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現代世界史前篇:從歐洲興起至一八七○年
滿額折

現代世界史前篇:從歐洲興起至一八七○年

商品資訊

定價
:NT$ 800 元
優惠價
9576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84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2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探討民族國家的興起,以及過去幾個世紀已深深影響世界的各種衝突,然而它把這些轉變和事件都聯繫到廣泛的歷史性影響,例如經濟、科技技術發展、工業興起、思想傳播,以及西方文化與世界上其他各種文化之間的複雜關係。此外,更加入了地圖、圖表和插圖,使讀者更易閱讀和消化。

本書特色

亞馬遜網站評為四顆星
一本壽命最長、讀者最多、影響最大的世界史
帶你從「現代化」的新視角來觀察近期世界歷史的進程

自1950年出版以來,帕爾默等人所著的現代世界史便一直是經典的歷史教科書,廣泛採用作為教材。於2002年過世的帕爾默教授更被公認為同時代最頂級的歷史學家之一。在近60年的時間裡,本書作者不斷修訂,目前已是第10版,銷量在同類作品中一直名列前矛,且被譯成瑞典語、芬蘭語、波斯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漢語等多國語言,不僅是美國世界史教科書中讀者最多、影響最大的一部,也是西方最受歡迎的世界史教材。

作者簡介

R. R. Palmer

美國著名的歷史學家,一九三四年獲得康乃爾大學博士學位,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七七年間先後執教於普林斯頓大學、華盛頓大學和耶魯大學。作為法國大革命研究權威,以及美法兩國革命比較研究的先驅,Palmer曾先後擔任美國法國史研究協會主席、美國歷史學會主席,同時也是美國哲學學會、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的活躍成員,並被歐美多所大學授予榮譽學位。一九九○年,Palmer被義大利林琴科學售與費爾特里內利獎。

著有《十八世紀法國的天主教徒和不信教者》、《民主革命的年代:美國與歐洲的政治史》。

Joel Colton

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一九五○年至一九八九年任教於杜克大學歷史系,曾任洛克斐勒人文科學獎學金與研究項目主席,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古根漢基金會、洛克斐勒基金會成員。

Lloyd Kramer

康乃爾大學哲學博士,北卡羅萊大學歷史系教授,史丹佛大學、康乃爾大學兼職教授。

名人/編輯推薦

書評

所有時代所有學科中的十九部經典教科書之一~~紐約時報
第一部晉身教科書榮譽殿堂的作品~~華盛頓郵報
教科書的黃金標本~~美國歷史學會(AHA)

※推薦文
用「現代化」的視角解讀現代世界史

用「現代化」概念來取代「西化」概念,這絕不僅是一個修辭上的問題,而是對觀察現代世界的「西方中心論」觀點的修正和突破。這在本世紀七○年代以來西方出版的近現代世界史著作中,有明顯的轉向。在這裡,我要特別推薦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帕爾默(R. R. Palmer)與科爾頓(Joel Colton)合著的《現代世界的歷史》 。此書的一大特色,就是以「現代世界」的形成為主線,從「現代化」的新視角來觀察近期世界歷史的進程。作者對「現代化」的涵義沒有嚴格的界定,但做為本書核心概念的「現代世界」(modern world)是不同於古代的「希臘世界」、「羅馬世界」、「拜占庭世界」或「阿拉伯世界」的。

現代世界是從近世以來世界歷史進程的整體關聯性的觀點出發的。要了解現代世界,必須從歐洲開始,因為從十六世紀以來,歐洲在數世紀中建立了一個空前強大的、全球性的政治、軍事、經濟、技術和科學體系的綜合體,這是由歐洲及歐洲人移民後裔組成的國家所構成的「文明世界」。到十九世紀七○年代,世界上確實已存在一個「以歐洲為中心的文明世界」。

按作者的觀點:「歐洲是世界上首先變成現代的部分地區,世界的其餘部分則正在進行一個持續的現代化過程,而現代世界正在變成一個日益相互連結的整體。」 作者稱此為「新的全球一致性」(a new global uniformity)。書中也使用了「西化」和「歐化」二詞,主要是用於俄國和日本「借助仿效西方而實現現代化」的歷史過程。 在區分「現代化」和「西化」兩個概念時,作者顯然把現代化理解為一個包括西方在內的世界歷史範疇。書中寫道:

