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登山者的聖經(珍藏版)(簡體書)
滿額折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登山者的聖經(珍藏版)(簡體書)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登山者的聖經(珍藏版)(簡體書)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登山者的聖經(珍藏版)(簡體書)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登山者的聖經(珍藏版)(簡體書)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登山者的聖經(珍藏版)(簡體書)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登山者的聖經(珍藏版)(簡體書)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登山者的聖經(珍藏版)(簡體書)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登山者的聖經(珍藏版)(簡體書)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登山者的聖經(珍藏版)(簡體書)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登山者的聖經(珍藏版)(簡體書)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登山者的聖經(珍藏版)(簡體書)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登山者的聖經(珍藏版)(簡體書)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登山者的聖經(珍藏版)(簡體書)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登山者的聖經(珍藏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5.9 元
定價
:NT$ 275 元
優惠價
8723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登山者的聖經(珍藏版)》是珠峰登山史上最慘痛的一場山難,12名登山者罹難,是自人類首次登上珠峰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個登山季。1996年,喬恩克拉考爾作為《戶外》雜誌特派記者跟隨一支商業登山隊攀登珠峰。5月10日,克拉考爾及其他幾名隊友成功登頂並安全下山。然而數小時後他才獲悉,其餘的19名登山者在下山途中遭遇暴風雪,被困在海拔8000多米的地方。最終12人葬身風雪中,克拉考爾一個人坐在雪地上,想厘清過去72小時裡發生的一切,事情為何會發展到如此地步?如果一切可以重來,事情是否會是另外一種結局?

作者簡介

喬恩克拉考爾JonKrakauer,美國暢銷書作家、《戶外》雜誌專欄作家,美國國家雜誌獎、美國藝術與文學院學院獎獲得者,被譽為“最傑出的探險類作家”。出版多部暢銷書,其中,《荒野生存》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長達兩年,《進入空氣稀薄地帶》英文版銷量過百萬,譯成25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被譽為“登山者的聖經”。從1998年開始,克拉考爾陸續將著作所得捐贈給EducatetheChildren等公益機構,截止到2012年,克拉考爾捐款總額超過170萬美元。【作者小傳】世界探險類作家第一人喬恩克拉考爾美國暢銷書作家、《戶外》雜誌專欄作家,多部作品榮登《紐約時報》書榜,暢銷全球,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探險類作家第一人。美國藝術與文學院曾稱讚他“集職業記者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優良調查傳統與天才作家敏銳的洞察力於一身”。享譽世界的探險類作家克拉考爾根據葬身阿拉斯加荒野的美國少年麥坎德利斯的故事著成《荒野生存》一書,出版後在美國主流社會刮起閱讀旋風,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長達兩年,克拉考爾也因此被譽為最傑出的探險類作家。