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古代武德通論:中國古代軍事文化(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古代武德通論:中國古代軍事文化(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價
:NT$ 210 元
優惠價
87183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古代軍事文化:中國古代武德通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與人民軍隊建設和軍事斗爭的現實需要相適應,與中華傳統武德文化相承接,是先進武德文化、亦即先進軍事文化的顯著特征。軍事文化體系主要有兩大部分構成,即以軍人思想道德為基干的武德文化和軍事科學技術文化。武德文化是軍事文化的核心內涵,規定著軍事文化的性質和方向。因此,打造先進武德文化是推進先進軍事文化繁榮發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簡介

王聯斌,1946年生,籍貫河南長垣。1969年空軍導彈學院自動控制專業本科畢業,1979年解放軍政治學院(今國防大學)理論系畢業。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倫理學教授、哲學博士生導師。國防大學全軍首批政治工作學博士生導師,南京政治學院全軍首批政治工作學博士后流動站合作導師。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首屆學術委員會委員,全軍政治理論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政協上海市第九屆委員會委員、第十屆學習委員會特聘委員,上海市倫理學會副會長,國內軍事倫理學、中華武德文化、國防倫理文化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受總政委托主持完成軍人倫理學學科創建工程、主筆起草全軍《軍人道德規范》、5次出任全軍統編教材第一主編,主持完成全軍第一個倫理學碩士學位授權點的創建。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軍事科學》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代表著《中華武德通史》、《軍人倫理學》、《國防與倫理》。獲全軍院校育才“金獎”,享受全軍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一類崗位津貼,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兩次榮立三等功。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古代軍事文化:中國古代武德通論》由白山出版社出版。

目次

前言 軍校教官們的傳統武德文化情結
導論 中華傳統武德文化的基本內涵及其時代價值
一、武德的產生與價值訴求
二、中華傳統武德文化基本規范體系
三、中華傳統武德文化的兩大主線
四、國防精神建設的永恒主題
第一章 論衛國
一、“兵者,國之大事”
二、“執干戈以衛社稷”
三、“以身殉國,壹意而已”
四、“忠孝兩全”與“移孝全忠”
五、制勝之道
六、安不忘戰,忘戰必危
第二章 論愛民
一、“凡用兵攻戰之本在乎壹民”
二、“唯人是保”:軍事仁本主義
三、從愛民走向軍事人道主義
四、“教”與“愛”的統一
第三章 論愛卒
一、用兵之道,在于人和
二、“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
三、“蓄恩不倦,以一取萬”
四、“卑身下士,齊勉甘苦”
五、善待降卒,禮遇戰俘
第四章 論仁智
一、仁為兵本
二、仁者無敵
三、兵家第一德
四、智仁統一論
第五章 論義勇
一、“義兵之為天下良藥”
二、“兵之勝負,全在勇怯”
三、仁勇、智勇與“匹夫之勇”
四、“率義之為勇”
第六章 論軍紀
一、“師惟律用”
二、“誓”、“禮”、“刑”、“律”、“令”
三、“勒兵者必以法令”
四、“明刑罰,正勸賞”
五、教而后刑,親而后律
六、“順命為上”與“君命有所不受”
第七章 論勵士
一、貴在“治氣”
二、教禮練藝勵士
三、“勵氣”與“奪氣”
四、“治心”與“勵氣”
第八章 論榮辱
一、“明恥教戰,求殺敵也”
二、求榮避辱,榮辱大分
三、“教之以禮,勵之以義,使有恥也”
四、武德之榮:內涵與魅力
第九章 論將德
一、“社稷安危,一在將軍”
二、“德者,兵之手也”
三、將德律:倡與戒的定格
四、為將之道,得之于德
五、識將還須請諸葛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未竟之“跋”——《中國當代軍事文化》叢書跋

書摘/試閱



《史記》記載了白起的故事。白起是秦國著名軍事統帥,一生征戰無數,幾無敗績,特別是他指揮的秦趙長平之戰,徹底摧毀了趙國的軍事精銳。但白起不懂行仁義之理,不僅不善待降卒,反而將其坑殺。史載,“武安君(白起)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復,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后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白起的這種無義行為帶來了嚴重后果,此后其他各國包括大傷元氣的趙國,抵抗秦國的決心更大,甚至普通民眾也誓死抵抗秦國。從某種程度上說,長平之戰的坑殺降卒,不僅沒有加速秦國軍事勝利的步伐,反而延緩了秦國滅六國的進程。一代名將白起,在與秦王出現矛盾后,秦王“使使者賜之劍,自裁。武安君引劍將自剄,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日:‘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殺。”重智謀、輕仁義的一代名將,盡管為秦的統一立下了赫赫戰功,但其悲慘的結局也從反面詮釋了歷代兵家注重的“謀本仁源”的武德智慧。
(四)“先正而后奇,先仁義而后權譎”
兵書《李衛公問對》中,李靖特別強調用兵的“奇”、“正”。從武德的角度來看,所謂“奇”、“正”之道也就是“智”、“仁”之理。從武德意義上來說,“正”即正義之師、仁義之舉、以德化敵之道。所謂“師以義舉者,正也。”李靖據前人兵法,總結黃帝以來的征戰經驗,得出結論說,用兵應“先正而后奇,先仁義而后權譎”。又說:“奇,音機,故或傳為機”,認為“奇”與“機”是同音同義的。顯然,“奇”即指權譎機變,謀略用兵。奇與正的統一,實際上是武德之仁與智的統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絕版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