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7/10,三民書局週年慶暖身活動,簽到拿好禮!
走近世界文豪:莫泊桑(簡體書)
滿額折

走近世界文豪:莫泊桑(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7 元
定價
:NT$ 102 元
優惠價
8789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走近世界文豪”叢書是一套以學生、教師以及廣大青少年文學愛好者為主要對象的通俗讀物。它以深入淺出、生動活潑的文字向讀者系統地介紹世界各國著名的文學作家和他們的代表作品。

讓我們隨著這套叢書走近世界文豪,聆聽大師們的妙言,感受大師們非凡的生活。

置身在歷史的畫卷,看閃耀在歷史長空的星輝,尋找人類文化歷史發展的歷程。從古希臘的神話王國到中世紀的騎士、城堡,從金戈鐵馬的古戰場到五光十色的繁華都市,從奔騰喧囂的河流、海洋到恬靜幽美的峽谷、森林、農舍、田莊,世界文學之窗一扇一扇向我們打開,世界各國人民經歷的久遠歷史、豐富多彩的生活圖景向我們走來,讓我們去漫游一番那絢麗多彩、浩瀚無邊的文學世界,讓我們游歷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體會人們的情感、愛戀、幸福以及痛苦、憂傷、希望……

在品讀這些經典原著時,我們體會著大師們靈動的語言,共享著人類精神的家園,和大師們零距離接觸,感受他們的生命和作品的意義,我們將能更多地獲取教益。讓我們每一個人的文學夢從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遠處收獲盛開的花朵和豐碩的果實。

這套叢書由若干分冊組成,每一分冊介紹一位作家的生平、成長經歷和他的代表作品。每一分冊既是一本獨立、完整的著作,又是全套叢書中的一個單元;分則為冊,合則成套。

本分冊介紹的是19世紀后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主要介紹了莫泊桑的一生和他著名的幾篇代表作《羊脂球》《漂亮朋友》《菲菲小姐》等等。


名人/編輯推薦

走近世界文豪,聆聽大師們的妙言,感受大師們非凡的生活。置身在歷史的畫卷,看閃耀在歷史長空的星輝,尋找人類文化歷史發展的歷程。

目次

前言
生平
出生于童年時期
幸遇恩師——福拜樓
從軍生涯
小職員時期
左拉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
主要作品介紹
《羊脂球》
《漂亮朋友》
《珠寶》
《西蒙的爸爸》
《小酒桶》
《項鏈》
《我的叔叔于勒》

前言

生平

出生于童年時期

幸遇恩師——福拜樓

從軍生涯

小職員時期

左拉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

主要作品介紹

《羊脂球》

《漂亮朋友》

《珠寶》

《西蒙的爸爸》

《小酒桶》

《項鏈》

《我的叔叔于勒》

寫作藝術風格和特色

莫泊桑的寫作藝術特點

以小見大,以點見面

藝術真實性和生活真實性的統一

小說中的“隱藏”藝術

唯美主義色彩濃重

結束語

附錄

莫泊桑生平與創作年表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第一章 生平部分

1.1出生和童年時期

居伊·德·莫泊桑出生于 1850 年8月5日,處于 19 世紀的中點,也是法國歷史的一個不大不小的轉折關頭。19 世紀前 30 年,資產階級和封建階級爭奪統治權的斗爭,是法國社會全部政治斗爭的重心:第一帝國、第一次王政復辟、拿破侖“百日”復位、第二次王政復辟,政體的頻繁更迭,就是這兩個階級反復激烈較量的結果。1830 年七月革命后建立的七月王朝基本上確立了資產階級一統天下的局面,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斗爭也隨之躍居首位。這一斗爭的急劇尖銳化引起了1848年二月革命,又摧垮了七月王朝。但是,資產階級的反動統治遠遠沒有結束。整個19世紀下半葉,在第二帝國和第三共和國的招牌下,它日益變本加厲。1850年,也就是1848年二月革命后不久,混水摸魚上臺的路易·拿破侖·波拿巴,為宣布法國為第二帝國而運籌帷幄的時候,即是居伊·德·莫泊桑的出生之年,此時也正是法國19世紀文學發展史上的一個微妙的時期。該世紀上半葉的法國文壇,大抵是浪漫主義文學和現實主義文學并駕齊驅的時期。前者以雨果為首,特別在詩歌和戲劇方面有過它的鼎盛時期;后者以巴爾扎克、司湯達為代表,曾經在長篇和中篇小說方面大放光彩。可是,浪漫主義作為一個流派,到40年代的時候就漸漸失去了勢頭,唯有創作力旺盛持久的雨果還在獨力支撐;而現實主義文學,隨著司湯達和巴爾扎克1842年和1850年先后去世,也進入了發展的瓶頸期。不過,歷史證明,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現實主義文學并沒有就此中斷。從50年代中期開始,福樓拜、左拉、莫泊桑這一代又一代巨匠在現實主義道路上相繼而起。應該指出的是,其中莫泊桑雖是后來人,卻與巴爾扎克在創作方法上有著更親近的血緣關系。巴爾扎克逝世于 1850 年的 8 月 18 日,恰在莫泊桑出世后的數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巴爾扎克就仿佛把神圣的現實主義文學接力棒交給了這位后繼者,這才放心地撒手而去,莫泊桑可謂應運而生。