與蕭恩潘共導經典大片1996年的一天,著名導演蕭恩潘走進洛杉磯的一家書店,立刻被《荒野生存》深深吸引了。當晚,潘一口氣將這本書看了兩遍。他找到克拉考爾,決定將《荒野生存》搬上電影銀幕。蕭恩潘和克拉考爾一起重走麥坎德利斯的阿拉斯加之旅,拜訪麥坎德利斯生前居住的142路巴士,走訪他的親友,並聘請他在南達科他州認識的好朋友韋恩韋斯特伯格擔任影片顧問。經過長達10年的執著努力,該片在2007年羅馬電影節上映,並獲得奧斯卡、金球獎多項提名。死裡逃生著就“登山者的聖經”1996年,克拉考爾作為《戶外》雜誌特派記者跟隨一支商業登山隊攀登珠峰,不料下山途中遭遇暴風雪,4支探險隊共有12人死亡。作為倖存者,克拉考爾對此次山難事件做了認真的回顧、調查和分析,著成《進入空氣稀薄地帶》一書,1997年出版後迅速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一名,長踞排行榜52周,榮膺《時代》週刊“年度圖書”、1997年美國國家書評獎、1998年普利策獎非小說類獎項,英文版銷量過百萬,並被翻譯成25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被譽為“登山者的聖經”。命中註定要登山克拉考爾的父親路易斯是一名醫生,打從兒子生下來就為他設計好了將來進軍醫學界的成功之路。每到聖誕節和生日,克拉考爾收到的禮物都是顯微鏡、化學儀器和大英百科全書,父親要求他門門功課都要優秀,還要成為學生社團的領袖。8歲時,愛好登山的父親送給他人生中第一把冰鎬和第一捆繩子,帶他到喀斯特山脈攀登南姐妹峰。當時父子倆都沒有想到,有一天克拉考爾會以登山為志。大學畢業後,登山成為了他生命中的主題,不顧父親的意願,流連於科羅拉多、阿拉斯加和美國西海岸,以做木匠和捕鮭魚為生。執著于真相的慈善家1998年,為紀念在珠峰上遇難的隊友,克拉考爾籌建了“1996珠峰紀念基金”,將《進入空氣稀薄地帶》一書所得捐獻給EducatetheChildren等慈善機構,此後,克拉考爾又陸續出版了多部作品。從2011年開始,他的全部著作所得都捐獻給了美國喜馬拉雅基金會的StopGirlTrafficking項目。截止到2012年,克拉考爾捐贈總額超過170萬美元。

名人/編輯推薦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登山者的圣經(珍藏版)》是最杰出探險類作家扛鼎之作。作者喬恩?克拉考爾是美國暢銷書作家、《戶外》雜志專欄作家,著有《進入空氣稀薄地帶》、《荒野生存》等多部暢銷書,被譽為最杰出的探險類作家,曾獲得美國藝術與文學院學院獎、普利策非小說類獎項、美國國家雜志獎。
“登山者的圣經”。1997年《進入空氣稀薄地帶》出版后迅速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一名,長踞排行榜52周,榮膺《時代周刊》“年度圖書”,英文版銷量過百萬,并被翻譯成25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被譽為“登山者的圣經”。
眾多媒體、名人感動推薦。《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萬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石、第一位征服“7+2”的華人女性王雷、著名探險家金飛豹、《魅力先生》雜志主編樊露薇聯袂推薦。
湛廬文化出品。
---------------------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一書給我們回放了發生於1996年5月攀登珠峰過程中的一次山難,4支登山隊中共有12人罹難,觸目驚心。儘管這是發生在十多年前的事故,但是它對於今天中國喜好戶外運動的人們,尤其是喜好登山的人們,無疑是一面不可多得的鏡子。
——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石剛開始登山的時候,我常常在踏上旅程之前溫習這本書,警戒自己,無論前面的路看起來多麼容易,都不可放鬆警惕;無論自己多麼渴望登頂,也一定要記住,比登頂更重要的是安全下山。《進入空氣稀薄地帶》是每個熱衷登山的人的書。對於登山者,比身體素質、攀登技術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質。不論你的角色是專業嚮導、領隊、經驗豐富的登山高手,還是初入門的新手,都能從這本書中學到應當以怎樣的態度對待登山。
——*位征服“7 2”的華人女性王雷
