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溫故(二十八)(簡體書)
滿額折

溫故(二十八)(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 元
定價
:NT$ 174 元
優惠價
87151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2014年推出的第一輯《溫故》,“影像”專欄刊出了沈繼光先生自1980年代以來拍攝老北京、老物件的代表作近四十幅,并附文寫在“殘片圖本”之后,講述了作者多年拍攝的心路歷程和《鄉愁北京》、《物語三千》的成書過程。本輯“特稿”專欄,沈志華《無奈的選擇:中蘇同盟建立的曲折過程》依據中國和蘇聯雙方的檔案文獻講述了自1943年共產國際解散,到1950年《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這中間六七年之間中共和蘇共關系的發展變化和中蘇同盟建立的曲折過程。“記憶”專欄,《童年瑣憶》是七旬老人卜毅留下的回憶錄中的一部分,講述了民國時自己的童年回憶,生活在北京五世同堂的太祖家、南城富商外祖母家的經歷;王凡《我曾經“室友”:在“五七學校”與童小鵬伯伯相處的日子》回憶了曾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周恩來總理辦公室主任的童小鵬“文革”期間在“五七學校”時的許多故事。“人物”專欄,張功臣《鄒魯與女同盟會員的戀愛》以史料為基礎,梳理了國民黨元老鄒魯與其兩位同盟會出身的妻子許劍魂、梁定慧,還有早年追求對象黃扶庸、晚年伴侶趙淑嘉之間的往事;金圣華《歷史長河的彼端》結合父親的口述和相關史料,詳細回顧了抗戰期間在上海民華電影公司的創辦及其創業巨獻《孔夫子》拍攝過程中的種種細節;《從“無所不談”看晚年的林語堂》以林語堂自1965年2月起發表在專欄“無所不談”上的百余篇文章為主要材料,分析了晚年林語堂的政治態度、語言文字方面幽默風格的形成、對白話與文言之爭所持的見解、關于《紅樓夢》的論戰等問題。“往事”專欄,徐義亨《戰時一所流亡大學的興衰》記錄了一所始于抗日戰爭、末于解放戰爭,十年間三易校名、播遷五地的“流亡大學”――蘇州學院的興衰過程;周冀生《我的大學:北京大學一個右派學生的二十二年》分“上篇:勞動教養在徽州”和“下篇:回鄉生產的歲月”詳盡回憶了自1957年被劃為右派分子、被責令離校、強制勞動教養到1979年獲得平反,此間二十二年的坎坷經歷。“文本”專欄刊出了1958年時任教于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的吳奔星教授被劃為右派后的日記(1958.1―1958.8),從中可見那個時代知識分子身處特殊環境時的復雜心境。

名人/編輯推薦

★ 《溫故》 公民記憶——周冀生回憶“我的大學:北京大學一個右派學生的二十二年”+七旬老人卜毅撰文記錄民國時期自己的“童年瑣憶”+ 金宏達講述“文革”期間“學生連記”+ 徐義亨記錄了戰時一所流亡大學蘇州學院的十年興衰史
★ 《溫故》 珍貴文本——著名歷史學家沈志華教授主題講演“中蘇同盟建立的曲折過程” + 學者吳奔星被劃為右派后的日記(1958.1—1958.8) 
★ 《溫故》 故人故事——王凡回憶在五七學校時曾經的“室友”董小鵬 + 鄒魯與女同盟會員的戀愛 + 金圣華教授“歷史長河的彼端”一文追溯抗戰期間父親金信民拍攝《孔夫子》的詳細過程 + 從“無所不談”看晚年的林語堂
★ 《溫故》 中國影像——精選沈繼光《鄉愁北京》和《物語三千》中的三十余張圖片,講述作者三十余年來拍攝老北京、老物件的所思所得,寫在“殘片圖本”之后

