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山西關隘大觀(簡體書)
滿額折

山西關隘大觀(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價
:NT$ 192 元
優惠價
87167
領券後再享91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地域文叢:山西關隘大觀》所列500余處關隘,以綜述、文獻、紀事、詩文等編目,對每個關隘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勢、歷史沿革、舊聞典故、關城建筑、道路功能、經濟作用、軍事地位、文化積淀等,進行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梳理和詮釋。文章簡明扼要,形式別致翻新,兼有“可讀”與“備查”的功能,是一部融史料性與學術性為一體的著作;具有“史考”的實證價值,“史鑒”的研究價值,“史貌”的審美價值,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作者簡介

王輔剛,山西省襄垣縣人,畢業于山西大學經濟系。現任長治高新區管委會主任、中共長治市郊區區委書記。山西省委黨校、山西行政學院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強縣論》、《實踐與思考》、《麟絳華章》等。在多年地方工作中,注重對地域歷史文化的研究和扶持,曾榮獲2009年度山西省十大文化創新人物稱號。
王懷中,山西晉城市人,畢業于山西大學中文系。先在長治二中任教,後歷任《長治報》編輯組長,長治市黨史辦副主任,長治市檔案局副局長,長治市地方志總編、主任,中共長治市委副秘書長、統戰部長,政協長治市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已結集出版的主要著作有《風雅大太行》、《上黨史話》、《三晉石刻總目·長治卷》等書。參與編寫的有《飛騰的太行》、《山西風物志》、《山西名勝》、《山西歷史人物》等書。并在海內外報刊發表論文三十余篇。
馬書岐,1955年生,山西襄垣人。從事地域文化研究30余年,編著有地域文化書籍數十部,發表地域研究文章300余篇。著有長篇小說《雪落黃崖》(合作)、Ⅸ黑色的太陽》(獲山西省第八屆五個一工程獎),中短篇小說集《棋俠》,地域文化研究專著《長治往事》等。現供職山西省長治市地方志辦公室,為中國民俗學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長治市第11屆政協委員,長治市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副編審。

目次

山西關隘與關隘文化
太原市
市區
天門關 陽曲灣 藍谷
風峪 晉安寨 虎北口
古交市
孔河關 岔口
婁煩縣
一箭嶺隘口 天池城
陽曲縣
石嶺關 赤塘關 凌井口
兩嶺關 三交口 狼孟城
柏井 陽興寨 大盂城

大同市
市區
得勝堡 拒墻堡 助馬堡
拒門堡 破魯堡 宏賜堡
鎮川堡 鎮魯堡 鎮河堡
溢水口 云岡堡、石佛寺口
高山堡 孤山灣 野狐嶺
白登臺
左云縣
威魯堡 寧魯堡 保安堡
三屯堡 云西堡 滅魯堡
大同縣
牛皮關 聚樂堡
渾源縣
大磁窯口 亂嶺關 凌云口
大寨頭關
陽高縣
守口堡 鎮邊堡 鎮門堡
開山口 白登堡 虎峪口
天鎮縣
新平堡 瓦窯口 鎮口堡
鎮寧堡 白羊口 枳兒嶺
平遠堡 米薪關 長勝堡
永嘉堡
廣靈縣
林關口 直谷關 石門關
唐山口 火燒嶺口
樺澗嶺口 焦山寨 加斗寨
土嶺寨 瓦房寨
靈丘縣
鐵林口 隘門口 銀釵嶺
下關 義泉嶺關 牛幫口
狼牙口

朔州市
市區
大水口 利民堡 阻虎堡
敗虎堡 井坪城 乃河堡
干柴溝 劉家口 迎恩堡
滅虎堡
右玉縣
殺虎口 破虎堡 鐵山堡
牛心堡 威遠堡 威平堡
殘虎堡 馬營河 堡馬堡
兔毛河口 紅土堡
山陰縣
廣武城 偏嶺口 水峪口
龍灣峪口
懷仁縣
大峪口 鵝毛口
應縣
大石口 小石口 茹越口
北樓口 馬嵐口 三崗四鎮

