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美國人民史(第五版)(簡體書)
滿額折

美國人民史(第五版)(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28 元
定  價:NT$ 768 元
優惠價:87668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美國人民史(第五版)》在深入挖掘史料的基礎上,詳細論述美國人民受壓迫、受剝削,以及他們不屈不撓、前仆後繼地進行反抗鬥爭的歷史。
《美國人民史(第五版)》的論述時間橫跨美洲大陸和美國五百多年的歷史,涉及的主要事件包括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英國殖民者入侵、美國獨立戰爭、南北戰爭、兩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美蘇冷戰、越南戰爭、水門事件、911事件等。
《美國人民史(第五版)》這本美國史徹底有別於美國主流意識與傳統正史的角度,以“人民”這個歷史非常直接的親歷者作為每個時期的主角展開每一個重要事件,把一部活生生的美國人民的反抗歷史呈現在讀者面前。
《美國人民史(第五版)》出版後影響巨大,一版再版,為作者贏得廣泛的聲譽,是美國新左派歷史學的扛鼎之作。
《美國人民史(第五版)》寫作方式不像一般歷史教科書,而是以論述和講故事各半的方式行文,讀起來如同讀歷史故事書般輕鬆。

作者簡介

霍華德·津恩(Howard Zinn,1922-2010),美國知名的左派歷史學家、政治學家、社會評論家,20世紀60年代美國新左派運動的佼佼者。
1922年生於紐約一個猶太裔工人家庭,津恩先後就讀於紐約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在波士頓大學擔任政治學教授,直到退休。從20世紀60年代投身黑人民權運動,到後來反對越戰、反對伊戰的和平運動,津恩活躍在社會舞台上超過半個世紀,曾獲和平修道院良知勇氣獎、托馬斯·默頓獎、蘭南文學獎、馬丁·路德·金人道主義獎。2010年,津恩在加州聖莫尼卡去世。
津恩的代表作有:《美國史:一部人民的歷史》《南方的奧秘》《越南:撤退的邏輯》《戰後美國》《獨立宣言拷問美國意識形態》《一個樂觀歷史學家的反思》《歷史的未來》《論戰爭》《論歷史》《恐怖主義與戰爭》等,其所有著作都離不開“人民”這個主題。