莫泊桑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國西北部諾曼底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1850 年8 月23 日,就在米洛美尼爾堡的小教堂里,為初生的莫泊桑舉行了簡單的洗禮。小教堂坐落在古堡前那片大草場的東南側,建筑小巧精致,僅僅能容下20個人,引人注目的是那些繪有基督受難圖的彩畫玻璃,在陽光的照耀下尤其顯得玲瓏剔透。墻壁的一角刻著“1583”的字樣,看樣子它的歷史比古堡還要悠久些。按照教堂的規定,只有面臨夭折危險的嬰兒,才會被特許先行這種簡單的洗禮儀式,莫泊桑卻受此“待遇”,則無人知曉其緣由。雖然是這樣,當小莫泊桑滿周歲時,他的健康狀況還是很好的。1851 年8 月17 日,在阿克河上的圖爾維爾小城的堂區教堂里為他補行了正式的洗禮。絮里神父主持了這次洗禮,祖父于勒·德·莫泊桑做他的教父,外祖母維克托·瑪麗·圖蘭做他的教母。

米洛美尼爾堡是建于18世紀的一座古堡,這是一座文藝復興時代風格的兩層建筑,他屹立在一塊高地上,從窗子向北眺望即可以看見奔流不息的大海,古堡前便是一個150公尺寬,200公尺長的大草場,草場上有一條林立的參天大樹形成的小徑直通古堡,這一切把這片土地襯托的及其神秘而又莊嚴、肅穆。莫泊桑在這里度過了4年的時光,他的父親是一個沒有固定職業的浪蕩子,經常在外游蕩,從巴黎到魯昂,再到第埃普,又到費岡,他漫無目的的到處游走,并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這種情況下,家庭的重擔就都落在了莫泊桑的母親身上了。莫泊桑的母親洛爾·勒·普阿特文是一個頗有文學修養的紡織廠主的女兒,她不僅熟讀古今名著,而且有獨特的鑒賞力,愛好文學,經常會對一些文學作品發表評論。這種家庭的熏陶,使她成為了莫泊桑的文學啟蒙老師。莫泊桑還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和母親經常吵架,最終因矛盾而分居了。這之后,莫泊桑一直和母親住在海邊的一個別墅里。童年時期的小莫泊桑在“下人”們的孩子中找到了自己的小伙伴,他們經常一起去蘋果園游玩,或者結伴去草原上看大人們打獵,他喜歡與那些平民聊天,甚至還與農民、漁夫、船夫和獵人一起干活。小莫泊桑長的敦敦實實的,圓圓的大腦袋,機靈的雙眼,很招人喜歡。

人們經常會問:“吉,你叫什么名字?”

“吉德莫泊桑。”小莫泊桑不斷句,一連氣連地回答。

他分不清什么是名,什么是姓,也不知道“德”字的重要含意。

“吉,你的腦袋怎么這樣圓啊?”人們常常這么逗著他玩兒。

“我的圓腦袋嘛,是接我到世上來的那個老醫生搞的。我剛一來到世上,他就拿兩個膝蓋夾著我的頭,就象做陶器的人做罐子兒似的,用手使勁兒團呀,團呀,才把我的頭弄得這么圓的。醫生當時還對我媽媽說:‘瞧呀,夫人,我把您的兒子的腦袋弄得像蘋果一樣圓,將來一定特別聰明’”

天真的小莫泊桑一邊指著自己的大腦袋,一邊認真地回答。這是母親編造的一個故事,但是卻給小莫泊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來他成名后,還會提起,他之所以能夠勝任超乎超人的工作,也許和老醫生的揉搓之功是密不可分的。

