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蜜蜂的生活(簡體書)
滿額折

蜜蜂的生活(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3 元
定價
:NT$ 138 元
優惠價
87120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蜜蜂是一種過著群居生活的社會性昆蟲,其群體是一個等級分明、機制嚴謹、分工明確、紀律嚴明的王國。在這個王國裡,每個個體極其自然地遵守著各自的職責,無怨無悔無私地為整個集體奉獻自己的一生。蜜蜂王國的倫理道德、價值秩序很值得人類借鑒、學習。191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梅特林克憑藉數十年如一日對蜜蜂的觀察,以極富想像力、哲理性、神秘感的詩化語言,描述了他的所見所聞所感。《蜜蜂的生活》處處洋溢著對蜜蜂生活的讚美,字裡行間啟示著人們對有關生死、倫理道德、價值觀念等社會問題進行理性的思索。
《世界科普巨匠經典譯叢·第四輯:蜜蜂的生活》是一部關於人類理智的哲學反省之作。

作者簡介

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時劇作家、散文家、詩人,19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有“比利時的莎士比亞”?美譽。他的作品巧妙地將科學與神秘融為一體,使作品充滿了詩情畫意,極富哲理和想象,讓讀者天馬行空般在廣闊的世界里遨游,盡情欣賞自然之美、文字之美。主要作品有《阿格拉凡和賽莉塞特》《盲人》《青鳥》《花的智慧》《蜜蜂的生活》《卑微者的財富》等。

名人/編輯推薦

1 19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比利時的莎士比亞的經典之作
2 一個狂熱的養蜂人,一部蜜蜂的贊美詩,一部關于人類理智的哲學反省之作

