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奔向湄公河:從滇西南到老撾(簡體書)
滿額折

奔向湄公河:從滇西南到老撾(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奔向湄公河——從滇西南到老撾》作者小重山沿湄公河自駕游,采用游記的形式,詳細描述獨自旅行過程中的所見所聞,以行走時間和路線為脈絡,配以圖片,再現了滇西南的大理、騰沖、瑞麗、芒市、龍陵、鎮康、滄源、瀾滄、孟連和老撾萬象、萬榮和佛都瑯勃拉邦的自然景觀、民族風情和歷史人文,著重講述該地發生過的重大事件和風土人情,如騰沖抗戰、龍陵戰役等多年塵封的一頁。作者用沖淡散漫的筆法,今古對照、情感真摯,展現一種純凈自然、浪漫寫意的生活,字里行間真實流露旅程中的喜怒哀樂,以及對人生、社會、歷史的思考。
《奔向湄公河——從滇西南到老撾》中附有知識點和旅行提示,對以后的旅行者有參考和借鑒意義。

作者簡介

小重山,原名王永勝,甘肅定西人,現居廣州。

粗通醫理,略識方藥。喜歡背包旅行,攝影作文,愛好填詞寫詩。不時有作文見諸報刊雜志,詩詞常會被某些叢書收錄。

名人/編輯推薦

沿著漫長的滇西南國境線,跨過史迪威公路,穿越秘地阿佤山,從磨憨出境,一路向南,趕赴那一場與佛的約會……
小重山編寫的這本《奔向湄公河——從滇西南到老撾》將以閑適的散文筆法,輔以圖片,帶你瀏覽湄公河沿岸,從滇西南到老撾一路上的自然景觀、民族風情和歷史人文。

微雨初晴,帶著花香味兒的東風軟綿綿地吹過,室內潮濕的空氣便有了泥土的芬芳。窗外的英雄花開得正鬧,仿佛一樹跳動的火焰;老榕樹新生的嫩葉,閃著亮綠的流光。一片黃葉掉到遮陽棚上,滴溜溜打個旋兒。隨即輕飄飄地滑落到地面。
花城的春天柔媚綺麗,欲笑還顰,像風情的女子,總能撩撥到您的某一根神經。
整理完相片和票據,心潮起伏,思緒又被拉回到漫長曲折的西南邊境和風情旖旎的中南半島。大理的鐘靈毓秀、喜洲的水墨情韻、蒼山斑駁的雪意、洱海疏朗的柳影、雙廊精致的屋舍、國殤墓園的英靈、騰沖火山的記憶、和順壯闊的文瀾、瑞麗絢爛的煙花、滇緬公路的過往、黎明之城的佛跡、龍陵抗戰的烽火、南傘鎮的遺民風潮、司崗里的創世史詩、拉祜族的蘆笙戀歌、娜允鎮的傣家風情、月亮城的興衰成敗、湄公河的歸帆爭棹、南松河的落日山色,以及瑯勃拉邦南傳佛教秉承千年的習俗……
所有的風景和故事,像重新回放的慢鏡頭,讓人如醉如癡,如夢如幻。這是一條尚未被商業文明完全侵蝕的路線,昔日的南方絲綢之路和滇藏茶馬古道在此交錯縱橫。行進在這條線上,沿著石板路上馬幫留下的蹤跡,一路向南,奔向湄公河,甚至可以遙想當年“南掌”王朝進貢大清帝國的轔轔車馬輾過中南半島的景象。或者寄情山水,放浪形骸;或者俯仰古今,祭奠英靈;或者把酒國門,漫談風月;或者指點成敗,感慨興亡。
有人說,記憶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其實,生活就像數碼相機里的記憶卡,從頭至尾,我們總是在不停地拍攝。不斷地存儲新的內容。每一次旅行,都會增加一些不同色彩的內容。我們所希望的,無非是不要讓太多的廢片充斥其間,或者在翻閱老照片的時候,尚能夠記得些虛化了的背景。而每一次旅行的記憶,鋪設成我們生活的軌跡。
但是,生活是立體的、多元的,并不都是由簡潔的線條組成。人類驕傲地站在地球上,高唱歲月的贊歌;人類孤獨地站在地球上,感嘆著來日無多。這是一個充滿浮躁和欲望的時代,我們生活在利益至上的社會里,傳統的道德觀念正被來勢洶涌的功利主義所代替。我們無法抵御心中的貪婪和欲念,我們的靈魂,在詠唱的詩句中變得污穢不堪。我們站在古老的文明面前,呼喊著、咆哮著、訴說著蒼白無據的正當理由。
既然不能詩意地棲居,不妨扔掉背上的十字架。姑且去追尋心靈的歸屬,描摹生活中最亮麗的色彩。因為生命不是一場賽跑,而是一次旅行。比賽在乎終點,而旅行在于沿途的風景。貼近自然,才能呼吸三春的氣息;融入江河。才能沐浴仲夏的溫柔;采摘碩果,才能品嘗秋天的味道;經歷霜雪,才能感知冬日的蕭瑟。
旅行是地理學、是建筑學、是歷史學。旅行是美學、是文學、是藝術。旅行是自然科學,也是社會科學。旅行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翻越關山,走盡春秋,踏過北地的朔雪,拾盡南國的繁花,飽覽異域的風情,我們才能參透人生的真諦。
走出戶外,才知道世界是多么美好。寄情山水,追求一份純粹簡單的快樂,并不是消極的人生。旅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深思熟慮,做個長途的旅程;抑或隨心所欲,背包上路。采菊東籬,可見悠然南山;把酒黃昏,自有暗香盈袖。或遠足,或郊游,尋山問水,吟風頌月。“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所以,如果您心在遠方,就背上行囊出發吧。在路上。尋找生命的底色,探求生活的本質,把遠方氣象高遠的風景和無所羈絆的故事塞到行囊里,將自己變成一本奇趣的書,讓別人來閱讀。
或者,即使您不愿意跋山涉水、櫛風沐雨,也一定要看看別人的旅途。那么。現在就和我一道環行滇西南、奔向湄公河。
小重山于花城 2012年5月

