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7/10,三民書局週年慶暖身活動,簽到拿好禮!
雍正謀略學
滿額折

雍正謀略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30 元
優惠價
90207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特色】

雍正,即是清朝入主中原後的第三代皇帝,又是一個臨近近代門檻的封建皇帝。他的洞察力極強,從狩獵中深深領悟到野狼的核心內涵︰一是敏銳的洞察力,善於捕捉時機;二是不屈不撓的精神,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三是群體作戰,威猛無比;四是奉獻精神,為了集體犧牲個人利益。他將此四點總結出一套影響其一生所作所為的刁鑽狠辣狼性之道,並身體力行將狼性之道貫穿於爭位和統治的過程中,把大清推向了輝煌極至。

本書從狼性的角度,透過對雍正皇帝奪位、固權、懲貪、馭人和掌權等五個方面成敗得失的深入剖析,為讀者諸君提供了一副用野狼眼看世界的放大鏡,願您在事業奮鬥的道路上,能夠多一點狼性,少一點羊性。

目次

第一章 冷眼旁觀,坐收漁翁之利
「秋獮」之中悟狼性 
「四阿哥性量過人,深知大義。」 
抓住機會,打出致勝的「皇孫牌」 

第二章 進退有度,露與藏巧把握
向狼族學智慧的「天下第一閒人」 
潛龍在淵,巧布勝局 
「不逐是逐,逐是不逐。」 
揚長避短,借允祥之力巧收軍心

第三章 隱忍待機,先布局後出手
果斷出招,收兵權絕不手軟 
剪除羽翼,收拾強敵 
快意恩仇,樹立君威 

第四章 八面玲瓏,時時留下退路
麻痹對手,創造可乘之機 
設離間計,削弱對手實力 
後發制人,反敗為勝 
笑到最後的人,才是勝利者 

第五章 戒急用忍,不要感情用事
皇帝也需要擁有狼一般的耐性 
帝心難測,用人疑時也要用 
戒急用忍,巧穩悍將 
借助「麻醉劑」,讓臣下乖乖聽命 

第六章 心思已定,執行到底
狼族不相信眼淚 
以大丈夫的硬心腸,發狠做去! 
借題發揮,上綱上線 
小題大做,殺雞用牛刀 
祕密立儲,刻意栽培嗣主 

第七章 唯我獨尊,天生傲骨
改革旗務,不許他人染指皇權 
過河拆橋,隆科多囚禁暢春園 
輕曾重呂,在全國大興「洗腦術」 
棄車保帥,讓別人當替罪羊 

第八章 心狠手辣,以毒攻毒
當機立斷,非常之時敢行非常之舉 
先發制人,置對手於死地 
栽贓嫁禍,強加罪名,逼對手就範 
利用矛盾,巧妙借用第三者除掉對手 
斬草除根,不給自己留下後患 

第九章 大刀闊斧振百年頹風
子改父規,「攤丁入糧」 
不力除此弊者,必治以重罪 
嚴加約束,不可因私而廢公。 
徇私結黨之惡習不可原諒 

第十章 高薪養廉,貪者必誅
不再縱容官員剝削老百姓 
稅制的大改革 
禁官場送禮陋習,必先禁收禮之上司

書摘/試閱

【精選內容】

冷眼旁觀,坐收漁翁之利
--豺狼雖然大多群居,團體性極強,但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一邊為了對付共同的獵物、尤其是較自己強大的猛獸,群毆取勝,一邊為了自己的肚子,在關鍵時刻,絕對不惜犧牲同類,甚至將同類一口吞噬。雍正深知,在皇位的殘酷爭奪中,每一個競爭者的狼性絕對大於人性。為了避免成為犧牲品,他巧妙地抽身袖手,冷眼坐觀眾皇子廝殺搏鬥,終於趁他們一個個相互撕咬得遍體鱗傷之際,自己坐收漁翁之利,登上眾兄弟覬覦垂涎的皇帝寶座。
 
