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沉默的螺旋:輿論‧我們的社會皮膚(簡體書)
滿額折

沉默的螺旋:輿論‧我們的社會皮膚(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6 元
定價
:NT$ 396 元
優惠價
87345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假思索地使用「輿論」這個概念。但是,究竟什麼是輿論,它如何產生,又對我們的社會生活發揮哪些作用呢?諾爾-諾依曼在這本書裡描繪了輿論對於個人所具有的社會控制作用。她描述了公眾的同意或反對所帶來的無休止的戲劇性場面:那些贊同社會上普遍流行觀點的人們的感受,以及那些孤零零地擁有「少數派」觀點的人的想法和恐懼。 「沉默的螺旋」意味著人們一直在觀察他們周圍的世界,並且記錄下來其中的增減變化。當人們看到自己的觀點得到更多的支持,變得有說服力了,他們就會公開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不再那麼小心翼翼。而當他們發現自己的觀點被眾人所丟棄了,他們就會保持沉默。通過對某些觀點的高談闊論,使得這些觀點比實際顯得更有說服力,而且那些沒有被拿出來討論的觀點也更顯得無足輕重。因此,有的人插入談話,而有的人陷入沉默。直到最後,那些被廣泛談論的觀點被作為輿論確定下來,而其他的聲音則完全沉沒下去了。 伊麗莎白·諾爾-諾依曼(ElisabethNoelle-Neumann,1916年12月19日-2010年3月25日),德國著名政治學家、傳播學者。2010年3月25日在家中逝世,享年93歲。德國總理默克爾當晚在唁函中說:「德國失去了一名卓越的人物。」諾埃爾·諾伊曼曾因其傑出貢獻獲得德國聯邦十字勳章,生前與德國前總理科爾保持著密切友誼。 諾依曼在1947年與丈夫共同創建了德國頂尖民意調查研究所——阿倫斯巴赫研究所。這是德國第一家民意調查研究所,至今在民意測驗與輿論調查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尤其著名的是其對於德國大選的預測。此外,她還建立了美因茨大學的大眾傳播學院,被學界稱為「民意測驗學的偉大女性」。沉默的螺旋理論是諾依曼最著名的學說,該理論解釋了大眾輿論如何影響個體的意見及行為。

作者簡介

伊麗莎白.諾爾-諾依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1916年12月19日-2010年3月25日)

德國著名政治學家、傳播學者。 2010年3月25日在家中逝世,享年93歲。德國總理默克爾當晚在唁函中說:“德國失去了一名卓越的人物。” 諾埃爾.諾伊曼曾因其傑出貢獻獲得德國聯邦十字勳章,生前與德國前總理科爾保持著密切友誼。

諾依曼在1947年與丈夫共同創建了德國民意調查研究所——阿倫斯巴赫研究所。這是德國第一家民意調查研究所,至今在民意測驗與輿論調查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尤其著名的是其對於德國大選的預測。此外,她還建立了美因茨大學的大眾傳播學院,被學界稱為“民意測驗學的偉大女性”。

沉默的螺旋理論是諾依曼著名的學說,該理論解釋了大眾輿論如何影響個體的意見及行為。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是傳播學領域的經典著作,論述了輿論的形成過程和機制。作為傳播學的基礎理論之一,沉默的螺旋理論被相關學科廣泛應用並不斷發展。作者在新版本中加進了對輿論學理論的新進展的研究,更加切合實際生活。本書也是德文原版的首本中文譯本。

目次

第1章 提出沉默的螺旋假設
“我們所測量出來的遠遠多於我們所理解的”
每項研究都開始於一個謎
談論和沈默決定了意見氣候
最後一刻的跟風者
真相顯現

第2章 用民意調查研究的工具進行檢驗
“我怎麼能知道?”
發現人類的一項新能力:感覺意見氣候的能力
“坐火車測試”
模擬公共環境
證明了第二個假設:有獲勝保障的那一方滔滔不絕,而可能失敗的一方趨於沉默
徽章也是一種表達
願意談論的那一方所擁有的優勢
為了和時代精神保持一致,而默不做聲
將潮流的變化作為研究的機會
有關革新派對意見氣候的反應較弱的猜測被駁斥
測量周圍意見壓力的新工具
關於在公眾場合意見表達意願的一系列問題