珠峰實現了無數人的夢想,也埋葬了無數人的生命。對於曾經成功登上珠峰的人來說,這本書中驚心動魄、生死離別的情節和場面一點都沒有誇張的成分。《進入空氣稀薄地帶》對任何一位喜愛戶外登山運動的人來說都是一本經典讀物,登山之前讀過這本書也許能挽救您的一條命,它會讓您懂得如何來面對突如其來的危險,認識到人在大山面前是渺小的,生命在大山中是脆弱的,認識到探險不等於冒險。
——著名探險家金飛豹
珠峰與很多人的距離,可能是永遠的遙不可及,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因為喬恩·克拉考爾的記述,一切被無限拉近,似乎可以觸摸到“希拉里台階”的山石,可以聞得見風雪的味道,可以看到肩頭簪著死神微笑的攀登隊伍義無反顧地堅毅前行……感謝喬恩·克拉考爾以媒體人的客觀與冷靜作此報導,讓我們有機會穿越生死,穿越時空,細讀每一個人,細讀*環境下的人性魅力與生命的盛放。
——《魅力先生》雜誌主編樊露薇
一部經過認真調查和精心打造的敘事作品,一氣呵成,文思泉湧,作者通過文字透徹而細緻地重現了致命的暴風雪。
——《紐約時報》
一部偉大的作品,*好的登山類書籍。
——《華盛頓郵報》
把這本書稱為冒險傳奇似乎無法表現出它深邃的思想,以及它對自我的精細的哲學拷問。”
《世界時裝之苑》(Elle)
“時間一分鐘一分鐘地崩塌,這部動人的編年史逐漸展現在我們眼前,其中很多內容會讓讀者感到錐心之痛……一個精彩的故事。”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你的書架上一定要收藏這本登山者的聖經……克拉考爾的作品牽動著你的情緒,讓你忘記了呼吸。”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本書強烈的悲劇感令人久久不能忘懷。克拉考爾生動形象的描寫將它體現地淋漓盡致。”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克拉考爾將調查性報導*良的傳統與具有現代風格的洞見結合在一起,他的作品既表現出了堅韌與勇氣,也具有敏銳、深邃的思考。他對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描述引發了對登山運動以及商業化的重新評價。登山曾一度被認為是一種獨自進行的浪漫運動。”
美國文學藝術學院學院獎頒獎詞(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永遠是探險類著作中的經典……這樣一部極其罕見的、兼具優美和力量的作品必將流芳百世。
——國際知名戶外攝影師蓋倫·羅威爾
 

世界探險類作家人喬恩·克拉考爾
美國暢銷書作家、《戶外》雜誌專欄作家,多部作品榮登《紐約時報》書榜,暢銷全球,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探險類作家人。美國藝術與文學院曾稱讚他“集職業記者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優良調查傳統與天才作家敏銳的洞察力於一身”。 
享譽世界的探險類作家
克拉考爾根據葬身阿拉斯加荒野的美國少年麥坎德利斯的故事著成《荒野生存》一書,出版後在美國主流社會刮起閱讀旋風,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長達兩年,克拉考爾也因此被譽為傑出的探險類作家。
與肖恩·潘共導經典大片
1996年的一天,著名導演肖恩·潘走進洛杉磯的一家書店,立刻被《荒野生存》深深吸引了。當晚,潘一口氣將這本書看了兩遍。他找到克拉考爾,決定將《荒野生存》搬上電影銀幕。肖恩·潘和克拉考爾一起重走麥坎德利斯的阿拉斯加之旅,拜訪麥坎德利斯生前居住的142路巴士,走訪他的親友,並聘請他在南達科他州認識的好朋友韋恩·韋斯特伯格擔任影片顧問。經過長達10年的執著努力,該片在2007年羅馬電影節上映,並獲得奧斯卡、金球獎多項提名。
死裡逃生著就“登山者的聖經”
1996年,克拉考爾作為《戶外》雜誌特派記者跟隨一支商業登山隊攀登珠峰,不料下山途中遭遇暴風雪,4支探險隊共有12人死亡。作為倖存者,克拉考爾對此次山難事件做了認真的回顧、調查和分析,著成《進入空氣稀薄地帶》一書,1997年出版後迅速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名,長踞排行榜52週,榮膺《時代》周刊“年度圖書”、1997年美國國家書評獎、1998年普利策獎非小說類獎項,英文版銷量過百萬, 並被翻譯成25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被譽為“登山者的聖經”。 
命中註定要登山
克拉考爾的父親路易斯是一名醫生,打從兒子生下來就為他設計好了將來進軍醫學界的成功之路。每到聖誕節和生日,克拉考爾收到的禮物都是顯微鏡、化學儀器和大英百科全書,父親要求他門門功課都要優秀,還要成為學生社團的領袖。8歲時,愛好登山的父親送給他人生中把冰鎬和捆繩子,帶他到喀斯特山脈攀登南姐妹峰。當時父子倆都沒有想到,有一天克拉考爾會以登山為志。大學畢業後,登山成為了他生命中的主題,不顧父親的意願,流連於科羅拉多、阿拉斯加和美國西海岸,以做木匠和捕鮭魚為生。
