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地貌演化與環境變遷:祝賀劉澤純先生從事自然地理學六十年(簡體書)
滿額折

地貌演化與環境變遷:祝賀劉澤純先生從事自然地理學六十年(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68 元
定價
:NT$ 1008 元
優惠價
87877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地貌演化與環境變遷:祝賀劉澤純先生從事自然地理學六十年》是為慶祝我國著名自然地理學家劉澤純先生從事自然地理學研究60年所編的文集。文集主要收集了劉澤純先生在冰川地貌與海面變化、洞穴堆積與環境考古、盆地沉積與環境變遷等領域研究的代表性論文,體現了劉澤純先生基于全球變化視角,從地貌過程人手,以沉積物為載體,研究第四紀古氣候古環境變遷的研究理念。文集還收集了劉澤純先生的同仁及學生所寫的一些回憶文字,比較全面地回顧了劉澤純先生在學術研究、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科發展及人才培養方面作出的杰出貢獻。全書不僅反映了劉先生在自然地理學領域研究中的創新性研究思路與成果,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展現了老一輩地理學家勤于探索、勇于創新、安貧樂道的科研精神。《地貌演化與環境變遷:祝賀劉澤純先生從事自然地理學六十年》論述較全面、內容豐富、圖文并茂,有較高的可讀性。可供地理、海洋、地質等領域的科技人員、院校師生參考。

目次

地貌演化,環境變遷;恣肆縱橫,登高博見——論劉澤純先生的學術與學科貢獻(代序)
第一篇 環境變遷
關于珠穆朗瑪峰、騰格里峰、祁連山團結峰附近第四紀冰川發展的比較
祁連山的第四紀與冰川作用
第四紀冰期與海洋沉積年代學研究的新進展
對廬山第四紀冰川問題的幾點意見
我國東部更新世以來海侵與深海巖心對比
關于中國第四紀海面變化及其特點研究的進展
關于元謀盆地的沉積特征與地層劃分
柴達木盆地三湖地區第四紀地層學和其年代學分析
Magneto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ologically derived geochronology of the Quaternary lacustrine deDosits of a 3000m thick seauence in the central Qaidam basin, western China
柴達木盆地茫崖凹陷井下下第三系的年代地層學與氣候地層學研究
昆明盆地兩孔巖心的沉積特征及環境磁學分析
應用自然伽馬測井曲線反演2.85Ma B.P.來古氣候變化

第二篇 洞穴考古
巖溶洞穴堆積與第四紀冰期氣候
北京周口店洞穴發育及其與古人類生活的關系
第四紀巖溶洞穴堆積與古人類活動
西藏高原多格則與扎布地點的舊石器——兼論高原古環境對石器文化分布的影響
第四紀巖溶洞穴堆積層的特點
Peking Mans cave yields new finds
北京猿人洞穴堆積反映的古氣候變化及氣候地層上的對比
Sequence of Sediments at Locality l in Zhoukoudian and Correlation with Loess Stratigraphy in Northern China and with the Chronology of Deep-Sea Cores
Paleoclimatic Changes as Indicated by the Quaternary Karstic Cave Deposits in China
A Review of the Correlation of the Sediment Sequence at Locality l of Peking Mans Cave at Zhoukoudian with the Chinese Loess Stratigraphy and with the Chronology of Deep-sea Cores
北京猿人洞穴堆積氣候地層的重新劃分與對比

第三篇 往事共憶
在慶祝劉澤純教授八十華誕大會上的講話
跟隨劉老師經歷的難忘的幾件事情以及劉老師對學科發展的貢獻
劉澤純先生80華誕慶祝會致辭
我心目中的劉澤純教授
劉渾純教授對南師大地科院發展貢獻述要
金沙江之戀——回憶劉澤純老師帶領我們金沙江灘險調查的日子
巧思構宏圖,實干成正果——賀劉澤純先生80華誕
劉澤純教授與南師大GIS學科發展
海納百川地理人
我的榮幸與驕傲——寫在慶祝恩師劉澤純教授八十華誕之際
甘當人梯的學者楷模——劉澤純教授80華誕發言
教誨諄諄,潤物無聲——為慶祝恩師劉澤純先生八十華誕而撰
我最敬愛的導師——師從劉澤純教授的歲月
老師指導我走過不尋常的人生路
回憶導師劉澤純先生往事
地理科學新的活力
從自然地理到海洋地理
耄耋之年,弟子呈上——獻給我的恩師劉澤純先生
常念師恩,感知科研
女兒心目中的老父親

