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7/10,三民書局週年慶暖身活動,簽到拿好禮!
北大五明國學課(簡體書)
滿額折

北大五明國學課(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價
:NT$ 239 元
優惠價
8720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明身、明心、明性、明德、明道,正好代表人生最應該具有的五種智慧,源于明身、啟于明心、進于明性、達于明德、成于明道。
五明國學,希冀站在歷史的高度,以21世紀的視野、全方位的角度、兼容并包的態度來傳播今日之國學,且并不單純地講國學,而是將國學用于當下。學習五明國學,在當今物欲橫流,缺乏信仰的社會中,找尋真實的自我。以明身、明心、明性、明德、明道之五明,化解對社會、對工作的怨、恨、惱、怒、煩之五毒,以此安頓好我們的靈魂。
本書以北大歷史上諸多國學大師為依托,以國學典籍和國學事例為主線,結合北大歷史人物的智慧,分五篇為讀者講解“五明”國學奧秘,實為指導人生的國學微寶典。在普及知識的基礎上拓進思想、調整心性、啟迪智慧,力求讓讀者在翻閱本書的時候變能夠了解國學,并從此愛上國學。

作者簡介

哲雷,國內多家著名大學總裁班客座教授、企業商業模式優化與設計專家,對中國本土企業成長發展及管理運營有自己深刻的理解,對企業經營理念和營銷創新亦有著深入的研究,實戰案例信手拈來,經典剖析鞭辟入里,再加上他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深厚的實踐底蘊,視角獨特、高瞻遠矚,深受國內一流高校MBA和廣大企業家熱烈歡迎。

名人/編輯推薦

★不一樣的新國學,北大首創的“五明國學”
★北大總裁高級研修班之品牌課程,輔翼千萬中國企業家的國學智慧。
★全國五百強企業高管親身實修,傾情推薦。
★明身者,反思自我、明了自我、修行自我;明心者,修心開智,身體力行,圓融無礙;明性者,明心見性,洞見本源,修身養性;明德者,立德、立功、立言;明道者,以儒為師,以法為教,無為而治。

★用國學于當下,以五明化五毒。
以明身、明心、明性、明德、明道之五明,化解對社會、對工作的怨、恨、惱、怒、煩之五毒。
★政界、商界、學界,同臺共振;資源、智慧、資本,有機嫁接;實戰、實用、實效,權威解惑。

目次

上篇:心外無理——強大自身好立德
第一章 成己無我:明辨善惡也是修行
1.人心本無善惡
2.善惡之分在于意動
3.心明眼亮分善惡
4.為善除惡方成己
5.百善孝為先
6.“無我”才可樹言
7.存養善心即修行
8.心強大,不為物擾
第二章 一體與樂:心樂觀人生得坦然
1.盡心擁有快樂心
2.心情好壞源自本體
3.意動則痛苦快樂皆生
4.淡欲存理樂自來

上篇:心外無理——強大自身好立德
第一章 成己無我:明辨善惡也是修行
1.人心本無善惡
2.善惡之分在于意動
3.心明眼亮分善惡
4.為善除惡方成己
5.百善孝為先
6.“無我”才可樹言
7.存養善心即修行
8.心強大,不為物擾
第二章 一體與樂:心樂觀人生得坦然
1.盡心擁有快樂心
2.心情好壞源自本體
3.意動則痛苦快樂皆生
4.淡欲存理樂自來
5.沒樂心,哪來樂“態”
6.潛心悟道,苦也是樂
7.萬物與心本為一體
8.人樂,萬物皆樂
第三章 不棄“良知”:做一個完整高尚人
1.“良知”即道德
2.人當有惻隱之心
3.無“良知”,改之為貴
4.不務空名存“良知”
5.“良知”出自見聞
6.無“執”乃大知
7.做人根本即“良知”
8.存“良知”,做高尚人
中篇:格物無動靜——參透人心能立言
第四章 止于至善:處世即是四處為善
1.處世先明心
2.心明才可參透他人
3.行善道,交善人
4.待人無偏頗
5.親近眾人即是善
6.誠意乃善之先
7.心善,萬人歸之
8.道無精粗,至善止焉
第五章 情法交申:有原則還要講情面
1.中正平和好友多
2.同流世俗不合污
3.不以貪功絕交
4.重情就是留情面
5.外有情,內有法
6.情法可以兩盡
7.多權宜,靈活處世
8.明察就是“圣算”
第六章 君子慎獨:為人定要謹慎戒懼
1.人前人后不違理
2.山外有山不張狂
3.處世學會克己
4.面對未知多體察
5.不愁不能盡知
6.早察覺,慎待人
7.不假外求即是“謹”
8.內外一致不欺人
下篇:知行合———走出困境事功先行
第七章 權變之道:做事別鉆牛角尖
1.莫將環境拒之心外
2.立功業必先順應環境
3. 學會迂回做事
4. 蠻干損己不利事
5. 兩害相權取其輕
6. 過于疾惡無益于事
7. 虛己應物,重事輕己
8. 在位謀事別逞能
第八章 先“知”后“行”:心中有志“事功”成
1. 做事有“主一之功”
2. 不求“知”,做事即徒勞
3. 求“知”未“行”,哪來“事功”
4.“知行合一事功成”
5. 成事必先克其私
6. 志乃動力不可缺
7. 心所向,挫折也是臺階
8. 不以“事功”而名
第九章 唯求其是:功夫用在刀刃上
1. 做事當盡一己之責
2. 莫從心外下功夫
3. 功夫差別定成敗
4. 不謀利,做正確事
5. 明辨之,篤行之
6. 分清主次事易成
7. 不做無用功
8.“求是”之路不可移