讀完本書譯稿,掩卷長思,第一個感受是:這種觀點的書,在國內久違了。
近十來年在國內讀到的美國歷史,以丹尼爾·布爾斯廷的三卷本《美國人》為代表,多以自由主義價值觀即美國主流意識形態貫穿始終。雖然許多著作不乏客觀描述和批判性的評論,但作為整體的美國歷史,是從“正面”敘述的,以積極、開拓、創新、繁榮、自由、多元、吸納、包容等等為主體詞,以總統執政時期為年號。華盛頓睿智開國,杰斐遜開明製憲,漢密爾頓遠見卓識建銀行辦工業,富蘭克林多才多藝倡科學興教育,林肯勇敢堅定解放黑奴統一國土,小羅斯福力挽狂瀾推行新政戰勝強敵……似乎美國歷史就由這些總統偉人的業績所代表。直到當代,20世紀60年代以黑人民權運動為先鋒的“反文化”運動,80年代新保守主義的回潮,世紀之交高技術推動的所謂“新經濟”,如果不是歸功於肯尼迪、約翰遜、裡根、克林頓這些總統,至少也同以他們名字命名的時期相聯繫。
本書呈現的是一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美國史,大有把被顛倒的歷史重新顛倒過來之勢。在這本書中,資本主義是萬惡之源,資本家是元兇,政客是幫兇,“英雄總統”多為配角、丑角。主角則是許許多多遭屈辱、被迫害、受剝削的印第安土著、黑奴、婦女、勞工,還有逃犯、起義者、拒服兵役者、遊行示威的群眾,以及飽受美國軍事侵略和占領的外國老百姓。他們才是謳歌的英雄,同情的對象。
簡言之,《美國人民史》是一部“另類”書。它從美國下層人民、弱勢群體的社會活動中挖掘了“另類”史料,是揭露和批判美國的階級壓迫和剝削的生動教材。
作者霍華德·津恩是美國歷史學家、劇作家,波士頓大學退休政治學教授。他反對基辛格的名言“歷史就是國家的記錄”,拒絕“從統治者、征服者、外交家、領導人的視點來敘述歷史”,而要描繪從上流社會以外的人民眼中那個充滿著侵略、暴力、飢餓和剝削的世界。
津恩說:“任何一個國家的歷史……都揭示了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奴隸主和奴隸之間、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種族和性別壓迫與被壓迫之間尖銳的利益衝突。”所謂“美利堅合眾國”,從來就不是一個代表著全體人民一致利益的共同體,而是統治階級掌握的政府通過政治、文化手段,把人民籠絡起來的一張大網。“政府的目標就是平息上層社會的爭執,抑制社會底層的反叛,保持現行製度長期穩定。”
本書開篇即詳細描述了英國人入侵北美,對原始部族進行殘暴的屠殺和掠奪的過程。歐洲移民以內心深藏著的虛偽和狡詐為驅動力,弱肉強食,以怨報德,用印第安人的鮮血為代價,換取了建立在私有製基礎上的美利堅文明。
美國不是“生來自由”的,而是生來就有奴隸和自由人、主子和奴僕、佃農和地主、窮漢和富翁之分。《獨立宣言》中的“人人生而平等”,並不包含印第安人、黑人、婦女。宣言發表後第4天,在波士頓徵兵廣場上,富人掏錢免除了兵役,而窮人只能入伍出征。傳統的美國歷史書強調的是北美殖民地人民團結反抗英國侵略,從而掩蓋了內部激烈的階級鬥爭。“《獨立宣言》的真正內涵在於:由重要人士組成的上層階層需要大量的美國人來反抗英國人,但他們又不希望徹底打破150年間建立發展起來的財富和權利關係格局。”開國先父們的種種神話該揭穿了。他們不是追求真正平等的正人君子,他們只是在統治勢力之間建立權力均衡關係,而從來沒有在階級之間建立均衡。
英國人的殖民統治被推翻後,美國人繼續西進。1828年當選總統的安德魯·傑克遜在津恩筆下是“一個土地投機者、批發商、販賣奴隸的商人,也是美國早期歷史上印第安人最兇惡的敵人”。通過欺騙和掠奪,美國侵占了墨西哥的大片領土,在廣袤富饒的西部建立起自己的帝國主義統治。
本書痛斥美國的海外擴張。津恩指出,是資本主義和民族主義這對孿生兄弟在驅使美國一次次地發動和參與海外戰爭;同時,海外冒險活動也有利於統治階級緩和國內罷工和抗議活動的衝擊,雖然美國政治精英未必是有意識地策劃了戰爭,去平息國內階級衝突。在他心目中,“愛國主義的極端行為就是戰爭”,“愛國主義向來不失為一種把階級仇恨淹沒在維護國家團結的口號中的方法”。
津恩甚至認為,不但美國對菲律賓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不是義戰,連反法西斯戰爭都未必值得頌揚。希特勒德國固然可惡,但美英蘇等反法西斯國家的政府同希特勒德國並無本質差別。他舉例說,美國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對日裔美國人的關押迫害,同法西斯行徑如出一轍。美英蘇對即將戰敗的德國狂轟濫炸,美國向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都應歸入戰爭罪行一類。

目次

序言
新版譯者序
第一章哥倫布、印第安人和人類的進步
第二章劃清膚色界限
第三章低賤的人,惡劣的生存條件
第四章暴政就是暴政
第五章一種革命
第六章性別壓迫
第七章只要青草在生長,只要河水在奔流
第八章我們並沒有以征服奪取什麼,謝天謝地
第九章不甘屈服的奴隸,沒有自由的解放
第十章另一種內戰
第十一章老闆是強盜,勞工要反抗
第十二章帝國與臣民
第十三章社會主義的挑戰
第十四章戰爭:國家生機勃發之象徵
第十五章困難時期的自助
第十六章人民的戰爭?
第十七章“或者它會爆發?”
第十八章勝利無望的越戰
第十九章令人驚奇的變化
第二十章70年代:處於控制之下嗎?
第二十一章卡特—裡根—布什:兩黨協調一致
第二十二章未曾報導過的抵抗
第二十三章衛士的反抗即將到來
第二十四章克林頓執政時期
第二十五章2000年選舉與反恐怖主義戰爭
後記
參考文獻
譯校後記