二十世紀後期,全世界各民族都還在經歷「現代化」的歷程。它有許多形式,其中最明顯的標誌是飛機、超級市場、電腦技術和城市人口稠密。……結果之一,是在文明的某些方面出現新的全球一致性。現在已不再是「西化」的問題,如過去日本和俄國經歷過的那種情況,也不是人們有時警覺地指出的世界被美國化的問題。這是一個過程,美國人和歐洲人曾經起過主要作用,但它的產生畢竟是由於採用現代科學、技術、醫學、運輸以及電子通訊工具等的結果;哪裡採用這一切,哪裡便出現這種過程。看來,包括各種文化和種族的整個人類都有可能發展從事這些活動的能力,同時他們都有這種活動能夠滿足的種種需要。

從「西化」到「現代化」,表面上看只是修辭上的變化,但實質上是對現代世界變革趨勢的再認識。就近代中國思想界對這一認識過程的演變而言,在清末以來關於東西方文明的日益激烈的爭論中,已出現所謂「新學」與「舊學」之爭。但「新」與「舊」是一個朦朧的概念。到「五四」前後,進一步認識到這是傳統東方(中國)文明與現代西方文明之爭。從朦朧的維新意識到較明確的現代意識,這在「五四」時代啟蒙思想家的著作中已經出現。

例如當時陳獨秀在《法蘭西人與近世文明》等文章中即已認識到,中國的近世文明實質上仍是古代文明,而只有歐洲的近世文明才是真正的近世文明。「『近世文明』者,乃歐羅巴人之所獨有,即西洋文明也」。這是給西洋文明以明確的時代定位。到了三○年代,在有關「全盤西化」和「中國本位文化」的論爭中,現代意識就更加明確了。哲學家馮友蘭曾指出從「西化」概念到「現代化」概念,是一種思想上的「覺悟」。他寫道:

現在人常說我們要近代化或現代化,這並不是專是名詞上改變,這表示近來人的一種見解上的改變。這表示,一般人也漸覺得以前所謂西洋文化之所以是優越的,並不是因為它是西洋的,而是因為它是近代的或現代的。我們近百年來之所以到處吃虧,並不是因為我們的文化是中國底,而是因為我們的文化是中古的。這一覺悟是很大的。即專就名詞說,近代化或現代化之名,比西洋化之名,實亦較不含混。基督教化或天主教化確不是近代化,或現代化,但不能不說是西洋化,……

從東西文化的分野到「現代」與「前現代」的分野,可說是從文化形態史觀到社會進化史觀的分野。關於「現代」概念的爭論,過去主要是哲學的和美學的涵義;而今天我們對「現代」的定位則主要是歷史學的,是現代發展意義上的。東方的西方化,這是一個西方的概念;東方的現代化,則是一個新概念,是第三世界發展中的新概念。

目次


導 論:地理與歷史 
歐洲在現代史上的影響 
第1章 歐洲的興起 
第2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動亂
第3章 經濟重建和宗教戰爭,1560—1648年 
第4章 西歐日益強大,1640—1715年
第5章 東歐的變化,1648—1740年 
第6章 科學的世界觀 
第7章 爭奪財富和爭奪帝國的鬥爭 
第8章 啟蒙時代 
第9章 法國革命 
第10章 拿破崙時代的歐洲 
第11章 工業、思想與爭取改革的鬥爭,1815—1848年 
第12章 革命和秩序重建,1848—1870年 
第13章 大民族國家在全球範圍的強化,1859—1871年 
第14章 歐洲文明,1871—1914年:經濟與政治

書摘/試閱

導論:地理與歷史

歷史乃是人們在時間中的經驗,但是那種經驗卻是發生在地理的空間之中。地理學描述並繪製了地球,但它也研究人類與他們所生活於其中的環境空間不斷變化著的交互作用。我們的地球和我們的太陽系只不過是宇宙的一小部分,宇宙現在被認為至少已有一百二十億年之久了。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地球約有四十六億年之久,可是人類的全部歷史(以及史前史)僅只追溯到三百五十至五百萬年,或許只有兩百萬年──這取決於人類是如何加以界定的。我們所稱之為的歷史──即人類有記載的文化與活動──開始於發明了最早的書寫形式,僅僅在大約五千五百年前。

