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醫學免疫學(簡體書)
滿額折

醫學免疫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5 元
定價
:NT$ 270 元
優惠價
87235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規劃教材:醫學免疫學》系統闡述了醫學免疫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試驗技術,對抗原、抗體、免疫球蛋白、細胞免疫和特異性應答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論述,書後附英語專業詞匯中英文對照表和主要參考書目,方便學生查閱和學習。本教材精心繪製大量圖表,進行歸納總結,加強讀者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規劃教材:醫學免疫學》主要使用對象是全國醫藥院校五年制和七年制醫學生,也適用於從事相關醫學研究的科技和醫務工作者。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1節 醫學免疫學概述
一、免疫的概念與功能
二、免疫系統的組成
三、免疫應答的類型和作用特點
四、免疫性疾病
五、免疫學的應用
第2節 免疫學發展簡史和重要成就
一、傳統免疫學時期 (18 世紀~20 世紀初)
二、近代免疫學時期 (20 世紀初~20 世紀50 年代)
三、現代免疫學時期 (20 世紀60 年代初~21 世紀初)
四、獲得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的 免疫學家及其貢獻
五、21 世紀免疫學發展趨勢

第二章 抗原
第1節 抗原的特異性
一、決定抗原特異性的分子結構基礎——抗原表位
二、抗原表位的分類
三、半抗原-載體效應
四、共同抗原與交叉反應
第2節 影響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抗原的異物性
二、抗原的理化特性
三、宿主的特性
四、抗原進入機體的方式
五、佐劑的應用
第3節 抗原的種類及醫學意義
一、根據誘生抗體時是否需要Th 細胞參與進行分類
二、根據抗原與機體的親緣關係進行分類
三、根據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細胞內合成進行分類
四、其他分類
第4節 非特異性免疫刺激劑
一、超抗原
二、絲裂原
三、佐劑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第1節 免疫球蛋白的結構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結構
二、免疫球蛋白的輔助成分
三、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第2節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第3節 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功能
一、免疫球蛋白可變區的生物學功能
二、免疫球蛋白恒定區的生物學功能
第4節 各類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一、IgG
二、IgM
三、IgA
四、IgD
五、IgE
第5節 人工製備抗體與應用
一、多克隆抗體
二、單克隆抗體
三、基因工程抗體

第四章 補體系統
第1節 補體系統概述
一、補體系統的命名
二、補體系統的組成
三、補體系統的生物合成和 理化性質
第2節 補體系統的激活
一、甘露糖結合凝集素途徑的激活過程
二、旁路途徑的激活過程
三、經典途徑的激活過程
四、補體系統三條激活途徑的比較
第3節 補體系統活化的調節
一、自身衰變調節
二、血漿中補體調節 蛋白及其主要作用
三、膜結合調節 蛋白及其主要作用
第4節 補體系統的主要生物學作用
一、溶菌和細胞溶解作用
二、調理作用
三、免疫複合物清除作用
四、炎症介質作用
五、參與適應性免疫應答
第5節 補體系統異常與疾病
一、補體的遺傳性缺陷
二、補體含量的改變

第五章 細胞因子
第1節 細胞因子的分類
一、白細胞介素
二、干擾素
三、腫瘤壞死因子
四、集落刺激因子
五、趨化因子
六、生長因子
七、其他細胞因子
第2節 細胞因子受體
一、細胞因子受體的種類
二、細胞因子受體的特性
三、可溶性細胞因子受體
第3節 細胞因子的共同特點
一、細胞因子的理化特性
二、細胞因子的產生和分泌特點
三、細胞因子的作用特點
第4節 細胞因子的生物學活性
一、參與固有免疫和炎症反應
二、參與適應性免疫和免疫調節
三、刺激造血細胞的增殖與分化
四、誘導細胞凋亡和直接殺傷靶細胞
五、促進創傷的修復
六、參與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調節
第5節 細胞因子與臨床
一、細胞因子異常與臨床疾病
二、細胞因子與臨床疾病的治療

第六章 白細胞分化抗原與黏附分子
第1節 白細胞分化抗原
一、參與T細胞識別抗原與活化的主要CD分子
二、參與B細胞識別抗原與活化的主要CD分子
三、參與免疫效應的主要CD分子
第2節 黏附分子
一、黏附分子共同特性
二、黏附分子的種類
三、黏附分子的主要生物學功能
第3節 CD和黏附分子及其單克隆抗體的臨床應用
一、CD 和黏附分子及其單克隆抗體與免疫缺陷病
二、CD 和黏附分子及其單克隆抗體與自身免疫性疾病
三、CD 和黏附分子及其單克隆抗體與移植排斥
四、CD 和黏附分子及其單克隆抗體與腫瘤

