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宇宙真相:我的第一本探索書(簡體書)
滿額折

宇宙真相:我的第一本探索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3.8 元
定價
:NT$ 143 元
優惠價
87124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名人/編輯推薦

《巔峰閱讀文庫?我的第一本探索書:宇宙真相》編輯推薦:浩瀚無邊的宇宙,詭異莫測的自然,神奇有趣的生物……千余個知識熱點,千余幅精美圖片,《巔峰閱讀文庫?我的第一本探索書:宇宙真相》帶領我們一起探索變化無窮的大千世界。

人類是宇宙演化的杰作,而宇宙則是神秘莫測的存在。當宇宙的精靈與莫測的神秘碰在一起時,便會產生無限精彩的火花。
從遠古時代的神話故事,到現代的《時間簡史》;從壯觀的古觀象臺,到今天的“勇氣”號火星車……人類對宇宙的解讀和探秘已經跨越了千百年,而宇宙神秘的面貌也越來越清晰地展現在人類面前。千百年來,人類的“觸角”不斷伸長,從伴隨我們晝夜運行的太陽、月亮到布滿夜空的繁星,從對于我們來說浩瀚無比的太陽系到巨大的銀河系,乃至河外星系,甚至試圖觸及宇宙的邊緣。宙化身成近距離的圖片與文字,通過完整統一的知識結構,清晰生動地為讀者介紹了宇宙狀況、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乃至外太空等宇宙的組成部分。從而讓讀者進一步了解宇宙的神奇與奧秘。
與此同時,在書中我們還精心插入了幾百幅精關的照片和圖片,并在每幅圖片下都做了詳細的標注,將神秘的太陽、星系、星云、黑洞等等,全面真實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從而幫助讀者更進一步了解神秘的宇宙。
為幫助讀者豐富知識,在每一小節的后面,我們還添加了一些小知識點,既豐富了版面,又充實了內容。讓讀者在暢快淋漓地“進食”知識“大餐”時,也能品味一下“小甜點”。我們相信,這樣一本知識豐富、圖片精美、版式活潑的科普圖書,一定會讓讀者耳目一新,欲罷不能!

目次

認識字宙
宇宙是如何產生的
伽莫夫的研究
伽莫夫理論的影響
開氏溫度
宇宙到底有多大
東西方對宇宙的不同理解
宇宙的可知范圍
宇宙是無限的嗎
宇宙的形狀之謎
關于宇宙形狀的諸多爭論
宇宙到底什么形狀?
宇宙爆炸的三個階段
尋找宇宙的中心
《論天》發表
托勒密學說
哥白尼與他的《天體運行論》
對宇宙中心的不斷探索
宇宙的年齡推算
宇宙的結構
恒星與星云
星系團
銀河系及河外星系
大尺度結構
宇宙結構的疑團
不斷膨脹的宇宙
哈勃定律
加速宇宙膨脹的神秘物質
對閉宇宙的想象
“宇宙島”之爭
宇宙反物質之謎
什么是反物質
對反物質的不斷探索
反物質究竟有沒有
黑洞與反物質通道
神秘的宇宙黑洞
黑洞是什么?
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神秘的黑洞
黑洞是否會毀滅
宇宙中存在外星生命嗎
不明飛行物——飛碟
神秘的UFO現象
對UFO的不斷探索
“黑色騎士”之謎
對“黑色騎士”的關注與探索
揭秘“黑色騎士”
宇宙白洞存在嗎
人類能否飛越宇宙
飛越銀河系需10萬年
飛越宇宙的可行性
外太空有多遠
宇宙的末日與明天
宇宙的種種結局
對宇宙中諸多成員的預測
宇宙的兩種“死法”
太陽之謎
太陽系的誕生
演化說
災變說
宇宙中還有其他“太陽系”嗎
太陽系的演化
太陽系在演化
形形色色的演變更替
太陽其實是顆很普通的恒星
太陽系的家庭成員
萬物之源——太陽
行星及其衛星
小行星
彗星
流星
行星際物質
冥王星失去行星地位
太陽到底有多熱
對太陽溫度的探索
太陽內部到底有多熱
太陽常用數據
太陽的內部結構什么樣
日核——太陽的中心
輻射區
對流區
太陽大氣層
米粒組織
太陽的能量來自何處
燃燒說
流星說
收縮說
核燃燒說
太陽黑子為何物
太陽黑子是什么
太陽黑子的特性
太陽黑子的周期性
太陽黑子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耀斑
太陽風是怎么回事
發現太陽風
太陽風的成因
太陽風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系中的行星
新的行星定義
行星家族新“候選人”檔案
極光是如何形成的
極光的產生
極光對地球的影響
極光之美
日食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日食
科學界對日食的解釋
日食的食象
如何估算日食時間
日珥、日冕與日浪
日珥
日冕
日浪
磁暴導致的極光
太陽上正在發生的變化
太陽質量在減少
太陽在變小,自轉在加快
太陽直徑在變化
太陽的一生
太陽溫度在降低
太陽亮度在減弱
太陽是否還有未來
太陽在宇宙中的位置
太陽未來的演變
太陽的未來命運
月球探秘
月球的起源
圍繞人類的宇宙謎團
同源說
分裂說
俘獲說
大碰撞假說
月球上的“海洋”和“陸地”
月球上怎么會有神奇的輝光
月面暫時現象
……
發現星空
破譯地球