海洋和大陸是在時間的歷程之中移動著的,是在變化著其大小、形狀和地位的。我們所知道的各個大陸形成它們的確切形狀,還不到一億年之久。恐龍的滅絕大約在最早人類出現的六千萬年之前,它們可以在溫暖的氣候下,在堅實的陸地上,從北美洲去到歐洲(按照我們今天對這兩個大陸的稱呼)。

自從最近的冰河時期結束以來,僅只有短短的幾千年。那次冰河時期大約始自兩百萬年以前,而且達到其最寒點只是在兩萬年之前,那是由於地球繞日軌道有了一點微小移動所造成的。水結成一~二寸厚的冰,並覆蓋了這個星球的北方部分(在北美向南遠至今天的芝加哥,而在歐洲則覆蓋了英倫各島的大部分和附近的大陸)。這些冰塊的融化便產生我們今天所知的海岸線、近海的島嶼、內海、海峽、海灣和海港,以及某些大的河流系統和湖泊。地球表面的變化過程還繼續在進行。

美國和加拿大交界的尼加拉瓜大瀑布一直都在退縮,因為不斷流瀉的瀑布侵蝕了其下面的岩石。海潮和人工建築也侵蝕了我們的海岸;而且許多科學家們都相信,目前全球變暖的方式最終會改變世界上許多的海洋和海岸。

海洋目前覆蓋著地球表面約三分之二,而在其餘的三分之一中,有許多廣闊的陸地是很不適合於人類或大部分其他動物或植物有機體居住的。十分之一的陸地是冰雪覆蓋的,例如在北極和格陵蘭;還有很多是凍土;很多是沙漠,例如撒哈拉;還有許多土地處於高山的風脊。這些地區也像海洋一樣,對於人類歷史是很重要的,往往成為遷徙和定居的障礙。因此人類的歷史就涉及到整個地球表面上相對說來很小的、零散的幾個部分。

研究者們已發現了具有說服力的實物證據,可以表明人類起源於非洲。人類屬於直立人(Homo erectus)這個物種,這一拉丁文的名字是人類學家和其他學者用於指現代人類能直立行走的祖先,他們似乎是一百八十萬年以前從非洲遷徙出來的,或許是由於環境的壓力,也或許是出於單純的好奇心。我們自己的這一智人(Homo sapiens)物種──這一拉丁文的名字是指增長了的認識力與判斷力──其出現不超過十萬年以前。當人類超越了單純實用的成就,並顯示出了審美的與藝術的情趣,以及進一步的工具製造技術時(約三萬五千年之前),我們就稱他們為亞種的現代人(Homo sapiens sapiens)。他們是一種非常複雜的人類家族樹上的殘存者。

大冰河時期把海面降低了好幾百尺,並凍結了大量的水。英吉利海峽變得乾涸了。在我們現在稱之為白令海峽的西伯利亞和北美洲之間開通了陸地橋。狩獵者們從一個大陸走到另一個大陸。當冰河融化時,森林便成長起來,而人們曾經狩獵過的許多曠野地帶便消失了,這就為遷徙增加了動機。

我們人類的祖先終於拓展到了南極洲以外的每一個大陸。在這樣做的時候,人群便以數千年計地彼此隔離,被海洋、沙漠或者高山分割開來。他們到了任何一地,便隨著時間而微微地在演化,發展成為外表生理上的不同,現代文化就把它們界定為各種不同種族的特徵。但「種族」乃是一個文化的觀念,而不是重大生理差異的一個標誌。所有的人都屬於智人(Homo sapiens)這一物種,都來自同一個生物學上的祖先,並且都能相互繁衍。只有極少的人類基因是導致生理上的不同的,諸如皮膚的色素,相形之下大多數的基因乃是人類這個物種所有的成員都共同具有的。

現代人在基本解剖學和基因的構成上,在過去十萬年以來並沒有變化。地理上的隔離可以解釋短時期內不同文化的出現,例如前哥倫布時期的美洲、非洲、中國、印度、中東和歐洲的不同歷史和文化的發展。在更短的時間尺度上,地理上的隔離也可以解釋語言和方言的各種不同。