目次

[特稿]專欄
■ 沈志華《無奈的選擇:中蘇同盟建立的曲折過程》
……我研究中蘇關系有十七八年,有一個總結,主要就是講中蘇同盟的建立:事實上,本來毛澤東和斯大林都沒有選擇對方,是隨著1945年戰后世界格局的變化,中國國內國共兩黨的關系、國際上美蘇的關系相互影響、不斷變化,經歷了一個復雜的過程,中共和蘇共才走上了聯盟的道路。
[記憶]專欄
■卜毅《童年瑣憶》
……我經歷了國民黨時代、日本統治時代、共產黨時代,三個時代大有不同,造成了我這一代人,嘗了甜、酸、苦、辣。自然會有各式各樣的故事……可是人生是那么不由自己,歷史是客觀的,它讓我走了一條不那么平坦的路。我七十多歲,體弱多病,記憶力差,只能想到多少說多少了,給你們留點給我的記憶。
■金宏達《學生連記》
按:“文革”期間,曾將已畢業分配或待處理的大學生送至部隊接受“再教育”,人數可能有數萬人。這一特殊時代的往事少有人述及,本文記述了作者當時的親身經歷,景象駁雜,頗有可觀……
■王凡《我曾經的“室友”:在“五七學校”與童小鵬伯伯相處的日子》
……我是1970年7月初到辦在江西進賢縣的中央辦公廳“五七學校”的,恰逢江南的“雙搶”農忙開始。當時我的父親還是“黑幫”,我母親的待遇也剛剛好轉沒多久……在“五 [特稿]專欄 ■ 沈志華《無奈的選擇:中蘇同盟建立的曲折過程》 ……我研究中蘇關系有十七八年,有一個總結,主要就是講中蘇同盟的建立:事實上,本來毛澤東和斯大林都沒有選擇對方,是隨著1945年戰后世界格局的變化,中國國內國共兩黨的關系、國際上美蘇的關系相互影響、不斷變化,經歷了一個復雜的過程,中共和蘇共才走上了聯盟的道路。 [記憶]專欄 ■卜毅《童年瑣憶》 ……我經歷了國民黨時代、日本統治時代、共產黨時代,三個時代大有不同,造成了我這一代人,嘗了甜、酸、苦、辣。自然會有各式各樣的故事……可是人生是那么不由自己,歷史是客觀的,它讓我走了一條不那么平坦的路。我七十多歲,體弱多病,記憶力差,只能想到多少說多少了,給你們留點給我的記憶。 ■金宏達《學生連記》 按:“文革”期間,曾將已畢業分配或待處理的大學生送至部隊接受“再教育”,人數可能有數萬人。這一特殊時代的往事少有人述及,本文記述了作者當時的親身經歷,景象駁雜,頗有可觀…… ■王凡《我曾經的“室友”:在“五七學校”與童小鵬伯伯相處的日子》 ……我是1970年7月初到辦在江西進賢縣的中央辦公廳“五七學校”的,恰逢江南的“雙搶”農忙開始。當時我的父親還是“黑幫”,我母親的待遇也剛剛好轉沒多久……在“五七學校”時童小鵬伯伯是班里年紀最大的,個子是男同志里最矮的。顯然,人的精神狀態從來都不是按個頭來衡量的。他說起話來聲音很大,笑起來更是那種爽朗的哈哈大笑。人再多,他的存在也不會被淹沒。 [影像] 專欄 ■沈繼光《寫在“殘片圖本”之后》 而書稿只是一個逗號,并沒有真正完成一篇大章。也許不意間的選題能有不盡的挖掘,不盡的彌散和延伸……我們所做的只是一點點,古人先人已都做好、遺留下來,我們只是在借助鏡頭撿拾了一點點殘片。 [人物]專欄 ■張功臣《鄒魯與女同盟會員的戀愛》 ……真相究竟如何呢?歷史有如一個塞滿了舊物什的匣子,打開它,每樣東西固然還在,但因了時光的磨蝕,或銹跡斑斑,或七零八落,后人已無從想見它原來的樣子了。鄒魯與其兩位同盟會出身的妻子許劍魂、梁定慧的往事,與早年追求對象之黃扶庸、白頭到老之趙淑嘉的情緣,就是如此。 ■金圣華《歷史長河的彼端》 ……父親與他的團隊,曾經辛勞過,掙扎過,奮斗過,努力過!七十三年前攝制的《孔夫子》,經歷超逾半個世紀的跌宕坎坷,七十三年后終于回到了它的誕生地——上海! ■蔡登山《從“無所不談”看晚年的林語堂》 林語堂的“無所不談”專欄自1965年2月11日刊出起,歷時有三年之久,前后有百余篇的文章,是林語堂以中文寫作的另一高峰。 [往事] 專欄 ■徐義亨《戰時一所流亡大學的興衰》 在烽火連天的戰爭歲月,曾經有一所鮮為人知的大學,她始于抗日戰爭,末于解放戰爭,十年三易校名,播遷五地,備歷艱辛,猶如一位顛沛流離中成長的處子,在艱難中把一批批學子培養成才,而自己卻消逝無蹤。她的簡短歷史是戰時中國高校人文的一個縮影。 ■周冀生《我的大學:北京大學一個右派學生的二十二年》 二十二年勞動改造,年年希望成失望,只感到苦海無邊。1979年得到改正錯劃,恢復工作,四十九歲成了家。1989年元月25日學校寄來補發的北京大學畢業證書1165號。我已到風燭殘年,寫出自己的經歷,作為歷史的見證,可警醒后來人。 [文本] 專欄 ■吳奔星《被劃為右派后的日記(1958.1—1958.8)》 在1958年的日記里,既可以看到父親被劃為右派后的懊悔及他所認為得到從輕處理后的慶幸,也能夠看到他期望真心改造、重返人民行列的天真及遭受另眼相待后的憤懣。