書摘/試閱

為突出哥倫布及其後繼者作為航海家和新大陸發現者的英雄主義精神,而淡化他們的大屠殺行為,這並不是出於技術上的必要,而是一種意識形態的選擇。這種選擇本身就是不自覺地在為所發生的一切進行辯護。
我的觀點並不是說,在談及歷史的時候,我們必須非難、審判或是譴責一個退出歷史舞台的哥倫布,這一切都為時已晚,作為一種學者式的道德聲討已毫無作用。反過來,一種暴行,如果對於社會的進步是必需的,那麼不管其代價是多麼的慘重,人們還是容易接受的,就像為挽救西方文明美國向廣島扔下原子彈、出兵和轟炸越南,蘇聯爲挽救社會主義而鎮壓喀琅施塔得起義、出兵干涉匈牙利,以及美蘇為挽救全人類而進行核擴散一樣。這樣的歷史悲劇仍在不停地上演。而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人們學會使用大量其他不相關的事實來淹沒和淡化這些東西,其效果就像把密封好的核廢料埋入地下一樣。
這樣來看待英雄人物(立國之父們)和他們的犧牲品(阿拉瓦克人等),即把征服和屠殺放在歷史進步的進程中來看待,從而平靜地加以接受,僅僅是對待歷史的態度和方法的一個方面。在這裡,是從統治者、征服者、外交家、領導人的視點來敘述歷史。像哥倫布等人一樣,華盛頓、傑克遜、林肯、威爾遜、羅斯福,肯尼迪、國會議員、最高法院的高級大法官,似乎理應受到普遍的肯定和認可;他們似乎就代表了整個國家。在這方面還有一種偽飾之詞,就是認為真有這樣的一個“美利堅合眾國”,雖然它偶爾也會發生衝突和爭執,但基本上是一個代表著全體人民一致利益的共同體。憲法、領土擴張、國會通過的法案、法庭的裁決、資本主義的發展、文化教育和大眾媒體宣傳,似乎就體現著這個國家的一致利益。
“歷史就是國家的記錄”,這是亨利·基辛格的第一本著作《重建的世界》中的一句話。他是從奧地利和英國領導人的角度出發,論述19世紀歐洲的歷史,他完全忽略了飽受他們這些政客所製定的政策之苦的千百萬大眾的感受。在他們看來,法國大革命之前的那種歐洲式的“和平”,在少數幾個領導人的外交政策下“恢復”了。但在英國工人眼裡,在法國農民眼裡,在亞非人民眼裡,在世界上流社會之外的世界各地婦女和兒童眼裡,它是一個充滿著侵略、暴力、飢餓和剝削的世界,一個沒有復原的世界,一個支離破碎的世界。
在記述美國歷史的時候,我的出發點與上述作法截然相反,也就是說,我不承認國家的記錄就是我們本身的歷史。國家並不是一個共同體,而且從來就不曾是一個共同體。任何一個國家的歷史,就像一個家族的歷史所呈現出來的那樣,都揭示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奴隸主和奴隸之間、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種族和性別壓迫與被壓迫之間的尖銳的利益衝突(這些衝突經常爆發,但大多數都被平息下去了)。在這樣一個充滿了衝突的世界、一個充滿了無辜的犧牲者和兇殘的劊子手的世界裡,善於思考的人們所應該做的,就是像阿爾貝·加繆所說的那樣,不要站在劊子手的一邊。
因此,對於歷史敘述加以選擇和強調,不可避免地要對站在哪一邊作出選擇。對我來說,我更願意盡可能地向人們講述阿拉瓦克人眼中的美洲發現史;奴隸眼中的憲法;切羅基人眼中的安德魯·傑克遜;紐約的愛爾蘭後裔眼中的美國內戰;斯科特麾下逃兵眼中的墨西哥戰爭;羅厄耳紡織工廠女工眼中的工業製度的興起;古巴人眼中的美西戰爭;呂宋島上黑人士兵眼中的征服菲律賓之戰;南部農民眼中的“鍍金時代”;社會主義者眼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平主義者眼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哈萊姆黑人眼中的“新政”;戰後拉丁美洲“皮恩人”眼中的美利堅帝國等等。任何一個人,不管他(她)怎樣努力,他所“看到”的其他人眼裡的歷史總是有限的。
我的目的不是一味地去為死者哀悼,痛斥劊子手。為歷史流太多的淚、投入太多的恨,只會削弱我們對於今天所懷有的道德激情。而且,是非的界限本身並不總是十分明確,也許,從長遠來看,壓迫者本身也是可憐的犧牲品。若是從近一些看(迄今為止,人類的歷史真還沒有幾個輪迴),許多歷史的犧牲品也在自暴自棄、自甘墮落,他們也受到壓迫他們的文化的腐蝕,常常轉而去對付其他的犧牲品。
政府力圖通過政治、文化手段把人民籠絡在它所稱的具有共同利益的國家這張大網之中。在理解了這些複雜性之後,本書仍將對政府的這種企圖持懷疑態度。我將盡力不去描述,當他們被這一制度的悶罐車關壓擠塞在一起時,這些犧牲品互相之間的傾軋有多麼殘酷。我也不想把他們的悲慘遭遇浪漫化。我記得有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大意是:窮人的哭訴並不一定總是正確的,但要是聽不到他們的哭訴,你就永遠不知道公平是什麼。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6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