地理上的隔離和氣候的不同也造成了動物和植物方面的不同,從而造成了人類所依存的植物和動物的不同。小麥成為中東和歐洲最常見的作物,小米和大米則在東亞,高粱是在熱帶非洲,玉米則在前哥倫布時代的美洲。馬從大約四千五百年前在中亞北部被馴化以來,多少世紀就是歐洲和亞洲畜力、運輸和作戰的主力。後來在中東也慢慢使用了用處較少的駱駝,而美洲人長期以來除了美洲駝以外就沒有載重的牲畜。直迄現代早期跨洋的旅行者為止,這一差別並沒有減少。他們帶來了各種植物和動物,並把其他的動植物帶回到它們先前從未曾生長過的環境中去。

儘管有關生命的起源還存在著大量的蒙昧不清,各種新的發現和計算卻總是在取代舊的假說,古生物學家研究植物和動物(包括人類)的化石,已經使用了諸如C14測年法來改變我們對於地球和早期人類的知識。在地理學上,空中攝影和衛星攝影與電腦技術,已經使我們能修訂有關大陸與海洋的舊觀念。而天體物理學家目前正在研究大量有關宇宙的新資料,那是從裝在不載人的太空船上的高倍望遠鏡傳送給他們的。

製圖學,即繪製地圖的技術與科學,進步乃非常之快,但我們卻傾向於忘記我們的地圖往往依舊是傳統的,甚至於是狹隘的。是歐洲人和歐洲人的後代設計了我們最常用的地圖,那是根據他們視野中的東西和南北方向定位的,因此那反映的是他們自身的歐洲文化的設定。在其他文化的地圖中也可以發現類似的偏見。許多世紀以來,中國人把他們的國家界定為並且看做是「中央之國」。現代早期印度所繪製的地圖就典型地把南亞表現為組成世界的主要部分。有一幅這樣的地圖,把歐洲大陸畫成為一些邊緣地區,貼上了英格蘭、法蘭西以及「其他戴帽子的島」。

全球概念化的改變,今天仍在持續。有一幅當代澳大利亞所繪製並出版的地圖,表現了澳大利亞「從下面看」的觀點,它把南非畫在地圖的頂端,而開普敦則在頂尖上,中部是當今非洲各國的廣闊領域,而歐洲各國則擁擠在底層,顯得十分微不足道。歐洲發明的「中東」一詞看來是頗成問題的,世界上的這一區域或許最好是叫做西亞。甚至於我們傳統上把歐洲做為七大洲(非洲、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和南極洲)之一的這一概念,現在也成問題了。

例如,為什麼印度半島就應該是一個「次大陸」,既然它在規模上與歐洲「大陸」(至少是在前蘇聯西邊的那部分「大陸」)相當,而在人口和多樣性方面尤有過之呢?當然歐洲本身確實是一個半島,其方式是其他大陸所沒有的。有些地理學家就要求我們把它更加確切地看做是亞洲的一部分,即一個巨大的「歐亞大陸」板塊的西部。以這類詞語加以界定的話,歐洲就更變成是一個文化上的概念,是由於與亞洲和非洲顯然可見的差異所來的,而並不是在嚴謹的地理學意義上的一塊大陸。

歐洲在現代史上的影響

無論我們怎樣界定歐洲在全球的地位,它都毫無疑問地塑造了現代世界歷史相當多的層面──部分是由於它的海洋擴張,部分是由於它從世界上其他地方所借取的東西,並且部分是由於它決定性地在經濟上和文化上影響了日益增長著的全球文明的形成。歐洲當然只是人類歷史上許多重要文化領域之中的一個。它的經濟政治體制、宗教傳統和社會制度並不是通向現代化的唯一歷史道路;世界上其他地區的人民確實也曾屢屢挑戰過或拒絕過歐洲的「現代化」模式,他們已經建立了他們自己的現代社會。

然而即使是對歐洲體制的挑戰或否定,通常也需要對歐洲的發展及其在世界上的作用做出歷史的分析。例如,現代的全球經濟大多是從十六世紀以來歐洲帝國列強所控制和膨脹起來的國際貿易之中所產生出來的。歐洲的政治思想、科學、哲學、文化風尚和人民也廣泛散布於全世界,對現代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生活提供了既有建設性、又有破壞性的典範。各種思想和人物同時也不斷地從世界各地湧入歐洲,從而歐洲社會便始終是跨文化交流與衝突的一個生死攸關的中心。