目次

第一章 蜂房入門
第二章 群蜂遷移
第三章 帝國的基礎
第四章 蜜蜂的日常活動
第五章 新蜂王
第六章 殺滅雄蜂
第七章 族群進化

書摘/試閱

第一章 蜂房入門
1
這并不是一本有關如何養蜂的專業論文,也沒有介紹太多實際養蜂的經驗, 因為有關此類的專業性優秀作品,許多國家都有很多,再去寫一本類似的書也只是浪費時間和精力而毫無意義的。比如一些法國的作家有很多這樣的作品, 例如達東、喬治?德?拉揚、邦尼埃、克雷蒙、韋貝爾和克林神父等等。還有些英語國家的作者,像郎斯特諾思、貝凡、庫克、科文、魯特、切爾西等,也都寫過此類作品。而德其爾松、范?貝爾思波赫、波爾曼、福格爾等,都是些使用德語撰寫這類文章的作家。
這也不是一本介紹各種蜂種的書,更不是總結我的新觀察和實驗結果的文章集錦。這里沒有養蜂的生僻知識,因為熟悉蜜蜂的人不知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我不想把二十年來對養殖蜜蜂的經驗,所做的筆記和實驗報告,用來完成所謂專業的作品,畢竟這類書籍只有極為專業的人才會看,在這本書里,我盡可能不贅述專業知識。因此在這里,我只希望對一些不太了解蜜蜂的人,講述我喜歡的蜜蜂,介紹我最熱愛的昆蟲。我不會偽造事實,也不會如羅穆爾般用自己通過觀察和實驗得來的事實,去批判或指正他的前輩只是憑借臆想的奇跡以遮蓋事實的真相。很久以來,除去探尋真理,沒有任何事物和人能提起我的興趣和令我興奮,在我看來,只有尋求真理才是最有意義的。所以,若不是我親眼證實的,或是教學書籍已有定論的,在這里我不會多說一句,我不想在此誤導每一位讀者。我可以保證,這里講述的事實都和專業書籍一樣嚴謹,但你會發現這里的語言輕松簡潔,毫無晦澀之言,你讀到的都是更為合理、更為順暢的章節,并能從中獲得更加成熟更加自由的愉悅感受。
也許讀罷此書,你依然不會管理蜂箱,但至少你可以理解住在里面的“居民”的那些日常行為,無論它們多么令人驚詫萬分,也都是可以被正確理解的, 而且讀者也能從中有所領悟。 這些知識,無需人們提前去了解一些有關蜜蜂的基礎知識為代價。我會悄然地擯棄那些在許多國家或作品中仍將蜂房視為傳奇的傳統俗套。若是到達未知的層面,我定會停滯下來,仔細說明不同意見和觀點,任何的疑問和假說都盡可能在書中得以澄清。讀者會發現,對于蜜蜂,除去生活中可見的事實,我們知之甚少。事實上,我們會體會到越是接近蜜蜂的真實生活,越是能感受到我們對它們的不了解。當然,還有一種更不被我們熟悉的無知,甚至是根本沒有意識的無知,那就是,人類從根本上有一種對現有一切感到滿足而導致的無知。是不是還有與我出發點類似的有關蜜蜂的書呢?我自認已經接觸了所有有關蜜蜂的書籍,發現只有兩本書的部分寫法與我的書類似:一本是米歇萊《昆蟲記》的最后一章,一本是路德維希?布赫納的隨筆《動物的思維》。前者的觀點只是游走在邊緣,而后者雖是相對完備,但是文中多處都是錯誤觀點或者說很多都是道聽途說的內容。我甚至覺得他根本沒有離開過寫字桌,根本沒有用心思在他的女主角身上,那些嗡嗡的聲響和秩序井然的蜂房,只是存在于他的想象中。而若想得到真相,我們首先要親近那些真實存在的蜂房,之后才能探聽它們的秘密,感知勤勞的靈魂,它們的氣氛和芳香。而在我看來,《動物的思維》這部作品存在著很多學術作品的通病,只是依靠先人的結論,堆積了許多有違事實的趣聞和傳說,從中我們看不到真實的蜜蜂,也聞不到蜂蜜的芳香。當然在這本書中,讀者絕不會有相同的感受,因為我的出發點和目的并不在于此, 甚至截然相反。
2
讓我們看看那些關于蜜蜂的著作,書目多得令人頭痛。可是,這些書籍, 你越想快點看完你就越想早點丟棄它們,而去尋找真正的起點。很早之前,人們就注意了這些每天辛勤勞作可愛的小昆蟲,生活在秩序森嚴的復雜社會中。除去阿里斯托馬庫斯以外,還有很多智慧的人都注意甚至研究過蜜蜂,比如亞里士多德、卡圖、瓦羅、普林尼、克魯梅拉、帕拉第烏斯等。據西塞羅的說法, 阿里斯托馬庫斯為研究蜜蜂花了58 年,而菲利斯庫斯呢,他的著作已經失傳。更令人遺憾的是,他們所記述的都是有關蜜蜂的傳奇,讀者從中得到有用知識甚少。就算是維吉爾,我們也只是在他的《田園詩》第四卷里勉強可以看到一些。
其實真正稱得上科學研究蜜蜂的歷史直到17 世紀才出現,它是由偉大的荷蘭專家斯瓦默開啟的,他證實了蜜蜂很多不為人所知的細節。
