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母親節暖心加碼,點我領取「限時加碼券」
中國民族地區經濟增長預測與發展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民族地區經濟增長預測與發展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中國民族地區經濟增長預測與發展研究》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用經濟學的分析范式探討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過程,并預測民族地區';十二五';期間的國民生產總值,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第二部分著重探討了影響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一些重要因素。例如二元經濟結構、民族地區傳統文化、習俗和宗教等,此外,這部分還討論了民族地區相對比較突出的貧困問題,探索如何讓擁有豐富資源的民族地區克服';利益流失';和';資源流失';,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目次

第一章 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情況
1.1少數民族地區總體經濟增長成就
1.1.1 經濟保持高速增長態勢,經濟地位進一步提升
1.1.2 財政收支大幅增加,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
1.1.3 產業結構優化明顯,資源優勢作用明顯
1.1.4 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帶動經濟繁榮
1.1.5 對外貿易激增,民族特色凸顯
1.1.6 民生工程效果顯著
1.1.7 環保工作加強,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1.2少數民族地區重要經濟指標發展情況
1.2.1 地區生產總值情況
1.2.2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2.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1.2.4財政收入
1.2.5物價指數
1.3 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增長不足之處

第二章 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理論探索
2.1 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增長模型構建及分析
2.1.1 少數民族地區家庭行為分析
2.1.2 少數民族地區企業行為分析
2.1.3 相圖分析
2.2 少數民族地區宏觀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
2.2.1 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增長突變點分析
2.2.2 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增長收斂分析
2.2.3 投資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增長作用的實證分析
2.2.4 民族習俗和自然稟賦對于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
2.2.5 簡要結論

第三章 少數民族地區宏觀經濟內在規律探索
3.1 少數民族地區宏觀經濟內在規律探索的經濟基礎
3.2少數民族地區宏觀經濟內在規律實證分析
3.2.3 實證分析
3.2.5 預測
3.3中國民族地區當前經濟發展形勢分析與預測
3.3.1 地區生產總值分析與預測
3.3.2 投資總額
3.3.3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3.3.4 物價指數
3.3.5 財政收入
附錄
附錄1 預測方法
附錄2 數據來源
附錄3 民族八省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長率預測值

第四章 少數民族地區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貢獻研究
4.1 各省區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實證分析
4.1.1 青海消費需求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
4.1.2 西藏消費需求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
4.1.3 內蒙古消費需求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
4.1.4 新疆消費需求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
4.1.5 寧夏消費需求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
4.1.6 廣西消費需求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
4.1.7 貴州消費需求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
4.1.8 云南消費需求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
4.2 少數民族地區總體消費需求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
4.2.1地區消費需求對GDP影響的總體回歸分析
4.2.2地區消費需求變化特點分析
4.2.3 地區經濟增長預測
4.3 影響少數民族地區消費增長的主要因素分析
4.3.1 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4.3.2 促進地區消費需求增長的一些建議

第五章 少數民族地區投資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研究
5.1 少數民族地區投資情況分析
5.2 少數民族地區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析
5.2.1 基于投資乘數的分析
5.2.2 基于人均資本占有量的分析
5.3 少數民族地區投資變化具體分析
5.3.1 內蒙古--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快,且貢獻率高
5.3.2 新疆--固定資產增速慢,投資貢獻率高
5.3.3 云南、青海、西藏--投資增長高,但投資貢獻率不高
5.3.4 廣西、貴州、寧夏--投資增長率投資貢獻率處在中等水平
5.4 改善民族地區投資情況的途徑
5.4.1 提高民族地區儲蓄-投資轉化率
5.4.2 加快資本從東部向西部民族地區流動
5.4.3 提高對外資吸引力
5.4.4 加大財政支出力度
5.4.5 注重勞動者素質提升,提高科技投入

第六章 全要素生產率及產業結構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增長貢獻
6.1少數民族地區全要素生產率測算
6.1.1 測算方法
6.1.2 數據選取及處理方法
6.1.3 計算結果
6.1.4 結果分析
6.1.5 簡要結論及建議
6.2 產業結構發展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增長的貢獻
6.2.1 經濟部門對經濟增長貢獻的模型分析
6.2.2 地區產業結構發展對經濟增長貢獻的模型結論
6.3 少數民族地區產業發展預測和政策啟示
6.3.1 少數民族地區產業發展預測
6.3.2 政府政策啟示

第七章 民族地區的二元經濟結構
7.1 民族地區二元經濟結構的表現與成因
7.1.1 民族地區二元經濟結構的主要表現
7.1.2 民族地區二元經濟結構產生的主要原因
7.2 歷史和理論
7.2.1 民族地區工業發展史
7.2.2 二元經濟結構理論和極化理論
7.3 消除民族地區二元經濟結構的思考
7.3.1 促進剩余勞動力轉移
7.3.2 保障農民合法權益,逐步消除小農經濟
7.3.3 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公共服務均等化
7.3.4 降低非正式制度的約束力
附表

第八章 民族地區貧困與反貧困
8.1 民族地區貧困的主要特點
8.1.1 貧困人口分布相對集中
8.1.2 貧困呈現多元化態勢
8.2 民族地區反貧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8.2.2 民族貧困地區財政困難
8.2.3 民族地區小額信貸機制不完善
8.3 對民族地區反貧困工作的思考
8.3.1 ';效率';與';公平';是反貧困的根本問題。
8.3.2 更應注重資金管理問題
8.3.3 要切實考慮貧困人口的需求
8.4 反貧困的歷史、理論與經驗借鑒
8.4.1 我國反貧困歷程概述
8.4.2 反貧困理論綜述
8.4.3 國外反貧困歷史經驗借鑒
附錄
附錄1 貧困線的確定方法
附錄2 附表

第九章 民族地區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9.1 民族地區資源開發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9.1.1 礦產資源開發的利益分配機制不合理
9.1.2 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不完善,資源補償不到位
9.1.3 資源';流失';會激化民族矛盾
9.1.4 資源不合理開發導致生態環境惡化
9.1.5 發展權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9.1.6 資源型城市';礦竭城衰';的困境
9.1.7 資源開發與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的矛盾
9.2 歷史與理論
9.2.1 民族地區資源產業發展歷史
9.2.2 資源開發、外部性與可持續發展理論
9.3 國外的實踐
9.3.1 資源開發中的利益分配──美國的實踐
9.3.2 資源開發中的利益補償──德國的實踐:
9.3.3 排污權交易--美國的實踐
9.3.4 碳交易--歐盟的實踐
9.4 對民族地區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問題的思考
9.4.1 改革礦產資源價格形成機制以反映環境成本
9.4.2 完善民族地區資源開發的利益補償機制
9.4.3 建立民族地區的排污權交易體系
9.4.4 構建生態補償長效機制
9.4.5 建立資源產業接替發展機制,實現可持續發展
附 錄
附錄1 我國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附錄2 附表
參考文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