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大財經(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大財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7 元
定價
:NT$ 162 元
優惠價
87141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內容涉及中國經濟、房地產、中美博弈、金融危機、全球化、歐洲主權債務對中國的影響。中國大財經,財經大中國。一個智者的聲音,指點、解析、開券有益。

作者簡介

石齊平,香港鳳凰衛視評論員,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蔣氏基金會講師,西北工業大學蔣氏培訓中心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及亞太研究所榮譽研究員,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客座教授,《理財》(週刊)《中外管理》《東方財經》等雜志專欄作家。

曾任臺灣“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參事、專門委員,臺灣海基會首任副秘書長,《中國時報》及《工商時報》主筆等職。

出版著作有:《當代個體經濟理論與應用》《當代總體經濟理論與政策》《經濟現代化之路》《問題在哪里——我對劇變中臺灣經濟情勢的觀察與省思》《歷史的巨變——我對中國大陸政經改革的一些觀察》《經濟中國——二十一世紀中國的展望》《對話前的思考——兩岸中國的思維革命》《新中國——二十一世紀海峽兩岸的出路》等。

名人/編輯推薦

這本《中國大財經》,與前書《中國:大趨勢·大博弈》合起來,應可為這一段中國與全球發展的精彩歷史時刻作一見證,也可為仍在“摸著石頭過河”的中國體制改革提供一些政策與戰略觀點上的參考,當然,對石齊平個人而言,又再是一本紀錄,紀錄了他在此期間中思想發展的歷程。

