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盧旺達、坦桑尼亞、布隆迪:世界我知道.非洲(簡體書)
滿額折

盧旺達、坦桑尼亞、布隆迪:世界我知道.非洲(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3.8 元
定價
:NT$ 143 元
優惠價
87124
領券後再享91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世界我知道:盧旺達?坦桑尼亞?布隆迪》內容簡介:被稱為地球上最大傷疤的東非大裂谷謎團密布,一直以來都是中外科學家向往的神秘土地。東非大裂谷是一個狹長的地帶,應該說貫穿了非洲很多的國家,如坦桑尼亞、盧旺達、布隆迪等。
《世界我知道:盧旺達?坦桑尼亞?布隆迪》詳細介紹了東非大裂谷斷裂帶周邊的國家概況、風土人情等,語言通俗易懂,加之大量的圖片,展示給青少年的是一幅優美的非洲畫卷,更能提起閱讀的興趣。《世界我知道:盧旺達?坦桑尼亞?布隆迪》是青少年課堂與課外閱讀必不可少的讀物。

名人/編輯推薦

《世界我知道:盧旺達?坦桑尼亞?布隆迪》圖文并茂,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圖將帶領你游覽七大洲的大多數國家,領略它們獨特的自然景觀,品味它們多姿多彩的人文風情。亞洲的廣袤、歐洲的人文、非洲的狂野、美洲的多元、大洋洲的浩渺、南極洲的寒冷……都將為你一一呈現。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狂歡、英國的傲慢和優雅、美國的務實和率真、法蘭西的浪漫、德意志的理性、俄羅斯的豪放和熱情、日本的“菊花與刀”……這些獨特的國家特色和民族特性也將展現在你的眼前。埃及的金字塔、希臘的神廟、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吳哥窟……這些古跡不僅能引發你思古之幽情,更會使你領略人類文明的古老和悠遠。

環球旅行,縱覽七洲百國之地理;
世界采風,探訪五湖四海之人文。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顆蔚藍色的星球,這里有巍峨的高山、茂密的森林,有廣袤的平原、無垠的沙漠,有洶涌的江河、深邃的海洋。這里物種豐富,氣象萬千。這就是我們共有的家園——地球。很久以來,我們人類就在這顆星球上生息、繁衍。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人們依據自然狀況和人文特點將地球劃分為若干個地理單元——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極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生活在這些大洲和大洋環境中的人們,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以自己獨有的自然地理環境為依托,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歷史人文景觀,創造了各具特色的人類文明。也正是這些地方的人們,以自已的智慧和力量,使得人類文明的大觀園多彩多姿,使得地球村里繁花似錦。
當全球化的時代悄然而至,當地球真正變成一個小小的村落,當你借助著無遠弗屆的信息技術隨時隨地與地球另一端的親友通話甚至“見面”時,你或許真的感受到“天涯若比鄰”的真實況味。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了解一下我們那些或遠或近的“鄰居”們的狀況,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國家、他們的歷史、他們的文明、他們的風俗、他們的社會……就成為我們的必需。
本套叢書圖文并茂,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圖將帶領你游覽七大洲的大多數國家,領略它們獨特的自然景觀,品味它們多姿多彩的人文風情。亞洲的廣袤、歐洲的人文、非洲的狂野、美洲的多元、大洋洲的浩渺、南極洲的寒冷……都將為你一一呈現。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狂歡、英國的傲慢和優雅、美國的務實和率真、法蘭西的浪漫、德意志的理性、俄羅斯的豪放和熱情、日本的“菊花與刀”……這些獨特的國家特色和民族特性也將展現在你的眼前。埃及的金字塔、希臘的神廟、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吳哥窟……這些古跡不僅能引發你思古之幽情,更會使你領略人類文明的古老和悠遠。當然,還有馬爾代夫的陽光、海浪和沙灘,巴西的叢林、激流和瀑布,加拿大的楓葉、冰雪和海岸,澳大利亞的海洋、沙漠、綿羊……令你身雖未至,心向往之。有的國家,單從它們的趣名或雅稱來看,就足以引發你無盡的聯想,例如:冰火之國、巧克力之國、高山之國、無土之國、無水之國、千島之國、花園之國、龍蝦之國、山鷹之國、鴕鳥之國、綿羊之國、仙人掌之國、郵票之國、赤腳之國、油棕之國、軟木之國、香料之國、玫瑰之國、蝴蝶之國、國中之國。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島嶼)的介紹出現在這105本單冊圖書之中。這些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民俗、宗教等都將在這套叢書中得以體現。當然,各個國家的信息很多,要在較小的篇幅里詳盡介紹很困難,所以主要介紹了各個國家有特色和有趣的人和物以及重大事件,集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套叢書將使你一冊在手,足不出戶即可環游和認知世界,品味各國風情,領略各地風光,于思騖八極、心游萬仞之際增長知識、陶冶性情。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從古往到今朝,世界各個國家歷史遺存的博大精深使人贊嘆先人的智慧,世界各國民俗風情的與眾不同叫人感受異域的風采。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各個地區、各個民族都創造出風格獨具、光輝燦爛的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世界變得像一個地球村,各個國家文化相互交流、彼此融合、競相發展,使得世界七大洲這個百花園更加絢麗多彩。
你或許正在準備出國旅行,去親身體驗他國的激情和浪漫,那么,這套叢書正好可以為你提供借鑒和參考,使你的旅行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數。你或許因為種種原因而暫時不能跨出國門,那么,翻閱本套叢書,同樣將帶給你別樣的“旅行”體驗,同時也將增長你的國際知識。不信,你且讀讀看。是為序。