執著於真相的慈善家
1998年,為紀念在珠峰上遇難的隊友,克拉考爾籌建了“1996珠峰紀念基金”,將《進入空氣稀薄地帶》一書所得捐獻給EducatetheChildren等慈善機構,此後,克拉考爾又陸續出版了多部作品。從2011年開始,他的全部著作所得都捐獻給了美國喜馬拉雅基金會的StopGirl Trafficking項目。截止到2012年,克拉考爾捐贈總額超過170萬美元。

目次

推薦序一 登山,僅憑勇氣遠遠不夠/王石
推薦序二 我用珠峰丈量人生/金飛豹
序言 生命中無法釋懷之重
前言 漫長的一天
Part 1 重拾珠峰夢
01 因為山就在那里
1921年以來,珠峰共奪去了130人的生命,有些人比我更強壯,有些人比我擁有更豐富的經驗,但我最終發現,兒時的夢想難以磨滅,理智也無濟于事。
02 至關重要的信任
我漸感不安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從未與這樣一大群陌生人共同攀登。我猜想,我的隊友都和我一樣真心希望霍爾已經謹慎地將能力不足的顧客淘汰出局。
03 神秘的夏爾巴村莊
地平線上聳立著我兒時就耳熟能詳的山峰,輕裝前進的悠然步伐使我享受到行走在異國他鄉的樂趣,如墜夢境。
04 生命中從未企及的高度
我在高海拔停留的時間實際上是這群顧客中最少的,可以說,大本營——珠穆朗瑪峰的腳趾,已是我一生中曾到過的最高的地方了。
Part 2 海拔8848米的考驗
05 最初的考驗
在我的生命中,我從沒有像渴望攀登珠峰一樣渴望做一件事。從同意前往尼泊爾的那一刻起,我的目標就是攀登到我健全的腿和肺能夠支撐我到達的地方。
06 不合格的攀登者
大本營里有一半的人似乎都會持有一種病態的、不切實際的想法,我非常清楚,沒有霍爾的向導和夏爾巴人的幫助,我們當中沒人能夠登上珠峰。
07 第二具尸體
第一具尸體讓我幾個小時都驚魂未定,但遇到第二具尸體的時候那種恐懼感轉瞬即逝。人們仿佛有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假裝這些干枯的遺骸不是真實的。
08 每座山都是一個神靈
夏爾巴人對阿旺的病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們相信費希爾隊里的某個登山者得罪了珠峰,即“天空女神”,這是神在阿旺身上施行報復。
09 加爾文式的艱難之旅
在一周又一周地經受艱辛、乏味和痛苦之后,我意識到,我們中的多數人一直以來孜孜以求的東西可能其實就是一種感恩的心境。
Part 3 狂熱登頂路
10 突如其來的死訊
死訊從一個帳篷傳到另一個帳篷,陰暗逐漸籠罩在山峰上。大多數人完全被沖頂的狂熱沖昏了頭,以至于無法對我們當中一員的死亡進行徹底的反思。
11名義上的隊伍
我悲哀地意識到,我們只是名義上的隊伍,在攀登的過程中是作為個體去行動的,既不通過登山繩也不依靠忠誠度與他人聯系在一起。
12 與時間賽跑
在南坳以上的死亡地帶,生存無異于與時間賽跑。每瓶氧氣只能維持五六個小時,我們極易受到高山腦水腫、體溫過低、判斷力下降和凍傷的襲擊。死亡的危險驟增。
13 一個人的勝利
我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是如此疲憊,生命中從未有過的疲憊。我終于成功了,雖然坎坷,但最終一切都那么壯美。
Part4 真相72小時
14 決定生死的15分鐘
我剛剛到達營地,大約比貝德曼那隊人中的第一個早了不到15分鐘,然而就在這短短的一點時間里,暴風雪突然演變成強颶風,使得能見度不足6米。
15 致命錯誤
想到我在導致他死亡的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我跪倒在地,一口接一口地嘔吐起來,任憑冰冷的寒風吹打著我的后背。
16 執著的代價
漢森用完了氧氣,一頭栽倒在地。他是耗盡了最后一點力氣才登上峰頂的,然而現在,他已經再沒有力氣下山了。
17 8000米級的道德
“我們不認識他們,也就沒有給他們水,也沒有跟他們說話。在8000米級的山峰上,人是無法顧及道德的。”
18 難以直面的死亡數字
面對這些傷亡數字,我的大腦突然停滯了,但意識還很清醒,仿佛自己逃進大腦深處的空洞中,正透過一條狹窄而堅硬的裂縫窺視身邊發生的悲劇。
19 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
救援隊伍散去,我獨自一人久久地坐在雪地上,努力想理清過去72小時里發生的一切。這起山難的嚴重程度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事情為何會發展到如此田地?
