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邊緣‧藝術(第32輯)(簡體書)
滿額折

邊緣‧藝術(第32輯)(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6 元
定價
:NT$ 276 元
優惠價
87240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非主流黃土畫風畫家邢慶仁作品、評介及自述,呈現黃土地動人春色;
國畫家周逢俊口述“北漂”十八年心路歷程,剖白四十歲“高齡”進京甘苦悲欣
“國寶”裴艷玲直陳梨園弊陋
周實講述旅澳畫家莫湘怡藝術心跡
老畫家韓羽解說方成、蘇烈書簡
另有韓羽等老中青三代畫家精彩畫作及評析

作者簡介

主編許宏泉,字昉溪,別署和州、留云草堂主人。1963年生于安徽和縣,現居北京。涉及藝術史研究、藝術批評、文學寫作、繪畫等。主編《邊緣藝術》《神州國光》《藝觀》等刊物,著有《戴本孝》《黃賓虹》《尋找審美的眼睛》《留云集》《聽雪集》《鄉事十記》《燕山白話》《一棵樹栽在溪水旁》《醉眼優孟畫戲說戲》《邊緣語錄》《近三百年學人翰墨》等,出版《當代畫史許宏泉卷》《許宏泉花鳥畫集》《新安紀游》《閑花野草》《分綠》《清影如許》《一棵樹》等畫集。

名人/編輯推薦

老、中、青三代藝術家近作展示,配以名家精當點評,引領讀者享受藝術大餐,了解藝術界實時動態。
文人畫評,學人翰墨……發掘名家 “跨界”行為,重現詩、文、書、畫融合、藝術與生活融合的傳統人文格局。
倡導獨立的藝術精神,發表有見地的觀點,追求“出自我心”的真實與活力。
紙張考究,印制精美,注重書畫的呈現效果;文章可讀性強:落實“圖文并茂”之追求。

目次

邊緣·人物
邢慶仁:本質的黃土畫風 文 / 許宏泉
藝術的本性 文 / 邢慶仁
父親的黃昏 文 /邢慶仁
我的“北漂”十八 文 /周逢俊

邊緣·視點
裴艷玲說 文 / 金臺玉龍
文人畫中的“以小見大” 文 / 陳少卉
編輯·檔案
編輯檔案(卷二)
看圖·說話
只要廣告做得好 文·圖 / 邊小寶
北京西站、西安街頭所見

邊緣·人物 邢慶仁:本質的黃土畫風 文 / 許宏泉 藝術的本性 文 / 邢慶仁 父親的黃昏 文 /邢慶仁 我的“北漂”十八 文 /周逢俊 邊緣·視點 裴艷玲說 文 / 金臺玉龍 文人畫中的“以小見大” 文 / 陳少卉 編輯·檔案 編輯檔案(卷二) 看圖·說話 只要廣告做得好 文·圖 / 邊小寶 北京西站、西安街頭所見 邊緣·寫作 故人往事·莫湘怡先生 文 / 周實 書房畫室·去看楊絳 文 / 朱航滿 畫人隨筆·書簡一束(續六) 文 / 韓羽 老村隨筆·那種春天里的感覺 文·圖 / 老村 詩歌·孫慧峰、唐果詩選 學人·翰墨 春蘭 文 / 許宏泉 我們·關注 關注…… 文 / 許宏泉 說“線條”及其“質量” 文 / 于明詮 關于黃君 文 / 昉溪 畫畫隨筆 文 / 劉墨 豬八戒 文·圖 / 大樂 邊緣·影像 羅永進·異物 文 / 陳海燕