書摘/試閱

明身篇——明身為立世之本
第一章:認識自我——人生最難得的是認識自我
1.由《論語》談自知之明
深深地進入了解自己,而對自己有辦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與下等。這是最深淵的學問,最高明最偉大的能力或本領。——梁漱溟
民國時,北京大學有一位非常偉大的導師,其國學造詣精深,被稱為新儒學的代表人物,他就是被譽為“中國最后一位儒家”的梁漱溟先生。
梁漱溟先生是國學大家,對國學各門類,尤其是儒學有著精深的見解。今天,我們在這里講五明國學,梁漱溟先生是我們不能繞過的一個人,而講到梁漱溟先生對儒學的見解,則首推《論語》。
梁漱溟先生在講論語的時候,他著重講了如何看待自己這個問題。他認為在孔子的思想中,了解自己、認知自己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要“深深地進入了解自己,而對自己有辦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與下等,這是最深淵的學問,最高明最偉大的能力或本領。”梁漱溟先生曾經如是說。而在《論語》當中,我們也隨時可以看到能夠印證梁先生這句話的詞句。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這些詞句都向我們昭示著孔夫子對于自知的重視。《論語》里面還有這樣一段:
孔子問子貢說:“你和顏回哪一個的學識更強呢?”子貢回答道:“老師,我怎么敢和顏回相比啊?他能夠以一知十;我聽到一件事,只能知道兩件事而已。”孔子聽完微笑著對子貢說:“你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啊!”
人貴有自知之明。不錯的,一個人有多大的才能不重要,關鍵是要選擇能夠和自己才能匹配的工作,而這就需要對自己的才能有充分的認識。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才是一個本事最踏實的人。
上學的時候學古文,學過一篇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文章。這篇出自《戰國策》中的文章就很好地為我們說明了什么叫作自知。在文章中,有這一段描寫非常引人注意。

鄒忌與住在同城的徐公都是齊國有名的美男子。一天清晨,鄒忌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大步走到鏡子面前仔細端詳自己。他覺得自己長得的確與眾不同,于是隨口問妻子:“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來,誰更漂亮?”他的妻子回答說:“您長得多漂亮啊,那徐先生怎么能跟您比呢?”
鄒忌有點不相信,城北的徐公是大家公認的美男子,自己恐怕還比不上他。所以他又問他的妾:“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漂亮呢?”他的妾連忙說:“大人您比徐先生漂亮多了,他哪能和大人相比呢?”
第二天,有位客人來訪,就順便又問客人說:“您看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漂亮?”客人毫不猶豫地說:“徐先生比不上您,您比他漂亮多了。”
鄒忌如此做了三次調查,大家一致認為他比徐公漂亮。可是鄒忌是個有頭腦的人,并沒有就此沾沾自喜,認為自己真的比徐公漂亮。
過了一天,城北徐公到鄒忌家拜訪。鄒忌第一眼就被徐公那氣宇軒昂、光彩照人的形象怔住了。他偷偷從鏡子里面看看自己,再調過頭來瞧瞧徐公,反而更覺得自己長得比徐公差。到了晚上,鄒忌躺在床上,心里反復地思考這件事。既然自己長得不如徐公,為什么妻、妾和那個客人卻都說自己比徐公漂亮呢?想到最后,他總算找到了問題的結論:“原來這些人都是在恭維我啊!妻子說我美,是因為愛我;妾說我美,是因為怕我;客人說我美,是因為有求于我。看起來,我是受了身邊人的恭維贊揚而認不清真正的自我了。”
人是社會動物,因此只要是人就難免會有一點功利心,會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而由于種種原因,別人所提出的看法卻未必都是真實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果還總是用別人的坐標系來確定自己的位置,那么就會因此迷失了方向。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并不意味著他不在乎別人的眼光,而是在征求別人對自己評價之前,他先能夠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進而以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做補充,查漏補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只有這樣做,他才能夠保證一路沿著自己的人生之路順利地前行。
梁漱溟先生以國學之道教導我們要有自知之明,《論語》以圣人之言為我們記錄下來自知的重要,而在生活中,作為明身的基礎的自知之明,則需要我們各自去實現。