這些童年的農村生活,使莫泊桑從小就熟悉了平民的生活,從那時起,母親就開始逐漸培養他寫詩,而小莫泊桑也逐漸發揮出了他異于別人的天賦。雖然母親非常器重并珍愛這個兒子,但是也不會過分的嬌慣,直到兒子成為了著名作家時,她依然是莫泊桑的文學顧問,經常對莫泊桑的作品進行評論和修改,所以毋庸置疑,他的母親是他走上文學道路的第一位老師。在米洛美尼爾堡這里的童年時光,使他了解了諾曼底農民以及他們的生活境況,這對他日后的文學創作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莫泊桑童年時代在諾曼底農村耳聞目睹了許多奇事兒,他當時雖然不能完全理解,然而日后卻成為他駕輕就熟的題材:

布雷奧泰村的奧什科納老爹死了。這老實的莊稼人是怎么死的呢?據說有一次,老人上戈代維爾鎮趕集,從地上拾起一根細繩子。誰料想這天有人丟失了一只皮夾子。于是有人風言風語,說是奧什科納老爹撿的。奧什科納越解釋,人們越不信。后來伊維爾的一個長工把自己撿到的皮夾子送還給失主,人們還硬說是奧什科納搞的鬼。老人后來被活活氣死了。

埃佩維爾鎮上的客店老板希科有一塊地同瑪格盧瓦爾老婆婆的地緊挨著。他要買下這塊地,瑪格盧瓦爾執意不肯。他答應在她生前每月給她 150法朗,可老婆婆身子硬朗,活了一年又一年。希科老板心生一計,慷慨地請她喝酒,還把成桶的酒送她;她染上酗酒的惡習,不久就跌死在雪地里。希科老板終于如愿以償了。

莫泊桑所寫的以諾曼底農村為背景的數十篇中、短篇小說,不但散發著諾曼底泥土的芳香,而且側重再現了諾曼底農村的人情世態,是他所繪制的整個法國資本主義社會風俗畫卷的一個饒有特色的部分。

在莫泊桑日后所寫的短篇小說《堂倌,來一大杯!》中,他以第一人稱描寫了“我”所目睹的由經濟問題引起的家庭悲劇的一個場面:

你一定還記得我在那里長大的那座古堡吧,既然你在假期里去過五、六次,你一定記得那個坐落在一個大花園中間的龐大的灰色建筑,那幾條向東南西北伸展開去的長長的橡樹林蔭路!

他是這樣描寫他的父母的,此時他筆下的父親和母親也正是他們在莫泊桑幼小的心靈里真實的形象和寫照:

你一定也記得我的父親和母親,他們倆都那么講究禮節,舉止莊重,態度嚴肅。我愛母親,我怕父親。我對他們兩人都很尊敬,再說我也看慣了大家對他們點頭哈腰的樣子。在當地,人們稱他們伯爵先生和伯爵夫人,我們的鄰居塔恩馬爾、拉瓦萊、布萊維爾家的人,對我父母更表現出高度的敬意。

莫泊桑所描寫的自己是13歲時的情景,13歲,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正是最快樂、對這個世界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心的年齡。在這個美好的年紀里,小莫泊桑卻經歷了一段本不應該經歷的時光:

我那時13歲。我快快樂樂,覺得一切都十全十美。在這種年齡就是這樣,對生活充滿了幸福之感。然而,9月末,在我開學前不久的一天,我在大花園的樹叢中玩大灰狼的游戲,正在枝葉間奔跑著,遠遠望見在散步的爸爸和媽媽正穿過一條林蔭路。我還記得當時的情景,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那天刮著大風,被狂風吹彎了腰的成排的大樹呻吟著,像是在發出呼號,就如同森林在暴風雨中發出的那深沉而又暗啞的呼號。被吹落的已經發黃的樹葉,像鳥兒一樣飛奔著,回旋著,紛紛落下,然后沿著林蔭路推移,仿佛急馳的駿馬。夜晚正在來臨。樹叢中暗得很。大風和樹枝的狂飛亂舞使我興奮異常,我像瘋子一樣奔跑著,一面模仿著狼的嗥聲。我一看見父母,就隱身在樹枝下面,躡手躡腳地向他們走過去,好把他們嚇一跳,就好像我真是個伺機傷人的灰狼似的。但是,走到離他們幾步遠的時候,我站住了,感到一陣突如其來的恐懼。

