟我說:“等會我想把這個胖娘們扔到爐子里去!”孝子賢孫在前面哭得震天動地的,後面隊伍跟進的人臉上都掛著一種詭異的微笑。
我們來的時候,這幾個吹洋號的坐在花壇上練號,狀頗閑適,腳在下面晃蕩著。有一個人竟然吹起《百鳥朝鳳》來。他們耳朵上都夾著喪家給的煙,左右兩邊都夾著,手里還夾著一根,吹幾聲把香煙湊到嘴上吸一口,跟日你媽的藍調爵士小號手一樣酷。那邊喪家大放悲聲的時候,這邊響器班子里出來一個歪戴帽子的人,到樹蔭下把幾個睡著的踢醒說:“操你媽的!你們晚上做賊啦?起來干活了!”幾個人從地上掙扎起來,加上那個睡不醒的胖大嬸就向火化爐子進發了。
吊唁大廳里一個女的在剝毛豆,準備晚上的小菜。孝子賢孫進去後,哭聲動地。那個女的一邊剝毛豆一邊喊:快一點啊!後面人還在等著呢。我把寫好的挽聯拴在一根繩子上,然後在下面抽動繩子,挽聯漸升漸高。這一回響器班奏哀樂,終于奏準了。天天演奏幾十回,不可能不熟。全家親友盡情一哭,人就被推走了。響器班子也急急地走了,趕下一場去了。外面又響起咚咚開玩笑似的鼓聲。殯儀館像個死亡流水線一樣,守吊唁廳的那個女的剝了有小半碗毛豆米了,夠晚飯菜了。
我和朋友站在大雪松下抽煙。雪松亭亭如蓋,有一圈圓圓的陰影。他準備等一會兒進去拿骨灰盒,臉上還有淚跡,手有點抖。他深深吸了一口煙說:“這個響器班真他媽的不怎么的,早知道我帶個錄音機來放越劇《十八相送》,我媽愛聽。”他媽原來是越劇團的,曾演過祝英臺,後來胖了就不上臺了,在劇場門口的小房里售票。
燒人的煙沒有我想象的那么多,只有幾縷就燒完了。他一邊彈著煙灰一邊說他媽最喜歡《十八相送》了,他爸死的時候從火葬場回來,晚上他媽早早就睡了。第二天早晨的時候,他媽在廚房一邊擇菜一邊小聲地唱戲:“清清荷葉清水塘,鴛鴦成對又成雙。梁兄啊,英臺若是女紅妝,梁兄愿不愿配鴛鴦?”然後又去唱男角,“配鴛鴦,配鴛鴦,可惜你英臺不是女紅妝——”他坐在客廳里想,今天難得老娘有這么好的心情,便走到廚房里,卻看到他媽媽立在水池邊,一邊擇菜,一邊拭淚。老娘看到他進來,偎在他懷里,終于哭出聲來。是那種撕心裂肺的哭,站也站不住。
大煙囪之上的極高的天空中有三兩朵云彩,慈悲地停著。沒有風,熱浪襲人。我催他:“快進去吧!”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