「秋獮」之中悟狼性
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公元一六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寅時,一個對中國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嬰兒--雍正降生於皇宮大內。此時二十五歲的康熙已經有了十個兒子,雍正應該是第十一皇子。但是,按照清代宗室「皇子滿十五歲,宗人府具題請封,其爵級出自親定」的封爵規定,皇子幼年夭折,不計算在皇子的排行之內。而雍正出生時,他只有三個哥哥活在世上,分別是皇長子胤禔、皇太子胤礽和皇三子胤祉。因此,他就成為康熙的第四個兒子。
當時皇子的起名,由專管皇室事務的宗人府官員事先擬出幾個字,交給皇帝選定。康熙圈定了「胤禛」。其中「胤」字是康熙給兒子取名所定的排行字,凡是他的兒子,名字中的第一個字必須用「胤」字。「胤」字意為子孫相承續,即繼嗣。康熙選用這個字給兒子起名,是希望子孫眾多,代代相傳。
另外,「禛」字,按照《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意為「以真受福」。康熙給雍正取這個名字,是希望這個兒子對上天、祖宗和父皇真誠,以此得到福佑。後來,雍正繼位之後,兄弟們要避他名字的諱,以表示對他的恭敬,「胤」字只能由他一個人獨占,兄弟們除十三阿哥胤祥之外,其他全都根據他的旨意,把「胤」字改成了「允」。因此,為了讀者閱讀方便,我們在本書凡是涉及稱謂時,除非特別需要的地方或場合,一律將胤禛稱為雍正,其他皇子的「胤」改為「允」。
雍正的生母烏雅氏是滿洲正黃旗人。她先後生了三個兒子、三個女兒,雍正是男孩中的第一胎。當時,烏雅氏還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宮女,有了兒子之後的第二年才被冊封為德嬪,在皇帝的成群妃嬪之中地位並不高。又過了二年,也就是雍正四歲的時候,烏雅氏被晉封為德妃。終康熙之世,她的地位再沒有變化。烏雅氏的父親,也就是雍正的外祖父,僅僅是八旗軍中的中級官員。雍正出生時,外家和母親地位都很低下,不能給他帶來榮譽和特殊的地位。而清初皇子的撫養,一般都是交給生母以外的皇室家奴或妃嬪代為養育,如康熙係由內務府家奴曹璽代養。雍正由於受到皇貴妃佟佳氏的特別喜愛而由其撫育。
佟佳氏是一等公佟國維的女兒,佟家是兼有漢族血統的滿洲人,在順治、康熙兩朝極為顯貴。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是這個家族中爵位至三等子、太子太保佟圖賴的女兒,也就是貴妃佟佳氏的姑母。佟妃深受康熙寵愛,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受封為皇貴妃。二十八年(一六八七)七月病重,康熙為安慰她,冊封其為皇后,但第二天就去世了,諡號稱孝懿皇后。佟貴妃沒有生過兒子,只有一個女兒也早逝,所以特別樂於養育雍正。幼年的雍正受她撫養,與她感情很深。正因生母與養母身分地位的不同,使他從小就學會了察顏觀色、巴結人和利用人。
康熙非常重視兒子們的教育,深知不讓他們受到良好的教育,不僅不能成材,還會害了他們。他經常對兒子們說:不少貴胄家庭,對子孫過分嬌生慣養,等到長大了,不是「癡呆無知」,就是「任性狂惡」,本身沒本事,還自以為了不起,這樣就把子孫貽害了。因此,做父祖的必須從子孫幼年時代開始進行嚴格的管教。


