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加拿大華僑移民史(1858-1966)(簡體書)
滿額折

加拿大華僑移民史(1858-1966)(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5 元
定價
:NT$ 510 元
優惠價
8744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著眼於加拿大華人群體,全面敘述加拿大華人的百年歷史,歷史和動態結合,老移民和新移民並重,加拿大視野與中國視野交叉,展現中國人走向世界的艱難曲折,以及他們艱苦卓絕的奮鬥經歷,如實反映中華文化與加國文化在華人移民群體生活中的衝突,理解,接納,轉化,為全球化過程中的移民生態提供歷史與現實的雙重典範。本書的資料使用採取中加結合,相互印證,並利用地利之便,匯入經歷各歷史事件當事人的口述史,並容納在加拿大並從事華人移民史,社會史研究的資深學者的研究成果,在敘述角度上,具有全球化和中國崛起的戰略視野,從而使本書超越一般移民史的傳統局限。

作者簡介

黎全恩(David Chuenyan Lai)1957年獲香港政府獎學金,進入香港大學地理地質系就讀,1960年獲得第一級榮譽文學學士,在地理地質系任導師四年,并于1964年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同年夏天,因成績優異獲英聯邦獎學金,赴英國倫敦大學經濟政治學院深造,l967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返回香港大學,任地理地質系講師,任教一年。1968年移民加拿大,在維多利亞大學地理系任教35年,其中1968年任講師,1969年晉升為副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1973年晉升為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1989年晉升為講座教授(Professor)。2003年榮休后,獲維多利亞大學授予的“榮休教授”(Professor Emeritus)榮銜。現任維多利亞大學耆英中心加盟研究教授(ResearchAffiliate)及西門菲莎大學客座教授(AdjunctProfessor)。

名人/編輯推薦

《加拿大華僑移民史(1858-1966)》的資料使用采取中加結合,相互印證,并利用地利之便,匯入經歷各歷史事件當事人的口述史,并容納在加拿大并從事華人移民史,社會史研究的資深學者的研究成果,在敘述角度上,具有全球化和中國崛起的戰略視野,從而使《加拿大華僑移民史(1858-1966)》超越一般移民史的傳統局限。

目次

序一:為百年移民史留下見證
序二:移民史需要全球視野
鳴謝
序篇華工出國的歷史背景
第一編自由出入時期(1858—1884)
第一章兩次移民的熱潮
第一節淘金熱潮時期
第二節建筑鐵路時期
第二章唐人街的建立與華僑社會
第一節唐人街的分布
第二節人口分布、男女兩性比例及籍貫
第三節職業和政治、經濟地位
第四節洪門、房口和善堂的形成
第五節宗親僑團、地區僑團和中華會館的成立
第三章與自人和原住民的關系
第一節與白人的關系
第二節與原住民的關系
第二編管制入境時期(1885—1922)
第四章排華事件和華僑的抗爭
第一節人頭稅
第二節白人排華法案和事件
第三節華僑的抗爭
第五章與中國的關系
第一節清政府與華僑的關系
第二節保皇會
第三節辛亥革命與加拿大
第四節南京臨時政府及北洋政府與華僑的關系
第五節援助祖國和家鄉建設
第六章人口及職業的變遷
第一節華僑人口
第二節職業和生存狀況
第七章各地唐人街的發展和僑社僑團
第一節唐人街的發展
第二節華僑社區中的種種弊端
第三節華僑社團的發展與作用
第四節華僑社團內部沖突及其原因
第八章華文教育、報刊和戲劇、建筑、醫療衛生、宗教、墓葬活動
第一節創辦華文學校
第二節戲曲、報刊、中國特色建筑
第三節宗教信仰
第四節醫療服務、華人墓葬與“拾骨重撿”
第三編禁止入境時期(1923一1946)
第九章政府對華僑的政策與華僑的抗爭
第一節1923年“排民法”的產生及原因
第二節華僑的抗爭
第十章唐人街的衰落與華僑社會的變更
第一節華僑華人人口變遷
第二節職業和生活狀況
第三節唐人街的沒落
第四節僑社僑團的發展與作用
第五節華僑社區中的弊端
第十一章華人對中國抗戰和二戰的貢獻
第一節支援中國的抗日戰爭
第二節對二戰的貢獻
第三節對祖國和加拿大的貢獻
第十二章華文教育、報刊和戲劇、醫療衛生、宗教、墓葬活動
第一節華文教育
第二節戲劇與音樂
第三節報刊
第四節宗教、醫療、墓葬
第四編選擇入境時期(1947—1966)
第十三章戰后加拿大政府的華僑政策
第一節華裔退伍軍人的抗爭
第二節移民條例的更改
第十四章唐人街與華人社會的發展和華人參政
第一節人口分布
第二節華僑的職業
第三節唐人街
第四節社團的發展與多元化
第五節華人參政的先聲
第十五章華文教育、報刊、華文文學和戲劇
第一節華文教育
第二節華文報刊與華文文學
第三節戲劇、音樂舞蹈、電影娛樂
附錄:
一、主要地名和省市名中英文對照表
二、主要人名中英文對照表
后記

書摘/試閱



聘請到在省、港、佛(佛山)、澳等地活躍的“文武生桂名揚,艷旦皇后文華妹,優秀艷旦桂丁香等名伶”來加拿大演出,讓華人能夠領略“名伶風采”。在30年代,加拿大詩卑亞公司法屬下有亞洲,俄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四艘“皇后”號客貨輪。“皇后”號客貨輪設有粵劇演出,但因為移民法所限,抵埠也不準上岸。后經溫哥華振華聲執事努力奔走,最后以擔保形式請主角演員上岸獻演數次。初試牛刀,僑胞熱烈捧場,以后每隔兩三星期便來獻藝,維持了數年。除了專業的班子之外,華人社區凡學校和社團,也常常會成立劇社劇團,排練演出。參加演出的有退休演員、資深票友、青年學生。如前所述,規模較大的學校如菁莪學校,都有學生劇團,有時候也排演大戲,為學校籌款并答謝社會各界。學生劇團的另一個特點是,他們敢于老戲新唱,甚至將傳統故事編成白話劇,借古諷今,以古鑒今,提倡新文化,讓老僑也能與時俱進,跟上社會。舉例而言,菁莪學校劇團在1930年年底,在溫哥華環球戲陟演出白話八幕大戲《玉龍案》,故事敘述的就是一個腐敗私塾中出現的離開奇故事,諷刺金陵儒者甄胡圖所辦的私塾,宛如一個賭場,隨后演繹出一連串同學、父母、兄妹、師生、情人之間的復雜關系,最后還是惡者良心發現,無辜者冤情得到大白,忠義得到嘉獎,失竊的玉龍則完璧歸趙。該戲在僑社受到歡迎。社團如育英書報社,就在1928年組織育英劇社,進行各種文藝活動。
此外,在1936年成立的清韻音樂社,規模較大,光列名的職員干部就確40人以上,在唐人街頗具影響力。他們的創會目的就是支持抗戰,推廣匡樂,既演粵劇,也編寫歌曲。他們曾經排練抗日劇《傀儡風云》,在華埠演出籌款,獲得熱烈響應。
除了上述這些存在比較長久的專業和業余劇社之外,也有一些臨時拼湊、為一些大型社團活動籌款的劇社,發揮“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后即去”的作用。比如中華會館為了籌款支援祖國失業工人,請來一個“現象劇社”,“日夜報效演劇”……。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4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