這就是莫泊桑慣用的寫作方法,他就是善于觀察,甚至是一個小鎮上的一棵大樹,細微到風中的樹葉,他對諾曼底農村的一切都了如指掌,不僅僅是對那里的人,同樣,也熟知著那里的環境和自然。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接下來所發生的一切,在他幼小的心靈上,蒙上了恐怖的陰影:

我的父親正火冒三丈地吼叫著:“你母親是個蠢人;再說這件事也與她無關,只要你同意就行了。我再說一遍,我需要這筆錢,我非要你簽字不可。”

媽媽用堅定的語調回答道:“我決不簽字。這是若望的財產。我要把這筆財產留給他,我可不愿意讓你和你的那些婊子們、女仆們把它吃掉,就像你吃掉自己那份遺產一樣。”聽到這話,爸爸氣得發抖,轉過身去,揪住媽媽的脖子,用另一只手對準她的臉使勁地抽打。

這時的小莫泊桑覺得永恒的法則已經改變了,世界就要完蛋了。此時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所感到的震驚,是人們面臨超自然的事物、面臨巨大的災難、面臨不可彌補的禍害時才會有的。他用盡全部力氣喊叫起來,也不知為什么,只是感到一種恐懼,一種痛苦,一種可怕的驚慌。當父親聽見了他的喊叫聲時,轉過身來,向他走過來。小莫泊桑心想,他一定是來殺我的,便像一頭被追逐的小鹿似的逃開,一直向前跑啊,跑進樹林。小莫泊桑大概走了1個小時,也許是2個小時,連他自己都弄不清了。黑夜來臨了,他跌倒在草地上,便昏亂地躺在那里,經受著恐懼的折磨、憂傷的吞噬。這憂傷足以把一顆幼小的心靈撕個粉碎,永遠也無法彌合。直到天亮了,他還是既不敢站起來,也不敢走路;既不敢回家,也不敢再往前逃,生怕遇到父親。他心中決定,再也不愿意見到父親了。要不是守林人發現了,硬把他帶回家,也許就在那棵樹下,小莫泊桑就會被痛苦和饑餓折磨死了。可是回到家后,他發現父母的表情和平常一樣。

母親只是對我說道:“你多么讓我擔驚受怕啊,淘氣的孩子。我一夜都沒有睡。”我沒有回答,但我哭了起來。父親則一言未發。

這一樁事情,對莫泊桑的影響可以說是深遠的,在他總結這件事對自己的傷害時,他用了極其直接和冷血的語言描述了他的心理:

我看到了事物的另一面,壞的一面。從那一天起,我就再也沒有看到過好的一面。在我的腦海里發生了什么呢?是什么奇怪的現象扭轉了我的思想呢?我不知道。不過我對什么都沒有興趣,對什么都不羨慕,什么人都不愛了。我再也沒有任何企求、抱負和希望。我總是隱隱約約地看見母親,倒在林蔭路上,父親在痛打她… …

法國文學的研究家們把莫泊桑的這篇小說視作其具有自傳性的作品,認為其中所描述的故事是曾經發生在他家中的真實事件。那個同婊子們、女仆們鬼混而蕩盡自己那份遺產的父親,正是作家生身之父的寫照。也正因為是親身的經歷,才決定了這篇小說對“我”的心理活動刻畫的特別細膩和真切。事實上,父母離異的往事給莫泊桑的刺激是非常強烈的,以致他一直有一種深深地孤寂之感。這也直接反映在他的小說創作中,據統計,他以棄兒和私生子的悲劇為題材的小說作品,竟達32篇之多!

據說小莫泊桑是在塞納河左岸的拿破侖公學讀書的,由于學校離家較遠,他平時就寄宿在吊刑桿街上一所附屬于該校的公寓里。學校保存下來的莫泊桑1859—1860年度在該校的成績通知單上是這樣寫的:

健康:良好。

性格:溫和。

儀表:整潔。

宗教義務:履行嚴格。

在這所學校,老師對他的印象也很不錯,給他的總評語是:

“優秀的學生。其毅力和努力都值得大家贊揚和鼓勵。他會逐漸習慣于我們的工作,可以預期還會有更大的進步。”

可見雖然莫泊桑沒有受過正規的初級教育,在這所中學的成績也浮動較大,但是老師還是給予了殷切的厚望,其努力和堅強的意志品質也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和贊揚。