20 幸存者的內疚
康子躺在南坳垂死之際,我卻躺在距她320米之遙的帳篷里,無視她的苦苦掙扎。留在我心靈上的這個污點,并非經過幾個月的悲傷和內疚的自責就可以被沖洗干凈的。
跋 山的陰影
附錄A 關于與布克瑞夫及德瓦爾特爭論事件的說明
附錄B 1996年春季珠峰攀登者名單
致謝

書摘/試閱

04 生命中從未企及的高度
4月8 日,天色剛暗下來,哈里斯的對講機就在羅布傑的旅館外吱吱咯咯地響起來。是霍爾,他從大本營發來了好消息,35名來自幾支探險隊的夏爾巴人花了一天時間將丹增送下山了。他們把丹增綁在一個鋁製的梯子上,通過放、拖和傳的方式將丹增送下冰瀑,現在他正在大本營裡休息。如果天氣允許,會有一架直升機在日出時分將他送到加德滿都的醫院。聽得出來霍爾如釋重負,他指示我們天亮後離開羅布傑趕往大本營。
聽到丹增平安的消息,我們這些顧客也感到十分欣慰。更讓人感到解脫的是,我們要離開羅布傑了。塔斯克和卡西希克由於環境不潔患上了某種急性腸道疾病;我們的大本營總管威爾頓也患上了一種因高海拔引起的頑固性頭痛;我的干咳症則因在濃煙瀰漫的旅館度過了兩個晚上而變得愈發嚴重。
在第三個夜晚來臨前,我決定逃離那煙熏火燎的木屋,搬到露天搭建的帳篷裡,這個帳篷是霍爾和格魯姆匆忙趕往大本營空出來的。哈里斯選擇與我同住。半夜兩點我被吵醒,睡在我旁邊的哈里斯突然坐起來,發出陣陣呻吟。“嗨,哈里斯,”我躺在睡袋裡問,“你怎麼了?” “
我也不知道,晚飯吃的什麼東西有些不對勁兒。”過了一會兒,哈里斯拼命拉開帳篷,費力地將頭和身體伸到門外,然後嘔吐起來。吐完之後,他一動不動地蹲了幾分鐘,半個身子露在外面。而後又突然跳起來,急速跑出幾米遠,猛地拉下褲子,發出一陣響亮的腹瀉聲。接下來的整個晚上他都待在天寒地凍的露天裡,盡情地傾瀉著腸胃裡的雜質。
清晨,虛弱的哈里斯處於脫水狀態,身體劇烈地顫抖。威爾頓建議哈里斯留在羅布傑恢復體力,但哈里斯對此不予考慮。“說什麼我也不要待在這個糞堆裡過夜了,”他將頭放在兩腿之間,一臉的苦相,“我今天要和你們一起去大本營,爬也要爬過去。”
上午9點,我們收拾好行裝準備上路。其他隊員輕快地走在前面,我和威爾頓陪著哈里斯跟在後面,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邁開步子,一次次地停下來,弓著背,將整個身體撐在雪杖上喘氣,然後又鼓足勁兒掙扎著向前走。
去往大本營的路沿著孔布冰川側磧鬆動的石頭跌宕好幾公里後,後又落在冰川上。大部分冰面被灰燼、粗糙的礫石和花崗石覆蓋著,偶爾有一兩塊半透明、泛著縞瑪瑙光澤的冰面裸露出來。融化的雪水沿著無數條地面上的和地底下的河道奔流而下,發出可怕的隆隆迴響。
下午3 點左右,我們來到一排奇形怪狀的冰塔面前,的差不多有30米,那就是著名的幻影谷。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這些冰塔向四周散發著幽幽的青綠色光芒,目光所及,猶如從碎石中伸出來的巨大的鯊魚牙齒。曾多次到過這裡的威爾頓告訴我們,離目的地不遠了。