康熙重視對皇子早期教育的思想,對雍正影響深刻。後來繼承皇位後,他除了將康熙的教誨和訓話編輯成《庭訓格言》,還專門將康熙從小抓緊教育的話也都編了進去。
皇子讀書學習的地方是上書房,學習的課程主要有滿、漢、蒙古文和經史等文化課,另外還有騎射、游泳等增強體能和培養軍事才幹的科目。為了培養諸皇子,康熙挑選了最好的老師,都是從內閣大學士和翰林院裡選取的。像被康熙讚譽為「才品優長」的大學士張英,理學名臣熊賜履,禮部尚書湯斌,滿文學家徐元夢、尹泰和顧八代等人,都先後擔任過包括皇太子允礽和四阿哥胤禛在內多位皇子的老師。
當時在宮中服務的法國傳教士白晉後來在他所寫的《康熙帝傳》中,詳細地記載了康熙對兒子的教育所下的功夫--
這些皇子的教師都是翰林院中最博學的人,他們的保傅都是從青年時期起就在宮廷裡培養的第一流人物。然而,這並不妨礙皇帝還要親自去檢查皇子們的一切活動,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直到審閱他們的文章,並要他們當面解釋功課。
皇帝特別重視皇子們道德的培養以及適合他們身分的鍛鍊。從他們懂事時起,就訓練他們騎馬、射箭與使用各種火器,以此作為他們的娛樂和消遣。他不希望皇子們過分嬌生慣養;恰恰相反,他希望他們能吃苦耐勞,盡早堅強起來,習慣於簡樸的生活。這些就是我從神父張誠那裡聽說的,是他在六年前隨同皇帝在韃靼山區旅行回來後所講。
起初,皇帝只把他的長子、第三和第四個兒子帶在身邊;到打獵時,他還叫另外四個兒子隨同前往,其中年齡最大的只十二歲,最小的才九歲。整整一個月,這些年幼的皇子同皇帝一起終日在馬上,任憑風吹日曬。他們身背箭筒,手挽弓弩,時而奔馳,時而勒馬,顯得格外矯捷。他們之中的每個人,幾乎沒有一天不捕獲幾件野味回來。首次出獵,最年幼的皇子就用短箭獵獲了兩頭鹿。
皇子們都能流利地說滿語和漢語。在繁難的漢字學習中,他們進步很快。那時連最小的皇子也已學習《四書》的前三部,並開始學習最後一部了。皇帝不願讓他們受到任何細微的不良影響。他讓皇子們處在歐洲人無法辦到的最謹慎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皇子們身邊的人,誰都不敢掩飾他們哪怕只是一個微小的錯誤。因為這些人明白,如果這樣做,就要受到嚴厲的懲罰。
正如白晉所說,康熙的確很重視對兒子的教育。他經常在繁忙的政務之暇,給諸皇子講四書五經。據記載,有一段時間,每天臨朝聽政之前,他必先察看太子的功課,令其將前一天所授的書背誦一遍。學不好的,幫著補上,直到太子能夠熟記並融會貫通才告結束。而沒有上朝的清早,就先給太子講書,把它放在與處理朝政同樣重要的地位。康熙特別重視以孔孟之道教育諸皇子,對他們說:「凡人養生之道莫過於聖人所留之經書,故朕唯訓汝等熟習五經四書性理,誠以其中凡存心養性立命之道無所不具故也。」綜觀整個封建社會數百位皇帝,恐怕很難找出比康熙更重視對皇子之教育的了。

