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華文學院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華文學院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5 元
定價
:NT$ 90 元
優惠價
877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華文學院成立於1910年,是由美國和英國教會共同創辦的一所漢語學校。最初的目的是為當時在華的西方傳教士、商人、外交官學習漢語服務,其主要職能是輔助美國在華的傳教事業,然而它客觀上卻影響了美國早期的傳教士漢學。華文學院的發展歷史見證了美國中國學由傳教士漢學向學院化中國學轉變的過程。華文學院從最初的一所專門為傳教士漢語學習服務的華語學校,發展成為享譽世界的中國學中心。華文學院把其在中國本土進行學院化中國學建設的經驗帶回到美國,影響和幫助美國諸多大學建立和完善了中國學學科建設,華文學院培養了眾多優秀的中國學家。華文學院在美國西部的發展推動了美國西海岸大學和研究機構中國學學科的建立,推動了中國學的學院化。

作者簡介

徐書墨,(1979.12),女,原籍黑龍江雞西。1999年保送入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2003年獲教育學學士學位,2006年獲哲學碩士學位。2007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2008—2009年公派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克萊蒙研究院做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美國現代中國學、中國政治思想史、語言邏輯學、比較教育研究等。

名人/編輯推薦

《華文學院研究》概述了華文學院從最初的一所專門為傳教士漢語學習服務的華語學校,發展成為享譽世界的中國學中心。華文學院把其在中國本土進行學院化中國學建設的經驗帶回到美國,影響和幫助美國諸多大學建立和完善了中國學學科建設,華文學院培養了眾多優秀的中國學家。華文學院在美國西部的發展推動了美國西海岸大學和研究機構中國學學科的建立,推動了中國學的學院化。

目次

摘要
Abstract
Preface
1 前言
1.1 選題緣由:必然中的偶然
1.1.1 國內研究現狀與我們的學術努力
1.1.2 偶得珍寶:關注20世紀30年代美國中國學的發展
1.2 選題的價值
1.3 國內外研究狀況
1.3.1 國內的研究成果
1.3.2 國外的研究狀況
1.4 華文學院名稱的更迭
2 初創:傳教士漢語學校(1910—1916)
2.1 華文學院成立的歷史背景
2.1.1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基督教在華傳教運動
2.1.2 早期的傳教士漢學
2.1.3 基督教教會在華興辦各類學校
2.2 華文學院早期的發展狀況(1910—1916)
2.2.1 學校組織和教學
2.2.2 招生情況
2.2.3 課程計劃
2.3 學校改革呼之欲出
3 轉型:從漢語學校到中國學中心(1916—1928)
3.1 裴德士的中國情緣
3.2 華文學院的成功轉型
3.2.1 董事會改組
3.2.2 教學改革
3.2.2.1 師資培訓一體化
3.2.2.2 課程設置規范化
3.2.2.3 設定學分制和學歷證明
3.2.2.4 教學方法
3.2.2.5 豐富多彩的講座
3.2.3 校園建設
3.2.4 擴建華文學院圖書館
3.3 華文學院與燕京大學合作始末(1924—1928)
3.3.1 霍爾遺囑與哈佛燕京學社
3.3.2 哈佛大學在華考察合作對象
3.3.3 華文學院促成哈佛燕京學社成立
3.3.4 合作給華文學院帶來的益處
4 全面發展——與加州的大學合作(1929—1945)
4.1 華文學院發展的新起點
4.1.1 華文學院獲得加州大學支持
4.1.2 加州大學中國基金會成立
4.1.3 訪問學者計劃
4.1.4 華文學院與加州大學合作的意義
4.2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華文學院對美國現代中國學發展的貢獻
4.2.1 華文學院落戶伯克利
4.2.2 戰時伯克利—華文學院的“中國學課程計劃”
4.2.2.1 文化課程
4.2.2.2 語言課程
4.2.3 戰時“軍官學院”
4.2.4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中國學傳統
4.3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學的發展
4.3.120世紀40年代初加州著名大學的中國研究專業
4.3.1.1 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4.3.1.2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4.3.1.3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4.3.2 傳教士漢學向學院化中國學的轉變
5 華文學院——中國學家的搖籃
5.1 華文學院的知名教授
5.1.1 富路特(Luther Carrington Goodrich):兩度來華文學院擔任教授
5.1.2 恒慕義(Arthur William Hummel,Sr.):華文學院的史學教授
5.1.3 芳泰瑞(Courtenay Hughes Fenn):華文學院創始人之一
5.1.4 孔德思(Arthur Gardiner Coons):華文學院著名訪問學者
5.1.5 拉塞爾(Russell McCulloch Story):華文學院著名訪問學者
5.1.6 弗盧埃林(Ralph Tyler Flewelling):美國人格主義哲學家、中國學家
5.2 華文學院培養的美國漢學家
5.2.1 費正清(John K.Fairbank):“中國學之父”
5.2.2 約瑟夫?華倫?史迪威(Joseph Warren Stilwell):華文學院的第一位軍官生
5.2.3 韋慕庭(Martin Clarence Wilbur):華文學院的學生和教師
5.2.4 恒安石(Arthur William Hummel,Jr.):第二任美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
5.2.5 蘭登?華爾納(Langdon Warner):頗受爭議的中國學家
6 結語
6.1 華文學院走向終結(1945—1949)
6.2 個案研究引發的思考
參考文獻
附錄
華文學院名稱更迭表

書摘/試閱



隨著西方傳教運動的廣泛興起,大量的教會學校出現在中國的大江南北,這些由西方傳教士掌管的教會學校,其目的是要向中國人宣揚西方的基督教思想,從精神上對東方世界進行統治。然而客觀上,他們刺激了中國現代教育的發展,也為中國的現代教育奠定了基礎。從某個角度來說,基督教傳教運動是對中國教育的現代化做出過積極貢獻的。在20世紀20年代,基督教教會在華興建了14所教會大學,這一時期中國僅有的高等學校為北京大學、山西大學和北洋大學這3所國立大學,和另外5所私立大學。而從嚴格意義上講,按照現代教育模式開辦的大學是從教會大學開始的。1901年,美國監理會創辦了蘇州東吳大學,設有文、理、法三所學院,這可以視為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所西式大學。1905年,美國圣公會創辦上海圣約翰大學,設立文、工、醫三所學院,這是由原先的約翰書院擴建而成的。1910年,美國南北長老會合辦杭州之江大學,設有文、理學院,這所大學的雛形可以追溯到寧波崇信義塾,由此發展為杭州育英義塾。1910年,美國浸禮會、美以美會、英國圣公會、公信會和加拿大聯合會共同創辦了成都華西協和大學,設有文、理、醫三所學院。也在同一年,美國圣公會、復初會、雅禮會與英國倫敦會、循道公會聯合創辦了武昌華中大學,設立文、理和教育三所學院。1911年,美國浸禮會、美以美會、長老會、基督會聯合創辦了南京金陵大學,設有文、理、農三所學院,它的構成是由南京匯文書院和紅育書院合并的結果。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