從廣泛的不同視角並且強調全然不同的歷史題材來講述一部「現代世界史」乃是可能的。然而本書自始就承認歐洲發展並促進了許多明顯的「現代」思想和體制,它們現在就以各種形式在當今的全世界演化著。因此,對現代性的歷史理解就包括著對歐洲的一番綜合分析──雖說一部精確的現代世界史也必須堅持,歐洲僅只代表形成為全球現代史各種不同的複雜文化之中的一個。

歐洲例證了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之間常年的交互作用,對它的歷史演化的研究應該從對它的地理的某種注意開始。這裡附帶的地形圖就表明了歐洲主要的地理特點及它周圍的地理空間。這幅地形圖在歷史時期中實際上始終未變,儘管歐洲社會有著經常的政治和文化的衝突。歐洲並不大,即便加上歐洲俄羅斯那部分,它也僅只占有世界上略大於百分之六的土地面積,和美國本土加上阿拉斯加的面積差不多。它只比澳大利亞稍大一點。它在地理上乃是由地中海而與非洲相隔離的,雖說地中海在歷史上曾既是一個屏障又是一個通道。

幾千年以前當撒哈拉乾涸了的時候,才出現了真正的屏障。這就提示了何以北非經常與南歐相聯繫,或在文化上與中東相聯繫,正像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相聯繫一樣。至於歐洲與亞洲在地理上的隔離,就更加模糊不清了。傳統上的邊界一直是俄羅斯的烏拉爾山,但它是一串矮小而寬闊的鏈條,而且伸展得並不足以構成一道恰當的邊界。俄國人自己並不承認歐洲俄羅斯和亞洲俄羅斯之間有任何正式的區分。

歐洲確實乃是由亞洲伸張出來幾個半島之一,就像阿拉伯半島和印度半島那樣。但這裡也有不同,其中一條就是地中海在全世界的水域之中是獨一無二的,它被僅有八英里寬的直布羅陀海峽封鎖,比起其他的海洋,更加受到庇護和免於外洋極其狂暴的海洋風浪。儘管有兩千多英里長,它卻被若干島嶼和半島分割為若干小海,而各有其自己的特點,諸如愛琴海和亞得里亞海等等;並且它也提供了去黑海的通道。

由於有可能進行長距離的旅行而並不遠離陸地,所以地中海上的航行從很早的時期就發達起來,而最早的文明之一就出現在克里特島上。人們也有可能在博斯普魯斯跨越歐洲和亞洲,以及在直布羅陀跨越歐洲和非洲。人口由於遷徙而混雜起來,而歷史上各個不同的帝國──迦太基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西班牙帝國、威尼斯帝國和鄂圖曼帝國──都曾卓有成效地利用地中海來統治其各個組成部分。在十九世紀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後,地中海就成為大英帝國鼎盛時期「帝國生命線」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歐洲南部地中海以北,並且伸展其全長的,有一個山脈系列,它是由龐大的非洲板塊壓向小小的歐亞半島,在地質歲月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山脈。庇里牛斯山從北面封鎖了西班牙,正像阿爾卑斯山之於義大利,而巴爾幹山是難以穿越的。從地中海向北方,人們所能在水平面上穿行的唯一地方便是通過隆河河谷,所以法國就是唯一既屬於地中海,又屬於北歐的國家。

山的北部是一片廣闊的平原,從法國西部一直伸展到俄羅斯,並且經過烏拉爾山以南直到亞洲。如果要畫一條直線,從阿姆斯特丹向東經過裏海以北的所謂的裏海門,一直遠至中國西部,那麼他絕不會在這三千五百英里的旅行中高出海拔兩千英尺以上。這片平原在不同的時代曾把歐洲向蒙古和其他侵略者敞開過,使得俄羅斯人東移並創造了一個龐大的帝國,並使得波蘭成了一片多災多難的戰場。