書摘/試閱

"無奈的選擇:中蘇同盟建立的曲折過程
沈志華
編者按:本文根據著名歷史學家沈志華教授做客季我努沙龍第六期 “亞洲冷戰的起源:中蘇同盟的建立及其后果”的主題演講整理而成。季我努學社是以“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為宗旨,專門研究近代中國、尤其是抗戰史的民間學術團體。《溫故》特刊登講座內容,以饗讀者。(季我努大家講壇欄目主持范國平按)
我最近剛寫了一本書,《無奈的選擇:冷戰與中蘇同盟的命運(1945—1959)》,今天講的這個題目,主要就是這本書前兩章的內容。為什么叫“無奈的選擇”,其實我也想了很久。我研究中蘇關系有十七八年,關于中蘇同盟的起源,有一個總結,主要就是講中蘇同盟的建立:事實上,本來毛澤東和斯大林都沒有選擇對方,是隨著1945年戰后世界格局的變化,中國國內國共兩黨的關系、國際上美蘇的關系相互影響、不斷變化,經歷了一個復雜的過程,中共和蘇共才走上了聯盟的道路。此后,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歷史過程。
我研究這些歷史事件或者一些歷史人物的思想,主要依據的是中國和蘇聯雙方的檔案文獻。在歷史研究過程中,如果沒有檔案文獻,一般來說這個題目是不能做的,因為歷史就存在于檔案文獻之中。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可以利用的史料,比如當事人的口述歷史也可以做,還有一些當時的新聞或者照片、電影等等,也都是可以利用的,但最主要的還是檔案。比如,現在朝鮮那么緊張,天天電視上演,報紙上登,但是誰說得清楚呢,沒有一個人說得清楚,就是猜唄,可能猜對了,也可能猜錯了。這就不是歷史研究,歷史研究就是檔案到了解密期,一般是二十五年到三十年,檔案可以解密了,然后你才能把這個事情背后的運作過程復原出來,怎么設計的、怎么討論的,這就叫歷史研究。所以我今天講的中蘇同盟建立的過程,是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來描述這段發生在六七十年前的事情。這里也有一部分是推測,這點我想大家或許也能理解,涉及動機的時候,檔案文獻其實也解決不了問題,有的可以,比如美國的決策、西方的決策,因為它們的決策程序規定了必須記錄在案,包括誰提了什么意見,為什么這樣提。比如美國為什么要參與朝鮮戰爭,中情局、國防部、國務院,都有自己的意見,然后表述出來,再經過國家安全委員會辯論,最后總統拍板,這個過程非常清楚,所以美國參與朝鮮戰爭的動機很清楚。但是蘇聯、中國的參戰動機就不清楚了。第一,很可能就沒有記錄。據我所知,有幾次重要的政治局會議根本不記錄,當時為了保密,一個字沒有。有的有記錄,但現在不讓你看,沒解密呢,所以有些涉及這方面的問題就只能推測決策的動機。當然,這個推測本身沒有對與不對,只是合不合理。