第3章 作為動機的孤立恐懼
所羅門?奧許的經典心理學實驗室實驗動搖了人類的正面形象
模仿源於兩種動機:學習和孤立恐懼
可以否認人的社會性本質嗎?
用民意調查的現場實驗方法模擬孤立威脅
在不吸煙者在場時吸煙:威脅測試
民意調查訪問中的反應與現實中的反應近似
一個不成功的測試
誰會被排除在外?
第4章 什麼是公共意見?
50種定義
沉默的螺旋是公共意見形成及廣泛傳播的過程
對“意見”和“輿論”有不同的理解
意見一致需要以承認為基礎
“公共的”所代表的三種含義
社會皮膚
人們能夠公開表達而不至於陷入孤立的意見
公共意見表示贊同或不贊同
從過去啟程:馬基雅弗利和莎士比亞
第5章 約翰?洛克的意見法則
聲望、風尚:廣場上的風向標
第6章 統治是以輿論為基礎的:大衛?休謨和詹姆斯?麥迪遜
對名望的熱愛:輿論陽光的那一面
人是膽怯和小心翼翼的
不是名望,而只是威脅使沉默的螺旋發揮作用
重大變革時期銳化了將公共空間看作是威脅的感知能力
格蘭威爾在1661年形成“意見氣候”這個概念
笛卡兒通過直覺識別了沉默的螺旋
第7章 讓-雅克?盧梭傳播了“公共意見”這個概念
公共性意味著人人可見
輿論是道德倫理的守護人
輿論是團體的守護者和個體的敵人
妥協是應對輿論的必要方式
“我必須學會忍受嘲笑和責怪”
第8章 輿論作為暴政:亞歷克西?德?托克維爾
平等解釋了輿論的力量
第9章 “社會控制”的概念流傳開來,而“輿論”概念遭到挫敗:愛德華?羅斯
輿論這個概念似乎是為學者們和記者們量身定制的
輿論如同清掃人行道上的積雪
直到個性化被從社會中完全驅除
第10章 狼群的齊聲嚎叫
贊同採取相同的行為
一致的群體行為
第11章 非洲部落和太平洋部落中的輿論
人不能獨自生存
在外面世界的糟糕經歷:被輕視、被嘲笑
瑪格麗特?米德:輿論生成的三種方式
共進一頓豬肉餐
個人必須關注數量不多的或變化著的規則
對偶系統或不同陣營的態度
單獨的個體是無力的,以及巴厘島的形式主義
由鄰居來控制
第12章 進攻巴士底、輿論和大眾心理

有形的大眾群體:個體生活在共同的基礎之上,並從被周圍的觀察中解脫
空洞的輿論在自發的群體中變得有血有肉
反复無常的群體:對輿論而言並不典型
第13章 時尚就是輿論
準感官統計是連接個人領域和集體領域的紐帶
為什麼男人一定要留鬍子
可以通過練習學會妥協的能力
輪廓分明的模式
第14章 被戴上頸手枷示眾的人
名聲上的懲罰是利用人們敏感的社會性本質
從流言中人們可以總結出一個社會的聲望規則
第15章 法律和輿論
分裂的輿論呈兩極分化的狀態
社會變革的障礙和對流行趨勢的快速適應:兩個極端
法律必須由習慣來支持
通過法律規定改變輿論
第16章 輿論推動整合
實證研究的滯後
魯道夫?西蒙德的整合理論
“整合”:與“順應”一樣令人不愉快嗎?
以時代精神作為整合力量
在社會危機中增強了輿論形成的壓力
第17章 持異端論者、先鋒者、局外人:輿論的挑戰者
不害怕被孤立的人能夠改變輿論
開拓先鋒像夢遊者一樣對輿論不敏感
忍受公共意見與通過公共意見生存
為什麼以及什麼時候音樂變了?