2.《道德經》中認識自我
古希臘哲人發出獅子吼:“要認識你自己!”……我是認識自己的,換句話說,是有點自知之明的。——季羨林
北大著名學者,已經故去的季羨林老先生,是一位讓人尊敬且懷念的人。季先生一生為學謹慎,為人卻頗具俠義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季先生有這樣一句話:“我是認識自己的,換句話說,是有點自知之明的。”季羨林先生的謙虛是人所共知的,但對于自知這個品質,他為何反而不但卻之不恭,還要自我標榜呢?道理很簡單,季先生這是在拔高自知對于人生的重要意義,以便讓我們后人認清自知之明的重要性。
其實不僅僅是季羨林先生,對于自知的重視,我們中國古今歷來一貫。前面章節我們講述了儒家和孔夫子對于自知之明的重要,而在孔夫子之前,崇尚自由無為的道家,也同樣表示了他們對于自知之明的重視。
《道德經》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這段話是什么意思呢?簡單一點翻譯就是:知道了解別人的人有智慧,明白了解自己的人有明見。戰勝別人的人有力量,戰勝自己的人有強志。知道滿足的人會富足,頑強堅持力行者有志氣。不失根本的人才能長久,身死而道存才是永生。
老子這段話的信息量很大,既要求我們做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又要求我們要有知己知彼的智慧。老子認為,如果一個人有智慧卻不能自知,那么他的心中就會滋生出奸惡的妄念來。世界上有很多自以為聰明的人,不能自知,而逞智慧,妄圖以己之智去控制指揮別人,卻不知道一定會被別人嘲笑。
在這段話之前,老子還有一段是“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這句話是告訴我們,有些人自以為聰明的,以為自己了解別人,便使盡心機,謀取私欲滿足私欲,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不知適度,自然早死了。
所以,“自知”在道家的理念中,表現出更多的其實是一種知足。知道自己人生的維度,知道自己生命的分量,進而學會滿足。
古人說,“知足者常樂”。一個不懂知足的人,他永遠也不知足,多了還要多,欲望不斷產生新的欲望,最終讓人成了欲望的奴隸。像這樣的人,哪有真正享受自己人生的機會呢?

在先秦時期,有這樣一個非常復雜的人物:他堪稱是不世出的天才,聰明絕頂,果敢堅毅,對天下大事了若指掌,對身邊左右一目透之,在外出征對敵人戰無不勝,對內理政足以駕馭群臣。然而,不幸的是,這位可以成為智人的人卻不自知,他對自己的性情沒有把握,對自己的欲望沒有把握,最終成了欲望的奴隸,從而葬送了他的王朝。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商紂王子受。
相傳,紂王剛剛即位不久,有一次命人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他的大臣同時也是他叔父的箕子聽到這件事之后,進諫說,“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糧,只能與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錦繡,乘華車,住高樓。國內滿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異寶。”紂王聽了箕子的話不以為然,箕子見勸諫無效,就帶著族人奔遼東去了。
后來,事情的發展果真如箕子所料。紂王荒淫無度,造肉林酒池、鹿臺炮烙,終于激起國人的怒火,最后死于不義。