目次

坦桑尼亞
坦桑尼亞——非洲“和平國度”之一
第一章穿越歷史時空
第一節“福禍并存”——坦桑尼亞的歷史
1.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2.坦桑人無須再忍
3.自由獨立——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成立
第二節坦桑尼亞的政治狀況
1.一黨執政——坦桑尼亞政局穩定
2.坦桑尼亞國家機構組成
3.多黨聯合謀大計
4.坦桑尼亞的“處世手段”
5.同亞洲國家的關系
第三節國富之源——坦桑尼亞的經濟
1.總體概況——經濟發展薄弱
2.工業制造——投資環境的改善
3.農業發展——糧食短缺,不能自給
第二章狂野坦桑尼亞
第一節坦桑尼亞走一回
1.地理坐標——坦桑尼亞的位置查詢
2.馬拉河:看動物的悲壯遷徒
3.坐擁坦桑的自然之美
第二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非洲屋脊”的王冠
2.地球最美麗的傷痕——東非大裂谷
3.坦桑的“上帝之山”——倫蓋伊火山
第三節漫游坦桑——城市風景在線
1.和平之港:達累斯薩拉姆
2.首府“小鎮”阿魯沙
3.東非最大的“奴隸城”
第三章人文景觀——坦桑尼亞生活文化篇
第一節坦桑尼亞的民俗風情
1.坦桑人的生活
2.奇妙的坦桑尼亞婚俗
3.坦桑人不會為“房價”煩惱
4.彰顯“個性”的坦桑禮儀
5.坦桑人愛泡吧
第二節坦桑尼亞文化之旅
1.坦桑尼亞的電影、音像
2.出版、教育——文化傳播的媒介
第三節坦桑尼亞的藝術瑰寶
1.紙幣也可以這樣做
2.坦桑尼亞烏木雕
3.坦桑人“舞動”人生
盧旺達
盧旺達——“非洲的瑞士”
第一章邂逅盧旺達
第一節初識盧旺達
1.“千丘之國”盧旺達
2.火在水中燃燒的基伍湖
3.會發出“哈哈”笑聲的樹
第二節觸摸盧旺達歷史傷痕
1.揭開歷史的面紗
2.盧旺達的獨立戰爭
3.兩位總統同時遇難
4.戰亂進程:西方各國的垂青
5.新政府任重而道遠
第三節盧旺達的政治狀況
1.主要政治機構與黨派
2.盧旺達外交政策
3.宗教屠殺——盧旺達慘痛的血案
第四節盧旺達經濟發展策略
1.工業——加速產業化進程
2.政策助推盧旺達經濟
3.農業投入——提高國內生產總值
第二章盧旺達的人文風情
第一節盧旺達的風土民俗
1.民以食為天,食以奇為引
2.香蕉啤酒:酒杯情懷滿天下
3.用“規矩”圈起來的生活
第二節盧旺達的城市風光
1.布塔雷——綠蔭蔥郁的小城
2.基加利——非洲的避暑勝地
3.公園建設——盧旺達的人文景觀
第三章盧旺達的藝術教育
1.教育出版——盧旺達的文明載體
2.能歌善舞的盧旺達人
布隆迫
布隆迪——“鼓國”
第一章驚見夢里的布隆迪
第一節聆聽青山綠水的交談聲
1.跟山脫離不了關系的布隆迪
2.布隆迪的礦產資源
第二節布隆迪的歷史與政治
1.紛擾歲月,如何才能歸于寧靜
2.重建家園的“布隆迪之主”
3.布隆迪的政治結構與黨派
4.布隆迪:孤懸鄰境不再有
第三節布隆迪的經濟發展
1.“劍麻經濟”
2.海底世界的“漁村”
3.“香蕉林”與“旅人蕉”
4.讓紅鶴放喉歌唱
5.努力恢復經濟
第二章布隆迪風土人情一覽
第一節深入布隆迪,一窺當地人的生活面貌
1.布隆迪人的吃喝
2.鼓手出列,向賓客致意
3.布隆迪人:愛美與農村人的生活
第二節布隆迪的旅游勝地
1.變幻無窮的坦噶尼喀湖
2.美麗迷人的布瓊布拉
附錄一:世界地理趣聞