第18章 刻板成見作為輿論的傳播工具:沃爾特?李普曼
啟示錄
意見氣候中的積雨雲
我們頭腦中的圖景——一個虛擬世界,我們信以為真
記者們統一的選擇規則
擁有不同態度的人對於同一事例有不同看法
沒有被報導的事情就是不存在的
輿論首先通過刻板成見才能傳播
第19章 將輿論的力量作為主題:尼克拉斯?盧曼
使一個議題值得討論
大眾傳媒決定哪些事件可以進入議事議程
第20章 記者特權:從公共領域獲得
面對大眾傳媒時的無力感
效果研究中新的基本原理
公開性能讓某種行為具有社會可接受性
第21章 輿論有兩個源頭:其中一個是大眾傳媒
1976年大選中輿論氣候突然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通過電視的“眼睛”進行觀察
記者們沒有進行不公正的操縱,至少他們是這樣看的
圖像符號語言將被解碼
第22章 雙重意見氣候
與沈默的螺旋做鬥爭
“多元愚昧”:民眾欺騙民眾

第23章 宣布的作用:如果某人的觀點很難在媒體上找到共鳴,那他就保持沉默

堅實的核心
如果不是來自大眾傳媒的觀點就理屈詞窮
第24章 民意即天意
不是理智而是命運
實證研究是定義輿論的基礎
皇帝的新裝:輿論是建立在一定的時間和地點基礎上的
輿論是我們的社會皮膚
第25章 1980年後記
第26章 新的發現
將時間維度延展到過去
偉大的政治家能識別輿論
失去民意的人不再是帝王(亞里士多德)
荷馬時代的嘲笑
不成文的法律
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的生活:米歇爾?德?蒙田
《尼伯龍根之歌》中的輿論
1641年的一幅漫畫
德語非政治詞彙中長期以來缺失這個概念
有耳皆聞,有目共睹
尼采啟發了沃爾特?李普曼
第27章 通往公共輿論理論的道路
對輿論無知覺
沉默的螺旋無法容忍民主理想
為了分析輿論,人們需要知道什麼
沉默的多數並未推翻沉默的螺旋
輿論形成的過程:原子能
哪些假設支持這個理論
有關孤立威脅的測試
孤立恐懼的測試
感到尷尬是社會性本質的體現
孤立恐懼的標尺
對準感官統計的測試
對談論和沈默的測試
堅實的核心:來自“唐吉訶德”的回答
個體意見的總和如何變成公共輿論?
第28章 輿論顯現的和潛在的功能:一個概括
輿論的顯功能:在民主社會中輿論的形成
輿論的潛在功能:社會控制
輿論的兩種概念的比較
1991年後記
2001年補遺
註釋
有關輿論的文獻研究
文獻

書摘/試閱

有時這種感知會受到干擾,但是由於總的來說它都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因此每一次被扭曲的感知都特別引人注意。在發生變形的情況下,無論公眾所發出的意見被扭曲成什麼樣子,都會在意見氣候的感知上得到反映。但是,如果我們一直對這些意見信號知之甚少,那麼也無法輕易地解釋這些扭曲。這個問題將在以後的一章中得以闡釋。無論如何,我們所堅持的導致意見扭曲的一個原因,追溯起來是早在1965年就已被找出來的。根據當時對選舉意願的測量,兩個黨派陣營勢均力敵。但是通過“誰會贏得大選”這樣的意見氣候問題的測量,可以發現一個黨派陣營變得強勢,而且越來越強勢。按照沉默的螺旋的理論假設,可以將這種現象解釋為兩個陣營在公開場合有不同的表達意願,而公開場合是每個人可以接受信號的地方。對於人們是否真正地留心觀察周圍環境的意見態度,以使自己的行為舉止與黨派陣營的強勢或劣勢相符的檢測,就是第二個可以進行實證研究的假設。
1972年1月在阿倫斯巴赫的一次訪問中,提出了一個古怪的問題,這樣奇特的問法似乎從來沒有被採用過。這是在對家庭主婦進行的訪問中問到的一個關於兒童教育的問題。訪問員先展示了一幅圖畫,畫面上是兩位女士在聊天,對此所提到的問題是:“這裡有兩位母親在談論如果孩子特別沒規矩的話,是否應該打他。您贊同哪一位母親的意見,上面的那位還是下面的?”(請見圖10) 在畫面中的一位女士說:“打孩子是完全錯誤的做法,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不應該挨打。”
在1972年1月所進行的對家庭主婦的有代表性的橫截面式的調查顯不,40%的被調查者贊同這個觀點。
另一位女士的意見是:“打孩子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不會對孩子有傷害。”47%的被調查者持有這樣的觀點,而13%的人沒有明確的態度。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4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