早在他之前,法國佛蘭德斯的著名學者克魯迪亞斯就發現了蜂王具有兩性特點、單獨產子的等細節,但是他并沒有找到充足的依據以證明他的發現。斯瓦默發明了顯微鏡,這是奠定科學研究的偉大發明。他又為了防止腐爛,設計發明了注射方法。他第一次成功地解剖了蜂王,發現了卵巢,由此糾正了一直認為蜂王是雄蜂的錯誤觀點。由此他確定了蜜蜂社會屬于母系氏族社會,為人類觀察蜜蜂確定了準確和清晰的角度。他還為養蜂繪制和制作了極為美妙的木刻,常常會出現在各種書籍中,作為養蜂示意圖。他生活在阿姆斯特丹最動蕩的年代,在沒有寧靜的鄉村生活,43 歲時由于過度勞累而離開了這個讓他遺憾的世界。他的寫作手法極為傳統,字里行間都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害怕背離上帝的恐懼,一切都是造物主的恩賜和創造。同時也正是因為他強烈的信念,全書的文字才能簡潔、樸實而極具沖擊力。《自然圣經》是他最偉大的作品,收錄了他那些極具價值的觀察,全書用荷蘭語創作,百年之后,醫生波爾又把它翻譯成拉丁語。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繼承同樣研究方式的作家羅穆爾,他在沙倫頓的花園里養殖了蜜蜂,進行各種新奇大膽的試驗,并在《昆蟲史撰稿筆記》中用了整個章節來紀錄他所有的研究成果。直至今日,我們每每讀起都會受益匪淺。他的文章獨具自己的風格,整個章節清晰、簡潔、直觀的記述給人以真實感。他糾正了一些前人的錯誤,但也出現了一些新的錯誤。對于蜂王的治理和蜜蜂社會的形成,他的理解是片面而不全面的,就是說,他發掘了新的真理,并且為更新的真理奠定了基礎和指出了方向。關于蜂房的構成,他的闡述無人可及,他對蜜蜂如此驚人的創造力不吝嗇贊美之詞。他是玻璃蜂房的提出者,經后人不斷地完善,才能為我們觀察這種可愛而兇狠的昆蟲的世界提供便利, 比如蜜蜂在艷陽下勞作,在黑暗中休息等等知識。
其實我們更應該講講查爾斯?博奈特和希拉齊,他們的研究和試驗,揭開了蜂王產卵的謎團。這里我們簡單帶過,直接介紹現代科學家、養蜂大家—— 佛朗索瓦?胡貝爾。1750 年出生在日內瓦的胡貝爾,少年時期失明。他被羅穆爾的試驗所吸引, 并決心證明它的真相,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從此沉迷于此,他在忠誠而樸實的仆人佛朗索爾?博恩斯的協助下,一生都在進行蜜蜂研究。他一生歷經磨難但卻很成功,足以作為一門勵志課程的典型案例被載入史冊。這是人類耐心和堅韌的證明,一個失去光明的人,用他的精神指揮一個誠實人的雙手雙眼去證明心中的信念,這是多么感人和令人振奮的事跡。他從沒有見過蜂巢,相比我們, 在自然神秘的面紗上又多了一層遮蔽,可是他卻能透徹地揭示出這諸多秘密匯集成的蜂巢,好像在提醒我們,無論人生處于何種窘迫境地,都不能作為停止追求真理和真相的理由與借口。對于我,也許講講養蜂科學中不歸功于胡貝爾的內容,比起他的奉獻,要更加容易。《蜜蜂新觀察》第一卷是1789 年完成, 它得益于查爾斯?博奈特的幫助。而20 年后第二卷才問世。這本書特點鮮明, 廣受追捧,內容豐富準確,捧著它就好比擁有一個用之不竭的寶典。其中也許小有紕漏,及其少數的不完全記錄,但是就算后人擁有了顯微技術和一些先進的養殖技術、蜂王的管理技術,都只能進一步證明他的記錄觀察準確無誤。他毫無錯誤的實踐經驗,為我們的進一步觀察奠定了牢固的基礎,他的精神是無與倫比的,他的貢獻是具有深遠意義的。
3
繼胡貝爾之后,很久一段時間都沒有新的發現,直到德國牧師德齊爾松的重要發現。這一發現就是蜂王的處女式分娩,稱為孤雌生殖。他隨后發明了一個可活動蜂巢的蜂房,成為養蜂人的福音,他們不再需要為了得到蜂蜜而毀掉蜂房,冒著一年心血白費的風險,破壞一個有秩序的群體。當然這個設計還存在缺陷,朗思特洛斯進行了精妙的改進,成為一個可移動式框架,在美國被廣泛使用并取得成功。之后又經多次多人改進,例如魯特、奎恩比、切爾西、科萬、希東等等著名的人士。其中梅赫林提出如果用蠟做人工蜂巢,就會解放那些制造蠟和建蜂巢的辛勤蜜蜂,這個工序浪費了太多的蜂蜜和蜜蜂最為寶貴的精力充沛的階段。蜜蜂似乎很喜歡這樣的安排,而且很快都互相適應了。之后, 得魯奇卡少校根據離心力原理設計并制造出了采蜜器,避免了取蜂蜜時對蜂巢的破壞。綜上所述,短短幾年,蜜蜂養殖技術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蜂蜜的產量遠遠超過之前,世界各地都涌現出大型的養蜂基地,最多時的產量可以達到以前的三倍。這一變革停止了對這個勤勞族群的毀滅性破壞,還有由此產生的對弱者的艱難抉擇。