《道德經》上說:“知足之足,常足矣”。我們所生活的社會中,存在太多能夠誘惑我們的東西,這些東西都會激發我們的欲望。所以,我們必須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能夠認清自己,當發覺欲望在不斷膨脹的時候,應該及時收斂,將欲望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
知足者身貧而心富,貪得者身富而心貧。知足常樂,樂什么呢?就是樂我們的心富,雖沒有多少財產,收入也沒有在職的高,但我們心無牽掛。可是今天有些人,明明過著很好的日子,卻總是不知道知足,瞧著別人的好就厭棄自己的差。這樣的人,即使事事都如他心意,他也總是能夠找到不快樂的理由來。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據說每個人需要一面鏡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個什么東西。不過,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鏡子;不自知的東西,照了鏡子也沒有用。——錢鍾書
如果論做人的智慧,當代國學大家錢鍾書無疑是令人稱道的一位。錢先生的智慧體現在他的學識上,體現在他的處世上,更體現在他對自身的認識上。
自知之明,這是錢先生非常看重的一個品質。在錢先生看來,自知就如同人內心里有一面鏡子,隨時可以照出真我。其實不僅僅是錢先生,我們古代的先賢先哲也一貫是追求自知的。
這一點在我們很多國學的典籍中都有體現。《荀子》中說:“自知者不怨天。”《淮南子》上說:“所謂達者,非謂知彼也,自知而已。”這都是在提倡認識自己。
今天,我們講五明國學,這五明里面,明身是第一位的,而在明身里面,認識自己又是第一位的。認識自己的人,才可以稱之為明,對自己了若指掌了,知道自己的斤兩了,這樣的人,才不至于把自己引入歧途當中。
我們發現有些人,他們做事似乎從未錯過,那么處世似乎從未出現過紕漏。他們是如此的完美,以至于讓我們認為他們沒有缺點。但,他們真的沒有缺點嗎?當然不是!只是因為他們能夠認清自己的缺點,進而不去做那些可能不好的事情罷了。

錢鍾書教授學富五車,享譽海內外。如此難得的學者,也有其敬佩的人,國學大師陳寅恪就是一位。陳寅恪先生學術修養極高,尤其是國學知識更是淵博,被稱為幾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學問家。對于這樣一個國學大師,錢先生是推崇備至的。
然而,當陳寅恪先生的后人找到錢鍾書先生,請求他為已經故去的陳寅恪先生刻寫墓碑時,錢先生卻婉言拒絕了。原因何在?錢先生不攻書法。
錢先生雖然是國學大家,寫得一手好字,但終究不是專攻書法的大家,尤其是不善于寫大字。而墓碑上的字又非常考驗書法功底,如果寫得不好,倒不如不寫。因此,即便他心中想為自己崇敬的陳寅恪先生做一些事情,但此事卻只能不恭敬地推卻了。
其實,這不是錢先生第一次拒絕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在錢先生的一生中,他只專注地做學問、寫文章,其他方面很少涉足。這大概是因為錢先生明白自己的長處在哪里,短處又有哪些,有些事情雖然做一做也無妨,但終究是沒有把握,所以不做也罷。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錢先生卻之不恭地為陳寅恪先生題寫了墓碑,雖然不至于寫差,但比之書法大家肯定是有很大差距的,那么人們在憑吊陳先生的時候,不免就會為錢先生的字惋惜,不免有“錢先生學問雖然高明,但字卻不怎么高明”的想法。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其短處和缺陷,短處和缺陷并不是致命的,致命的是拿著短處當長處,拿著缺陷當完美。
有些人整天以為自己英明,但其實未必是真的聰明,而總是覺得自己愚笨的人,也未必真的愚笨。前者往往是自作聰明,后者則往往是大智若愚。大智若愚的人,慢慢地會發覺自己的聰明,而一個自作聰明的人,則永遠也看不到自己的愚蠢。
因此,但凡是要成就一番事業,自知之人總是比較容易,因為他們會選擇自己擅長的事情去做,而把不擅長做的事留給別人。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這是劉邦的一句名言,從話里話外,我們能過看出劉邦對自己的能力有著清醒的認識。
大凡做大事的人,都肩負著巨大的責任和使命,這就更要求他要清醒地認識自己。一個不能清醒認識自己的人,必定是一個自以為是的人,這樣的人做事向來死板固執、難以變通,不懂得清醒判斷,不懂得審時度勢,因為也就不能很好應付可能遇到的問題。
再者,一個不能清醒認識自己的人,也不會是一個能夠使用好人才的人。因為在遇到問題是他們總會在心里先拿定一個主意,然而他的主意又未必是正確的。當他的主意與具體辦事者發生沖突之時,他就會剛愎自用地覺得自己是對的,這無形之中就給人才戴上了枷鎖。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再專業的人才,也是沒有辦法把工作做好的。
因此,我們的讀者,無論是做領導的、開公司的、搞學問的,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打工者,都要明白自知這個道理。要學習錢鍾書先生對于對自己不擅長的事情退讓的做法,因為一個人只有真正地認清了自己,看清楚自己擅長什么,不擅長什么。擅長的事情專攻,不擅長的事情不做,如此才會避免類似拿著缺點當優點的笑話出現在自己的身上。

