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對手眼中的對手:曾國藩與洪秀全(簡體書)
滿額折

對手眼中的對手:曾國藩與洪秀全(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5.8 元
定價
:NT$ 155 元
優惠價
8713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對手眼中的對手:曾國藩與洪秀全》的編輯,採取從各種文獻中博采材料,分類編排的方式。因為材料分散,有的主題又不是很鮮明,所以在材料的採收上,主編喻幾凡就力所能及的範圍進行了較為廣泛的搜索,在具體的編排上,則盡可能擇取其要。《對手眼中的對手:曾國藩與洪秀全》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介紹對手眼中的曾國藩,選編太平天國一些將領對曾國藩的評價;下篇介紹對手眼中的洪秀全,選編當時的官僚集團、文人集團對洪秀全所作的評價,同時附編了一些史志中的相關記載,並從附錄的形式選編了洋人對曾國藩、洪秀全的評論。為了便於閱讀,我們在編輯中,對於每一個評論者,凡是有材料可尋的,都作了簡單的介紹,對於所收的每一條材料,除注明原出處外,都根據主要內容擬了標題,作了點評,對文中某些生僻的字詞,也作了一些簡注。.

名人/編輯推薦

曾國藩與洪秀全無疑都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特殊影響的人物,一個曾被時人譽為“中興第一名臣”,一個則被孫中山先生贊為“反清第一英雄”,他們及他們所代表的兩個陣容的殊死較量,無疑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作為曾經風云一時的對手,兩大陣容各是如何看待對方的,自然不只是獵奇覓趣之資而已。尤其是在某些時候,由于種種原因,而導致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反而是那些旁觀者和對立面的觀察與判斷,因其立場的不同,視角的獨特,會別具一種參考意義。因此,喻幾凡主編了《對手眼中的對手(曾國藩與洪秀全)》一書。

曾國藩及其所領導的湘軍與洪秀全及其所領導的太平天國,在中國近代史上,無疑是一對典型的對手。以個人而言,二者都是中國近代史上備受人們關注的風云人物,而就所屬的集團而言,二者所代表的,又正是進行了十多年殊死拼殺的兩個對立陣容。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是在清朝政府統治腐朽、民不聊生之際揭竿而起的,其規模宏大,氣勢磅?,持續14年,縱橫18省,從根本上動搖了清王朝的統治,洪秀全也因此而被孫中山先生譽為“反清第一英雄”;而曾國藩及其領導的湘軍,在晚清王朝遭遇空前的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時,平定了洪秀全發動的這場“叛亂”,再造了“中興”,作為主帥,他也就很自然地成為了所謂的“中興第一名臣”。
再就整個中國近代人物的研究而言,無論是研究之盛還是成果之豐,曾國藩和洪秀全也都是居于前列的。各種各樣的傳記、評論、小說,可謂琳瑯滿目。其中有不少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甚至成為了經典。而對二人評價的觀點之多,分歧之大,不僅在近代史上,甚至在整個中國歷史上,又都是很突出也很典型的。然而,縱觀近代以來對二者所進行的研究和評價,固然視角已經很多,涉及和討論的問題也已經很具體,但偏偏還有那么一個方_面,是人們一向很少注意的,那就是作為對手,他們及其所在陣容相互之間是怎么看的?另有游離于二者之間,時而旁觀,時而同情,時而支持,時而為敵的洋人,對他們又分別怎么看?我們認為,無論是出于好奇,還是作為一個研究的視角,對這種來自對手眼中的看法加以搜集和研究,都是不無參考意義的,這也正是我們編輯本書的目的。
本書的編輯,采取從各種文獻中博采材料,分類編排的方式。因為材料分散,有的主題又不是很鮮明,所以在材料的采收上,我們就力所能及的范圍進行了較為廣泛的搜索,在具體的編排上,則盡可能擇取其要。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介紹對手眼中的曾國藩,選編太平天國一些將領對曾國藩的評價;下篇介紹對手眼中的洪秀全,選編當時的官僚集團、文人集團對洪秀全所作的評價,同時附編了一些史志中的相關記載,并從附錄的形式選編了洋人對曾國藩、洪秀全的評論。為了便于閱讀,我們在編輯中,對于每一個評論者,凡是有材料可尋的,都作了簡單的介紹,對于所收的每一條材料,除注明原出處外,都根據主要內容擬了標題,作了點評,對文中某些生僻的字詞,也作了一些簡注。
由于成于眾手而編者能力有限,所以在資料搜集的全面性、注釋的準確性、點評風格的一致性和觀點的創新性等方面,定然都存在很多的欠缺,因而希望能在為廣大學者和讀者提供一個新的視角的同時,得到各位的批評指正。