就這樣,在蜜蜂不知不覺中,人類終于可以主宰它們的命運,成為這個神秘王國的真正主人。甚至不需要發號施令,也不用冒著被蟄的風險去駕馭蜜蜂,就可以讓它們按我們的意愿安排去工作。我們在暗中操縱這一切,絲毫不需要這個神秘王國子民的加冕,就改變了它們的宿命。再不會有不公平的紛爭,一切財富都可以平均分配,曾經矛盾的族群都成為了團結的工友。蜂王幾乎就是權力的傀儡,人類可以隨時改變它的繁衍能力,按需要進行調節,甚至換上更為令人滿意的新王者。人類狡猾地騙取了這個神秘民族的信任,這是通過精心設計的,如果它們有丁點兒不信任,就會勃然大怒,功虧一簣。在恰當的時候,人類會去改革它們已訂立的秘密的社會秩序,當然也是暗中行事,雖然盜取了它們大量的勞動成果,可是沒有使它們耗盡財富,也不曾有絲毫傷害而致使這個神秘王國的子民心灰意冷。人們會根據周邊繁花盛開的程度,測算出蜂蜜產量,再調節自己需要的儲備以及蜜蜂王國的倉庫留存。蜜蜂的求愛機會已經被人類控制減少,主要就是為了防止太多的蜜蜂停留和等待王國公主的出生。總之,蜜蜂的一切生活已經不由自己決定,人類可以隨意處置它們,當然也是要遵循自然法則和道德。拋開已經成為蜜蜂主宰的人類欲望不談,這個王國的子民數量太過龐大,很難單獨地觀察單獨的一個,很難清晰理解。它們的眼睛可以比人類視野更加開闊,它們目標明確,就是勤勞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從不偷懶耍滑,不知疲憊。
30
就像很多人對蜜蜂的偏見,布封也有他獨特而逗趣的偏見,他曾經這樣說: “在一個單一的層面來看,我們不得不承認,比起狗、猴子等其他很多動物, 蜜蜂的天賦差得遠呢,它們不會依賴人類,也從不順從,沒有感情可談。也就是它們的本質與人類差得很遠。種種跡象,讓我們下了結論:它們的所有品質和特性無非就是群聚的習性,這樣的習性根本不是什么智慧的表現,因為沒有什么道德規律在其中調解著,它們只是讓自己和集體聚到一起,但是并不是真正的團結和一致。所以,這不過是大自然安排的和諧聚會,是物理化的,不是智慧,更沒有什么早有的目的。母蜂每次都會在同一個地方產下很多的幼蜂, 而假定這些幼蟲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愚蠢得多,它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在被設定好的環境成長,它們也會互相問詢,由于大家的狀況都幾乎一樣,必須互相幫助才能不會傷害彼此,也就是不得不互助。表面上看,它們是出于同一個目的, 很和諧地成長。這就導致了觀察它們的人類會覺得,那是智慧和知識的體現。好像所有的動作都是有著智慧和原因的,每一步的行動都是存在著意義的。就是這樣的表現,在階級社會生長的人類就會開始宣布它們是天才,以及不可相信,覺得它們是聰明而理智的昆蟲。那么事實卻不是想象的復雜,成萬的幼蜂同時誕生,也會同時成長,成長為蜜蜂的經歷當然相同,即使有其他的情感, 它們也不得不有同樣的習性,因為生長在一個環境里就必須要協作,建造城堡, 出去勞作,飛回巢中,等等。就這樣形成了建筑、規矩、遠見、對于家園的忠誠, 幾乎是出現了一個共和國。其實這一切的美好贊美,都只是來自觀察它們的人類總結臆想而出的。”
上邊的一段評論,明顯是與我們相左的觀點。偶爾看到,覺得他的論述也是自然的,其實也是因為它根本沒有仔細地解釋清楚這簡簡單單的現象。我無意去辯論,分出對錯,可是反問一句,難道蜜蜂根據自己的意愿生存,不去傷害和破壞同伴,這樣的生存狀況不能說明是一種文明的智慧嗎?這些成千上萬的小小生命,為了同類的生存,要和諧地合作,當我們被吸引去觀察研究它們的方法,而真正的方式難道不是令人敬佩與感到詫異的嗎?進一步說,難道我們的歷史不也存在這樣的智慧嗎?那么上邊的一段觀點,難道不是也都可以在人類生活中找到影子?再次強調:假使蜜蜂的一切表現都是由我們賦予的贊美, 并非真的具備,那么我們難道不應該主動地開始改變觀點和調整立場嗎?如果說贊美蜜蜂是不應該的,那么贊美大自然也是不應該的嗎?這個時刻終將到來, 其中也包括對人類本身的稱贊。
不管事實到底會是如何,我們都不能輕易放棄自己的推測,無論如何它都能使我們把自己親眼見到的事情,按照一定的聯系合理地連接起來。無論蜜蜂多么地崇拜和依戀它們的蜂王,都不能超過它們對自己種族的崇敬之情。它們是沒有同情心的生物,不管一天多么辛勞地在外勞作,回到王國后,只要是不能繼續自己應該的工作,那么都是沒有資格呆在家中的,離開是唯一的結果。當然,它們對自己母親的依戀不是完全消失的,它們可以找到萬里挑一的它。即使它已經老去,病重,門口的哨兵也不會讓其他的蜂王進入,哪怕那是強壯的領袖。這也是它們社會制度的一項基礎規定,從來不會輕易改變。