4.禪宗的自觀自靜

所用的培養方法應該能夠引起內在快樂的活動;不是因為能夠得外來獎勵而快樂,而是因為它本身有益健康。——梁宗岱

我們這一節主要在講認識自我,在儒家的思想中表現更多的是對于自身的了解,在道家思想中表現更多的則是對欲望的控制,而作為另一個重要的國學門類,釋家禪宗的認識自我,表現更多的是一種發現自我、尋覓平靜人生的態度。
禪宗講修行,把修行看作一種順應佛法的生活,而在修行的過程中,人又能領略到佛法,從而獲得大徹大悟。那么,禪宗要徹悟什么呢?是生死?是得失?抑或是成敗?對于我們普通大眾來講,這些選項或許并不重要。我們更多的是希望能夠通過修禪,獲得一種心靈的解脫,告別塵世的煩惱,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輕松而快樂起來。
那么如何做到這一點呢?佛法告訴我們,必須要自己去尋覓。人生種種煩惱苦痛,根源在于人的內心,因而解決方法便是去徹底地認識自己的內心,掌握自己的內心。禪宗有個著名的詞匯叫作“自觀自靜”,說的就是這種修行法則。

傳說在唐朝時,西域的崛多三藏法師曾經到過中原地區,還曾與六祖慧能有過交往。有一年,崛多三藏法師北上遠游到達了五臺山,看到一個僧人正在結庵靜坐。
崛多三藏法師上前問道:“你孤零零地坐在那兒干什么?”
“觀靜。”那僧人回答。
崛多三藏法師又問道:“觀者何人,靜者何物?”
那僧人匆忙行禮,請教法師說:“這話該作怎么講?”
法師說:“你何不自觀自靜?”
聽了法師的話,那僧人茫然不解,愣在了當場。

“何不自觀自靜?”這便是得道高僧與普通僧人的差距。精神上的東西,如果一個人能夠從外處得到,那么也一定能夠從內心得到,但有些人卻偏偏忘記了內心的重要,去外界觀靜以獲得寧靜,那何不去內心探尋呢?這樣的安靜似乎還更容易得到一些。
自觀自靜,對于這個問題,曾任教于北大的當代著名詩人梁宗岱先生曾說過這樣的話:“所用的培養方法應該能夠引起內在快樂的活動;不是因為能夠得外來獎勵而快樂,而是因為它本身有益健康。”一個人,若能尋覓內心的安寧,那何處不能靜呢?做出一副觀靜的模樣,這又是做給誰看呢?
史書記載,唐朝有些讀書人很喜歡去終南山隱居。你也去我也去,把好好的終南山搞得烏煙瘴氣的,那里仿佛成了一個文人聚居的集市,絲毫沒有與世隔絕的味道。
那么,為什么大家都喜歡去終南山歸隱呢?道理很簡單,終南山離長安比較近,能夠隨時掌握朝廷的動向,也可以將自己的名聲傳播到朝廷當中去。這樣一來,朝廷無論有什么風吹草動,這些讀書人都能夠知曉,方便他們下山再謀取功名。
在山上做修行狀,其實不過是為了博得一個隱士的名聲,其內心其實是沒有脫離名利的。這些人的行為就是典型的觀靜給別人看。
自靜需要歸隱嗎?在很多人看來是需要的,這也就為我們解釋了為什么梭羅的《瓦爾登湖》能成為經久不衰的暢銷作品。因為人人都期望能夠從梭羅歸隱的經歷中找尋一些啟示,讓自己也能夠得到心靈的升華,得到自靜。
然而,佛卻告訴我們,自靜并非是這么難以做到的。自觀自靜,自己了解自己的內心,遣散自己心中的物欲,那么自靜也就實現了。
《處處經》上說人生的善惡殃福,如大海之沙不可復計。既然不能夠計算,那就干脆不要計算好了。我們生活中的喧囂不能一一擺脫,那就干脆不要試著去擺脫不就好了。只要內心保持一份寧靜,那人自然也就寧靜下來了。
五代時有名的布袋和尚有首佛偈說:“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青目睹人少,問路白云頭。”其中深意就是讓人學會解脫,而解脫的方法是什么呢?自觀!束縛自己身體的,是你自己的心靈,那么想要獲得人生的輕松與寧靜,那就首先要掌握自己的內心。解鈴還需系鈴人,自靜的道理就是這么簡單。
5.知人易,知己難
我決不反對一個人對自己本能的愛。應該把這種愛引向正確的方向。如果把它引向自命不凡,引向“天才”,引向傲慢,則會損己而不利人。——季羨林