書摘/試閱



第一節“福禍并存”——坦桑尼亞的歷史
坦桑尼亞——人類的起源地之一,究竟經歷了多少坎坷曲折才最終獲得國家和平與獨立,成為有主權的國家呢?
1.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坦桑尼亞是人類發源地之一。早在200萬年以前,人類的祖先就在坦桑尼亞北部一帶生息繁衍。奧杜瓦伊峽谷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遺址之一。
大約1萬年前,坦桑尼亞進入新石器時代。中部地區的巖壁畫記錄了當時人類狩獵生活的情景。公元前1000年左右,庫希特人的一支從埃塞俄比亞高原南下,進入坦桑尼亞北部,在這一地區留下了農業活動的遺跡——水利灌溉工程、水井和水壩等遺址。
有關坦桑尼亞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于公元1世紀的《紅海回航記》。隨著同阿拉伯半島、波斯灣和印度等地海上貿易的發展,坦桑尼亞沿海不斷出現許多商業市鎮或居民點。
公元7~8世紀阿拉伯帝國崛起以后,許多阿拉伯和波斯灣的移民陸續來到東非沿岸。他們與當地居民逐漸融合,形成新的斯瓦希里文化,建立了許多穆斯林城邦國家。其中的基盧瓦由于控制了南方索法拉地區的黃金出口,在14~15世紀達到繁榮的頂峰,在東非海岸諸城邦中稱雄一世。基盧瓦等城邦是印度洋古代貿易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輸出象牙、黃金、香料、奴隸,輸入亞洲各地的精美工藝品、各種紡織品、陶瓷器皿等。據考古發掘,中國瓷器在基盧瓦等許多沿海城鎮均有大量發現。基盧瓦等城邦政治上實行蘇丹君主制,經濟上盛行奴隸制。伊斯蘭教是各城邦的精神生活中心。城市建筑可同當時歐洲城市媲美。桑給巴爾島也早同阿拉伯半島、波斯灣建立了貿易關系。
據12世紀伊德里西記載,這里的居民已是穆斯林。在經濟繁榮的基礎上,基盧瓦和桑給巴爾已自鑄錢幣。10世紀時,坦桑尼亞內地居民掌握了冶鐵技術,促進了這一地區農業的發展。15世紀以前,東北部和南部高原一些地區出現了若干小酋長國。
2.坦桑人無須再忍
1498年,瓦斯科·達·伽馬率領的葡萄牙船隊抵達東非沿岸,并強迫基盧瓦納貢。1503年,葡萄牙人進攻桑給巴爾島,迫其納貢。此后,由于葡萄牙殖民者強占了今莫桑比克境內的索法拉產金區,基盧瓦等沿海城邦逐漸衰落。
17世紀末,葡萄牙對東非沿岸的控制受到阿曼人的挑戰。1696年,一支3000人的阿曼艦隊南下東非,攻克蒙巴薩,占領桑給巴爾島。18世紀,基盧瓦和桑給巴爾等地一度擺脫了葡萄牙和阿曼的控制。18世紀末,阿曼又占領基盧瓦和桑給巴爾。阿曼蘇丹賽義德·伊本·蘇爾坦(即賽義德·賽德)控制了桑給巴爾及東非領地,將首府由阿曼本土的馬斯喀特遷至桑給巴爾,并支持阿拉伯人商隊深入內地從事奴隸販賣。
