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管理提升之道: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案例(簡體書)
滿額折
管理提升之道: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案例(簡體書)
管理提升之道: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案例(簡體書)
管理提升之道: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案例(簡體書)
管理提升之道: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案例(簡體書)
管理提升之道: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案例(簡體書)
管理提升之道: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案例(簡體書)
管理提升之道: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案例(簡體書)
管理提升之道: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案例(簡體書)
管理提升之道: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案例(簡體書)
管理提升之道: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案例(簡體書)
管理提升之道: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案例(簡體書)
管理提升之道: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案例(簡體書)
管理提升之道: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案例(簡體書)

管理提升之道: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案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管理提升是企業永恆的主題。尤其是當前中央企業在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做強做優、世界一流”的背景下,開展管理提升活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管理提升之道: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案例》收集了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及所屬10多家企業的20多個管理提升的成功案例。這批案例視野寬廣、內容豐富,既有直屬企業,又有集團和專業公司;既有特大型企業,又有中小企業;既有盈利的企業,又有虧損的企業;既有生產企業,又有科研院所。案例內容涵蓋了持續改進、營銷變革、採購變革、價格管理、項目建設、班組建設、安全管理、職工培訓、降本增效、科技管理、技術進步、企業文化、黨建工作等內容。每一個案例都詳細介紹了管理提升的特色和做法,對各類企業都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也是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在管理提升過程中的一份收穫與奉獻。《管理提升之道: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案例》可供廣大企業管理人員閱讀參考。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組織編寫的《管理提升之道(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案例)》中收錄的視野寬廣、內容豐富,既有直屬企業,又有集團和專業公司;既有特大型企業,又有中小企業;既有盈利能力較強的企業,又有虧損嚴重的企業;既有生產企業,又有科研院所。案例內容涵蓋了班組建設、安全管理、項目建設、價格管理、職工培訓、營銷變革、采購變革、持續改進、降本增效、科技管理、技術進步、企業文化、黨建工作等內容。每一個案例的形成,都傾注了作者的思考和心血。這些案例先后在中國化工集團公司OA平臺《調查研究》專欄發表,其中部分案例在《信息早報》和《化工管理》雜志刊發,受到讀者好評。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寫在前面的話
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全球經濟融合、經濟快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信息海量傳播、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
管理和科技被比作企業前行的兩輪,缺一不可。每個企業不僅自身要注重管理創新、管理提升,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而且要開闊視野,學習借鑒別人的先進經驗,加速自己前進的步伐。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在我國企業管理界西風盛行。大家可能體味了這樣一種現象:書店的管理書架上、培訓師的嘴中大都宣揚的是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卻很少關注中國本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
只要深入中國本土企業調查研究,則不難發現,幾乎沒有一家企業是照搬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而獲得成功的。這些企業要么水土不服,要么橘北而枳。而真正獲得成功的企業,無不是中西交相輝映、道術相得益彰,具有中國管理特色的企業。中國經濟能夠持續快速增長,必定有適合中國國情的管理思想與管理方法。西方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值得借鑒,但不必迷信,美國次貸和歐洲債務危機的根源在于自身的文化、思想和方法;中國本土的管理思想和成功案例不應輕視,而值得重視。我們一定要有文化自信、管理自信,正所謂:“自信比黃金更珍貴”。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長期致力于管理創新和管理提升活動,在傳承人本管理、無為管理、和合管理、正己管理、民主管理、班組建設等中國特色管理的同時,融合信息管理、外包管理、對標管理、精益管理、營銷變革、世界級制造等現代管理方法。管理提升活動為中國化工的跨越發展夯實了堅實基礎。各下屬企業結合實際,創新了管理方法,創造了成功案例,提升了管理水平,促進了企業發展。
為了促進管理提升活動,我們深入10多家企業調研采訪、分析解剖,深入挖掘了這些企業具有特色的成功案例。這批案例視野寬廣、內容豐富,既有直屬企業,又有集團和專業公司;既有特大型企業,又有中小企業;既有盈利能力較強的企業,又有虧損嚴重的企業;既有生產企業,又有科研院所。案例內容涵蓋了班組建設、安全管理、項目建設、價格管理、職工培訓、營銷變革、采購變革、持續改進、降本增效、科技管理、技術進步、企業文化、黨建工作等內容。每一個案例的形成,都傾注了作者的思考和心血。這些案例先后在中國化工集團公司OA平臺《調查研究》專欄發表,其中部分案例在《信息早報》和《化工管理》雜志刊發,受到讀者好評。
集團公司領導決定將這些案例以《管理提升之道: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成功案例》為書名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我們期待與更多讀者一起分享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的成功案例,相信廣大讀者也會從中受益。
本書得以出版發行,要感謝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任建新為本書作序;要感謝江西星火有機硅廠、海洋化工研究院、黃海橡膠股份公司、橡膠總公司、德陽昊華清平磷礦、大慶中藍石化公司、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沈陽化工集團公司、駿化集團公司、沙隆達公司等單位提供的成功案例;要感謝化學工業出版社的出版策劃與指導!
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管理提升永無止境。限于筆者水平,書中肯定存在各種不足,懇請廣大讀者不吝指正!
執筆人:葉建華、李曉杰、余心、蔣贛生、
石永剛、王大鵬、王俞德、韓景超、
崔沈霞、金方、王照東、馬蘭、
邢海娜
2012年11月14日