在歷史上,我們經常看到兩種人,這兩種人都很聰明,但結局也都很悲慘,至少也得遭遇一個冷淡的人生。
這兩種人的前一種是這樣的:深謀遠慮、算無遺策,對世事人情看得都非常通透,做什么事都能表現出成熟的手腕,是天生的智者。然而,他們有一個致命傷,那就是猶豫,在需要決斷的大事面前,他們過于謹慎,從而坐視機會溜走。譬如。三國時的蜀國丞相諸葛亮,明朝時的遼東督師孫承宗,都是此類智者的典型代表。
對于這前一種人,我們表現得更多是一種同情和惋惜。當然,還會一些深深的敬意,畢竟他們確實是不世出的智者。
而后一種人則不然,他們同樣具有過人的智慧,也同樣有著成熟的做事手腕。但,不同于前者的謹慎,后一種人則是過于“大膽”,更深層次的表現就是太相信自己,相信得有點自以為是、自命不凡。對于這后一種人,我們表現出惋惜的同時,也不免會對他們產生一種“活該如此”的惡念來。
北大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曾說過:“我決不反對一個人對自己本能的愛。應該把這種愛引向正確的方向。如果把它引向自命不凡,引向‘天才’,引向傲慢,則會損己而不利人。”季羨林先生的話,就很好地為我們指明了這后一種人身上的毛病。
曾經任職于北大,在文學方面有突出造詣的,我國近代著名的翻譯家、文學家周作人就屬于后一種人。

周作人早年間留學日本,歸國后任教于北京大學,其文學及翻譯造詣之高,一時為人稱道。但與高才氣相“匹配”的是,周的身上也有著很多非常大的缺點。周的學問很雜,但除了翻譯一門并無精通,但他卻自認為自己是個通才,事件萬象無所不知。尤其對政治,他有著濃厚的興趣。
周作人這種自以為是的毛病如果放在太平盛世倒也無傷大雅,但是放在民國,尤其是中日戰爭時期,那可就顯得非常突出了。終于,在自以為懂得幾番政治道理和親日情結的作用下,一代文學大師走上了漢奸的不歸路,永遠地把自己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對于周作人這種自以為是的毛病,很多同事、朋友都看在眼里,也給他提過醒。周作人卻認為是別人糊涂,拒絕承認自己的缺點。這就難怪老友張中行用“小事不糊涂、大事糊涂”這句話來評價他了,胞兄魯迅先生也痛斥他這個“不爭氣”的弟弟:“昏!真昏!”

周作人是昏的,他被人唾棄也是罪有應得的。然而,不得不說的是,周作人的昏和諸葛亮的謹慎,其實是同一種缺點,那就是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不同的是,周作人的不能認識自己是看大自己、自命不凡,而諸葛亮的謹慎則是看小自己。
看大自己或看小自己,這是很多聰明人都容易犯的毛病,而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毛病存在,才使得這些聰明人的人生中存在著或大或小的瑕疵。這些人的聰明才智能夠幫他們看清敵人、看透世事、看懂學問,但唯獨無法幫助他們看懂自己。
五明,是我們做人畢生的追求,但須知這追求絕不是那么容易就達到的。五明的根本是明身,而明身的根本是認識自己,可就是這基礎的基礎,卻也是最不容易實現的。
所謂“知人易,知己難”。其實對于普通人來說,知人已經不算是很容易了,它需要人擁有過人的智慧,但要知道,即便有如此的才智,也沒有達到明身的最高境界。因為在知人的后面,知己還需要更高的才智。
一個人對自己的了解,應該是站在客觀的基礎上,如此才能夠真正認清楚自己。可是就像季羨林先生說的那樣,人都是有“對自己本能的愛”的,在這種本能的愛的引導下,人不免會在心里為自己粉飾一番,多打幾個分數,而這樣一來,自己的形象也就被扭曲了。
蘇軾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人看自己,就像是在山中看山一樣,看不清容易,看得清難。但也正是因為難,才更使得我們應該那樣去做。須知當你把自知做到如知人一樣客觀的時候,那你便成了真正有智慧的人。