歐洲的河流是值得特別注意的。大部分都是通航的,並且它們也都通海。它們通過河谷就提供了可供當地高度發展的地區。歐洲最重要的古老城市都在河上──倫敦在泰晤士河上,巴黎在塞納河上,維也納和布達佩斯在多瑙河上,華沙在維斯杜拉河上。在北歐,往往可能把貨物從一條河運到另一條河,而到十八世紀更有了運河把它們連結起來。水運的重要性再一次由波羅的海的哥本哈根、斯德哥爾摩和聖彼得堡,以及阿姆斯特丹和里斯本的位置顯示出來,在歐洲人開始橫渡大西洋之後,這些城市都迅速地成長起來。

有些重要的地理條件,例如氣候,是地形圖所無法表達的。氣候有賴於緯度、洋流和帶來降雨或防止降雨的各種風。歐洲所處的位置之北和美國北部與加拿大南部是一樣的,但是歐洲有些部分靠近海,氣候不像北美相應的那些北部地方那麼嚴酷。地中海各國比起歐洲北部或美國北部,則日照更多而嚴冬更少。無論什麼地方,冬季都冷得足以防止傳染性病源和疫癘,並防止某些在較溫暖的地區常見的傳染性疾病。暖和的夏季及其生長的季節就形成了農業每年的輪迴,而且降雨也適度而不過分。歐洲是唯一沒有真正沙漠的大陸,大部分都是土壤肥沃的地區。總之,自從冰期結束以來,或者說自從人類學會了過冬以來,歐洲始終是地球上最適於人類居住的地方。

如果我們說氣候和環境對於人們能做些什麼不僅是設置限制,而且也是提供機會,那麼地理決定論就立不住腳了。地理並不是宿命。所發生的一切都有賴於在任何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以及在任何特定的文化中對於知識和能力的運用。自然資源的構成是隨著技術狀態與經濟交易的種種可能性而變化的,甚至於距離上的不方便也可以由新的運輸技術的發展而改變。

長期以來把人們隔絕開來的海洋,變成了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法國人和英國人以及隨後其他人的通衢大道,中國和阿拉伯的水手們也使用海洋進行跨亞洲和東非的貿易。然而就絕大部分的人類歷史而言,無論是人或資訊或命令,其傳遞都不可能快於每天三十英里。地方主義風行,而大規模的商業或者政府的組織則是難以建立和維持的。因此,正如世界上大多數其他地區一樣,歐洲長期是由很小的地區單位所組成的,是許多袖珍的領域,每一個都有著自己的習俗和生活方式以及語言形態,這些小單位大部分都是為外人所不知道或者對外人不了解的,只是照顧到自己。一個「外人」可能是來自千里之外,或者也只是十里之外。

農業也像商業和工業,有賴於人們的創新和決策。農業的情況顯然有賴於自然條件,但它也歷史地有賴於鋤頭的發明、適宜的種子、防止土壤枯竭的輪耕以及利用牲畜(牠們的糞便可以用來做肥料)。農業由於有穩定性而獲益,它也受到人口變化的影響。如果人口增多了,就必須開墾更遠的或較為貧瘠的土地。而且,不修築道路和沒有城鄉之間的分工,農業就不可能得到改進,使得農業工人生產更多的餘糧以供應那些不從事農業的人。對農業來說,正如其他生產性產業一樣,基本的安全是至關重要的。除非從事農耕的男人們和女人們能夠得到保護免受侵犯,否則耕作不可能進行,食物也不可能儲存過冬。

本書中的地圖不可能詳盡地表明全部有助於形成人類歷史進程的水道、山嶽和地理障礙,但是它們確實表明了地理在政治和經濟權力的演化過程,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地緣政治」之中的作用。人們總是通過與自然世界的一種複雜關係來發展他們的體制和文化,而地圖則提示我們,人類所有的活動都是在地理空間中進行的。

讀者們也可以運用它們的想像和地圖比例,把空間轉化為時間,同時還要記得直至發現了鐵路為止,人和資訊走得都比今天慢得多。速率每天三十英里,從倫敦到威尼斯就得要三個星期,而信件往返至少是六個星期。與歐洲以外的地方,交通就要更長的時間。我們今天在以超音速的速度旅行並以毫微秒(即十億分之一秒)去測定電子交通,地理空間的障礙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然而人類始終深深有賴於他們的自然環境,人類的歷史始終牢牢地植根於地球這顆行星的地理之中。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76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