第七章 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及其編碼的抗原系統
第1節 HLA 複合體及其產物
一、HLA-Ⅰ類基因及其編碼的分子
二、HLA-Ⅱ類基因及其編碼的分子
三、HLA-Ⅲ類基因及其編碼的分子
第2節 HLA-Ⅰ類和HLA-Ⅱ類分子的結構及與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一、HLA-Ⅰ類分子的結構
二、HLA-Ⅱ類分子的結構
三、HLA 分子與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第3節 HLA-Ⅰ類和HLA-Ⅱ類分子的表達和功能
一、HLA-Ⅰ類和HLA-Ⅱ類分子的分佈
二、HLA-Ⅰ類和HLA-Ⅱ類分子的表達特點
三、HLA-Ⅰ類和HLA-Ⅱ類分子的主要生物學功能
第4節 HLA 複合體的遺傳特徵
一、單倍型遺傳
二、多態性
三、連鎖不平衡
第5節 HLA 在醫學上的意義
一、HLA 與同種器官移植的關係
二、HLA 與輸血反應的關係
三、HLA 與疾病的相關性
四、HLA 異常表達與疾病的關係
五、HLA 與法醫學和親子 鑒定的關係

第八章 免疫器官和組織
第1節 中樞免疫器官
一、骨髓
二、胸腺
第2節 外周免疫器官
一、淋巴結
二、脾臟
三、皮膚黏膜相關淋巴組織
第3節 淋巴細胞歸巢與再循環
一、淋巴細胞歸巢
二、淋巴細胞再循環及其生物學意義
第4節 免疫赦免組織
一、眼
二、腦組織
三、睾丸
四、哺乳動物的胚胎

第九章 固有免疫系統及其應答
第1節 組織屏障及其作用
一、皮膚黏膜及其附屬成分的屏障作用
二、體內屏障
第2節 固有免疫細胞
一、吞噬細胞
二、樹突狀細胞
三、自然殺傷細胞
四、具有固有免疫特性的T 細胞和B 細胞
五、其他固有免疫細胞
第3節 體液中固有免疫分子及其作用
第4節 固有免疫應答
一、固有免疫細胞的識別機制
二、固有免疫應答作用時相
三、固有免疫應答的特點
四、細胞自噬與固有免疫應答
五、固有免疫應答與適應性 免疫應答的關係

第十章 抗原提呈細胞與抗原提呈
第1節 抗原提呈細胞
一、樹突狀細胞
二、單核-巨噬細胞
三、B 細胞
第2節 抗原提呈細胞對抗原的加工處理和提呈
一、MHC-Ⅱ類分子提呈外源性抗原
二、MHC-Ⅰ類分子提呈內源性抗原
三、MHC 分子對抗原的交叉提呈
四、CD1 分子提呈非蛋白類抗原

第十一章 適應性免疫應答細胞
第1節 T細胞
一、T 細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二、T 細胞亞群及功能
第2節 B細胞
一、B 細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二、B 細胞亞群
三、B 細胞功能

第十二章 適應性免疫應答
第1節 適應性免疫應答概述
一、適應性免疫應答的類型
二、適應性免疫應答發生的場所
三、適應性免疫應答的基本過程
第2節 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
一、T細胞對抗原的識別
二、T細胞活化、增殖及分化
三、T細胞的效應功能
第3節 B 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應答
一、B 細胞對TI抗原的免疫應答
二、B 細胞對TD抗原的免疫應答
第4節 黏膜免疫應答
一、腸道黏膜相關淋巴組織的組成
二、腸道黏膜免疫應答
三、黏膜免疫系統的功能

第十三章 免疫耐受
第1節 免疫耐受的發現和人工誘導的免疫耐受
一、天然免疫耐受現象的發現
二、在胚胎期人工誘導的免疫耐受實驗
第2節 免疫耐受的細胞學基礎和特點
一、免疫耐受的細胞學基礎
二、T、B細胞免疫耐受的特點
第3節 影響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
一、抗原因素
二、機體因素
第4節 免疫耐受的形成機制
一、胸腺內T細胞中樞免疫耐受機制
二、外周T細胞免疫耐受機制
三、骨髓內B細胞中樞免疫耐受機制
四、外周B細胞免疫耐受機制
第5節 研究免疫耐受的意義