目次

上篇 對手眼中的曾國藩一、洪秀全二、石達開三、李秀成四、陳玉成五、洪仁玕六、賴文光下篇 對手眼中的洪秀全一、曾國藩二、曾國荃三、彭玉麟四、左宗棠五、李鴻章六、駱秉章七、李星沅八、周天爵九、向榮、許乃釗十、賽尚阿十一、鄒鳴鶴十二、沈葆楨十三、李元度十四、莊受祺十五、張德堅十六、杜文瀾十七、張凱嵩十八、蘇鳳文十九、周爾墉二十、陳徽言二十一、張汝南二十二、沈懋良二十三、謝介鶴二十四、周邦福二十五、張曉秋二十六、曹大觀二十七、陳思伯二十八、夏燮二十九、王定安三十、汪望三十一、謝蘭生三十二、左智三十三、莊械三十四、趙烈文三十五、梁慕鄒三十六、李圭三十七、李濱三十八、容閎三十九、覃元蘇四十、半窩居士四十一、滌浮道人四十二、谷農退士四十三、明心道人四十四、古越隱名氏附:史志記載(一)《清史稿》(二)《潯州府志》(三)《平南縣誌》(四)《臨桂縣誌》附錄 洋人眼中的曾國藩與洪秀全一、洋人眼中的曾國藩(一)赫德(二)丁韙良(三)馬士(四)戴德生(五)鏤斐迪(六)西華二、洋人眼中的洪秀全(一)麥蓮(二)普魯斯(三)富禮賜(四)羅孝全(五)霍姆士(六)霍爾(七)慕維廉(八)霍布森後記.

