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中國經濟低碳轉型中實現碳強度目標的政策績效評估(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經濟低碳轉型中實現碳強度目標的政策績效評估(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6 元
定價
:NT$ 336 元
優惠價
8729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中國經濟低碳轉型中實現碳強度目標的政策績效評估》(作者王鋒)深入研究了經濟低碳轉型中一系列能源與經濟變量的行為特征。研究結論表明:在經濟低碳轉型中,碳強度的行為方式是由經濟大系統中的價格子系統和勞動力子系統內生決定的;如果要運用化石能源價格作為政策工具來降低碳強度,必須選擇當新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小于資本的影子價格時,化石能源價格上漲導致碳強度下降的機制才能發揮作用;在經濟低碳轉型的初中期,存在以排放空間的影子價格引導碳強度下降的機會,但到了經濟低碳轉型的中后期,當新能源對化石能源的替代達到一定程度時,如果排放空問的影子價格繼續上漲,反而會導致碳強度上升。

作者簡介

王鋒,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副教授;2010年畢業于廈門大學經濟學院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經濟低碳轉型中實現碳強度目標的政策績效評估》(作者王鋒)深入研究了經濟低碳轉型中一系列能源與經濟變量的行為特征。研究結論表明:在經濟低碳轉型中,碳強度的行為方式是由經濟大系統中的價格子系統和勞動力子系統內生決定的;如果要運用化石能源價格作為政策工具來降低碳強度,必須選擇當新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小于資本的影子價格時,化石能源價格上漲導致碳強度下降的機制才能發揮作用;在經濟低碳轉型的初中期,存在以排放空間的影子價格引導碳強度下降的機會,但到了經濟低碳轉型的中后期,當新能源對化石能源的替代達到一定程度時,如果排放空問的影子價格繼續上漲,反而會導致碳強度上升。

目次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目標與研究方法
1.2.1 研究目標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內容與主要貢獻
1.3.1 研究內容
1.3.2 主要貢獻
2 文獻綜述
2.1 中國碳排放與碳強度的研究現狀
2.1.1 中國碳排放的研究現狀
2.1.2 中國碳強度的研究現狀
2.2 有關實現中國碳強度目標的研究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目標與研究方法
1.2.1 研究目標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內容與主要貢獻
1.3.1 研究內容
1.3.2 主要貢獻
2 文獻綜述
2.1 中國碳排放與碳強度的研究現狀
2.1.1 中國碳排放的研究現狀
2.1.2 中國碳強度的研究現狀
2.2 有關實現中國碳強度目標的研究
2.3 本章小結
3 中國經濟低碳轉型中實現碳強度目標的政策選擇
3.1 相關文獻綜述
3.2 模型構建與動態最優化問題求解
3.2.1 基本模型構建
3.2.2 動態最優化問題求解
3.3 經濟低碳轉型的特征分析
3.3.1 能源結構調整的特征
3.3.2 能源強度變動的特征
3.3.3 碳強度變動的特征
3.3.4 關鍵經濟變量的增長率
3.4 實現中國碳強度目標的政策選擇
3.4.1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中的政策措施
3.4.2 本書將評估的政策措施
3.5 本章小結
4 中國經濟增長中碳強度下降的省區貢獻評估
4.1 模型構建
4.1.1 四因素分解模型
4.1.2 兩因素分解模型
4.2 數據處理
4.2.1 各省區CO:排放量的估算
4.2.2 各省區經濟數據的處理
4.2.3 碳強度數據的可靠性說明
4.3 模型計算結果分析
4.3.1 碳強度年度變動的省區分解
4.3.2 碳強度在2008年相對于1997年變動的省區分解
4.4 本章小結
5 優化能源結構對實現碳強度目標的貢獻潛力評估
5.1 能源消費需求模型構建
5.1.1 變量選擇與數據說明
5.1.2 能源消費需求模型建立
5.2 能源消費需求預測
5.2.1 協整方程中各解釋變量的長期趨勢預測和設定
5.2.2 能源消費需求預測
5.3 能源消費結構預測
5.3.1 能源消費結構預測的馬爾可夫鏈模型
5.3.2 確定轉移概率矩陣
5.3.3 無規劃約束的能源消費結構預測
5.3.4 有規劃約束的能源消費結構預測
5.3.5 既有規劃約束又有石油消費比例目標引導的能源消費結構預測
5.4 碳強度預測
5.4.1 各情景中的碳排放量估算
5.4.2 各情景中的碳強度預測
5.5 優化能源結構對實現碳強度目標的貢獻潛力評估
5.5.I對中國碳強度歷史的分析
5.5.2 優化能源結構對實現碳強度目標的貢獻潛力
5.6 本章小結
6 提高能源效率對實現碳強度目標的貢獻潛力評估
6.1 貢獻潛力評估模型的構建
6.2 提高能源效率對實現碳強度目標的貢獻潛力測算
6.3 測算能源與環境效率提高潛力的模型構建
6.3.1 能源環境DEA模型的構建
6.3.2 能源環境DEA窗口模型的構建
6.4 各省區能源與環境效率提高的潛力測算
6.4.1 數據來源和處理情況說明
6.4.2 時間序列上不可比的能源環境效率與節能減排潛力
6.4.3 時間序列上可比的能源環境效率與節能減排潛力
6.5 本章小結
7 調整產業結構和提高行業技術對實現碳強度目標的貢獻潛力評估
7.1 模型構建
7.1.1 投入產出基本模型
7.1.2 基于投入產出表的碳強度計算模型
7.1.3 全國碳強度對行業發展、能源效率及中間投入系數的彈性
7.2 數據處理
7.3 計算結果分析
7.3.1 行業碳排放量及行業碳強度分析
7.3.2 全國碳強度對行業發展的彈性分析
7.3.3 全國碳強度對中問投入系數的彈性分析
7.3.4 全國碳強度的燃料利用效率彈性分析
7.3.5 全國碳強度對居民節能程度的彈性分析
7.3.6 對所有彈性的排序分析
7.4 三種措施對實現碳強度目標的貢獻潛力評估
7.4.1 調整產業結構對實現碳強度目標的貢獻潛力評估
7.4.2 提高行業技術對實現碳強度目標的貢獻潛力評估
7.4.3 居民生活節能對實現碳強度目標的貢獻潛力評估
7.5 本章小結
8 調節最終需求對實現碳強度目標的貢獻潛力分析
8.1 最終需求導致碳排放的測算模型
8.2 數據處理
8.3 模型計算結果分析
8.3.1 產品最終使用導致的碳排放分析
8.3.2 農村居民消費導致的碳排放分析
8.3.3 城鎮居民消費導致的碳排放分析
8.3.4 固定資本形成導致的碳排放分析
8.3.5 出口導致的碳排放分析
8.4 調節最終需求對實現碳強度目標的貢獻潛力分析
8.4.1 引導居民消費模式轉變的貢獻潛力分析
8.4.2 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的貢獻潛力分析
8.4.3 調整出口結構的貢獻潛力分析
8.5 本章小結
9 研究結論與研究展望
9.1 研究結論
9.1.1 經濟低碳轉型的研究結論
9.1.2 碳強度下降的省區貢獻評估結果
9.1.3 優化能源結構的貢獻潛力評估結果
9.1.4 提高能源效率的貢獻潛力評估結果
9.1.5 調整產業結構和提高行業技術的貢獻潛力評估結果
9.1.6 調節最終需求的貢獻潛力評估結果
9.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顯示全部信息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9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