忻州市
市區
忻口 云內口 貓兒寨
牛尾莊寨
靜樂縣
娑婆嶺隘 硰石城
馬陵戍
原平市
陽武關 石門關 八岔口
玄岡口 蘆板口 石匣口
石佛谷口
寧武縣
寧武關 陽方口 盤道梁堡
大水口堡 黃花嶺堡
寧文堡 夾柳樹堡
雕窩梁堡 小蓮花堡
朔寧堡 石湖嶺堡
偏關縣
偏頭關 老牛灣口
水泉營堡 老營堡
紅門市口 滑石澗堡
草垛山堡 驢皮窯口
五眼井堡 八柳樹堡
水門溝口 萬家寨 樺林堡
……
陽泉市
晉中市
長治市
晉城市
呂梁市
臨汾市
運城市

書摘/試閱

黃沙嶺口
在今昔陽縣東50公里九龍關村東北,南有黃沙嶺,北有桃花?,兩山對峙,形成天然隘口,為昔陽縣通往河北贊皇的咽喉要道。隘口內側有九龍關,為南北朝北齊筑。唐至德二年(757),在黃沙嶺十八盤筑德化城,使關、隘相輔,更為易守難攻。
文獻
《山西志輯要》:“黃沙嶺,縣東百二十里,接贊皇縣界。嶺東為九龍關。”
《讀史方輿紀要》:
“黃沙嶺口,通直隸贊皇縣。”記事北魏永安二年(529),齊獻武王令并州刺史李密募殷、定二州兵5000鎮守黃沙嶺、井陘二道。
隋大業十年(615),竇建德命校檢并州總管劉世讓率萬騎出黃沙嶺隘口襲沼州(今河北省永年縣)。
唐至德二年(757),李湮承張奉璋令在黃沙嶺十八盤筑德化城。
民國十四年(1925)馮玉祥率兵由黃沙嶺入晉攻閻錫山。
1973年洪水將黃沙嶺城門、城樓沖毀,南山城墻塌坍,尚留北山城墻。
九龍關
故址在今昔陽縣東50公里黃沙嶺上九龍關村,南北朝北齊文宣帝天保六年(555)置關,唐、宋、明、清多次重修。舊有關樓,樓上有巨石拱形城門,城門由城樓上的絞車升降肩閉。今已不存。
文獻
清《平定州志》:
“黃沙嶺,在樂平鄉東一百二十里。嶺東為九龍關。”
泥澄口
在今昔陽縣東冶頭鎮口上村東側,又名白皮關。隘口兩側有岳水嶺、丸巖嶺,峭壁如林,為昔(陽)毫(停)公路咽喉要道。1938年10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實行“六路圍攻”,八路軍129師在泥澄口阻擊日軍,激戰3晝夜,共擊斃日軍400余,射殺軍馬30余匹,八路軍、游擊隊132人負傷,58人犧牲。
文獻
光緒《山西通志》:“泥澄口,在樂平鄉東南六十里。直隸營兵守之。”
記事1937年,日軍侵略山西從南線夾攻太原時,由此而入。
1938年10月中旬,日本侵略軍駐山西二十師團長川岸文三糾集3000余兵力,在2架飛機的配合下,分六路出動,妄圖在平東、昔東兩縣交界的娘娘廟地區合擊八路軍385旅部隊。11月10日上午8時許,從昔陽城出發的日軍800余人拉著騾馬炮車,經東冶頭、靜陽、水磨頭,沿松溪河到達泥澄口地段。八路軍385旅769團、獨立團一、二營及李一清司令員率領的晉東游擊隊2個支隊將日軍圍阻在泥澄口險關,居高臨下,將日軍打了個猝不及防,激戰5小時,日軍遭到重大殺傷。11日,日軍在飛機的掩護下多次組織突圍均告失敗。是日夜,從井陘測魚出發的日軍500余人進入昔陽境內,圍控泥澄口外圍,與晉東游擊隊交火。日軍隔斷了游擊隊與769團、獨立團的聯系,進入泥澄口,與被圍日軍匯合。12日,日軍糧草斷絕,彈藥供應不上,遂邊打邊退,沿途在水磨頭、天聖廟一帶不斷受到八路軍和游擊隊的襲擊,死傷累累。
陡泉關
故址在今昔陽縣西20公里崇家嶺村西北陡泉山上,又名陡泉嶺,是崇家嶺和馬道嶺兩山對峙形成的天然隘口。隘口扼控西去太原的必由之路,地理位置重要,易守難攻,便于潛伏。東晉末年置關,後趙石勒攻樂平郡與箕澹大戰于此。1937年11月3日八路軍在此拉開了龍門口伏擊戰的序幕。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