附錄1 獲獎情況
附錄2 論著目錄
后記

書摘/試閱

形非冰蝕也是可以造成的。對于廬山因山下被定有大面積冰磧,一般都設想當時發展過海洋性冰川。這種冰川,其重要特點是,冰川作用能大,即物質循環數量大、運動速度快、地質作用強,既有大量冰磧,其冰蝕現象也是相當豐富和規模比較大的。在我國西部高山季風型海洋性冰川作用區,冰蝕地貌中有深而寬長的U形谷,冰坎高大,冰斗及冰蝕湖眾多,羊背石可以成群出現,谷壁上布滿擦痕的磨光面及谷底的冰溜面和巨大的刻痕,屢見不鮮。但我國西部那種極大陸性山地冰川的侵蝕形態,相比之下要遜色得多。廬山上所指的某些“冰蝕地貌”,對比其山麓之大規模“冰泛沉積”,從海洋性冰川進行衡量,便顯得很不相稱。這一點是值得注意的。
至于廬山下面大范圍第四紀堆積物,過去大部分被定為“大姑冰期的冰泛沉積”,其特點主要指出為紅色泥礫,并將高度差別很大、礫徑差別懸殊的不同地貌部位的堆積層連成多道終磧,找到一些條痕石等。我們認為對于冰川沉積物來說,由20世紀60年代來沉積學的長足發展,冰川沉積物的研究已比過去深入得多,已不能限于一般地描述終磧、側磧、底磧和表磧等,或各種冰磧地貌的組合形態。冰川沉積也像海洋和河流等沉積類型一樣,已經深入到從沉積機理,進行更細的相的劃分,從而可據以推論古冰川活動的性質及發展過程。所以,今天如果只指出泥礫,尋得一些擦痕等痕跡,不僅不能深入地研究沉積物本身,也不足以論證它們是否就為冰川堆積的物質。
例如冰川擦痕,它們不僅在冰川堆積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相上,發育與否或發育的程度差別很大,而且同巖性也有一定關系。像粗粒花崗巖類的冰磧石就難以形成和保留冰川擦痕,而在比較致密而相對不十分堅硬的巖石構成的冰磧石面上則相當發育。所以在我國西部某些現代冰川調查中,就曾報導過某一條相當大的冰川的冰磧不發育擦痕,可是后來在另一部位一定的巖性的冰磧上則大量發現。至于擦痕的形態、規模等特征在不同的冰磧相中也是不盡相同的。
第四紀堆積物的含泥多,或成為泥礫,除后期風化影響外,也可以是山區河流河漫灘相物質沉積的一個變種,即細粒物質不能形成二元相結構的上層,而是落于在礫石之間,成為礫石間的充填物。泥石流和某些洪積物也可以是含泥較多的沉積。我國西部現代冰川區大量的調查研究資料證明,冰磧物可以是泥礫,但大量的是為大小不等的塊石為主的堆積,冰磧中含泥的多寡主要取決于冰川和所在山地巖石的性質。至于冰磧物本身,從沉積的動力機制考慮,它們所具有的沉積特征,既與冰川和冰川的溫度類型、物質平衡(即活動性)有關,同時也與沉積時從冰川體中的融出過程有密切聯系。可以說,冰磧物的沉積過程也就是冰川的消融過程。而在冰川消融過程中,冰磧石在融出進行堆積時,既受重力和滑動等作用不斷地改變其位置和結構,同時又有冰融水和泥流等作用,以及來自冰川兩側的泥石流等堆積夾雜其間。所以冰磧物在外表上總的看大量地是雜亂的,可是各個部位,由于沉積動力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沉積相特點,在雜亂無章中又是有章可循。就其顆粒的機械組成來說,有的部分既能被粗化,也可以增加含泥量。這些都要從比較好的沉積剖面和平面上,進行詳細的考察、樣方測量和實驗室分析來進行研究。從目前有關冰川沉積學研究的進展來看,如果我們對于第四紀沉積物,尤其那些類似冰川堆積的物質,能夠進行過細的工作,是能夠較好地鑒別冰川與非冰川相沉積的。由于堆積物的研究是鑒定冰川作用和恢復古冰川活動范圍、性質的最重要依據,這方面的工作今后應當加強。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77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