在賽義德·伊本·蘇爾坦統治時期,歐美列強的勢力滲入東非沿岸。1833年,美國和賽義德·伊本·蘇爾坦首訂商約,并于1836年在桑給巴爾派駐領事。英、法亦步其后塵,分別于1839年和1844年同賽義德·伊本·蘇爾坦簽約。歐美列強從桑給巴爾運走大量象牙、丁香、椰油等產品,并向這里傾銷紡織品。英國領事更日益干預桑給巴爾內政。桑給巴爾蘇丹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1856年賽義德·伊本·蘇爾坦死后,他的兩個兒子分別承襲馬斯喀特與桑給巴爾君主之位。桑給巴爾蘇丹國遂與阿曼本土分離。1890年,桑給巴爾淪為英國保護地。
1884年11月,德國殖民者彼得斯取道桑給巴爾進入坦噶尼喀內地,沿途騙取當地許多酋長簽訂所謂保護條約,并獲得德國政府的特許狀。1885年,柏林會議(1884~1885)結束后,俾斯麥宣布占領坦噶尼喀。彼得斯等建立的德國東非公司對坦噶尼喀內地實行野蠻的征服和榨取。1891年,德國政府接管了德國東非公司在坦噶尼喀的行政機構,任命總督直接統治,修筑鐵路,建立種植園,引進西沙爾麻等經濟作物。德國的殖民征服與掠奪,激起了坦桑尼亞人民的強烈反抗。1888年,北部沿海地區爆發了阿布希里領導的反德起義,曾蔓延到潘加尼、巴加莫約、坦噶和基盧瓦等地。在南部地區,姆克瓦瓦率領赫赫人對殖民者進行了頑強的抗爭。1894年,起義軍首府被殖民軍攻陷后,姆克瓦瓦堅持游擊戰爭達4年之久,最后自盡殉國。1905~1907年,坦桑尼亞南部廣大地區各族人民舉行了馬及馬及起義,這是近代東非規模最大的反殖民主義的武裝斗爭。
德國對坦噶尼喀的占領和統治,加劇了英、德在這一地區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占領了坦噶尼喀。戰后,根據《凡爾賽和約》和國際聯盟的決定,坦噶尼喀劃歸英國統治,稱坦噶尼喀保護地。整個坦桑尼亞遂變成英國殖民地。英國殖民當局頒布了《土著權利法》和《土著法庭法令》,繼續推行間接統治。
1926年,召開了主要由歐洲人和殖民者組成的立法會議。在經濟上,英殖民者保留土著經濟以利剝削。英國還利用傳教、文化教育等手段對坦桑尼亞人民進行精神奴役,結果卻造就了一批受西方教育的知識分子,使反對殖民統治和壓迫的斗爭出現了新的社會力量。1929年,坦噶尼喀非洲人協會成立,標志著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組織的出現。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2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