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1844年法國使華團外交活動日記(簡體書)
滿額折

1844年法國使華團外交活動日記(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0 元
定價
:NT$ 480 元
優惠價
87418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法國漢學家加略利記錄1844年法國使華團外交活動的日記,主要記述中法《黃埔條約》談判的關鍵時期中法外交角力的過程,從1844年8月15日開始,截至10月22日。作為這次談判的唯一翻譯,加略利以日記的形式,將會談的內幕逐日記錄在案。加略利在日記中,詳細地揭示了法國政府當時在中國問題上的觀點和目的,以及耆英、拉萼尼等人對中國政治形勢的看法,生動地描述了拉萼尼、士思利(法國艦隊指揮官)、耆英、黃恩彤、潘仕成、趙長齡和加略利自己的言行。本書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加略利(Joseph Marie Callery) 譯者:謝海濤

名人/編輯推薦

《晚清稀見中外關系史料叢書:1844年法國使華團外交活動日記》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目次

1844年
8月13日
8月14日
8月15日
8月16日
8月17日
8月18日
8月19日
8月20日
8月21日
8月22日
8月23日
8月24日
8月25日
8月26日
8月27日
8月28日
8月29日
8月30日
8月31日
9月1日
9月2日
9月3日
9月4日
9月5日
9月6日
9月7日
9月8日
9月9日
9月10日
9月11日
9月12日
9月13日
9月14日
9月15日
9月16日
9月17日
9月18日
9月19日
9月20日
9月21日
9月22日
9月23日
9月24日
9月25日
9月26日
9月27日
9月28日
9月29日
9月30日
10月1日
10月2日
10月3日
10月4日
10月5日
10月6日
10月7日
10月8日
10月9日
10月10日
10月11日
10月12日
10月13日
10月14日
10月15日
10月16日
10月17日
10月18日
10月19日
10月20日
10月21日
10月22日
附錄
譯名對照表
譯后記

書摘/試閱



9月28日
在澳門北邊八里,有一條又長又寬,叫做“雍陌”的黏土河谷,里面翻騰著華氏140—145度的熱水。
那些不熟悉地質學的人,在參觀了這些溫泉后,還以為是見到一個被海水撲滅的巨大火山的最后痕跡,他們認為,整條河谷就是火山口。其實,只要研究一下附近山脈上的巖石,這些巖石的方向和形狀,就可以斷定,最能反映這里地貌的基本特征從來就不曾被任何火山現象改變過。
根據我的判斷,最大的可能,是在泉水涌出部位之下的花崗巖里有一條長縫,海水從那里滲進地下,被地殼內的巖石加熱后,再借著它的特定重量重返地表,因此在那個地方產生了不斷的旋流。
我的理由如下:
1.這三四個泉眼,都在一條由海水倒灌的小河附近,而這條小河,正是因為通過裂縫的滲水——我所假設的,它才得以存在。
2.在那些泉眼附近的二三十步內,地面抖動而且發出轟鳴聲,仿佛有誰在一個洞口上壓擠一張橡皮墊子似的;一旦離開這個區域,這種現象就幾乎消失。
3.在這片晃動的地方,地面是黑色的,是由極為細小的玄武巖顆粒構成,可能是因為熱水沖擊地下巖層而成。在其他地方卻看不到這種細沙。
4.這些泉眼——人們可以把它們看成周長為十五到二十尺的小水塘——被前面提到的玄武巖淤泥堆積成漏斗形狀,盡管它們看上去像是具有很結實的底部,但是如果拿一根竿子捅下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1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