書摘/試閱

莫湘怡先生 文/ 周實
他是一個努力的人,每次他給我寫信,寫到最后,總是說:"我們各自努力吧!"我很喜歡這句話,因為我也愿意努力,無論什么情況下,只要還有一口氣,我都愿意努力的。雖然努了力,并不一定就成功,甚至還有可能慘敗。有時無為而治反倒更加舒服些。認識他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時候。那時,我在《湖南日報》,他也是。那時,他是多少歲?反正大我三四歲,或者四五歲,大概差不多,也就這個樣子了。(現在知道了,他大我五歲。)他是畫畫的,畫得很不錯,在當時的湖南省算得一個角色了。我很欣賞他。當然,他也欣賞我。互相欣賞吧。我問他有什么打算,我指的是他的今后。他對我說,他要出國,他一直在學習英語。每天,按時按點上班,除了完成任務,就是躲在圖書室里,品畫論,讀詩論。他將畫論比詩論,總是覺得前者淺,說是文與質的關系。慢慢地,他覺得,很多人的山水畫里少了一種什么東西。什么東西呢?要說卻又說不出來。現在他想清楚了,寫信告訴我:"古人云,君子之于書也,第求其理之是,而不求其說之伸。很多人搞反了。"還說他讀沈從文,有時想掉淚,"大自然多么美,人生多么苦,勞苦民眾總得活下去。我想這就是我的山水中的三部曲。你筆下的鐵伢子和烏龜……以及與他們融為一體的山山水水,好像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淡與厚,一種現代文明人所缺,所可望而不可即的東西。二十年來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近五年來我腦子里越來越清楚了,這淡而厚,也可以說是地性……我畫山水,用的是純羊毫,中鋒到底,而且畫完一幅,杯子里的水還是清清的。中鋒易厚,厚近仁,仁近生。我會沿這條路走下去,別人怎么說,與我無關。幾十年我最怕的,是被天下好漢笑話。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后人笑我,如果少一點嘲笑的味,我已大大知足了。"關于他的畫,他還有過一些文字,下面我再摘抄幾段:

我生長在中國南方山區,由于自身的生活經歷,我對中國南方的山山水水和生活其中的農民有著一定深度的了解,并有很深的感情。因而,我畫的都是自己所熟悉的、曾經勞作于斯的湖南東部和廣西東南山區,取景為平遠略帶高遠,宛如身臨其境。我有意避開中國山水畫傳統章法中的大開大合以及人觀假山般的構圖,因為我深刻體悟到,人在大自然面前其實是非常渺小的,我應該抱持一種謙恭、感激乃至敬畏的態度去接近自然,直接師法自然。清厚平和,是畫給人總的感覺,指畫品(人品),也指用特定的畫(技)法來達到這一效果的過程,包括筆墨運作、構圖用色等等。陶謝王孟的詩,都清新自然,厚與否,就很難說清楚了。孟夫子"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清而厚,"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既不清也不厚;沒有了"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陶公就只是一枯槁木頭(逯欽立先生語)。用意厚,我覺得是指仁厚的厚。大自然所以為大自然,它確實包容了一切,而且從不裝腔作勢。平和的筆墨在我看來,是對自然的尊敬和對生命的尊重。總之,你一個人清厚平和了,你的作品也會是清厚平和的。作品是測謊器,沒有人能瞞過識貨者。技法是極其末等的東西。畫畫不在學,只在悟。題材與畫幅尺寸無大小之謂。如果和大宇宙和諧,著眼于對人生的感悟,時時擺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則雖小亦大;反之,如果處處強調自我,和自然對立,自以為比自然聰明,那種滿是小動作小技巧的畫,不管你取多大的題材,畫多大的尺寸,也還是小
的,小在眼光、胸懷、氣度。"古之人,雖閭巷子女風謠之作,亦出于天真之自然,而今之人反是。唯恐夫詩之不深于學問也,則以道德性命、仁義禮智之說,排比而成詩。唯恐夫詩之不工于言語也,則以風云月露、草木禽魚之狀,補湊而成詩。以嘩世取寵,以矜己耀能。愈欲深而愈淺,愈欲工而愈拙。此其何故也?青霄之鳶非不高也,而志在腐鼠,雖欲為鳳鳴,得乎?"(見方回《張澤民詩集序》)其實看一幅山水,看作者想說什么,怎么說,也可以這么去衡量的。歷代山水畫論洋洋灑灑,各抒己見,有些說得實在太玄虛,其實山水畫的宗旨只有一條,那就是讓那些身心都疲乏而且覺得不安全的中國特定的"讀書人"、"君子"階層得到暫時的休息和解脫。沿著這條思路,便不難得出一個答案,那就是為什么山水畫要有"山林氣""、靜氣"和"書卷氣",而不應該有"市井氣"、"火氣"和 "俗氣"。"淡"和"厚"是自然的特質,從某種角度上說也是"仁人君子"區別于一般人的標志。"凡藥之登上品者,其味必不苦,人參、枸杞是也。凡詩之稱絕調者,其詞必不拗,國風、盛唐是也。"由是而推之,一幅好的山水畫也應該是一幅自然、清厚、恬淡的山水畫。那些邊遠農村的鄉下人就有著這種"淡"和"厚",這種中國歷代文人所追求的立身的最高境界,對于后者來說,叫作"返璞歸真"吧。難怪南懷瑾老前輩說,有兩種人最容易得道,絕頂聰明而又愿意學好的人和目不識丁的老實鄉下人。我的山水畫能朝著這"淡"和"厚"的方向努力,除了近二十年的苦苦摸索,決定性的一點,是我想成為"淡"和"厚"的人。