目次

大理:藍波興洱海 白雪點蒼山
騰沖:烽火高黎貢 邊城騰越州
瑞麗:煙花邊地色 春酒國門香
芒市:阿鸞初報曉 孔雀欲開屏
龍陵:眾人歌盛世 唯我祭龍陵
鎮康:鎮康無風景 果敢有遺民
滄源:人出司崗里 春來阿佤山
瀾滄:一個仙人洞 幾家拉枯人
孟連:傣城風物在 刀氏木樓空
萬象:佛種檀香木 人歸月亮城
萬榮:我欲題山色 誰來釣水聲
瑯勃拉邦:河聲開齋鼓 日色染僧衣

書摘/試閱

離開崇圣寺,沿214國道(大理到麗江)前行十幾公里即到喜洲鎮。喜洲東臨洱海,西枕蒼山,距今有1000多年歷史,屬南詔古城,當時是軍事要塞,也是佛教和商業貿易重鎮。喜洲也是大理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早在六詔與河蠻并存時就已是白族聚居之地,原為大理河蠻的城邑,隋朝名將史萬歲曾駐兵于此,因而稱“史城”或“史賧”,唐時南詔王筑宮殿于此,時稱大厘城,當時已是“邑居人戶尤眾”,為南詔時期“十瞼之一”。傳說南詔國君經常離開王都,攜全家到此小住。
喜洲鎮確實是保存比較完好的白族村落,村子外面現代化的商業文明尚沒有完全侵入。當點蒼山收去晚霞的最后一縷光芒時,鎮子里便愈發顯得安靜,只有人家屋頂上裊裊升起的炊煙在慢悠悠地飄散著,飄散著。我慢慢進了村子,東拐西轉,著實費了一番工夫,才找到一家叫“楊家祥云居”的客棧,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對面有個小學,可以停車,便喜滋滋地安頓下來。
客棧的主人姓楊,是恬靜嫻雅女子。沒有司空見慣的生意人的狡黠和計較,眉目間的笑意讓人倍感溫暖。攀談中我得知小楊曾在深圳工作。因為她心愛的人留守故鄉。所以最終回來經營家庭事業。我沒看到小楊的愛人和孩子,只見過她的爸爸媽媽。晚餐就是她媽媽的手藝,幾樣當地的特產,有臘肉、土雞蛋、素菜、餌塊之類,算得上是物美價廉。印象中,喜洲小楊家的食宿是我旅途所見性價比最高的了。
老舍曾在《滇行短記》中說:“喜洲鎮卻是個奇跡。我想不起在國內什么偏僻的地方見過這么體面的市鎮。進到鎮里,仿佛是到了英國的劍橋,街旁到處流著活水;一出門便可洗菜洗衣,而污濁立刻隨流而逝。街道很整齊,商店很多。有圖書館,館前立著大理石的牌坊。字是貼金的!有警察局。有像王宮似的深宅大院,都是雕梁畫棟。有許多祠堂,也都金碧輝煌。不到一里,便是洱海,不到五六里便是高山。山水之間有這樣一座市鎮。真是世外桃源啊!”
我沒去過劍橋。看老舍描述,和喜洲相若,倒出乎意料。相對于外面世界“趕英超美”的勢頭,喜洲的發展并不算太快,原野依舊,老屋猶存。可謂:田陌縱橫,屋舍儼然。
白族民間建筑,于云南大理、洱源、劍川、鶴慶等白族聚居區為眾,多為兩層三開間,筒板瓦蓋頂,前伸重檐,呈前出廊格局。墻腳、門頭、窗頭、飛檐等部位用刻有幾何線條和麻點花紋的石塊,墻壁常用天然鵝卵石砌筑。墻面石灰粉刷,白墻青瓦,尤耀人眼目。山墻屋角習用水墨圖案裝飾,典雅大方。木雕藝術也廣泛用于格子門、橫披、板裾、耍頭、吊柱、走廊欄桿等,尤以格子門木雕最為顯眼。
大概為了經營之便。小楊家的院落與傳統的白族民居略有不同。小樓共三層。三樓陽臺尤其空闊,可作觀景臺,遠眺喜洲鎮,目極蒼山洱海。小楊的父親年過五旬,是能工巧匠,能做一手漂亮的木工活。小楊說,她家的房子系父親一手造成,屋檐窗戶漂亮的木雕藝術都是她父親的杰作。實際上,小院還在不斷添加新的內容,我看過后院里的工具坊,里面有許多半成的雕刻作品散發著木頭的氣息,似襁褓中的孩子,嗷嗷待哺,急于成器。