又走了3公里,冰川突然向東拐了。我們邁著沉重而緩慢的步伐走上一個長長的斜坡頂,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由尼龍圓頂組成的五顏六色的城市。300多個容納了來自14 支探險隊的登山者和夏爾巴人的帳篷點綴在亂石叢生的冰面上。我們花了20分鐘才在雜亂的宿營區找到我們的營地。當我們爬上後一段起伏的小路時,霍爾大步流星地向我們走來。“歡迎來到珠峰大本營。”他咧嘴笑著。此時,我手錶的高度計顯示的是5360 米。
……
07 第二具屍體
4月16日星期二,黎明前。在大本營調整兩天后,我們再次向孔布冰瀑前進,進行第二次適應性短程攀登。我小心翼翼、緊張兮兮地沿著咆哮的冰道蜿蜒前行,我注意到自己的呼吸已不像次冰川之旅時那樣粗重了,說明身體開始適應這裡的海拔高度了。但我對搖搖欲墜的冰塔的恐懼卻絲毫未減。
我曾希望海拔5 790米處那個被費希爾隊的一個傢伙稱為“捕鼠器”的巨大冰塔已經崩塌,可它仍晃晃悠悠地立在那兒,甚至比以前傾斜得更厲害了。我又一次在血流加速中和冰塔的恐怖陰影籠罩下急速攀登。到達冰塔頂部時,我雙膝跪地,大口大口地喘著氣,並因血管中產生的大量腎上腺素而哆嗦不止。
次適應性短程攀登時,我們只在1 號營地逗留了不到一個小時就返回了大本營。這一次,霍爾計劃讓我們在1號營地裡度過週二、週三兩個晚上,接著繼續向2 號營地前進,並在那裡再過三個晚上,然後返回。
上午9 點,我到達1 號營地的時候,我們的夏爾巴領隊昂多傑正在凍得堅硬的雪坡上挖掘搭帳篷用的平台。他29歲,身材消瘦、五官清秀、性格靦腆、情緒憂鬱,並且體力驚人。等待隊友們上來之際,我掄起一把空出來的鐵鏟跟他一起挖。不到幾分鐘,我就呼哧帶喘地沒了力氣,不得不坐下來休息,引得夏爾巴人一陣大笑。“感覺不行了嗎,喬恩?”他嘲笑道,“這只是1號營地,才6 000 米。這裡的空氣還稠密得很。”昂多傑來自潘波切,那兒沿著崎嶇的山坡聚集著
座座石壁房子和種土豆的梯田,海拔3 960米。他的父親是位受人尊敬的夏爾巴登山好手。為了讓他擁有卓越的攀登技巧,父親在他年幼時就向他傳授登山的基本知識。但在昂多傑十幾歲的時候,父親因白內障失明,小昂多傑被迫輟學,開始掙錢養家。
1984 年,在為一群西方徒步者做廚師時,昂多傑引起了一對加拿大夫婦馬里恩· 博伊德和格雷姆·納爾遜的注意。博伊德說:“我想念我的孩子們。當我逐漸與昂多傑熟悉以後,他讓我想起了我的長子。昂多傑非常聰明,好奇心強,有求知欲,善良得近乎天真。他每天在高海拔地區背著巨大的行李,還流著鼻血。”
在徵得昂多傑母親的同意後,博伊德和納爾遜開始在經濟上資助這位年輕的夏爾巴人,這樣他就可以重返學校完成學業了。“我永遠都忘不了他的入學考試(為進入希拉里爵士在孔布創辦的地方小學)。他比同齡的孩子顯得矮小。我們和校長還有另外四名教師擠在一間小屋裡,昂多傑站在中間,雙膝不住地顫抖,他搜腸刮肚地想回憶原來學過的東西以應付這次考試。我們都汗流浹背……他被錄取了,但是得跟小孩子們一起上一年級。”
昂多傑成為了一名能幹的學生。在接受了相當於八年級的教育後,他重返登山和徒步旅遊業。博伊德和納爾遜曾數次回到孔布,見證了昂多傑的成長。“因為獲得充足的營養,他長得又高又壯,”博伊德回憶道,“他興奮地告訴我們他在加德滿都的游泳池裡學會了游泳。25歲左右的時候他學會了騎自行車,並迷上了麥當娜的音樂。當他次將禮物——一條精心挑選的西藏地毯送給我們的時候,我們知道他真的長大了。他希望成為施予者,而不是獲取者。”昂