這也就是現在的他了。現在的這個他,與以前的那個他,又有什么區別呢?若從骨子縫里來看,簡直沒有什么區別,完全沒有一點區別。當然,同時,我也一樣。至于他在信中說的我"筆下的鐵伢子和烏龜"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那是我曾寫過的兩個"鄉下的朋友": ??
我下鄉時,年紀不大,剛剛十五。嚴格說起來,只能算是"知識少年"。也犁過田。也插過秧。也扮過禾。只是算不上正經勞力,插秧就搞妹子不贏。我下鄉的日子不長,只有半年多,后來就修鐵路去了。這段時間忘不了的,有兩個朋友。一個小名鐵伢子,一個外號叫烏龜。他兩個年紀差不多,大約大我兩三歲,卻都有了自己的老婆。鐵伢子老婆個子大,一擔谷挑起跑得飛快,鐵伢子都追不上。烏龜的老婆很溫柔,一天到晚不吭聲,只是看著烏龜笑。他兩個都愛跟我玩。一是比力氣,二是比玩水。他兩個打架都打我不贏。他兩個一起上,也會被我摔在地上。他兩個玩水也游我不過。我可以一口氣憋下去,從塘的這一邊鉆到塘的那一邊。他兩個都很佩服我,在我面前自慚形穢。但,他兩個都不曉得,我心里是如何滿懷妒忌看他們,甚至有點垂涎欲滴:他兩個都有一個老婆!有一次,我小心地試著問了問烏龜:"跟女人是如何睡覺的?"我心里真是好奇得很。他卻突然長大了,一臉嚴肅,對我說:"你討了老婆就知道了。"這時,他已忘記了,跟我玩水時,他光著屁股,像個細伢子。而我,倒有一條游泳褲。

不過,我最記得的,他曾反復對我說的,現在寫信仍然說的,還是他父親說的"石卵之敵"的那種關系。以卵擊石,卵就碎了,而石還是那個原樣。卵若真想保持自我,須知進退才好的。而我這個卵總是想擊石,總是有點不知進退。這是我與他的差別,也是他最擔心我的。他之所以擔心我,還怕我這卵在與石的對抗中,為使自己變得堅硬,最后自己也變成石。那時,我這卵也就不是卵,而被異化成了石,就像恐龍蛋雖然還是蛋,但卻是化石。我想我是不會的。正是因為我不會,所以,我和他的友情能夠一直保持至今。我想他也明白的。他當然是出國了,出國去了澳大利亞,去畫一幅五十米的澳洲華人歷史畫卷,而且一去二十多年。這畫當然早畫完了,人卻一直沒回故鄉(為什么?這中間當然有故事,我在這里就不說了)。故鄉的山,故鄉的水,卻是依舊在他筆下,立著,流著,水繞山環。他筆下的山山水水,山水之間的那種東西,已經到了何種境界,都不是我能夠說的。我能說的,能肯定的,只是故鄉的青山綠水仍然活在他的心中,好似蛋的那個蛋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4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