以上是我想事先解釋一下在講述歷史事件和歷史過程當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也便于大家聽的時候就可以知道哪些是檔案當中所記,我只不過把它總結、抽象出來了;也有一些是我根據這些史實做的推斷,比如斯大林為什么發動朝鮮戰爭,毛澤東為什么一定要參與朝鮮戰爭,這些都是推測,每個人可能有自己不同的推測,那就需要檢驗一下它是不是合理。所謂合理,第一就是要合乎邏輯,合乎整個歷史發展的邏輯;第二要合乎我們已知的史實,如果有任何出入,就說明你這個推斷可能是有問題的、不太合理的。
最初斯大林并不想跟中國共產黨保持緊密關系
從1943年共產國際解散以后,從組織關系上講,中國共產黨就已經脫離了共產國際、跟共產國際沒有關系了,到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中間大概有六七年的時間,但是這六七年中蘇同盟建立的過程,非常曲折。首先一點就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快結束的時候,并不想跟中國共產黨建立比較緊密的關系,甚至認為中國共產黨不是真正的共產黨,就是一幫農民,是民族主義分子,這是斯大林當時基本的概念,他認為中國共產黨走的道路跟蘇聯的道路完全不一樣。那么為什么到了1943年斯大林突然解散了共產國際?這是和蘇聯戰后斯大林要搞的外交政策有關系的,因為到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后,歐洲戰場的局勢開始發生一個根本性的轉折—這個時候蘇聯和西方都開始考慮戰后國際格局的安排問題。蘇聯斯大林主要考慮的就是戰后要和西方、特別是美國合作。跟美國合作就有一個前提:蘇聯就不能搞世界革命了,因為世界革命就是要挖帝國主義的老根,就是要埋葬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那怎么跟人家合作?所以斯大林突然下令,就是在1943年5月解散了第三國際,我們也叫共產國際。共產國際解散的時候,連季米特洛夫都非常吃驚,斯大林事先沒有跟他講,也沒有開會商量。為什么這么急,主要是因為當時丘吉爾要去華盛頓,跟美國商量開辟第二戰場的問題,這也涉及共產黨國家、蘇聯是否值得信任的問題,因為丘吉爾有一個基本的想法就是如果在戰爭當中過早地幫助蘇聯,讓它把實力保存下來,戰爭一結束,它就會來對付我們,對付西方國家,所以最好是讓蘇聯和德國在戰爭當中都消耗掉。因此,就在丘吉爾馬上要去華盛頓的時候,斯大林突然宣布解散共產國際。
在1943年11月,美國要求蘇聯參與太平洋戰爭,就是二戰中美國跟日本之間的戰役,在歷史上叫太平洋戰爭。這場戰爭就涉及在中國東北的一百萬日本關東軍。當時美國人希望蘇聯人出面解決掉這批日本人,因為美國人估計,如果他們跟日本人打,大概要犧牲一百萬人,這個代價太大了,所以希望蘇聯能出面。于是斯大林就提出來,我們打日本沒問題,但是我們能得到什么呢?羅斯福說你可以提條件,不過當時斯大林沒提,說現在還早。一直到了1944年下半年,蘇聯才逐步地把他們的想法告訴美國人,最后在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上,搞了一個關于遠東的秘密協定,這個遠東的秘密協定就反映了蘇聯戰后在整個東亞地區的基本戰略要求和戰略利益。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