書摘/試閱



對于太陽的能量來源,古往今來就眾說紛紜,首先出現的就是“燃燒說”,這是一種最原始也最樸素的猜測。
在“燃燒說”看來,太陽通過燃燒內部物質來發光發熱。有人曾把太陽設想成一只巨大無比的“煤爐”,發出強光和輻射熱量的過程類似煤炭燃燒。不過,科學測量的結果告訴我們,太陽表面溫度高達6000℃,而由碳和氧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燃燒”很難能達到如此高的溫度。同時,根據測量數據,以功率單位瓦計算的話,太陽每秒的輻射能量可達3.9×1026瓦,這樣大得驚人的天文數字是絕對不可能靠普通的燃燒就能發出的。再者,如果太陽是靠這種化學反應能來維持的話,那它最多也就能燃燒幾千年,可是太陽到今天為止已經存在了45億年,并且仍然沒有衰退的跡象。由此可見, “燃燒說”是站不住腳的。
在燃燒說被推翻后,又有人提出了流星說。流星說認為,太陽周圍稠密的流星以可觀的宇宙速度撞擊太陽,從而將動能轉變為太陽的熱能。
如果這種說法成立的話,那么要想維持太陽發出的巨大能量,在近2000年內墜落在太陽表面上的流星應該會使太陽的質量顯著增加,而這必然會影響行星的運動。但從八大行星目前的運動情況來看,它們的變化并不顯著。況且按照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流星是不會在太陽上空漂浮的,也不會大量落在太陽上,它們繞太陽運行都是遵循的閉合軌道。因此,流星說也是不成立的。
關于太陽能量的來源,第一個可稱得上“理論”的是太陽“收縮說”,這是天文學家亥姆霍茲在1854年提出的。
亥姆霍茲認為,像太陽那樣能發出輻射的氣團因為冷卻必定會收縮。在收縮中當氣團分子向太陽中心墜落時,就會轉變成動能,進而再轉變為熱能,從而維持太陽所發出的熱量。
但是,通過科學計算我們可以發現,如果這樣下去太陽的壽命是超不過5000萬年的,而現今太陽已經45億歲了。面對事實,連亥姆霍茲也要對自己提出的“收縮說”搖頭了。
我們根據光譜分析,早已知道太陽中含有豐富的氫以及少量的氦。可見,這兩種元素一定與太陽能有密切的關系。1911年人們發現了原子核,然后開始猜測,太陽能量也可能是源自原子核反應中的釋放。比如,通過核反應,已知幾個組成原子核的核子結合在一起就會放出能量。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2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