此時,莫泊桑的父親還是沒有悔改,依然游手好閑,拈花惹草,傷透了他母親洛爾的心。她再也不愿意繼續呆在巴黎,終于在1860年夏天,在小莫泊桑結束了一學年的學業的時候,她便帶著兩個兒子前往第埃普和費岡之間的海濱勝地埃特爾塔了,并且在不久之前購置的別墅住下,而后,莫泊桑的父親和母親也終于分居了。

說到他們在埃特爾塔的別墅“維爾吉”,即科鄉方言中的“果園”。它包括一座二層樓房和一個花園,樓房寬敞而富有村野風格,長長的陽臺的開著9扇玻璃窗,樓下有3扇落地窗可通花園。那花園相當大,在挺拔的無花果、菩提樹和樺樹下,五顏六色的鮮花爭芳斗艷。

埃特爾塔,可以說是沿海最美妙的小城了。當時,那里的居民還不到千人。然而,天造地設的奇景,卻使它享有盛名。科鄉沿海有三大海上拱門,埃特爾塔就位于其中兩座巨門之間1公里多寬的海岸上,右邊是阿蒙門,左邊是阿瓦爾門。埃特爾塔的海灘上,好像天公特意鋪下了一張鵝卵石的地毯;離岸1公里之內的海底,坡度也異常平緩,使這里成為海水浴的天然良好處所。莫泊桑在 1890 年發表的游記《漂泊生涯》中也曾提到,他是在北方灰白色寒冷的大海的海灘上,一個小小的漁埠長大的。這小城永遠經受著風雨和浪花的拍打,永遠彌漫著在褐色房屋里熏烤著的魚的腥味。這些房屋頂上都聳立著磚砌的煙囪,冒出的濃煙把鯡魚的刺鼻腥味帶到遠遠的田野上。他對這個小城的氣味銘記至深,晾曬在各家門前的漁網的氣味,人們用來肥田的腌過魚的鹽湯的氣味,落潮后留下的海藻的氣味,小港城所特有的一切使人們身心都充滿強烈恬適感的濃郁的氣息。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莫泊桑的一生對埃特爾塔一直都懷著如同對故鄉一樣的深情。顯然,埃特爾塔人把本城一條重要的街道取名為奧芬巴赫街和莫泊桑街,不是沒有道理的。

埃特爾塔海濱生活給莫泊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比如說長篇小說《一生》第三章,少女約娜和未婚夫于連·德·拉馬爾子爵在約娜之父德沃男爵陪同下,乘拉斯蒂克老爹的船前往埃特爾塔的一段。如果說一個作家沒有對海上生活的諳熟和熱愛,是寫不出這種精妙之筆的。

“子爵和拉斯蒂克老爹已經都坐在拴船用的絞盤上了。另外倆個船戶幫著把船拖進水里去。他們用肩膀抵著船舷,使出全部力氣把船推出去。在海灘的砂石上要推動船身是十分費勁的。拉斯蒂克用涂了油的圓木棍塞到船身底下,然后回到他原來的位置上,拉長嗓子,有節奏地喊出“嗨唷嗨”的聲音,使大家跟著他一起用力。”

這種細致入微的描寫,從側面上反映了莫泊桑對海上生活的了解之深、熱愛之深,這些都是他在埃特爾塔的生活中,慢慢觀察和鍛煉來的,與他在米洛美尼爾堡一樣,他還是喜歡走到平民的生活中去,觀察學習勞動,體會人民的生活規律。從莫泊桑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小時候在海中遙望埃特爾塔的入口,是讓他心境都會放松的一種形式。那種超脫,一眼望去,地平線上水天相連。靠陸地的一面,陡直高聳的削壁在腳下的水面上投出一大片暗影,只有浴在陽光下的小片草坡在黑影上形成幾個缺口。遠處,在他們身后,望得見棕色的帆船正在離開費岡白色的碼頭;往前看時,有一個塊圓而帶孔的山巖,樣子非常奇特,就像一頭大象,把象鼻伸進水波中。這正是埃特爾塔的入口處。在這里,莫泊桑認為大自然中只有三件東西是真正稱得上美麗的,那就是光、空間和水。

我們需要著重指出的是,在莫泊桑的心靈上留下最深刻的烙印的,除了特爾塔優美的環境外,還有他同埃特爾塔海濱下層人民感情上的聯系。莫泊桑日后的社會觀是復雜的,但他的作品里卻滲透著對下層人民的同情,少年時期就建立起的同下層人民的這種感情聯系,無疑對他日后的寫作起了積極的作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