6.《諫太宗十思疏》的警醒味道

幾上微塵拂不盡,天邊霽月浩無邊。——任繼愈

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明君,他的“明”字體現在其文治武功上,更體現在他的謙虛納諫上。
魏征是太宗貞觀時期最能夠規諫他的錚臣。貞觀十一年,魏征上書太宗,規諫太宗要做好十個重要的方面自我檢查,這封上書就是著名的《諫太宗十思疏》。
在這篇聞名于世的奏疏中,魏征寫道:“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以怒而濫刑。”我們可以看一下,魏征這所謂“十思”,其實就是一個全面的自我檢查。
唐太宗究竟做到了魏征所要求的沒有呢?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說,太宗做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只做到了一部分的太宗就已經堪稱明君了,由此可見,魏征的要求不免有些苛責。
然而,在評論其苛責之余,筆者又換了一個角度思考了一下。我們,尤其是做領導的,做人行事時,身上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而這些毛病我們能夠發現,有些則不容易發現。那對于不容易發現的毛病,我們該怎么做呢?
魏征的這個“十思”,看起來是用圣人的標準來要求人,但想一想,不正是因為有這樣圣人的標準,才能夠讓我們看清自己身上的缺點、毛病嗎?
這就好比是一個人去體檢,全部流程走完,他必然會拿到一張寫滿數值的體檢報告。這些數值反映出什么呢?這個人是有病還是沒病呢?那就必須找一個詳細的健康標準表來比照。雖然,完全健康的人可能并不存在,但用這個詳細的健康標準表來幫助人比照自己,從而發現健康問題早做防范,這不是很正常的做法嗎?
據說,“北大三老”之一的任繼愈先生曾寫過這樣兩句詩:“幾上微塵拂不盡,天邊霽月浩無邊。”任先生已經作古,他寫這兩句詩的本意我們已經無從查證。但是,筆者不揣冒昧地試著用自己的思想解析一下,這或許就有著一種自己警醒、自我鞭策之意。桌子上的微塵,任你如何拂拭,也沒有絕對干凈的時候,但你看那天邊的皓月不用擦拭,卻永遠潔白無瑕,照徹天地。人對于自身也應該有這樣的認識,自己身上永遠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因而更要“法古今之完人”,在一個完美的標準面前發現自身的不足,進而改正掉。

任繼愈先生在國內學界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和聲望。但,這樣一個學界泰斗,卻為自己刻了一枚篆有“不敢從心所逾”六個字的印章。任先生刻此章有什么深意呢?
原來,《論語》上說:“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意思是,人到了七十歲,經歷的事情多了,成長也足夠了,因而可以實現“即便是從心所欲,也不會逾越規矩”的狀態了。
然而,任先生卻不這么看。他認為自己即便到了七十歲,也仍然有很多毛病和不足,仍然要警醒自己、完善自己。因而,他的印章上刻“不敢從心所欲”。

任繼愈先生為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人非圣賢,沒有人身上沒有毛病,有的時候舊的毛病改掉了,新的毛病卻又生出來了。面對這樣的人生,我們是不能夠麻痹大意的,要時刻警醒自己,要經常參照古今的完人檢查自己,要時時刻刻對自己有全全面面的了解,如此才會避免因小毛病而讓人生扭曲。
魏征用一篇《諫太宗十思疏》幫唐太宗成為有道明君,我們沒有唐太宗的地位,身邊也不可能出現魏征這樣的諍臣、諍友,因此我們就得學會自己檢查、自我警醒。為自己擬定一個完美的做人標準,然后照著標準去要求自己。
我們中國人自古就喜歡自我苛責、自我砥礪、自我警醒,這似乎已經成了我們中國古人的慣例。我們學習國學,就是為了從古人的身上找到現實意義。所以,無論我們有多高的地位,有多大的成就,都不要自命不凡、自認完美,須知只有時時謹記警醒自我的人,才可以稱得上是最接近完美的人。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