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電價研究成果彙編(簡體書)
滿額折

電價研究成果彙編(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9 元
定價
:NT$ 354 元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一批專家和電價管理工作者對國內外電價理論和政策進行系統研究,出版了四本一套的《電價理論與實務叢書》。
本書為其中的《電價研究成果匯編》。全書共分四篇。第1篇是電價改革與政策研究;第2篇是上網電價研究,第3篇是輸配電價研究,第4篇是銷售電價研究。
本書可供政府機關相關工作人員、電力企業管理人員、科研機構相關研究人員及高校相關專業師生等閱讀、參考。

目次

叢書前言
第 1 篇 電價改革與政策研究
1 西北區域電力市場電價機制
2 電力市場條件下電價機制及風險防范研究
3 電價機制改革研究
4 關于輸配電價改革的建議
5 電價與物價指數關系研究
6 我國電價水平高低初探
7 我國電價與國際電價比較研究
8 國際能源與電力價格年度分析報告(2010)
9 國際能源與電力價格年度分析報告(2011)
10 峰谷、豐枯分時電價政策評估及改革
11 大用戶直購電電價研究
12 水電站外部效應及其內部化研究
13 跨區跨省電力交易價格機制研究
叢書前言
第 1 篇 電價改革與政策研究
1 西北區域電力市場電價機制
2 電力市場條件下電價機制及風險防范研究
3 電價機制改革研究
4 關于輸配電價改革的建議
5 電價與物價指數關系研究
6 我國電價水平高低初探
7 我國電價與國際電價比較研究
8 國際能源與電力價格年度分析報告(2010) 
9 國際能源與電力價格年度分析報告(2011) 
10 峰谷、豐枯分時電價政策評估及改革
11 大用戶直購電電價研究
12 水電站外部效應及其內部化研究
13 跨區跨省電力交易價格機制研究
第 2 篇 上網電價研究
1 水電站定價機制研究
2 水電站計價成本及計價電量確定方式研究
3 水火電上網電價同價及水電標桿電價研究
4 抽水蓄能電價形成機制研究
5 抽水蓄能電站租賃費分攤方式研究
6 燃氣—蒸汽聯合循環電站上網電價研究
7 可再生能源電力價格和費用分攤機制研究
8 核電站上網電價定價機制研究
9 脫硫電價政策研究
第 3 篇 輸配電價研究
1 電力市場化改革下的輸配電價研究
2 輸配電價形成機制研究
3 輸配電價傳導機制研究
4 跨區跨省輸電價傳導機制及應用研究
5 按用電變壓器容量和負荷率核定輸配電價研究
6 輸配電價定價方式與管制參數有關影響及研究
7 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研究
8 電網輔助服務收費辦法研究
9 上海市外來電輔助服務的經濟補償研究(2008) 
10 大型可再生能源發電基地電網配套工程投資回收機制研究
第 4 篇 銷售電價研究
1 銷售電價分類改革研究
2 銷售電價結構調整研究(2008)
3 上海市銷售電價分類結構調整研究
4 銷售電價執行時間及程序問題
5 福建省直供區居民分檔累進電價方案優化研究
6 湖北省居民生活用電實行“階梯電價”研究
7 河南省躉售縣體制及電價改革研究
8 躉售電價機制及對電網企業影響研究
9 功率因數調整電費辦法研究
10 電力需求側管理電價與補償機制研究
11 電氣化鐵路配套供電工程加價的標桿電價研究
12 新疆電網同價問題研究
13 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研究
14 規范“居民用戶接入費”問題研究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2.2.1我國電力市場改革進展及問題
目前我國在東北、華東及南方地區進行電力市場改革試點。其中主要介紹東北市場情況。東北電力市場:覆蓋遼寧、吉林、黑龍江及內蒙古東部地區;參與競價裝機容量2144萬kW,占總裝機約52%;參與競價機組單機容量10萬kW及以上常規火電機組(供熱機組除外),共29家發電公司,81臺機組;報價結算方式為發電側單一報價,市場競價形成市場統一出清價,按機組報價結算;電費結算方式為容量電費由東北電網公司與發電企業結算,電量電費由三省電力公司、東北電網公司與發電企業結算。
東北區域電力市場的試點將分三步走:第一步,模擬運行,檢驗技術支持系統是否可行,規則是否合理等;第二步進行試運行,而且僅開放年度和月度競價市場,采取追溯結算的方式;第三步才是正式運行。最后,可以逐步開放目前市場和實時市場。
東北、華東及南方市場的主要特點及存在的主要問題:①東北區域電力市場實施兩部制全電量競價模式;市場競爭充分,價格信號直接清晰;結算方式發生較大變化。②華東電力市場引入了單一制全電量報價、部分電量按出清價結算的競價模式;競價交易與差價合約交易相結合;引入了節點電價方式,公平體現報價、網損、阻塞因素。③南方電力市場首次選擇電力市場交易機構和調度機構分設體制;在競價排序中引入輸電費用、輸電損耗等市場交易相關參數。④東北區域電力市場存在網絡斷面約束制約北電南送;上網競價與銷售電價聯動機制尚未出臺,影響市場推進;單一購買模式,不利于充分競爭;輸配電價改革滯后,不能提供位置信號,不利于大用戶直購電開展;尚未開展日前市場,難以解決偏差電量問題等。⑤華東電力市場存在供需狀況偏緊,制約試運行的開展;上網競價與銷售電價聯動機制尚未出臺,影響市場推進;市場推進與輸配合理銜接等問題。⑥南方電力市場存在供需狀況偏緊,制約試運行的開展;經濟發展水平、電價水平差異較大和電力資源及用電負荷分布極不均衡增加了市場設計和實施難度;西電東送特點突出,輸電價格及損耗問題復雜等。