31
當蜂王喪失了它的生育能力時,大多公主就會粉墨登場了,代替它的位置。那么這時候的蜂王要怎么樣呢?雖然我們不能給出解釋,但是,一旦這樣的事情發生,養蜂人就會看到在王國的正中央的蜂巢站著健壯的蜂王,而在陰暗閉塞的小角落里窩著一只年老病弱的老蜜蜂,那就昔日的蜂王,諾曼底人會叫它“舊日情人”。這個時候,必須要提高警惕,保護它不受昔日敵人或勁敵的毒害。蜂王之間的仇恨是刻骨的,它們的手段也是殘忍的,如果一個王國出現兩個國王, 它們就會展翅撲向對方。其實我更愿意相信,這是它們為年老的君王安排的晚年生活,對于陰暗處的它進行了最為貼心的照顧,希望它可以安寧地結束生命。這就是另一個使得我們一直不解的蜜蜂王國中的一個秘密,并且再一次地證明: 蜜蜂的特性和本質是寬大而不狹隘的,也不是完全墨守陳規,不可以改進的,當然它們的所有動作都不是我們曾經心目中設想得那么簡單。
32
在蜜蜂的世界里,自然法則是不能違抗和動搖的,而我們卻一次又一次地篡改了,把它們放在一個不能控制的位置上,它們的立場是尷尬而不能自拔的,就好像我們的世界里突然沒有了地心引力、時間和空間,沒有了光和熱。我們想盡辦法,不管是強迫還是哄騙,在蜂巢中又放進了第二只蜂王,那會是怎樣的情景呢?事情將會這樣進行:如果是常規的時候,由于有門口的哨兵的看守, 這樣的情況根本不會發生。那么這樣的做法是不是會打亂它們的秩序呢?它們依然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融合兩個鐵打不動的原則。第一個原則就是至高無上獨一無二的母權制度,即使蜂王再無生育能力,一國兩主也是很少存在的。第二條原則讓人覺得不能理解,發現的人都會聯想到猶太教中的規避原則,在任何蜂王面前,這個原則是不可以被挑戰的。蜜蜂們會用自己的毒針刺向入侵者直至它死亡,這是件簡單的事情,它的尸體也不會留在那里,必須清除出去。這些隨時待命,處于戰備狀態的毒刺,從來不會對著自己的蜂王。同樣的,蜂王的毒刺也不會對著它的子民,甚至任何一個人,一只動物或者其他生物。蜂王從不顯露它王室的武器,猶如半月彎刀,而普通的蜜蜂只是直刺,只有到了千鈞一發的時刻才會使用武器。也就是說,它只有面對一個蜂王的時候才會亮劍。
蜜蜂的王國中,沒有一個有膽量去弒君,這是極大的罪名,沒有子民可以承擔的。就是這樣的原因,所以為了整個王國的安定團結和已有的良好秩序, 要求一個老邁的國王去死,它們一定會用心地偽裝一切,使整個場面都看起來像是順其自然,在一番精心的安排之下,蜂王的死根本不會引起注意和懷疑。
讓我們用養蜂人的話進一步解釋一下,那就是它們會為這位入侵的王者舉行一個隆重的歡迎儀式,例如一個舞會,然后將它團團包圍,相互牽連著將它擠在中間,絲毫沒有縫隙。這個王者就好像置身于一個活動的牢籠中,完全不可能動彈,就這樣被禮貌地囚禁著,長達24 小時,直至它窒息,或者被餓死。
可是如果在舞會上,蜂王駕臨的時候,它會馬上識別出敵人的氣味,然后那些子民會自覺地為它們的國王讓開一條路,一場蜂王之間的格斗將要上演, 四周充滿了火藥味。這個戰場是勇士的戰斗,公平無私,不會有觀眾參戰。因為它們的規矩早就已經訂立,刺中王者的劍,只能來自另外一位母親。一切都是公平的安排,因為只有腰窩中懷有上萬生命的偉大母體,才擁有一劍刺死另外與它相同身份的人的權利。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決斗雙方實力接近,導致整個斗爭時間過久,它們的武器都不能一擊即中對方要害,而且其中一位明顯想要逃跑,這個時候,那個活動的監獄重新將想要逃跑的那位圍繞住,雖然是暫時的,但也要其恢復斗志時才能再次打開。這里我們要補充一些實驗依據,很多實驗都表明,獲勝方以當前的蜂王居多,幾乎每場都是。也許因為這里是自己的地盤,屬于主場作戰, 周遭的一切都是自己的財富和子民,在心理和勇氣上就勝于對方一籌。還有一個原因,也可能是因為在公平斗爭之前,入侵者已經被蜜蜂們囚禁,多少會受到一些傷害和恐嚇,而本國的國王很少會有過這樣的遭遇,這就使陌生的入侵者在開始就已經體力透支,虛弱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2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