「嚴父無庸子。」康熙對皇子的學習,要求非常嚴格。上書房明確規定:皇子們於寅時(早上三點至五點)起床入學,午時二刻(下午一點半)才能離開。清代大史學家趙翼曾記述道:「余內值時,屆早班之期,率以五鼓入。時部院百官未有至者,唯內府蘇拉(雜役)數人往來。黑暗中殘夢未醒,時復倚柱假寐,然已隱隱望見有白紗燈一點入隆宗門,則是皇子進書房也。」見皇子如此苦讀,趙翼無限感慨地說:「像我們這些依靠讀書混飯吃的人,還不能天天堅持早起用功,而天家金玉之體乃日日如是。難怪他們一個個精通詩文書畫,歷史上的成敗治亂瞭然於胸,用來處斷政事,自然得心應手。明朝的皇子哪能與之相比啊!」
雍正打小時候起就在父皇和師傅的嚴格管束教育下,掌握了四書五經、滿文、漢文等文化知識和騎射技術,深得康熙所愛。據《清聖祖實錄》記載:一天,康熙召見翰林院侍讀學士陳元龍等談論書法。談得興起,便將眾人帶至諸皇子讀書處。當時胤禛等兄弟正在書寫對聯。「諸臣環立諦視,無不歡躍欽服。」胤禛臨帖最多,並且善於模仿康熙的字體,「頗為相像,得到嘉獎。」
經過青少年時代的刻苦求學,其後又不間斷地學習,雍正終於掌握了淵博的知識。這很有益於他認識社會。等到當了皇帝之後,這些知識都派上了用場。他書寫朱批諭旨,教育臣工,議決政事,動輒引經據典,見解鮮明;下筆千言,揮筆可就;洞察事物,明若觀火。青少年時代的刻苦學習,為他後來大展宏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康熙在平定三藩叛亂和統一臺灣以後,為了消除由於沙俄勢力入侵而造成的不穩定因素,把注意力轉向了北方。由於他嗜好打獵、練武,也需要找個合適的地方,幾乎每年秋天都要出古北口,到塞外活動,稱作「秋獮」,意思是秋天的田獵。出畋時八旗兵參加圍獵,同時召見蒙古王公,增進雙方的感情,加強民族凝聚力。為了全面培養諸子的綜合能力,康熙每次都指令幾位皇子侍行。
康熙二十五年(一六八六)七月,康熙北巡,年方九歲的雍正奉命隨同出發。這是他第一次遠離宮門。一塊去的還有他的三個兄長允禔、允礽和允祉。他們經古北口,過博洛和屯(今河北省沽源縣北),向西南方向出發,到達西爾哈烏里雅蘇臺(今河北省張北縣西)。八月下旬回到北京。此後,康熙出巡,雍正跟著去的次數多了。所經過的地方,大體是如今河北省承德和張家口兩個地區。在狩獵活動中,正如白晉所說,年幼的皇子們經受了遊獵生活的磨練,增強了體魄。
雍正自小就是一個非常有心的人,透過「秋獮」中多次近距離觀察狼族的生活。他發現狼群幾乎與一個非常有序的社會一模一樣,所有的狼都了解自己的地位並知道要遵守什麼。當狼群一起吃一隻大獵物的時候,從不吵架。牠們相互容忍、互相依賴。但狼也像其牠野獸一樣自私,牠們只是在彼此順序排列得很明確時,也就是說雄雌頭狼確定之後,才能保持「和睦」,而這種順序的排列,或者說雄雌頭狼的最終確定,就存在著競爭。為了爭奪狼群的首席地位,尤其是在交配期,狼群中就會展開一場搏鬥。這時的雌狼比雄狼更具攻擊性,因為在一個狼群中,只有最高席位的雌狼才有權力生育幼狼。這是有利於狼群共存的自然法則。如果生仔太多,狼群會因捕不到足夠的獵物而出現食物危機。
在狼群中,頭號雌狼用撕咬、襲擊,監督著其牠雌狼的「愛情生活」。誰要和某隻雄狼親暱,就會立即受到攻擊和懲罰,甚至被撕碎。雖然有些沒有生育後代之希望的雌狼「憤然」離開了狼群,但牠們出外闖蕩的結果大多意味著死亡。留下的雌狼由於這種長期的社會壓力,最後即變得缺乏性欲。當然,頭號雌狼表面上也和地位低下的雄狼親近,給牠們能作父親的幻覺,以便在小狼出生之後,能得到好心的叔叔們撫養。直到受孕準備最高潮,牠才同雄狼之首交配……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雍正更是深深懂得了康熙狩獵的雙重作用。他在《秋獮扈駕》詩中寫道:「犬疾追狐竄,弓鳴逐鹿回;天顏微一笑,歡動震如雷。」《熱河閒詠》所云:「一人臨塞北,萬里息邊鋒。」更是將康熙吹到了天上,充分發揮了他從小練就的討康熙歡心的功夫。
除了跟隨康熙「秋獮」之外,雍正有時還接受派遣,離開京城,到外地辦事。正因走出宮廷府門,他得到接觸社會百姓的機會。至康熙四十七年(一七○八)第一次廢太子事件前,雍正雖然較少參加政治活動,但透過不時隨父皇巡幸四方,先後到過東北滿人發祥地的遼吉、東南富甲天下的蘇杭、西邊的五臺山和北方的蒙古草原,足跡幾乎達半個中國。
巡遊中,他不僅了解了各地山脈河川、水利運輸、民風社俗、宗教信仰、名勝古蹟、歷史問題和社會問題,還從康熙處理政事的手法中,考查了地方行政和吏治,獲得了官場情況的第一手數據,鍛鍊了自己治國馭臣的從政能力。特別是從多次狩獵中兄弟的競爭和群狼的追逐奔跑中,他領悟出刁鑽狠辣狼性之道,更對他日後參與皇位的爭奪和繼位後的統治,帶來極其重要的意義。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07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