我見過北京端莊方正的四合院,徽州傲然昂首的馬頭墻,苗家竹木結構的吊腳樓,客家糧倉似的圍屋,開平堡壘一樣的碉樓,隴東冬暖夏涼的窯洞。而在喜洲,充滿水墨情韻的民居群落,整齊坐落于石頭巷子兩邊。不論三房一照壁,還是四合五天井,獨具特色的造型,幾近完美的結構,莊重雄渾不失輕巧靈透,古樸典雅不乏自由灑脫。照壁和山墻上的粉畫、墻頭的石雕、屋檐和窗子上的木刻。都讓人嘆為觀止。尤其大門的兩側,鑲有天然的大理石,山水紋路,栩栩如生。徐霞客說:“故知造物之愈出愈奇,從此丹青一家,皆為俗筆,而畫苑可廢矣。”
第二日早起,依小楊的指點騎了她家的自行車去看洱海的海舌。喜洲距洱海西岸三五公里,出門東行即可。清晨的村子還沉浸在寧靜的氤氳里,田埂上早起的人,腳步輕輕,即使搖尾的狗兒,也悄無聲息。小路兩邊田陌縱橫。蔥綠的大豆、茁壯的蠶豆、濃密的土豆,毫不掩飾它們旺盛的斗志,爭先恐后地瘋長,莖葉間的露珠兒,似乎說明它們剛剛經歷過一場激烈的賽事。
天藍藍,海藍藍。山水青睞早起的人,遠山空蒙,水面迷茫,波平如鏡,煙波無際。靠近岸邊的水里有稀稀疏疏的樹木,倒影在迷蒙的水面上,似線條疏朗的鋼筆畫,有幾只漁船正向樹林深處搖去,如夢如幻,山水欺乃,不覺癡了,甚至一時忘記按下相機的快門。我喜歡極了這種線條分明的山水,真想鉆進去,成為其間的一個元素。
洱海是高原明珠,系西洱河斷陷形成的構造湖,東面多崖壁,北西南三面為沙洲。古稱葉榆水、西洱河,形如人耳。據說湖底有一棵碩大的玉白菜,碧玉般的湖水來自玉白菜心田,所以湖水清澈、沁人心脾。當地人稱之為母親湖,倒也名副其實。洱海月是蒼洱四大名景之一,因為有寶鏡沉底,金盆鎮妖,是以光華四射,不過要在農歷的十五夜。《滇西記略》云“日月與星,比別處倍大而更明”,也有說月圓之夜,蒼山雪倒影于洱海,與倍大于別處之洱海皎月構成銀蒼玉洱奇觀。看來,我是無緣消受十五夜的銀蒼玉洱,只得嘆一聲“銀蒼看不見,玉洱未曾來”。
旭日初升。霞光斜射,海面上煙水澹澹,波光粼粼。沙灘上有幾只擱淺的船。此時顯得古老洪荒,讓人自然而然地想起“野渡無人舟自橫”。再前行,見有幾個漁民穿著長及胸口的皮褲在岸邊勞作,便蹲下來和他們攀談。原來岸邊有圈起來的魚塘。因為漲潮,沖走了魚兒,他們前來打理。從漁網和舊船上繁復的器具來看,這真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
別過漁民,去尋找海舌尖兒。海舌是一綹延伸到水里的陸地,好像調皮的孩子吐舌扮了個鬼臉,與古詩詞中“蒹葭楊柳似汀洲”、“腸斷白蕷洲”之“洲”相若,或者有與陸地是否相連之分罷?小楊說,喜洲開發了一半,因故停止,海舌賣給一位房地產商,傳言要建一座奢華的酒店。與來此旅行的游客想法不同,小楊希望加大開發的力度,屆時會帶動她的旅館興旺發達。而旅人如我們,則希望喜洲少一些商業味兒。能保留一些古樸的習俗和風情。正如文獻樓上的對聯“莫讓文獻遺風暗消在新潮流外……但愿妙香古國常住于大世界中”,發展與保護存在著天然的矛盾。
P14-19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