書摘/試閱

一、洪夯全
洪秀全(1814~1864),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漢族客家人,原籍廣東嘉應州,清嘉慶十八年(1813)十二月初十(1月1日)生于廣東花縣(今廣州花都區)福源水村一個農民家庭。少時就學于本村私塾,五、六歲時即已能背誦《四書》、《五經》,16歲輟學,17歲為私塾教師。約從道光八年(1828)起開始參加科舉考試,但屢試不中,頗受刺激。道光二十三年(1843)應試落第後,在無意中得到基督教徒梁發編寫的布道小冊子《勸世良言》,接受了書中說教,吸收基督教義的平等思想,創立拜上帝會。次年,和馮云山轉至廣西一帶進行傳教活動。不久,返回廣東,撰寫了《原道救世訓》、《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等著作,譴責當時社會現實,為後來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初步奠定了思想基礎。隨著拜上帝教的影響不斷擴大,逐漸形成了以他和馮云山、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為領導核心的組織集團,明確了推翻清朝統治者另建新朝的目標。道光三十年(1850)十二月初十日,率眾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動了著名的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自稱天王。同年九月,太平軍攻占永安,在此設立官制,并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云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國的政治制度的雛形。咸豐二年(1852),洪秀全率軍從永安突圍,北圍桂林,克全州,人湖南,進湖北,連克漢口、武昌,并順江而下取九江,下安慶,占蕪湖。咸豐三年(1853)三月攻克南京,改稱天京,定為首都。建都後不久,為鞏固和發展勝利果實,又分兵西征、北伐,并于冬季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咸豐六年(1856),太平軍先後攻破了清王朝用以圍攻金陵的江北大營和江南大營,在軍事上達到全盛。然而,正當太平軍在西征戰場取得勝利之時,大權在握的東王楊秀清假借“天父下凡”,杖責洪秀全,并逼迫洪秀全封他為“萬歲”,于是就在咸豐八年(1858)九月發生內訌,釀成了導致太平天國運動重大轉折的“天京事變”。洪秀全密詔韋昌輝、石達開帶兵回京誅殺楊秀清,韋昌輝率兵殺死楊秀清及其家屬,并擴大事態,濫殺無辜。洪秀全迫于眾怨,殺韋昌輝,以翼王石達開主政。不久,洪秀全對石達開又有所猜忌,封自己的兄弟洪仁發、洪仁達為王進行牽制,引起石達開不滿。次年,石達開受猜忌負氣出走,太平天國瀕危。為挽救危局,洪秀全又重用陳玉成、李秀成等後起良將打破了清軍江南、江北大營的圍困,采取減賦和加強宗教宣傳等措施,重整朝綱。其堂弟洪仁殲抵達天京後,洪秀全封其為軍師、干王,旨準頒布了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資政新篇》。同治二年(1863)冬,天京為清軍圍困,糧盡援絕。他拒絕了忠王李秀成突圍的建議,固守天京。同治三年(1864)四月二十七日(6月1日)病逝,不久天京淪陷,太平天國覆亡。
關于洪秀全之死,曾國藩的奏章及其所刻的《李秀成自述》都說是“服毒自殺”,郭廷以、簡又文等認同這種說法,羅爾綱則提出質疑,現在學術界多承認病卒說。
何懼之有
朕奉上帝聖旨,天兄耶穌聖旨下凡,作天下萬國獨一真主,何懼之有!不用爾奏,政事不用爾理,爾欲出外去,欲在京,任由于爾。朕鐵桶江山,爾不扶,有人扶。爾說無兵,朕之天兵,多過于水,何懼曾妖乎一!爾怕死,便是會死。政事不與爾(相)干,王次兄勇王執掌,幼西王出令。有不遵西王令者,合朝誅之!
——《李秀成自述》二
注釋:
[1]曾妖:指曾國藩、曾國荃兄弟及其領導的湘軍。太平天國根據上帝教的教義,泛指一切敵人為妖。包括人間的清朝皇帝、官吏、兵勇、差役、有功名的士紳,以及封建迷信中的神、佛、閻羅、東海龍王等。凡指地方的一切事物均加妖字。例如稱官紳為妖頭,稱官眷為妖婆,稱宣揚封建思想的書為妖書,稱宣揚封建意識的話為妖話。消滅敵人為誅妖、殺妖。此外還有幫妖、跟妖、通妖、變妖等說法。有時專指清朝的士兵、差役。佚名《金陵紀事》:“賊以官為妖頭,以兵、役為妖。”
[2]見羅爾綱《李秀成自述原稿注》,中華書局1982年7月版第307頁。
評析:
據《李秀成自述》原稿,洪秀全作此評論時為天京事變之後,天京再度被圍之時。當時曾國藩令其弟曾國荃深壕固壘,窮困天京,使得太平天國內無糧草,而外部援軍又無法里應外合,所以李秀成提出“讓城別走”的計劃。但是洪秀全不僅拒絕了李秀成的建議,而且勃然大怒,認為李秀成是貪生怕死,所以說“政事不用爾理”、“政事不與爾(相)干”,即不用李秀成,他照樣可以取得勝利。這些話一方面顯示了洪秀全的高度樂觀和極度自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他後期剛愎自用、聽不進勸諫。
就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連年的戰火,天京附近一片蕭條,農桑已廢,民不聊生,天京城面對的是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危如累卵的困境,李秀成棄城別走的建議其實是正確的。一方面,且不論天京再度被圍,即使沒有強敵圍攻,就天京周邊的情勢而言,軍需供應本身就存在嚴重的問題。曾國藩在同治二年(1863)二月二十七日上報朝廷的《沿途察看軍情賊勢片》中說:“徽、池、寧國等屬,黃茅白骨,或競日不逢一人。”又說:“煙火斷絕,耕者無顆粒之收,相率廢業。賊行無民之境,猶魚行無水之地,賊居不耕之鄉,猶鳥居無木之山,實處必窮之道,豈能有久之理。”就形成了一種印證。另一方面,由曾國藩創建、曾國荃督率的湘軍,其實力也遠非之前由綠營兵組建的江北、江南大營的力量可比。李鴻章在《曾文正公神道碑》中描述曾國藩的湘軍時說:“是時公軍為天下勁旅,四方有警,爭乞公赴援。南則浙閩,西則蜀,北則淮甸,皆遙恃公軍為固,慮旌旗他指。天子亦累詔公規畫全勢,視緩急輕重去就之。”因此,洪秀全對太平天國所面臨的形勢的判斷是存在嚴重問題的,對曾國藩、曾國荃兄弟及其領導的湘軍的藐視實際上并不可取。後來天京的陷落、太平天國的覆亡,也恰恰證明了這一點。
P5-7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