目次

中西交相輝映道術相得益彰: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管理之道新時期班組建設的實踐與創新弘揚尊師傳統提升職工素質:關於江西星火有機矽廠“拜師會”的調研報告提高創新能力促進快速發展:關於海洋化工研究院的調研報告全員參與獻計出力七管齊下減虧見效:關於黃海橡膠股份有限公司的調查報告整合科技資源促進自主創新:來自橡膠總公司總工程師聯席會議制度的調研報告以人為本有備無患:來自德陽昊華清平磷礦安全工作的調研報告縮短管理鏈條深化班組建設:來自江西星火有機矽廠推行大橫班制度的調研報告建設“五個一”提升軟實力:來自橡膠總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調研報告大慶中藍石化減債的做法和經驗大慶中藍石化是如何涅槃的關於清平磷礦黨務公開工作的調研報告建設營銷體系促進跨越發展:來自中昊晨光院調研報告之一變革採購模式促進降本增效:來自中昊晨光院的調研報告之二持續改進脫瓶頸內涵發展譜新篇:來自中昊晨光院的調研報告之三他們是怎樣做到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來自瀋陽化工集團價格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他們是怎樣保證項目建設又快又好的:來自瀋陽化工集團項目建設的調研報告他們是怎樣圍繞中心創新黨建思想工作的:來自瀋陽化工集團黨建思想工作的調研報告健全培訓機制提升全員素質:來自昊華駿化集團培訓工作的調研報告技術進步增效益持續改進強管理:來自沙隆達公司的調研報告江河源自小溪水成家猶如針挑土