目次

中國經濟
中國復興的大歷史觀察
——世界變化的脈絡與邏輯
“文明沖突”是21世紀人類宿命?
中外古今興衰史
——《國富論》未給的答案
“十二五規劃”的經濟學
中國大趨勢之脈理分析
——與趨勢大師奈思比的對話
2012年怎麼看
海權VS陸權
——中國21世紀戰略新思維
2010“對沖”中國?
“海西省”VS“海東省”:50年後看海峽西岸
中國改革的新突破口:社會管理
以農立國VS以國立農
一場世紀規格的經濟探索
——歡迎戴蒙德來訪
黃海·東海·南海·臺海
——解決兩岸統一問題的新戰略意義
東亞“鬥·合”奇局
——微妙吊詭的東亞政、經、軍形勢
南中國海的戰國春秋
——當代的合縱、連橫與遠交近攻
中國還有第四個戰略機遇期嗎?
中國經濟著陸之道:結構性減稅
中美博弈
“中國夢”VS“美國夢”
取勢VS取實
——中美太平洋大棋盤的博弈棋路
和局:中美全球大博弈唯一的選擇
中美兩強“零和”博弈的解
美國“中國政策”的新十字路口
——中美關系的“鑒往”與“知來”
全球一盤棋,中美大博弈
——定石一中盤一收官
Chimerica:冤家?親家
——中美G2“戰略再保證”的摸索與形成
問題出在“零和”
——美國“反中戰略”的深層次解讀
中美大博弈的伊斯蘭棋局
為美利堅帝國算一算紫微鬥數
中國三海兩洋大戰略
——中關博弈又一章
中國應如何面對美國的匯率談判壓力
炎黃子孫補貼美國一本賬
美“合縱”·中“連橫”?
——後後冷戰時代的來臨及中關博弈
中美貨幣戰爭中之中國戰略
美國老想證明自己是老大
西方直面中國
——後後冷戰時期中關關系的探索
中美太平洋大博弈
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
——續論中美新世紀的戰略大博弈
金融危機
歐債危機與中國契機
歐債危機如何求解
——期待皮薩裏德斯教授的藥方
歐債危機關鍵一周
中國的競爭力是什麼
——評奈思比與福山的中國觀察
中國的通脹到頂了嗎?
——當前物價對策的困境與政策反思
對溫家寶“微調論”的解讀
人民幣匯率怎麼看
人民幣國際化工程:戰術與戰略操作
人民幣VS日元:不可同“日”而語
一年VS三十年VS五十年
——從穀歌事件看中美關系發展的新形勢
“10+1”:中國和平崛起的政經機制
中國工資改革
——經社改革的另類宏調政策
人口結構與經濟週期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經濟與社會涵義
“微調論”:中國經濟政策的新思維
治一經,損一經
——評中國大陸通膨形勢與對策
中國還有多大“可持續增長”潛力?
中國“二次房改”該有什麼新思路
住房改革的戰略規劃與戰術操作
——保障房元年該如何啟動
如果中國大陸房市泡沫破了
中國經濟2010:巨集調的巨集調
貨幣政策該從緊了
中國增長趨勢:後金融危機時代的“U”?
國進民退?民進國退?
——“新36條”點燃了中國經改第二節火箭
中國三大金融風險
解決“中國次貸”不能靠“地方發債”
——中國第二次財政改革此其時矣
土地:絕不只是一種生產要素
誠品蘇州——當代中國文化產業的剖析
臺灣自由行,如何不虛此行
——2011 VS 1987
臺灣的價值——從兩岸政經角度看陸客自由行
全球化
全球資本主義的世紀性危機
2010VS 1930
——全球經濟的滄海桑田
全球對全球化的反撲
——“占領華爾街”的來龍去脈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Why?What?How?
——後金融危機時代的經濟主旋律
第二波金融海嘯下的宏調、中調與微調
全球經濟衰退的三種類型
——“占領華爾街”現象的體制面分析
全球經濟會二次探底嗎
——Keynes與Hayek在新世紀的對決
美國鬥雞,殃及全球?
“後金融危機”與“後後冷戰時代”
“後金融危機時代”的三個麻煩
世銀經改苦藥,中國吞得下?
世界銀行在新世紀中的新角色
東亞政經兩大板塊的拔河
默克爾訪問中國的意涵
歐債危機關鍵一周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金融海嘯歷史觀察
歐債危機的死結與活路
當代縱橫家
——論基辛格的《論中國》
羅傑斯和他的女兒
——側看投資大師羅傑斯的投資哲學
戰略與觀念
全球化·失業·核心競爭力
——為諾貝爾大師論壇引言
中國如何開創另一個海洋大世紀
“三農”問題的答案或在“三農”之外
貧富差距不只是一個社會問題
國家資本主義與帝國資本主義
2016:中國熊?中國牛?
30年·300年·3000年
——世局變化的脈絡與邏輯
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戰略契機
——中國第四個戰略機遇期來到了嗎?
2012全球經濟:兩種路線的選擇
IMF‘龍頭之爭
——新世紀全球權力版圖鬥爭第一回合
中國與東南亞
——“東南亞棋局”的來龍去脈
後後冷戰時代下的“G’s”現象
全球大貨幣區芻議的價值
治絲益棼的全球經濟麻煩
人民幣大戰略:區內化·區域化·國際化
絲路的復興:《文明的融合》
成也凱恩斯,敗也凱恩斯
——西方資本主義深層次的病灶
歐債危機的“囚徒困境”
歐盟的唯一出路:政治整合
絲路的新思路
——中國一亞歐博覽會的戰略意義
亞歐一體化的前世與今生
——新世紀中國發展的全球空間觀
中國大陸與臺日韓的四角攻防
——臺日簽署《投資協議》的戰略解讀
警世危言
——美國是新世紀全球之亂源?
微觀經濟
從“通貨膨脹經濟學”角度探索物價對策
貨幣政策出了什麼問題
資本主義的自毀與解藥
——從阿拉伯之春到華爾街之秋
中國匯改的新路線圖
——因應G20峰會中國的新思路與新策略
ECFA政治經濟學
分配不只是一個社會問題
“城市化”是一個科學發展觀課題
人民幣國際化大戰略需要思想解放
國家會破產嗎?
——主權債務的形成、邏輯與危機
經濟學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哈佛大學經濟課學生杯葛教授的啟示
日本核災難觸發的國際道德、法律與政治課題
歐盟大戰索羅斯
——全球資本主義深層次的危機
金融海嘯的主震就要來了?
——提防美國的國債泡沫
美債降等催動四大政經效應
樓市問題與樓市政策
——中國內地、香港與新加坡的比較
九二共識:臺灣大選折射的政治經濟學
中國製造業王國的寶座能坐多久
評奧巴馬的《國防戰略檢討》報告
習近平訪美的觀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1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