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企業.社會責任.品牌影響力(簡體書)
滿額折

企業.社會責任.品牌影響力(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企業.社會責任.品牌影響力》在界定基本概念的基礎上,重點論述了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必要性,以及企業社會責任與品牌影響力的內在聯繫,並對此進行了實證分析。全書共分三篇:上篇為理論辨析,借助文獻,對企業社會責任和品牌影響力的相關概念進行辨析,以界定本項研究的範圍和內容;中篇是機理印證,重點分析了企業社會責任和品牌影響力的內在聯繫、動機歸因、社會認同及其實證研究;下篇為專題研究,探討有關企業社會責任和品牌影響力幾個專項問題,如企業捐贈、企業贊助、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媒體社會責任等。.

作者簡介

劉鳳軍,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市場學會副秘書長;《市場營銷.理論版》執行主編;“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入選者、“北京市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入選者;中央電視臺廣告策略顧問。 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和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項目等多項科研課題。 出版《品牌運曹論》、《市場營銷學》、《影響力營銷》、《銀行競爭與營銷創新》、《顧客導向的內部營銷》、《品牌運營理論與實踐》等著作。在《中國軟科學》、《財貿經濟》、《中國工業經濟》、《中國金融》、《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等雜誌上發表論文多篇。 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優秀教材一等獎、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最佳MBA教師、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最佳EMBA教師。 李敬強,男,山東省成武縣人。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物資學院商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企業社會責任與品牌管理、農村居民消費行為。先後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7項課題,在《中國軟科學》、《營銷科學學報》、《經濟管理》、《經濟科學》和《統計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20篇,參與編寫“21世紀普通高等教育規劃教材”1部,其他著作3部。.

名人/編輯推薦

《企業?社會責任?品牌影響力》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

目次

上篇:理論辨析第1章 企業、社會、社會責任1.1 視野:現代社會中的企業1.2 企業的社會角色:從“企業辦社會”到企業社會責任1.2.1 “企業辦社會”成為歷史1.2.2 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新思潮1.2.3 兩種體制與兩種方式1.2.4 思考:嬗變中的進步1.2.5 企業社會責任實踐中的困惑1.3 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研究1.3.1 企業社會責任思想的演進1.3.2 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及維度1.3.3 企業社會責任的測量1.3.4 企業社會責任的作用1.3.5 已有研究述評1.4 研究問題的提出第2章 品牌形象、品牌資產與品牌影響力2.1 品牌形象2.1.1 基本概念2.1.2 品牌形象的構成2.2 品牌資產2.2.1 基本概念2.2.2 品牌形象與品牌資產的區別及聯繫2.3 品牌影響力2.3.1 品牌影響力提出的理論與現實需要2.3.2 品牌影響力的內涵與外延2.3.3 品牌形象、品牌資產與品牌影響力的內在聯繫中篇:機理印證第3章 企業社會責任與品牌影響力的內在聯繫3.1 企業持續發展是企業的基本責任3.1.1 道義與法律法規要求企業承擔社會責任3.1.2 企業發展進程中與社會的互動,決定了企業理應承擔社會責任3.1.3 企業持續發展是企業的基本社會責任3.2 品牌影響力的提升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標誌3.2.1 顧客是企業基礎,品牌是顧客選購商品的依據3.2.2 品牌是市場競爭的焦點與制高點3.3 承擔社會責任有益於促使企業品牌影響力提升3.3.1 品牌影響力主要決定於品牌標定下的產品及其營銷水平3.3.2 品牌影響力也依賴於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帶來的外部評價3.3.3 小結3.4 企業社會責任與品牌影響力微觀關係研究3.4.1 企業社會責任與消費者一企業認同3.4.2 企業社會責任與消費者品牌態度3.4.3 企業社會責任與消費者行為意願3.4.4 小結……下篇:專題研究.

書摘/試閱



通過對有關測量研究的回顧發現,測量指標的建立與企業社會責任概念的界定息息相關,并且由于研究目的、理論基礎、研究對象的差異,在測量量表的構成存在著多樣化的選擇,因而研究中不能簡單地運用“拿來主義”,將已有量表直接借來使用,而需根據本書的目的、研究對象及范圍對測量指標進行慎重選擇。
1.3.4 企業社會責任的作用
(1)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財務績效的關系。自企業社會責任被提出以來,特別是企業社會績效概念工具化后,近40年來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財務績效(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CFP)的關系一直是研究者和企業管理者關心的問題。支持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學者一直都在試圖證明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的財務績效具有正向積極的影響作用,而反對它的人則力圖證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是對企業財務績效的腐蝕,會降低企業的利潤與企業股東的福利,對于企業社會責任是否會帶來高財務回報仍然是學術界不斷探索、尋求答案的熱點問題。
西方學者(Pava & Krausz,1996;Griffin & Mahon,1997;Margolis & Walsh,2003:Mcwilliams et al.,2006;Beurden & Gossling,2008)在統計已有文獻中有關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財務績效相關關系的實證研究時發現,在任何時期,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財務績效都存在至少兩種相互矛盾對立的結論: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財務績效正相關關系與負相關關系,除此之外也有大量學者的研究發現兩者之間無相關關系。例如,伯登和蓋斯林(Beurden & Gossling,2008)最新一篇對該領域的實證研究進行了元分析(Meta.Analysis),作者在將企業社會績效(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CSP)分為三類以及企業財務績效分為兩類的基礎上對1991年至2007年的34篇文獻分別進行分析后,發現有23篇(68%)顯示兩者是正相關關系,9篇(26%)顯示兩者無顯著關系,2篇(6%)為負相關關系,同樣存在非一致性的結論。
盡管造成研究非一致性結論的影響因素有很多,諸如研究中對企業社會責任內涵和企業績效界定不一致,研究樣本差異,研究設計不嚴密、不一致,模型不正確的設定,時間變化以及分析中樣本因素等其他基本變量,但企業在從事社會責任活動過程中企業自身積累及其所表現出來的特征差異,是造成這種不一致的根本性因素之一。
到目前為止,雖然相關研究的精度不斷提高,但這些研究的結果仍然沒有集中指向某一觀點,相反卻呈現出分化的趨勢(歐陽潤平、寧亞春,2009),伯登和蓋斯林(2008)指出未來有關兩者關系的研究應該更多地關注于在何種情境下CSP與CFP的關系存在正相關、負相關以及無相關,而非僅僅關注兩者是正相關、負相關還是無相關上,在實證研究中需要有對這種不一致性結論從更深的理論層面給出解釋,即在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社會績效的聯系之間需要有一個因果理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