多傑作為一名身強體壯、足智多謀的登山好手在西方登山界中聲譽四起,被提拔到了夏爾巴領隊的職位,並於1992年在珠峰上為霍爾工作。霍爾1996年的探險活動開始之前,昂多傑已經登頂珠峰三次了。帶著無限的敬意和明顯的好感,霍爾稱他為“我的左膀右臂”,並多次表示昂多傑對我們成功登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的後一名隊友疲憊不堪地走進1 號營地的時候,陽光依舊燦爛。但到了中午,從南面吹來了一團高卷雲。下午3點,濃雲在冰川上空翻滾,呼嘯的狂風夾著雪片不停地砸在帳篷上。暴風雪肆虐了一整夜。清晨,當我爬出與漢森共住的帳篷時,30多厘米厚的新雪覆蓋了冰川。雪崩在十幾處地方順著陡峭的冰壁隆隆而下,我們的帳篷安然無恙。
4 月18 日星期四的黎明,天空放晴了。我們收拾好行裝前往2 號營地,踏上一段6 公里或者說垂直距離520米的路程。路線將我們帶到西庫姆冰斗的緩坡之上。這裡是地球上的峽谷,是孔布冰瀑在珠峰山巒腹地挖出的一個馬蹄形的峽谷。努子峰海拔7849米的山體形成了西庫姆冰斗右側的冰壁,而珠峰巨大的西南壁則構成其左側的冰壁。洛子壁那寬闊而高聳的冰峰在它的頭頂隱約可見。
我們從1號營地出發時,天氣異常寒冷,我的手都被凍僵了。但當太陽的縷光芒照在冰川上時,西庫姆冰斗那鋪滿冰的冰壁就像一個巨大的太陽能爐子,吸收並向外散發著熱量。突然間我又熱得難受,擔心在大本營襲擊過我的偏頭痛要再次發作。我脫掉衣服,只穿一條長內褲,並在棒球帽裡塞了一把雪。接下來的三個小時裡,我沿著冰川艱難地穩步上行,偶爾停下來喝口水,或者當雪在我亂蓬蓬的頭髮上融化時,往帽子裡再塞一把雪。
到達海拔6 400米的時候,我已經酷熱難耐、頭暈目眩。偶然間我發現小路旁有一個裹在藍色塑料布里的龐然大物。我那因高海拔而變得遲鈍的大腦用了一兩分鐘才判斷出這是一具屍體。我被嚇呆了,足足盯了它好幾分鐘。晚上,我向霍爾問及此事時,他也不敢肯定,他認為遇難者是一名死於三年前的夏爾巴人。
位於海拔6 490 米的2 號營地由120個帳篷組成,它們散落在冰川側磧邊緣光禿禿的岩石上。在這裡,高海拔顯現出了它那可怕力量,使我感覺猶如受到烈性紅酒的折磨一般,吃飯乃至看書都讓人痛苦不堪。隨後的兩天裡,我幾乎是用手摀住腦袋躺在帳篷裡,盡量將身體蜷成一團。到星期六感覺稍好一些的時候,為了加強練習盡快適應環境,我順著營地向上攀登了300多米。然而就在距離主路46米的西庫姆冰斗頂部,我在積雪中撞見了另一具屍體,更確切地說,是屍體的下半身。從衣服款式和老式皮靴來看,遇難者應該是個歐洲人。他的屍體至少在山上躺了10~ 15 年。
具屍體讓我幾個小時都驚魂未定,但遇到第二具屍體時那種恐懼感轉瞬即逝。沒有幾個蹣跚而過的登山者會多看這些屍體幾眼。山上彷彿有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人們假裝這些乾枯的遺骸不是真實的,彷彿我們無人敢承認山上險象環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