第十四章 免疫調節
第1節 分子水平的免疫調節
一、抗原對免疫應答的調節
二、抗體對免疫應答的調節
三、免疫細胞活化/抑制受體介導的免疫調節
四、細胞內信號轉導途徑的反饋性調節
第2節 細胞水平的免疫調節
一、抗原提呈細胞對免疫應答的調節
二、輔助性T細胞對免疫應答的調節
三、細胞毒性T細胞對免疫應答的調節
四、調節 T細胞對免疫應答的調節
五、其他細胞對免疫應答的調節
六、獨特型-抗獨特型網絡介導的免疫調節
七、活化誘導的細胞死亡對T/B細胞的調節
第3節 整體水平的調節 作用
一、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對免疫應答的調節
二、免疫系統對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
第4節 群體水平的調節 作用
一、BCR庫和TCR庫多樣性與免疫調節
二、MHC多態性與免疫調節
第5節 基因水平的調節 作用
一、MHC對免疫應答的調節
二、非MHC基因的免疫調節

第十五章 超敏反應
第1節 Ⅰ型超敏反應
一、參與Ⅰ型超敏反應的主要成分和細胞
二、Ⅰ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三、臨床常見的Ⅰ型超敏反應性疾病
四、Ⅰ型超敏反應防治原則
第2節 Ⅱ型超敏反應
一、Ⅱ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二、臨床常見的Ⅱ型超敏反應性疾病
第3節 Ⅲ型超敏反應
一、Ⅲ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二、臨床常見的Ⅲ型超敏反應性疾病
第4節 Ⅳ型超敏反應
一、Ⅳ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二、臨床常見的Ⅳ型超敏反應性疾病
第5節 各型超敏反應比較及其與疾病的關係

第十六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1節 自身免疫性疾病概述
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類
第2節 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的相關因素
一、遺傳因素
二、抗原因素
三、淋巴細胞方面的因素
四、機體免疫調節 機制紊亂
第3節 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損傷機制
一、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損傷機制
第4節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原則

第十七章 免疫缺陷病
第1節 原發性免疫缺陷病
一、原發性B 細胞缺陷病
二、原發性T 細胞缺陷病
三、聯合免疫缺陷病
四、補體系統缺陷
五、吞噬細胞缺陷
第2節 獲得性免疫缺陷病
一、獲得性免疫缺陷病的主要誘發因素
二、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第3節 免疫缺陷病的治療原則

第十八章 移植免疫
第1節 同種異體移植排斥反應的類型
一、宿主抗移植物反應
二、移植物抗宿主反應
三、移植排斥反應的特殊情況
第2節 同種異體移植排斥反應的發生機制
一、介導移植排斥反應的同種異型抗原
二、同種異型抗原的識別機制
三、同種異型移植排斥反應的效應機制
第3節 同種異體移植排斥反應的防治
一、供體的選擇
二、移植物和受者的預處理
三、免疫抑制治療
四、誘導同種移植耐受
五、移植後的免疫檢測

第十九章 腫瘤免疫
第1節 腫瘤抗原
一、根據腫瘤抗原特異性分類
二、根據腫瘤抗原誘發和產生情況分類
第2節 機體抗腫瘤免疫機制
一、適應性免疫應答介導的抗腫瘤效應機制
二、固有免疫應答介導的抗腫瘤 效應機制
第3節 腫瘤免疫逃逸機制
一、腫瘤抗原的免疫原性微弱或抗原調變
二、腫瘤細胞表面膜分子的異常表達
三、腫瘤細胞“抗原覆蓋”或“封閉因子”作用
四、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耐受
第4節 腫瘤的免疫診斷和治療
一、腫瘤的免疫診斷
二、腫瘤的免疫治療

第二十章 免疫學檢測技術及其應用
第1節 抗原或抗體的體外檢測
一、抗原-抗體反應的特點
二、抗原-抗體反應的影響因素
三、常用抗原-抗體檢測技術及其原理
第2節 免疫細胞及其功能檢測
一、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的分離
二、淋巴細胞及其亞群的分離
三、淋巴細胞功能測定
四、吞噬細胞功能測定
第3節 免疫分子基因檢測

第二十一章 免疫學防治
第1節 免疫預防
一、人工主動免疫
二、人工被動免疫
三、我國計劃免疫
第2節 免疫治療
一、生物應答調節 劑與免疫抑制劑
二、分子為基礎的免疫治療
三、細胞為基礎的免疫治療
四、免疫基因治療
醫學免疫學詞匯中英文索引
參考文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