2.2.2電力市場條件下的電價機制分析
(1)上網電價機制。上網電價由政府定價機制向市場機制轉換的必要性及面臨的主要問題:發電側大小容量機組并存、先進與落后技術同在、新老電廠共生,由于歷史原因造成不同發電企業在競爭能力上存在較大的差距。在體制轉換過程中,公平競爭和照顧現行利益格局差異的矛盾特別突出。為此,必須實施切實可行由政府定價向市場定價的過渡方案。
從我國電力市場試點走在前列的東北、華東和南方電力市場的規則來看,當前電力市場初期的上網電價機制有一些共同特點。由于我國各地情況差別很大,在當前電力市場試點中,上網電價機制上存在一些差異:①目前東北、南方、華東電力市場實行的分別是兩部制全電量競價模式、單一制部分電量競價模式、單一制部分電量競價模式。②東北電力市場采用的是單買多賣的市場模式,華東和南方電力市場采用的是少買多賣的市場模式。③東北電力市場通過發電機組競價形成市場統一出清價,按機組報價結算。華東電力市場通過購售雙方報價確定市場出清價。預計上網電價下一步改革方向是:在區域電力市場試點的基礎
上,不斷完善市場規則和相關配套措施,逐步推廣競價上網的電價形成機制;在輸配價格分開的基礎上,形成上網電價與銷售電價的聯動機制;以大用戶直購電為突破口,引導電力消費者參與競價,形成價格信號的有效傳導機制。
(2)輸配電價機制。我國輸配電環節與銷售環節尚未分離,輸配電沒有獨立的價值體現,大部分輸配電價依賴于平均銷售電價扣減平均購電電價和線損后的差價來體現。
西班牙、挪威等國家使用郵票法,其主要特征是單位輸電量或單位高峰負荷的固定價格。價格上限法被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廣泛使用,其主要特征是制定價格,在一定時期內凍結該價格或依據普遍采用的系數進行調整。澳大利亞、英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家使用節點電價,其主要的特點:計算方法簡捷;采用優化的理想電網作為輸電費分配對象,分配金額以政府監管部門核定的年輸電費為限;輸
電費結算方法可操作性強。電力市場條件下輸配電價機制要逐步由目前的購售價格扣減法、過渡到成本加收益方式,最終實現政府采用激勵型管制方式。
(3)銷售電價機制。目前,我國銷售電價尚未引入市場機制,主要采取政府調整和制定的方式,僅在少量地區開展了部分大用戶電量雙邊交易工作試點。政府制定的銷售電價主要以上網電價為基礎,綜合考慮電網經營企業的成本和用戶的承受能力等因素確定。①近期電力市場條件下銷售電價機制。銷售電價結構分類將逐步改革,根據用戶承受能力及用電特性合理調整,簡化用電類別、縮小
用電類別價差,減少交叉補貼;大用戶直購電價及銷售電價聯動等涉及改革政策也將隨著外部環境及市場條件逐步成熟而推行。②電力市場中、遠期銷售電價機
制。在電力市場中、遠期出現零售競爭市場,用戶的選擇權更多,交易方式更加靈活。對于競爭性用戶,與發電企業共同參與市場競爭,銷售電價由市場方式形成;對于非競爭性用戶,銷售電價仍然由政府制定或用戶與零售商協議定價。
2.2.3電力市場條件下電網企業風險分析與防范
風險管理主要由風險識別、風險衡量、風險處理和風險管理效果評價四個部分組成。綜觀各國電力市場,控制和管理市場價格波動風險的措施可歸納如下:
①需求側參與競爭。②最高限價,直接干預市場。③金融衍生工具,絕大部分電力交易通過合同交易完成。④價格風險基金,價格風險進入風險基金,價格風險基金具有政府調節性。⑤直接財政補貼。電力市場條件下電網企業風險分析與防范:①投資風險。需要國家先建立和
完善輸電價格體系,明確電網工程項目在規劃期就應與發電項目同等對待,國家有關部門在批復跨省電網工程項目開工建設時,明確規定該工程輸電價格的定價原則、執行標準和執行日期。②市場模式風險。單一購買者模式是一種較為初級的市場模式,也是一種對電網企業風險很大的市場模式。從國際上電力市場的發展來看,一些國家及地區(如英國、澳大利亞和美國加州)電力市場改革初期采用。③電費結算風險。必須針對不同競價模式、不同的價格機制及分省財稅制度設計較為合理、對企業經營有利的結算方式,并且要充分利用系統財務公司或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先進結算網絡與資源。④外部因素風險。電網公司應及時將市場中電價政策執行中存在問題、不利于市場順利運營的因素及影響電網企業經營的政策導向與政府相關部門協調、溝通,做到事前防范、事后彌補,將風險損失減少到最小。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定價:100 35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