書摘/試閱

30年前,中國沒有真正的企業,因為計劃經濟體制的土壤不適應企業的生長。30年后,中國不僅有了真正的企業,而且中國企業支撐了中國經濟30年每年近10%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特別是2008年爆發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期望中國企業成為帶領全球經濟走出危機的引擎。
《增廣賢文》日“苗從蒂發,藕由蓮生。”佛教有一句名言:“萬事有果必有因。”說明中國企業的迅速成長,必定有其內在的原因。稍加研究則不難發現,許多中國企業在“師夷長技”,學習借鑒西方管理思想、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的同時,依托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創造了許多適合中國土壤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并且取得了驕人業績。
但是從目前的總體情況來看,我國學界對中國管理的研究還非常缺欠,西風盛行、言必西方仍然是中國學界和企業界的主旋律。有一位資深專家曾經感慨:“到2028年的時候,如果中國經濟不能在世界領先的話,則是中國企業家的恥辱;而到2028年的時候,如果不能建立中國管理思想,總結中國管理理論,則是中國學界的恥辱。”關注、總結、提煉中國管理思想、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有一家成立時間不足6年,被中央領導稱贊為超常規發展但行事低調的企業——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簡稱:中國化工)值得學界和企業界的高度關注。
讓我們一起走近中國化工,感悟其中國理念、西方標準的管理思想;揭秘其中西融合,相得益彰的管理之道;剖析其本土特色,生動鮮活的管理案例。
一、中國管理的成功實踐
中國化工是一家既無資源壟斷優勢,也無行業壟斷優勢,屬于完全市場競爭型的化工企業。通過對中國化工的研究表明,中國化工之所以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超常規的發展,是因為以任建新總經理為首的中國化工人十分注重企業軟實力建設,始終將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培育和弘揚了“先做人后做事”、“家和萬事興”、“不要帶血的利潤”、“細節決定成敗”、“產品如人品”、“先發展后分配”、“海納百川”、“人和人需要相互依賴著生存”等為主要內涵的適應中國土壤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并且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底蘊,以先賢圣哲大智慧為基因,以西方現代管理為借鑒,培育與實施了一套中國管理思想、管理理論與管理方法。下面選取其中的人本管理、和合管理、無為管理和正己管理進行分析和解讀,可起到窺一斑而知全豹之效果。
(一)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是“以人為中心”的中國管理。是與“以物為中心”的西方管理相對應的概念。人本管理是中國仁愛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具體體現。
仁愛文化崇尚“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忠恕之道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愛之心。一家企業是否能夠施行人本管理取決于管理者是否具有忠恕之道和仁愛之心。從我國的同仁堂等百年企業的身上都能找到人本管理的基因。
中國化工的掌門人任建新自從1984年創立藍星清洗公司以來,就崇尚仁愛文化,踐行人本管理,留下了許多動人故事,影響和感染著企業員工、競爭對手和社會各界。 1994年4月2日晚,藍星公司總經理任建新從中央電視臺報道中得悉吉林省長春市發生31位女工因苯中毒住院的消息后,連夜布置并在第二天即周日召開總經理緊急辦公會。作為擁有無苯專利技術的企業,公司的領導們一致認為,長春市發生的苯中毒事件,正說明無苯專利技術推廣的必要,處于危難之中的姐妹更需要幫助。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應該倡導仁愛精神。會后這個千余名職工的企業僅用了幾個小時便籌集善款2萬多元,并派出副總經理前往長春白求恩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院血液科病房,將善款送到中毒女工手上。為了從源頭上避免此類中毒事故的發生,藍星公司當場宣布,將本公司擁有的無苯專利技術無償轉讓給沈陽一家膠黏劑生產企業。藍星公司此舉被《人民日報》、《工人日報》等多家媒體廣為報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20世紀80~90年代,曾出現不少企業兼并的失敗案例,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沒有兼顧好被兼并企業職工特別是弱勢群體的利益,以致造成矛盾激化、社會不穩、兼并失敗。藍星公司從1996年以來,先后兼并重組了70多家國有困難企業,并且很快使這些企業走出困境,快速發展。藍星的兼并現象引起了學界的高度關注,2001年新華社召集國內專家對“藍星兼并現象”進行了專題研討。專家們一致認為,藍星公司在兼并過程中堅持微笑改革、人本管理,注重處理好職工利益關系;堅持用發展思路解決國有企業冗員問題,不將職工推向社會,得到職工群眾的擁護是藍星公司企業兼并成功的重要經驗。為了保護企業弱勢群體的利益,在任建新總經理的倡導下,藍星公司在2001年建立了“困難職工資助基金”。“基金”根據總公司出大頭、下屬企業出小頭的原則籌集,交相關公司統一運作,取得一定的投資收入。“基金”收入主要用于資助內部退養困難職工。許多企業根據總公司的要求分別建立了數額不等的“困難職工資助基金”,并逐年擴大“基金”規模。隨著“基金”的正常運作,從根本上解決了企業困難職工的問題,使一部分困難職工渡過了難關,為企業的改革發展創造了良好和穩定的環境。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從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給中國的企業帶來嚴重沖擊,化工行業則是受沖擊最大的行業之一。由于出口萎縮和下游大量中小化工企業破產倒閉,中國化工也有不少企業出現了限產、停產、虧損的現象。此時國內外許多企業采取大量裁員的手段來降低成本,度過危機。面對百年不遇的困境危局,任建新總經理則旗幟鮮明地提出:我們是中央企業,廣大職工為企業的發展作出了歷史貢獻,嚴重危機來臨的時候,企業困難,職工更困難,我們決不能以裁員的方式來解決企業的困難,而是要與職工同呼吸、共命運,抱團取暖度過危機。中國化工堅持人本管理,提出“困難企業要做到停產不裁員,欠薪不減薪,歇崗不失業”的口號,并通過多種形式檢查落實。中國化工在2008年年底召開的工作會上提出“大干一百天,實現開門紅銷售勞動競賽活動”,以銷售為龍頭,走活一盤棋。通過銷售勞動競賽活動,充分調動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許多企業鞏固老市場,開拓新市場,不斷擴大市場份額,產品銷量逆勢上揚,有效地制止了主營收入和利潤下滑的局面。
P2-4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